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朋友 奶奶的朋友是跟她差不多年龄的老人。她最好的朋友就是肖家三奶奶,三奶奶比奶奶大还是小我不知道,但在我好奇的眼里长相相似。这也是很奇怪的,因为奶奶也被人称为三奶奶。不知道她们是一个三字结缘,还是因为有着同样的遭际,从小我就没见过肖三爷
朋友
奶奶的朋友是跟她差不多年龄的老人。她最好的朋友就是肖家三奶奶,三奶奶比奶奶大还是小我不知道,但在我好奇的眼里长相相似。这也是很奇怪的,因为奶奶也被人称为三奶奶。不知道她们是一个三字结缘,还是因为有着同样的遭际,从小我就没见过肖三爷。而我的爷爷,则在奶奶32岁父亲刚刚2岁的那年就被马家军裹胁走,至死没回来。据说1949年前爷爷来过信,意思是他在新疆一带,让奶奶找亲戚帮一下凑点盘缠,带孩子去跟他团聚。这是什么要求啊,他自己怎么不想法回来把家眷带过去呢。奶奶的终身苦难跟失去爷爷有关,爷爷最后死无所终,也算是那个黑暗社会的真实写照。
总之,我的小时候看到的就是她们两个老太太经常在一起――一起晒太阳,一起薅草,一起解开长长的白织布裹脚布剪小脚上的厚茧,一起说话。
肖家三奶奶也是极慈祥之人,遇见我跟见到她的孙儿一样。作为奶奶的知己,但凡有事,奶奶寻求帮助的也是她。我想,她也一样,有事肯第一个想到我奶奶。我3岁的时候,大妹妹出生,奶奶喊我,“到三奶奶家要点儿芹菜去。”我就在朝阳里跑去拿了芹菜回来。这是我记忆里最清晰的一件小事。夏天,麦苗长到一拃高的时候,地里面的各种杂草蜂涌而出,欺得麦苗难长,薅草便成了奶奶的主要工作。地长草多,一个人怎么能薅得了呢?肖三奶奶便不声不响地坐在奶奶身边。我跟在旁边,主要是把她们拔出来的草往地头上抱,听他们边薅草边说话。
奶奶是个感恩的人。她能表达对三奶奶爱心的,是每年我们家水果下来的时候。我们家当时在村里是不多的几家门口有杏、桃、果树的'人家之一。水果一熟,奶奶让我们捡拾了送的人家除了几户本家外,就是三奶奶家。
不记得三奶奶的后来了。甚至,连她的面容都记不太清了。但是想到那个年月里两位奶奶的相互依存,至今仍然让我觉得是那么亲切感人。她们之间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些你到我家帮着晾凉粉,我到你家做针线,以及平日里说话劳作的小事。在那时候让我觉得,她们的来往如河沟里清澈的水流一样,那么自然随意。
不知道她们是否认可她们是朋友,或许她们从来不知道有朋友这个词,但她们一定会觉得知己贴心,见着对方开心舒畅。也许,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乡村人际关系吧,相互记着,帮扶,看着,过着贫瘠的日子,慢慢老去。
特殊待遇
父亲是母亲从2岁起独自带大的儿子。虽说有两个姑姑,但都不在身边,所以平时管照奶奶的任务都是父亲。父亲孝顺,因为他不能不孝顺,这是他血脉里就有的东西,也是奶奶教育的结果。从来对自己家孩子严,对别人宽厚,这是奶奶传导给父亲,又有父亲传导给我的。管得严的孩子孝顺,这是被历史一再证明了的真理。
我知事的时候,奶奶60多岁。现在的60多岁不算老,可是从旧中国活下来、而且是独自带着3个孩子长大的妇女的60多,不想苍老都不可能。所以从我记事起眼里的奶奶就已经很老了。当然,40多年前乡村里别说60多,就是全家囫囵50多岁的男子,都老得直不起腰了!
