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有什么小吃?

同事 0 80

闽南有什么小吃?,第1张

闽南有什么小吃
导读:闽南的小吃,就我所知,有名的是海蛎煎、肉棕、线面糊、牛肉羹和土笋冻。 海蛎煎,就是把刚从海蛎壳里挖出来极为新鲜的海蛎,加上少许鸡蛋、淀粉、蒜叶,急火在锅中煎成一张厚约半公分的园饼,香喷喷地端上桌来,外面煎成金**,里面却还是鲜嫩无比,吃起来

闽南的小吃,就我所知,有名的是海蛎煎、肉棕、线面糊、牛肉羹和土笋冻。

 海蛎煎,就是把刚从海蛎壳里挖出来极为新鲜的海蛎,加上少许鸡蛋、淀粉、蒜叶,急火在锅中煎成一张厚约半公分的园饼,香喷喷地端上桌来,外面煎成金**,里面却还是鲜嫩无比,吃起来颇似法式大菜里的生蚝。海蛎煎以泉州的为最。现在福建沿海都能吃到,但终归没有泉州的正宗。

 肉棕的制法不详,独特之处是棕叶里除了包着糯米外,还有卤制好的瘦肉,蒸熟后还得用烟熏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传到台湾,已成了台湾的名小吃。其实台湾话就是闽南话,台湾的风俗除开少数民族如高山族外,大多源自闽南。

 线面则是福建沿海都有的一种面食,细如纺线,长可至数米,福州人又谓之“寿面”,老人做寿,一般人过生日、做月子都必得煮上一碗线面。闽南的面线糊则以海鲜佐之,煮成糊状,鲜美无比。福建古时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其实不然,几次金兵南下,中原南迁之族颇众,带来了中原的面食和文化。至今闽南语中,仍保留不少古汉语,例如,“锅”在闽南语中称为“鼎”,这是各地方言中所鲜见的。

 牛肉羹以泉州石狮的为最。选上好的牛腿肉,除去肌腱,剁成茸状,加少许淀粉,食时用手捋成不规则的短条状,入滚水中氽熟,成枣红色,放进盛着高汤的碗中,杂以切得细细的姜丝,调入陈醋,香气扑鼻,令人胃口大开。我在石狮的几个朋友,常托人捎牛肉羹来,但总没那种味道。前不久我抽空去了一趟,头天晚上被灌得烂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独自一人四处转悠,终于在一条小巷口找到一家专营牛肉羹的小摊,年轻的老板在炉子忙活着,漂亮的老板娘静静地切着细细的姜丝,我这边厢已是满嘴生津。待吃完一碗,早已神清气爽。本着我奉行多年的“美食不过”的原则,见好就收,留等下次再来。

 晶莹刎透,一如琥珀,里面还能看见一段一段的海参般的海蚯蚓,形如小飞碟,就是有名的土笋冻了。有“没吃土笋冻,就不算到过厦门”一说。这种小吃我吃过多次,始终没弄明白是怎么做的。不过土笋冻滑爽细嫩,口感极佳,清热退火,却是有口皆碑的。

 各地的小吃,浓缩了当地的文化,透着一方风俗人情的底蕴,飘香着那山那水的乡情。一位老者从台湾归来,谢绝亲友们的盛宴,独自一人找到小巷口的小吃店,捧着一碗线面糊,泪流满脸。这种浓浓的情结,谁又能拆解得开?

每到一个城市,除了当地独特的景色会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当地舌尖上的美食,也必将是一个特别的印记。

何为地道的特色美食

很多人说,当叫出食物的名字,立马能想到其出处的地名,这才能叫地道的特色美食。比如说到大闸蟹,人们脑子里立马冒出了澄阳湖;说到烤鸭,立马想到了北京;说到狗不理包子,天津二字脱口而出。

