送孩子上学,孩子只认一条路线,走错了就哭闹,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 0 78

送孩子上学,孩子只认一条路线,走错了就哭闹,家长该怎么办?,第1张

孩子上学,孩子只认一条路线,走错了就哭闹,家长该怎么办?
导读:之前还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家孩子一直哭闹,而且我都离开了他还是哭个不停啊?”的确也有孩子根本无法适应幼儿园,我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见过很多表现非常“激烈”的孩子,送去幼儿园之后能哭上一小时,中午午睡的时候又会因为想妈妈哭闹一阵,几天

之前还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家孩子一直哭闹,而且我都离开了他还是哭个不停啊?”的确也有孩子根本无法适应幼儿园,我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见过很多表现非常“激烈”的孩子,送去幼儿园之后能哭上一小时,中午午睡的时候又会因为想妈妈哭闹一阵,几天下来孩子还没适应幼儿园,老师就受不住了,建议家长先把孩子领回去,做好入园准备再入学。

入园准备是必要的吗?当然。大部分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一整天都和妈妈、奶奶等亲人生活在一起,生活的环境(家里)也比较固定。但是进入幼儿园之后,不仅一下子离开所有亲人,而且面对的都是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再加上一堆“同病相怜”的小朋友,孩子难免会产生害怕、思念家人的情绪。而入园准备,就是尽可能让孩子对上幼儿园有心理准备、对幼儿园充满向往、明白妈妈只是短暂离开,马上会来接自己,这样孩子能更快适应。

如何帮宝宝做入园准备?多带孩子接触小朋友在孩子2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一些同龄孩子或3-5岁孩子比较多的地方玩,比如商场的游乐园、小区的花园之类的,多让孩子接触小朋友,学着交新朋友、建立友谊、处理矛盾等各种各样的社交问题。这样孩子到了幼儿园,面对很多的小朋友时就不会因为太害羞、太紧张而融入不进去了,如果能尽快的在幼儿园交到好朋友,孩子也会更喜欢去幼儿园。

给孩子介绍幼儿园的生活在正式入园前的1-2个月前,家长就可以向孩子传递:“你要上幼儿园了!”的信号了。比如,讲一讲朋友、亲戚家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故事,讲一讲幼儿园中有很多玩具、有老师教画画、可以交到新朋友……然后告诉孩子,大约什么时候,你也可以上幼儿园。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幼儿园周边看看,我当时就带孩子到小区的幼儿园外面逛了逛,让他对周围的环境有了了解。

准备入园的仪式孩子都特别喜欢一些小的仪式,比如过生日、过儿童节等,家长可以将“入园日”也变成一个节日一样让孩子期待。比如提前带孩子选择新的书包、本子、画笔等文具,让孩子挑选一些新衣服、新玩具之类的小礼物等,还可以对孩子说:“上幼儿园就是大孩子了!”,将这些入园前必要的准备变成一个个小仪式,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喜爱程度。

多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因为把孩子交给了老师就松懈,多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告诉老师一些孩子的喜好,帮助老师尽快了解孩子。这样孩子能更快适应在幼儿园的生活,自然也就不会一进幼儿园就哭闹了。

装逼神马的先放一边,你要是滑板小白的话可以买长板代步刷街,因为比较稳,基础滑行更好上手些。直说就是尽可能减少你内心想装逼,现实中铺GAI的次数。至于装逼的动作,能装逼的动作都不好上手,很好上手的话人人都会,又如何装逼?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鱼板就算了吧,不够稳,重心掌握不好的话大庭广众之下摔个狗啃屎啥的倒也是别样美感的装逼形式…

只要有所规划和准备,利用上学路上的一点零碎时间可以做不少事呢。我们是步行上学,路程大概20分钟,我总结了最近常做的十件事:

1、分析一首诗

提前一天花五分钟背一首诗,看一遍诗词的释义,第二天上学路上和孩子背两遍,然后一起分析和讨论诗词的意思。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减轻孩子专门抽出时间背诗的压力,每周两三首即可。

2、说反义词、叠词或词语接龙

以比赛的形式和孩子进行,可以说反义词、叠词或者词语接龙,刚开始孩子能说的比较少,但是好胜心较强,所以大人也不能说太多,保持轻松和趣味性。

3、联想造句

一方说出一个词语,让对方用那个词语造句。举个例子,孩子说‘路面’,大人就说‘路面上有一排蚂蚁’,简单有趣即可。

4、编小故事

任意一方起个开头,然后一人一句编故事,尽可能发挥想象力。故事编不下去时就不能继续了,要积极暂停。

4、口算游戏

相互出题。少出单纯的几加几或几减几,趣味性第一。比如,我给孩子出的题一般是这样的:一条鳄鱼妈妈生了14只蛋,可是有一天被一只花狐狸叼走了5只,鳄鱼妈妈还有几只蛋宝宝?奶奶有12个碗,被你摔碎了3个,还剩几个?树上原来有6只麻雀,后来又飞来5只,总共有几只?