孝敬的父亲总从各方面给奶奶照料。在有限的条件下,给奶奶的特殊照顾,是父母的一致意愿,也是我特别高兴的事情。
我的特别高兴处,还因为这些照顾好些时候都进了我的口。为此,至今大妹妹还会向我提出抗议:奶奶偏心。
其实那年月里再特殊的照顾也没有什么。因为社会整体贫困,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物质保障,有再好的孝心也没有办法实现。
但有几件事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有一年大约是清明节前后,说是政府给老人每人一点酥油。这点儿酥油被父亲弄回来后,专供奶奶喝。奶奶喝的办法是炒上炒面,炒上鸡蛋,一起冲着喝。至今,我还被那香味迷醉着。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喝到那么香甜的炒面茶。至于还给谁喝了,我不知道,我是喝到了。
还有就是每年家里花果树上的果实,大多收回来由奶奶分配:给大爷家,六爷家,肖三奶奶家,小叔叔家。剩下的我们会狠吃一顿,能放的果子则放进那只大花柜里,由奶奶管理。奶奶会不时地给我们分配。到谁去姑姑家时再给他们背上些。直到光剩下香气,一个也没有的时候,柜门就开了。
母亲说,我出生一岁多最困难的时候,父亲为保证奶奶和我的生活,一有粮食先给我们蒸下每天一只黑面馒头。奶奶的那份待遇,也大多喂了嗷嗷待哺的我了。
奶奶的特殊,成了我的特殊。
裹脚布
奶奶长长的裹脚布有一股特别的有点馊的味道,但不难闻。夏天,坐在树下,奶奶总会解开白织布做的、平时裹得紧紧的布,抱着那双残缺的脚在那儿认真地剪茧子。
当时我弄不清奶奶为什么会裹那么长的一块布,还裹那么紧,脚又是那个样子。
问奶奶,她总会先长长地出口气,说几岁就被缠的,小时候,被大人强迫缠,疼也得忍,就过来了。
身体好的时候奶奶走路并不慢。天苍苍,地茫茫。她用一双小脚带着父亲姑姑从家乡到玉门一带找生活,好几百公里的路,还背着行李。父亲后来说,他们是跟着一位好心的拉骆驼的老人去的,实在饿得不行,人家还给点骆驼料让垫巴一点。
家长分给没有男人的奶奶和三个孩子的地是最未梢盐碱最大的地。没办法,奶奶带着几个孩子没日没夜地用独轮车把地里的碱土往外推。直到现在,那碱土堆在老家地边还有影迹。
奶奶认真地剪茧子,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她身边玩。抓石子,捉蚂蚁,五六岁的小丫头子也是光屁股光脚丫的。
剪完再一圈又一圈地裹紧,穿上那只青直贡呢布鞋,她好象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脸上会显出舒服的神态来。
吃药
奶奶每到冬天就会咳嗽,就气喘。接近70岁的那两年情况更遭。请那位脸上蓄着黑长胡子的老李先生给看,就给些安茶碱什么的吃。有时候能应,有时候不管用。不管吃什么药,都是我去抓。
我跑好几公里的路给奶奶抓药是兴奋的。我想着这回抓来的药一定能让奶奶的病去掉。但这种美好的希望经常不是现实。
没听过奶奶抱怨过什么。到是父亲焦灼的神态,让我跟着难过。还因为奶奶一病,就不让我跟她睡一个被窝了。
有次我去找李先生,大队保健站不在,我找到家里,他给了几片药,让我给父亲传话:麦子黄了就要掉头呢。父亲听了我的话,半天没有言语。
没有花几块钱的药,每次是几分钱最多两毛钱的药,奶奶就这样熬了两个冬天。
终于,奶奶在那年的春天刚刚化冻的时候,再也走不动了。
40多年过去了,我经常想到奶奶,想到她在那些冬天给我的温暖,想到她慈祥的笑和坚忍的神色。
昨晚上梦见奶奶给我很多鸡蛋 寓意是什么 希望懂的人说说
梦见鸡,财运滚滚而来,你会有正、横财,未婚的会找到伴已婚的会有子女。
梦见鸡蛋,将来生女儿的几率很高。 梦见鸡蛋,最近会走霉运,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会出些小错误,引起上级的不满,要细心啊。 梦见奶奶给我很多鸡蛋,生活上杂七杂八的琐碎小事惹来一堆小麻烦。虽然都没什麽大不了的,但处理起来就是让人烦。不过被这些小事所影响的情绪如果表现在脸上,那可就不是小麻烦而已哦。就算是平常不大听音乐的人,这两天也不妨将音响打开让耳边流放音乐声,做起事来也愉快多了。 梦见死去的奶奶给我鸡蛋吃亲,您别想太多,每个人都会做各种各样的梦,而且有些梦匪夷所思,很难说清,不要迷信这个,不要去想它,放平心态调整好自己,这样睡眠质量也会提高,祝您开心每一天。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梦见自己死去的亲人给自己鸡蛋这个梦说明你在思念你的亲人了!