来到厦门,有一些当地特色闽南美食值得推荐。下面为大家推荐6个有地名出处的闽南特色美食。

1、同安封肉

同安,是指同安区,是厦门最大的行政区。

同安封肉是厦门同安马巷(现翔安马巷)传统的名菜,属于闽菜系。

此菜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

小提示:同安封肉在厦门大小餐馆都能吃到。

2、鼓浪屿馅饼

鼓浪屿,即鼓浪屿岛,5A级国家旅游胜地。

“鼓浪屿馅饼”,正宗中华老字号,是厦门驰名中外的传统糕点,是闽南地区的传统食品之一。

馅饼香酥嫩糯,冰凉爽口,甜而不腻,热酥油润,是最佳佐茶食品、点心,也是旅游佳点和馈赠亲朋的珍品,每逢春秋旅游季节、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佳日,更受消费者喜爱。

软软的小点心,酥酥的,老少皆宜。鼓浪屿馅饼,特指“鼓浪屿”品牌馅饼。

小提示:鼓浪屿馅饼可在鼓浪屿岛随处可见,在中山街也容易买的到。

3、洪濑鸡爪

洪濑,指的是洪濑镇,泉州南安市东北部。

洪濑鸡爪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产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南安的洪濑镇卤味鸡爪而出名,所以这种小吃又被简称为“洪濑鸡爪”。

不过,这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吃,背后却有一套严谨的制作工艺,所以才有鸡爪透骨香、筋道浓郁的口味。

洪濑鸡爪是泉闽南人对洪濑卤味的统称,其实,如今远近闻名的洪濑鸡爪并不仅仅只有卤鸡爪,这些年陆续开发有卤鸡尖、卤猪耳、卤鸭舌、卤鸭脖、卤笋、卤鸭肠、卤鹅翅等十多种现做卤味。

小提示:洪濑鸡爪一般出现在晚上摆摊的卤料店,也有一些店面,镇邦路就有一家。

4、安海土笋冻

安海,指的是安海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西南部。

安海土笋冻是福建省传统的小吃。不但滋味浓厚甘美,而且还有非常独到的健保疗病功效,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闽南土笋冻"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小食,其实此"笋"非彼"笋",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软体小动物--海沙虫,因形似"小笋"而得名。

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永春醋、甜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

小提示:安海土笋冻在一些小巷道德摊子上可以见到。顶澳仔猫街那长期有人在卖,中山路、曾厝垵也容易见到其身影。

5、灌口姜母鸭

灌口,指的是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

灌口姜母鸭 是一道传统的名菜,属于闽菜系。

食色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姜母片的滋味独特;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小提示:灌口姜母鸭也比较容易吃到,比较有名的华侨博物馆附近有一家,大生里也有一家。

6、石码五香

石码,指的是福建漳州市石码镇。

五香是当地传统的名小吃。以猪瘦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豆皮等制作而成。

长期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必备卤面,配以五香条来招待亲朋好友,这已成了石码的传统民俗。

一般搭配卤面或卷面一起吃。家庭自制的一般也不错,石码人一般自己都会制作。

小提示:五香卷比较出名的地方就是八市的“阿杰五香”,4元一条,生意超好。

厦门的特色美食当然远不只以上介绍的几种,若您有更具有代表性的、带地域名的闽南特色美食,欢迎推荐分享。

在众多闽南人记忆里

心中永远不灭的是那些童年吃过的小吃

下面这些传统经典 美食

满满都是闽南怀旧的老味道

哪个使你印象深刻?

哪个又是你没有吃过的?

那些陪我们长大的炸物

炸 五 香

在闽南,很多家庭逢年过节都会自己动手炸五香卷。

将瘦猪肉配上青葱、荸荠、薯粉等搅拌均匀,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锅炸熟。

吃时切成小块,配上沙茶辣、红辣酱、芥辣、萝卜酸、芫荽、甜酱等佐料,味道可谓鲜美无比。

炸 枣 (zǎo)

炸枣分甜、咸两种。甜者以翔安区马巷炸枣最佳,香甜软韧;咸者以“黄则和花生汤店”咸枣最妙,既有炸枣味道,又有韭菜盒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由于炸枣包裹的内馅有甜有咸,有人形容它犹如久未与家人相逢的情形,有欢乐亦有泪水。金灿灿的外表惹人喜爱,外Q内软让人欲罢不能。