老师要求孩子们每天回家都要练习口算,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了一堆口算练习册,专门花时间做题。我就这样每天上学路上花5分钟和孩子相互出题。

5、分享当天发生的事

下午放学回家路上最适合相互分享当天的事情,大人要保持倾听的姿态,鼓励孩子多说(除非有的孩子自己就能滔滔不绝地讲),这样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是怎样度过的。另外,大人对孩子分享自己的事情也十分重要,能让孩子体会到被平等对待的感觉。

6、暴走

短时间的暴走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锻炼效果,每天早上送完孩子或下午去接孩子的路上可以暴走,这样就能节约一部分锻炼的时间。

7、练习跑步比赛

在保证道路安全的前提下,和孩子比赛跑步,不用很正式,大概程序做到即可,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同时熟悉跑步比赛的感觉。

8、练习跳绳

随身携带跳绳,下午放学回家路上跳一会儿。因为跳绳也是小学生必修的体育项目,多练习多熟悉能帮助孩子增强自信。

9、听一段外语新闻

送完孩子返回的路上听一段外语新闻,既能跟进时事动态,又能保持外语的学习。

10、买菜

出门前查看一眼冰箱,确定两三种需要采购的食材,送完孩子回家路上顺便就买了,也能节约一些买菜的时间。

有好多次陈先生都问我:你为什么坚持每天自己送儿子去幼儿园呢?我看你也挺累的,早上时间又紧张。让我妈来送不是也一样嘛

其实我何尝不想多睡会儿,但是每天早上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是养成一些作息习惯的黄金时间,我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偷懒。

这之后陈先生也就不问我了,但是我公公婆婆还是纳闷:你早上起来弄好了我们来接也一样的,你管你上班去,孩子我们送到幼儿园,这路上没多少时间能做什么呢?

我就来告诉你们,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的每个早晨,可以做些什么:

06:30 am

每天我固定在这个时间起床(预计孩子读小学了要提早到6点)

06:30-06:50 am

20分钟做瑜伽,这已经是12年的习惯了

06:50 am

我叫醒孩子的方法是放音乐,音乐不要太刺耳,然后拉开窗帘

儿子这个时候一般就会醒了,然后他会在床上躺一会儿

06:50-07:00 am

在儿子躺在床上听音乐的时候,我会去洗漱、化妆

07:00-07:10 am

如果儿子没起床,我会轻轻揉一下他耳朵和手背,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天(夏天基本孩子就会自己起来了)

因为现在天气冷,他起来后会有点小情绪的,这很正常。我不会说什么,因为他很快就会自己平复情绪的(主要是他肯定会着急先去一下厕所)。然后自己穿衣服裤子,把被子翻个身。

07:10-07:20 am

儿子会自己刷牙洗脸,也包括自己拧毛巾,洗完脸把面池擦干、把牙刷牙膏归位。

这个时间段我会用来自己去换衣服,整理一下包。

07:20-07:25 am

儿子会去自己叠被子穿外套、叠好睡衣。然后我帮他一起抬着叠好的被子放到床头。

07:25-07:35 am

这个时间我是留给儿子自己玩的(有时候也留给他拖沓用)

在上述事情已经做完的情况下,他有时候会在画板上画两笔,有时候会去玩一会儿乐高。我利用这个时间去发早上的新闻(就是工作上需要发的微信)

注意:上面所有的习惯,都是从2岁开始循序渐进培养的,一直到3岁半基本养成,遇到季节转换或特殊情况的时候再灵活调整。

此外,有两点是隐含的习惯问题:

1我一般不太在意孩子偶尔的小感冒,也不会一有点不舒服就给孩子吃药,更不允许找借口不去幼儿园。

2前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就会让儿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