别担心!什么事情也没有! 你的梦说明你是一个富有亲情和爱心的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梦见奶奶早上拿鸡蛋给我吃,寓意着什么_也许您的祖孙关系好,故有此梦。仅供参考,祝您开心!
梦见去世的亲人给我鸭蛋和鸡蛋不要太在意梦境。
压力大的人容易做梦,从科学的角度来说: 一、入睡后大脑皮层未完全抑制,脑海中出现各种奇幻情景,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二、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记得放松心情多休息。 三、梦境无法联系现实,但对身体健康可能确有提示。 四、建议多运动,劳逸结合! 最后 ,望采纳! 我梦见别人送给我鸡蛋是什么意思啊
你好,吉梦。鸡蛋者,财富也。这个梦预示着,你要发意外之财。
的人(175)给我(19)
奶奶其实并不是亲的。是姐夫的继母,不知怎么的大家叫习惯了,都叫她奶奶,也许随姐姐的女儿这样叫开的。
刚来q城时,学校里放暑假,刚好新婚的姐夫去还在北方工作的姐姐哪儿探亲,于是我和哥哥就住到了她们家。
姐夫一家人是外地的移民,说着一口听不懂的移民话。那时奶奶有六十多了,热心的招待我们,反复的讲着一句我们怎么也猜不出的话,见我们还是听不懂,有些泄气了,干脆打起手势,是问我们饭吃了吗?
一听我们还没吃饭。她于是去伙房里烧面条给我们吃。她烧的面条很好吃,一大碗香喷喷的,放了鸡蛋和腊肉。我特别喜欢吃面里的腊肉,又香又脆口。
我们坐着饭桌上吃着面,奶奶就会坐在自家的大门口的小凳子上,与几个闻声过来的邻居聊天,聊家常。她们说的全是那种的移民话,一句也听不懂。
见她家来了客人,稍远一点的人家,也会过来。她们中有会讲普通话的,几句说笑后,她们便充当了翻译:“奶奶是问你,学校书读好啦,放假啦。”我们说是的。
“奶奶说,你们在这不要太拘束,就当这儿是自己家。你们爸妈不在这,怪可怜的。”
我们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点头。
吃过了饭,嬷嫲领我们去住的房间,我们就暂住在姐夫的房间里。一进房间,奶奶找来糖果什么的,抓到我们面前吃。让我们不客气吃。
我们要在这里度过一个暑假。直到姐夫探亲回来。这里的环境不错的,奶奶家的房子是那种非常简朴的平房,一栋房子住着三户家人。奶奶家住在最东面,门前是个洗衣用的台板,全是由青石板搭成。门前的地上也是青石铺路。房子的东面是片竹林,竹林中还有几颗批把树。房子的东侧靠墙的地方是个菜园,里面种着白菜,辣椒,茄子,豇豆,葱,南瓜。菜园用树枝围着。菜园的边上的几棵叫不上名字的树上,满是知了的嘶鸣,一浪高过一浪,仿佛在赛着谁的嘶鸣声更高。
一片竹林,在风中稀稀疏疏的响,鸟儿在之中的批把树上鸣叫,欢快的抖着尾巴,一会就不知飞到哪去了。
我们在这过着悠闲的日子,一天三餐由奶奶烧好。我们看些书,看电视里的电视剧。天气凉爽的时候,我们就去村子西面的那条小溪散步。小溪上有个水泥拱桥,桥不长,有五六十米的样子。桥下就是小溪。溪水不停的向南面流淌。早上有洗衣的农家女。还有放牛人,割着岸边上半人多高的水草。到了晚上,溪里就会三三两两的有人来洗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在溪水里打闹。
如果遇到下雨的天气,更是电扇也不要吹的。雷雨前,狂风大作,浓黑的云,瞬间把天地变得阴暗起来,风吹起地上的尘土,树木随风摇曳,接着闪电雷鸣,瞬间瓢泼大雨从天而降。雨水顺着瓦背上上流淌下来,在房里可以听到雨打屋瓦的清脆的响声。木窗外,雨天相连,不时的有雨水随风被吹进屋来。关上窗子,房间变得黑暗,需要拉开房间的灯。在屋子里,听着雨水的轰鸣。有雷声,有闪电,有小溪鼓鼓的流水声。
雨过天晴,大地清新。地上丢满了树木的残枝,一只被雨水淋到了的鸟,在地下挣扎。