在闽南很多老街区里制作香炸食物的摊点,平时就能轻易觅得“炸枣”的踪迹。

菜 粿

菜粿以米浆和白萝卜为主要原料,蒸制成糕,再经油炸而成。油熟过后的菜粿外酥内嫩,表皮呈金黄微焦。

一口咬下,内馅洁白,质地柔软鲜美、软滑甘香。

油 酥 炸

酥炸是泉州市区、惠安、泉港、南安等地有名的小吃。在市区,它叫“炸锢”(闽南语发音:ji ko);在惠安,它也叫油酥炸、油酥饼;在泉港,它又有好听的名字——口酥。

金**的外皮内,包裹着拌有白糖、蒜泥、葱头的花生粉末。

个头不大,外观形似月牙,炸熟后远看就像一个个亮堂堂的金元宝,只需两口,就能吃掉一个。

承载着祝福的糕点

碗 糕

闽南的碗糕其实就是年糕,都是用籼米磨细加糖蒸的。碗糕和年糕不同的是,年糕是用整个蒸笼装米浆下去蒸的,而碗糕却是用小碗放入蒸笼里,再加入米浆蒸的,故此叫碗糕。

碗糕是祭拜时常备的一种食物,也是过年时必备的糕点。因其制作过程需经过发酵,寓意着“发财”、“发福”、和“发家”,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常听长辈说碗糕要笑了才好,“笑”是指蒸时发酵膨胀,并裂开而成的笑状。吃起来软糯,不腻,香气四溢填满味蕾。

信 杯 饼

闽南地区的民间食物,在很多年轻一辈的人看来已经是个陌生的事物了,但是这东西却有了上百年的 历史 。

古时候的人赶路都会随身携带这东西,作为干粮,它的不宜腐败,价格低廉,味道甜美,而且能吃得饱。

至于它名字的由来,这东西在外观上像极了庙里的信杯,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取名为信杯饼,厦门或其它地方也有叫爱心饼的。

龟 粿

龟糕是福建地区汉族糕类 美食 ,闽南人用于祭拜的糕粿众多——红龟粿、年糕、发糕、寸枣、红圆、炸酥饺、炸枣……不一而足,但唯有红龟粿因其压制龟纹,而与手工艺结缘。压制龟纹的器具叫龟糕印,龟糕印的刻制是专门的手艺。

“龟粿”的外观尤为有趣,颇像个龟壳子。龟是长寿的代表,寓意福寿安康。很多闽南人也将“龟粿”作为过年餐桌上的“吉祥物”。

上蒸笼前,还要用新鲜的甘蔗叶托盛着“龟粿”,蒸熟后,“龟粿”便会散发出甘蔗叶的香气。

甜 粿

在泉州,加糖制成的甜味年糕也被叫做甜粿,上面盖上一个红色印章,象征着 “年年高升”。

甜粿以优质大冬糯米为主要原料。形似满月,清甜可口。有黄白之分,象征金银。白甜粿中添加的是白糖,而黄甜粿中加入的则是黑糖。

在饱尝之余,也以此祈愿,祝福一家人来年的生活能愈加甜蜜美满。

元 宵 圆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

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做元宵圆的老店里,从早上8点开始就会传来敲打花生、芝麻馅的声音。

用米滋包上花生糖馅搓成汤圆,入沸水锅煮至浮起盛于碗,再加糖而食,香甜爽滑,细腻柔绵,馅香汤清,十分可口。

家乡甜食的滋味

贡 糖

贡糖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传统特产。它以上等花生仁、白砂糖、麦芽糖经民间传统工艺用木棒“打”出来。“打”闽南语称为“贡”。谓之为贡糖。

也有说法“贡糖”之名来源于它曾是民间用来朝圣的御膳贡品,因此冠上“贡”字。

贡糖以花生、白糖和麦芽糖精制而成,其中,泉州贡糖、金门贡糖以及漳州的白水贡糖,都是闽南贡糖的一方代表。

经过烘焙的花生在气味最浓郁的状态下,以高比例与纯正麦芽糖混合,然后施以人工捣碎、夹缠,再经历温揉渗合流淌,切块成形,香酥美味。

金 橘 糖

按照闽南的传统习俗,春节期间如果有客人到家中拜年,主人一定会拿出甜品邀请客人品尝,其中金橘糖是不少人的选择。

永春制作金橘糖,已有300多年的 历史 。金橘糖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后醇香呃逆,余味无穷。