3偶尔会发现突然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慢慢把孩子引到愿意去幼儿园的想法上去

如果让老人送孩子上学,很多习惯基本是难以养成的,甚至是会被纵容坏的。

07:35 am

出门时我会让儿子丢垃圾,并且不断示范给他看:出大门的时候先看左右车辆,不能横冲直撞的原因。

现在这个季节,丢完垃圾后我会和儿子一起跑步到吃早饭的地方。家里距离早餐店基本是两个50米。运动能帮助人身体暖和起来,而且小子自己也很乐意这样跑一跑。

在这个过程中,是教会孩子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规则和突发情况应变的好时机。我注意到过很多老人送孩子去幼儿园/学校的路上,要么是抱和背,要么是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或者家里距离远的父母会开车送过来。这些其实都是破坏习惯的,也剥夺了孩子肢体活动的权利。

07:45 am

我会让儿子自己去点餐,这是鼓励孩子和不同的陌生人沟通的好机会,也是教孩子清点零钱的好时机。可以先给他硬币,然后换成5块钱纸币,再换成10块钱纸币,然后是20、50、100

点餐完之后,让孩子自己拿着小票去找座位、拿餐具、给服务员小票。然后我们说好在早餐上来之前玩一会儿游戏(比如:用桌子上的写着座位数字的夹子来做数学游戏)

08:00 am

早餐时间一般就是15分钟,根据不同月龄用餐时间相应增减。

08:00-08:10 am

吃完早饭去幼儿园的路上,别小看这10分钟,能跟孩子互动的内容可多了。下面我就例举一些我平时的做法:

1唱儿歌

中文儿歌或英语儿歌都唱,看孩子自己喜欢唱什么或听什么

一般这段路可以把1首儿歌唱3遍

2聊天

什么都可以聊。聊幼儿园的朋友、幼儿园里的老师、幼儿园里做的游戏

3讲故事

主要是帮孩子回忆幼儿园讲过的故事、在家里讲过的故事、睡前故事

4互动

如果孩子某一天不想说话,就安静地走到幼儿园即可

孩子跟你讲话,就算没听懂也要把孩子的话耐心仔细听完,并且要给予回应

5告别

当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今天你会几点下班、几点去接他,或者是今天有事需要加班要晚回来,或者是需要出差可能几天后回到家等等(自从换好工作以后,晚上加班和周末出差的情况基本是没有了的)

08:20 am

送完孩子后,我去坐公交车上班,一般路上需要50分钟,我们公司是9:30 am上班

所以说,能不能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学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父母的上班时间,公司距离家的时间。在这个基础满足的前提下,剩下的不过就是愿不愿意早一点起来、愿不愿意合理安排时间送孩子了。

从早上6点半到8点,看似1个半小时,父母的时间确实紧张,但是真的能带给孩子很多宝贵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习惯!

孩子在学校磨磨蹭蹭,本来十分钟就能解决的,总得磨磨蹭蹭到半个小时,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感觉,不管是晚上写作业还是早上起床去上学,学生们都总是慢吞吞,从小就养成了拖拉的坏习惯,很多家长对此感到担心,不知道如何解决。

孩子上学磨蹭怎么办?

1、早睡以早起,养成规律的生物钟早点吃饭,吃饭玩一会儿,九点左右停止睡觉准备睡觉,讲故事听听舒缓的音乐等亲子时间,最晚九点半到十点前睡着了。

2、第一个晚上给孩子定好时间,从起床到出门要多长时间,可以设个闹铃桌,孩子和家长一起时间赛跑整理好自己的财物,第一时间到完成组织奖励,例如坚持一周,满足其去玩的愿望或购买不过度的礼物等,以鼓励进一步的努力。

3、做好思维。搞清楚原因,是孩子的性格原因还是对学校的心理抗拒,搞清楚原因再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是性格,那我们只能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父母以身作则!如果是心理上的了解,具体原因是学校或同学老师什么事情造成的,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4、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探索意识和能力。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如果安全感不够,就会产生对外界的恐惧和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性格会变得敏感脆弱,甚至自卑、厌恶学习。

5、孩子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制定计划,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可以先定小目标,短计划,然后慢慢提高难度。提高孩子适度做某事以达到鼓励目标的能力,而不是计划奖励的诱惑。

6让你的孩子尝尝不守时的后果。既然孩子觉得自己不会迟到,那就混日子吧。然后母亲可能想试着闭嘴,只是告诉她的孩子什么时候离开家,否则她可能会迟到。如果你的孩子真的迟到了,那就不要上学,呆在家里学习。但任何有羞耻感的孩子都不会觉得不上学是一件光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