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可以上学吗?.jpg)
导读:孩子的父母健在,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市区买房(不管有没有迁户口),孙子都属于无房无户不同城市,学区的名额不一样。在我这个城市,第一梯队的学校,有房有户,还有看购买时间来排队。多出来的学生会排到第二梯队学校、第二梯队的学校,有房有户,无房有户(城
孩子的父母健在,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市区买房(不管有没有迁户口),孙子都属于无房无户
不同城市,学区的名额不一样。在我这个城市,第一梯队的学校,有房有户,还有看购买时间来排队。多出来的学生会排到第二梯队学校、第二梯队的学校,有房有户,无房有户(城中村),有房无户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读,无房无户的,就没有名额了。乡下的学校,无房无户的,在前几批录取后还有名额的,就可以去报名了。
我们现在都是网上报名,输入小孩子的身份证,系统上就会出现可以报名的学校。
身边宝妈家的小淘气们都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宝妈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有的说孩子爷爷奶奶愿意赞助一半学费,剩下一半学费由姥姥姥爷赞助。还有的说,爷爷奶奶从老家过来帮我接送孩子,我要每个月给爷爷奶奶2000元照顾孩子的钱。我真的不知道该佩服前者有人赞助,还是佩服后者有能力改善父母的生活。
孩子上幼儿园爷爷奶奶要不要出钱,最重要的是要看小两口的经济条件,同时也要看是不是爷爷奶奶主动提出来的。如果小两口的工资足够孩子上幼儿园还要爷爷奶奶的钱,这可能就算是一种无耻的啃老行为了吧!另外,也要看爷爷奶奶是否自己主动愿意给孙子孙女出钱,有的老人退休金虽然多,但是不愿意拿,有的老人退休金少却愿意拿,这时候我们还是要尊重老人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手里多存下来一些钱,因为以后在生活中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我在这里呼吁年轻人一定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要抱有,爷爷奶奶退休金那么高却不愿意给孙子花的想法。那么为什么老人自己有钱却不愿意给孙子孙女多花,只愿意花一点呢?因为,老人要存钱养老,万一以后生病还会用钱。另外还有的爷爷承担了为小两口还房贷的压力,虽然退休金足够还贷款,可是人有不测风云,万一爷爷奶奶其中退休金高的一方先离去,剩下的老人也需要存款过活。
最后的结论是,爷爷奶奶应该给孙子花钱,因为比较有血缘关系,但是出多出少全凭自愿,我们作为小辈的不能主动要,也不能心怀抱怨,应该对他们一直以来照顾孩子的行为表示真心的感谢!
孩子户口在爷爷名上,用爷爷户口本可以上学。新政策明确,遇到适龄儿童与监护人不在同一户籍,或者户籍与常住地址(房产证)不符的,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主管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孩子户口随父母其中方,户口所在地有产权证,且实际常住在户口所在地。根据户口管理条例规定:父母,祖父母,子女,孙子女(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可以相互迁移户口。所以说,你的孩子完全可以落在他的爷爷奶奶的房屋内,也可以与爷爷奶奶落在一个户口本上。
一般能不能迁要看情况:
1、孩子户口只能跟随爸爸或妈妈的任何一方,但不能报在爷爷、奶奶的名下。如果当事人把自己户口报在父母亲名下,孩子的户口就能随迁。
2、父母和爷爷各是独立的的户籍,两个户籍均是公房,在同一社区居住,孩子的户口能否迁到爷爷奶奶处,取决于派出所是否同意。具体的可以到当地派出所,看当地政策是否允许,主要还是看户籍管理的那个部门是否同意,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手续会比较繁琐。
:户口分开怎么分?