桔 红 糕

桔红糕至今已有150余年的 历史 ,是闽南传统民间小吃,其外观呈银白色半透明,质地细腻,糯性强,韧性好,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有的还具有金橘风味,清甜爽口。

在不少地方,桔红糕已成为办理婚事时必不可少的一项“糖王”。桔红糕原料为四季糯米、白糖、金橘。

据传统习惯,男方到女方家订婚时,花生仁枣或麻枣加饼类作为订婚糖品,而女方家庭则将桔红糕、冬瓜条送给男方作为致谢礼,因此,桔红糕又叫“新娘糖”。

麻 糍

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色泽鲜白,香甜可口,冰甜且软韧。

麻糍既是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也是传统祭祀时的供品。现在吃的时候一般是包上馅(各个地区馅料不同),外面裹上花生碎或者芝麻碎一起吃。

南安英都的麻糍、漳州的老游麻糍和鼓浪屿的叶氏麻糍,赞誉都很高。

咸 香 糕

咸香糕是闽南一带享有盛誉的名点茶配,它以米粉为主料,佐以猪油、葱、芝麻和少许的食盐、蔗糖,甜而不腻、香酥可口。

闽南人喜欢喝茶,因为咸香糕口感细腻、微咸又带有芝麻味,也有很多人称之为“茶伴侣”。

蒜 蓉 枝

第一眼看到“蒜蓉枝”时,许多外地人便会以为那就是天津麻花,只不过石狮的“蒜蓉枝”比天津麻花个头明显小很多。

“蒜蓉枝”系为闽南的一种油炸小吃,它是用面粉和糖糅炸成的食品,因为外表镀了一层白色的糖质和蒜蓉,形状如同一根树枝,因此被叫做“蒜蓉枝”。

在闽南民间,也有人根据其形状称之为“草索条”,是茶余饭后很解馋的小吃之一。

麻 酪

麻酪是闽南的著名茶点,在厦门、泉州和漳州都屡见不鲜,也有的地方称之为“麻枣”,原材料是花生、糯米和麦芽糖。

市面上的麻酪普遍有有裹芝麻和花生两种味道,里面则是蓬松酥脆的口感。嘎嘣脆的一口就能唤起满满的童年回忆。

大多数吃进人心里的食物,

不单单靠味道,还靠情怀。

无论走过千山万水,吃遍天南海北,

闽南人心中最顾念的,仍是家乡那些质朴的 美食 ,

以及,备好佳肴,在家中等着你归来的那些人。

吃美食也是一门学问,云游四方最不可错过的美食就是各地特色小吃。泉州的风味美食,因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名誉海内外,今日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泉州不可错过的十大特色小吃!

面线糊

传统泉州人的早餐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餐食便是面线糊。面线糊,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而成,清而不浊,糊而不烂。面线糊的配料中一般会放入油条(最佳搭档)、大小肠、虾仁、猪肝、鱿鱼、鸭心、豆腐、卤蛋、煎蛋、炸醋肉等配料,清甜爽滑,味道鲜美,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肉粽

肉粽是泉州有名的小吃,油润不腻,光亮金黄,香甜可口,享誉海内外。用糯米淘浸加上猪油、酒、卤汁、酱油烧透之后,夹卤猪肉块、香菇、莲子、暇干,用竹叶包裹好煮烂,要趁热食用。泉州的大肉粽如果没有酱,就不好吃了,配上调好的酱汁,味道更甘美,粽香四溢。

土笋冻

“山里有冬虫,海里有星虫”体现了土笋冻极高的营养价值。土笋冻起源于泉州,是一种由特有蠕虫加工而成的冻品,呈灰白色,晶莹透明,其肉清,味美甘鲜,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和其它调料配食,风味尤佳,是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姜母鸭

姜母鸭发源于泉州,可谓是美食中的药膳。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姜母鸭先炒后炖至脱骨,食色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麻油的香、老姜的辣,足以让整条美食街的过客都颤抖!