以上都是我二十多年前的记忆。之后我从学校毕业,参加了工作。姐姐一家人也老早的搬离了那里,进了城。农场的家,只有奶奶一个人住着。大家也只是每逢双休日或者清明节做果子的时候,带着全家到她那。每到那时,奶奶就会非常高兴,向我们问这问那,问我孩子好不好带啊,带孩子辛不辛苦啊。爱人也会和她唠些家常。虽然言语上还是有些障碍,但是有姐夫在身边,就不会有问题了。
那一年奶奶的老房子要拆迁啦,刚好我工作的那家企业就在奶奶家不远的地方,姐夫工作忙,就把拆迁的事全托付给我了。
于是我的单位成了奶奶经常光顾的地方,每次来时,都要带些自己菜园里种的菜,几次推托不过,只好收下。一半带回家里,一半送了同事。几次往来,同事们开始挂记开来。今天奶奶怎么没来啊。有时正念叨着,她就神奇的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又是好大一篮子的丝瓜,说是自己吃不掉,要我带给父母去吃。我接下菜,说下次不要带这么些了,留着自己吃。这时奶奶就会嘿嘿的笑几声,全像个孩子,说上一大堆的话,意思是说她的菜种的太多,自己一个人也吃不了,不送人也要烂掉。
我知道奶奶真正关心的是她的房子拆迁的事。我老早给她打听过了,到时候拆迁时会给她安置她一套新的房屋。我与姐夫商量过,到拆迁的时候,给她挑选一套一楼的房子。至于补偿的事,大家怎么补就怎么补。
到了正式拆迁的时候,奶奶的场里的职工联合起来抵制拆迁。奶奶又跑到我这里这问那。我说,拆迁的事不用你操心,儿子会给你解决好的,说到时候绝不会让你没有地方住的。
最终奶奶搬进了新居。
奶奶对新房屋还是满意的,姐夫为她装了防盗门,太阳能热水器,还在奶奶的要求下铺上了地砖。
刚搬来新家,住惯了老房子,奶奶一时有些不习惯,总是要跑回原来的家看。看着那已经成了一片残垣断壁的家,还有杂草已经长得老高的菜园,奶奶有些心疼,说那么好的菜地荒废了太可惜了。于是又背来锄头,铲掉杂草,修整好土地,开始种起她的菜来。她说种上菜,过个个把月的就能收了。于是,隔三差五的,我和同科室的同事们,又能吃到奶奶种的纯天然的绿色青菜了。
一年奶奶家的那块地,挂牌拍卖,拍给了一家开发商,于是奶奶的那块菜地就被推土机给推了。在与开发商交涉中,赔了一百块钱的青苗费。我把钱给了奶奶,让她不要这么辛苦了,平时没事多在小区里多走走,多去邻居家拉拉家常。奶奶还是那样嘿嘿笑几声,说在田里劳碌惯了,已没有地种,不习惯。
之后,有一次奶奶在家中的卫生间里摔了跤,住进了医院。医生说,臀骨骨折,要动手术安装钢板。那时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医生说,这么大年岁了,不装钢板也可以,装了今后也不一定还能独立行走。姐夫还是选择了安装钢板,并且是那种最贵的进口的那种。
刚走进医院,奶奶很不适应,几天都睡不好觉。这是奶奶有生以来第一次住院,像个孩子一样,处处要照顾。大家都忙着工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照顾,姐夫雇了一个护工,每天照顾奶奶的寝食安居。手术后,奶奶恢复的不错,不时的问姐夫什么时候回家。
医生说,奶奶因为伤在臀骨,一时半会儿不会走路,必须加强锻炼。医生建议最好去养老院。
经过姐夫的一家人的权衡,奶奶还是去了养老院,虽然对去哪奶奶一千个不愿意。
经过半年多的康复,奶奶可以下床一个人移动着板凳走路了。养老院的阿姨说,奶奶有些不习惯这里,不爱和这里的人说笑。姐夫一去看她,就吵着要回家,有时还一个人气在那不理儿子。一次,儿子同养老院阿姨讲好,用车带着她出去兜风。看得出,奶奶很开心,几圈下来,车来到她的家门前,背着她上去看自己的家,看到了自己一年多没有回过的家,奶奶哭了。哭了之后,她说她还是回养老院。她不想拖累大家工作。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奶奶在养老院过世。终年87岁。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