户口的迁移必须经法定程序。户内成员仍在本址居住,因婚姻关系或者房屋产权变化等原因需要分户的,可以提交居民户口簿、原户主居民身份证以及下列材料之一,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结婚证、离婚证或者人民法院离婚判决书、调解书、人民法院对房屋所有权、使用权分割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等(不含夫妻间确权)、县级以上房产管理部门颁发的析产后的私房产权证、分割后的公房租赁使用证明(不含夫妻间确权)、已在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房契分户手续的。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打球的老冯周一就要回农村了,儿子和媳妇因为要把两个孙子送到托管班,他们也就不用接送孩子了。老冯说儿子美其名曰给他们说:“你们不用看孙子了,可以趁身体好,出外旅游旅游”。一起打球的老人们开玩笑说:老冯被解雇了,说这种话的老人都认为不看孙子是好事,才这样开玩笑,我知道老冯的想法,他跟我聊的过程反复说,农村没有这里热闹,村里都是老人,听了他的这种话,我知道老冯是舍不得离开这里,毕竟他来这里养成打球的习惯,水平还越来越好,每天早晚打球,午休后打牌,生活也很安逸,过年儿子还给他们夫妻俩发红包,老冯说去年给他们夫妻每人5000元,今年给他们每人2000元,还降了,我说今年疫情,收入有影响就少发一点了哈,他也笑笑。
通过老冯的事情我想起了好多,看身边这些打球的,除了我和李大夫在上班,其他都是爷爷奶奶辈,给儿子或女儿看孩子。子女条件好的,有给父母在小区买一套房子,大多数都是跟子女住,现在看孙子的大多数都是夫妻俩,如果房子大还可以,要是两居室,孩子上小学,还真是住不下了。好多老人就开始被“解雇”。
看到被“解雇”一事,我就想起我们以前住的小区里发声的几件事情:
一户年轻夫妻生了第一胎孩子,妻子要出日本工作两三年,于是,丈夫的父母就来帮忙带孩子。等妻子回国不久,他们就生了第二个孩子,这时,这对夫妻不想让父母看孩子了,据说想让他们回老家,可是他们不想回去,于是,这对夫妻就借口住不下搬出去住了,这边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也是租妻子的姐姐的房子。这两位老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儿子和媳妇都搬出去了,他们还住在这里,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老太太跳楼了。儿子赶快来匆匆收尸,到底什么问题,谁也不知道。
红的儿子从小都是自己的父母看的,她老公每周末都会让两位老人休息,自己做饭,孩子有父母照看,红很轻松。红的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时,红突然让自己的父母住在老公单位分的单元房,自己接送孩子。后面有一次聊天时,才得知红听到自己老爸在儿子跟前说自己坏话,原因是红因为儿子做错事被打,她爸就在儿子跟前说:“你妈不是个好人,坏很!看把你屁股都打肿了。”于是红立刻就让他们住到别处去了,这还是自己的亲爸,她感觉如果不分开住,她管教孩子就会失败,反而对孩子不好。红的父母也因为给红带孩子不愿意再回老家农村,红一开始也打算给父母养老,但是为了不让爷爷奶奶惯坏孩子,她选择跟自己的父母分开住。
娜娜跟老公离婚了,因为她跟婆婆矛盾特别深,可以说水火不容,娜娜自己本身就比较倔强,婆婆又很强势,家里买什么颜色的冰箱,都要婆婆说了算,娜娜的老公在婆媳矛盾问题上永远只站在他妈妈方面,他们的夫妻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娜娜希望婆婆和公公回老家,可是两位老人不愿意回农村去,说自己给儿子把娃看大了,儿子不要他们了,他们嫌丢人,不回去。每次吵架,她老公就会说,在老婆和老妈之间,他选择父母,老婆可以再娶,老妈只有一个,这句话严重伤害了娜娜,娜娜感觉看不到希望,最后也只能以离婚告终。
娟子经常夸她遇到了好婆婆,她婆婆对她的好,超越了一个亲妈对女儿的好,娟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吃上婆婆做的丰盛的饭菜,婆婆每次都会变着花样给娟子做娟子爱吃的饭菜,只要娟子跟老公发声矛盾,婆婆永远批评她儿子,所以娟子逢人就夸她婆婆特别好,她亲妈反而不是很爱她,可是遇到了一个爱她的好婆婆,我们都很羡慕。
打球的老李去前年一年半都在东北老家,妻子在这里给儿子看孩子,听别人说,儿媳妇不让他来了,只让婆婆一个人在这里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去年九月他才又从东北老家过来,因为儿媳妇生了老二,他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
这次回来的老李不再向以前那样,一天早中晚都在小区的露天球场打球,以前他早上不到七点就来到球场打球,十一二点才回家吃饭,吃完饭午休,下午再来打球,晚饭后又来打球。现在每天早晨九十点才来打球,午饭前就要回家帮媳妇看孙子,下午和晚上也很少见他来打球,他说两个孩子事情多,他得帮着干,要不然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估计也是担心不帮忙会被儿媳妇再次解雇吧?!
看了这么多老孙子的老人,基本是女人忙碌,男人比较清闲,才可以打球打牌打发时间,也许是同为女人吧,儿媳妇看到忙碌的婆婆,清闲的公公,就会有一杆秤吧,所以老李才会一个人在东北老家待了一年半,要不是儿媳妇生二胎,估计,他现在都来不了吧?
站在老人的角度,喜欢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但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生活压力大,扶养孩子的同时,还要负担老人的生活费,有些儿媳妇就不愿意了,还有老人和年轻人教育孩子的观念有出入,容易产生矛盾……这些都是现实问题,希望双方多多体谅,多沟通沟通,合理解决之间的差距。
最后,我觉得,老人还是要想得来,子女需要帮助就当及时雨,不需要时,自己就坚决放弃,过自己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