润饼菜

说起老泉州的传统美食,润饼可算得上是排头兵,润饼菜是闽南人的思乡菜,是老泉州人一生难忘的回味。

润饼菜看似简单、粗糙,其实非常费工费时肥料。稍好一点的润饼菜,除了主料以外,还有十来种配料,食用时,用薄如蝉翼的熟润饼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然后根据个人嗜好蘸各种酱料。润饼皮是圆形的,象征一家团团圆圆;其白皮红馅的特征,也称“金包银”,被赋予了“包金包银”的招财寓意,深受泉州人喜爱。

浓厚的古早味是闽南美食的一大特色,他们选材简单,制作方式传统。在世世代代传承的祖传秘方中,将味道流传至今,让人怀念。

无法替代的炸物

闽南人过年过节,家里都会准备炸物,在街巷的小摊上,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闽南炸物,每一样都是童年回忆。什么炸醋肉、炸肉丸子、炸芋头、炸紫菜丸子、炸五香等等,经典又美味,满满的闽南古早味。

最具风情的是粉和面

沙茶面具有浓浓的闽南风味,味道独特,食材丰富,浓香四溢,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咸中带甜,甜中带辣,让人吃得过瘾。

冬粉鸭是用鸭胗、鸭血、鸭肠、粉丝等一起制作而成的一道小吃,汤汁鲜美,粉丝劲道,吃起来津津有味。

传统风味让人怀念

烧肉粽历史悠久,选用的食材非常丰富,有板栗、红烧肉、香菇、干贝、花生、莲子、卤蛋、糯米等,吃起来咸香软糯,趁热吃更具滋味。

花生汤将花生、鸡蛋、白糖等完美融合在一起,汤水清甜爽口,花生润滑酥烂,甜而不腻,极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蚵仔煎是当地的一道传统小吃,也是福建的十大经典名菜。口感香脆,肉质鲜嫩,别是一番风味。

满煎糕是一道特色点心,松软的外皮里,包裹着花生、芝麻、蔗糖。口味香甜,也是当地人的日常早点之一。

蒜蓉枝算是闽南地区的一道经典茶点,糖浆的甜与蒜蓉的香裹挟在一起,加上酥脆的口感,真是给味蕾带来一次莫大的享受。蒜蓉枝在闽南地区十分常见,嚼上一口,满嘴清香,别是古早味。

平和县小溪枕头饼

平和芦溪咸菜

九峰镇碱仔粿

平和县大溪镇豆干

九峰镇花香片

漳州美食-炸五香

平和土特产南胜咸水鸭

平和小吃芦溪红酒

平和小吃南胜麻枣

东山县烧卖-“肖米”

诏安美食:猫仔粥

漳州卤面

闽南特色小吃:春饼

闽南特色小吃:捆蹄

闽南名吃 榜舍龟

闽南特色小吃:鲎羹

闽南小吃:米糕

闽南特色小吃:鲜酥蚵串

闽南名吃:牛肉羹

闽南特色小吃:芥菜饭

详细介绍和做法请进

http://wwwsowtocom/zzcy/mszn/tsxc/

厦门的也很多

主要有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炒面线、 薄饼、烧肉粽、花生汤、韭菜盒、炸五香、油葱果、 沙茶面、虾面、东粉鸭、海蟹糯米粥、芋包、圆子汤、炸枣、糯米炸、贡糖夹饼等等

1997年,“烧肉棕”、“沙茶肉面”、“花生汤”、“炒面线”等四种厦门小吃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1998年,厦门又有28种小吃被福建省烹饪协会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其中有好清香大酒店(总店地址:湖滨中路85号)选送的韭菜盒、芝麻地瓜、葱糖卷、薄饼,有新南轩酒家(总店地址:思明南路17-39号)选送的炸五香、鱼丸、年糕、萝卜饼,有吴再添小吃店(地址:大同路49号,)选送的油葱、芋包、咸,有黄则和花生汤店(地址:中山路22-24号)选送的馅饼、炸枣、面线糊、豆包,有双全酒家(地址:中山路321-333号)选送的海蛎煎、肉羹汤等。

由于这几家风味小吃店的品种丰富且规模较大,在厦门已是家喻户晓,许多来到厦门的外地游客也可慕名而至一饱口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吃店或由于规模略小,或由于地处深巷,或由于品种单一,也就不为外地人所知,但是他们在厦门的名声与味道并不亚于上述这几家,外地游客很有必要到这些小店中品尝一番,在领略厦门正宗风味小吃的同时,还能在走街串巷中对鹭岛的风土民情多出几分细致的了解。

柯记姜母鸭——汤沸火红时,酽香溢齿颊

柯记姜母鸭在选料方面非常严格,番鸭必取家养150天的红面公鸭,姜母必取正宗老姜母,麻油必取精制原油,其主要辅料由二十多种中药材组成。食用时,以文火暖锅,边吃边煮,由于红面番鸭皮薄肉红,毫无皮下脂肪,其汤甘辛香醇,入口并无油腻之感。再加入包菜叶与鸭血,炖烂之后,包菜之酥与鸭血之韧,令人更觉香甜无比,一杯啤酒在手,热气氤氲中,不由得你不陶醉了!

柯记姜母鸭的独特美味与“食补”的评说,不仅风靡厦门烹饪界,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瞩目。2000年,柯记姜母鸭与“扁食嫂”一同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柯记姜母鸭也开始扩大经营规模,不仅在世贸商城设立了分店,还与小白鹭艺术舫合作开办了“小白鹭艺术舫·柯记姜母鸭联盟店”,地点设在轮渡趸船二楼露天平台,10月1日正式营业。在此进餐,不但能尽情欣赏到鼓浪屿和鹭江美丽的风光,还可近距离地观看小白鹭艺术团精彩卓绝的演出。

西门土笋冻——玉盘盛珍馐,鲜美天下无

价格:土笋冻:.5毛/小粒,1元/中粒,2元/大粒,土笋汤:5元/碗

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属星虫纲星虫科的无脊椎软体小动物,身长仅50—85毫米,形似“蚯蚓”或“小笋”,故称土笋。烹制土笋冻时,先将土笋洗净,揉脱表皮,剪成小段,用旺火烧滚至土笋的胶液溶出,舀出倒进一个个小杯、小碟或小碗里,使其冷凝,或放入冰箱使其冻结。冷凝后的土笋冻,晶莹剔透,宛如白玉。

西门土笋冻只有十平方米大小的店面,场所虽然不大生意却甚红火,这一带的居民都是该店多年的老顾客。该店老板廖天河的手艺是从其父亲家传而来,历史已超过60年,取料严格,工艺传统,可谓正宗的厦门土笋冻。食时,十小粒一小盘,佐以酱油、蒜泥、香醋、芥末、芝麻酱等调料,再配上黄瓜、芫荽、萝卜酸等,吃起来特别鲜嫩清脆,凉喉爽口,令人食之不厌。只是这里的场所太小,有的食客只能在树荫下的小桌上品尝,倒也因此另有一番情趣。

同安坡沙茶面——巷深香弥座,店陋客盈门

沙茶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鸭心、鸭肠、鸭腱、丸子、瘦肉、虾仁、猪腰等配料与沙茶汤氽熟后,扣在熟水面上,再淋上沙茶汤即成。沙茶汤是用沙茶酱调配而成的,先把沙茶酱放入大骨汤中搅匀,置旺火上烧沸后,改用中火保持小沸,加入精盐、味精而得。

在厦门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卖沙茶面的小店,沙茶面成了厦门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众多的沙茶面小店中,位于同安路的沙茶面店一直深受食客们的赞叹,大家已经认定了这里的鸭肠和鸭腱最有风味。劳作或办公之余,来这里叫上一碗加有鸭肠和鸭腱的沙茶面,爱吃辣的再浇上一小勺辣油,便可在大快朵颐中一享痛快淋漓的饕餮。小店老板洪小狮自豪地说:许多台湾人都喜欢来他这里美美地吃上一碗沙茶面。

大同鸭肉粥——粥稀亦有味,碗小长余甘

价格:1元起

鸭肉粥制作流程是先把杀后洗净的鸭子、鸭心、鸭肝、鸭腱加入香料用文火慢卤,卤得的汤加入煮好的稀饭中,再将卤鸭切成小块,即可根据食客所需要加料配成鸭肉粥。除了上述配料外,大同鸭肉粥还备有猪大肠、鱿鱼须、猪血、牡蛎等配料,还有同是厦门风味小吃的面线糊供食客们任意选择。

大同鸭肉粥经营了十几年,如今已是名声在外远近闻名了。下午时分,不是用餐时间,仍有三三两两的食客络绎不绝地到来。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肉粥,再要上一条油条泡在鸭肉粥里,油条与稀饭似乎因此更加甘甜,吃起来真是叫人回味无穷。附近的居民都是这里的老食客,不少人养成了天天来此吃上一碗的习惯,由于全天营业,许多开夜车的司机和迟睡的人都会到这里吃夜宵,生意火爆时,一天竟能卖出400碗以上。

双糕润

新南轩酒家双糕润的特点:“糯柔细嫩、香甜可口”。制作双糕润,先将糯米洗净浸泡4小时后沥干磨成浆,分装两只容器,一只加白糖一只加红糖后搅匀。花生仁炸酥去膜研成末,加上熟猪油、油葱、精盐、白糖、味精调匀。用专用的铁盘倒入白糖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铁盘里再倒入红糖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仁。按红白四层相叠蒸熟冷却后切块而食。

蚝仔煎

蚝仔煎的特点:“鲜香韧滑、独具风味”。蚝仔煎的做法是先将海蛎肉去碎壳等杂物,洗净,沥干水分;精肉剁成肉茸;扁鱼干炸酥脆后切末;青蒜切细,加干淀粉、精盐、清水,调匀成粉浆。微火,下油入锅,倒入粉浆,摊匀煎片刻至粉浆开始凝固时,下匀海蛎、肉茸,再从四周注入猪油,磕上鸭蛋,煎熟,浇入绍酒,起锅装盘,撒上扁鱼末、芫荽即可。

咸粿

新南轩酒家咸米果、吴再添咸米果的特点:“糯嫩香鲜、清淡爽口”。制法是:把大米浸水后磨成浆;葱头切片,和虾皮分别下油锅炸至酥赤捞出。红、白萝卜切成丝,下锅水煮后,加过油虾皮及虾米、食盐、味精、胡椒粉、入味,然后放进过油葱头片,一并冲入米浆搅拌均匀成米果浆。把米果浆倒入用布围垫的蒸笼,上旺火蒸3小时取出凉冷即可。

面线糊

好清香面线糊、黄则和蚝仔面线糊的特点:“鲜香糊滑、别具风味”。面线糊以面线、猪血为主料,辅以油葱、青葱珠、芹菜珠、胡椒粉,讲究点的再加一节油条、一段大肠和几片芫荽就色香味俱全了。“好清香面线糊”以大肠头、猪血为主;“黄则和蚝仔面线糊”以猪肉丝、鲜海蛎为主。

芋包

吴再添小吃店芋包的特点:“鲜嫩香甜、热吃更美”。制作芋包,先将芋泥加盐和适量淀粉制成芋蓉;再将五花肉、鲜虾、香菇、荸荠、干葱头、冬笋、豆干等切丁制成馅料;而后将芋蓉摊满小碗,碗底放一只去壳的鲜虾、一朵完整的香菇,再填进馅料,浇上适量的虾汤、胡椒粉、扁鱼末等调料,用芋蓉封盖碗口;然后倒扣小碗取出芋包,放入蒸笼用旺火蒸25分钟即可。食用时,辅以葱头油、辣椒酱、芥末、蒜泥即成。

馅饼

黄则和馅饼的特点:“外皮松酥多层,内馅香甜冰爽”。制法:面粉125克加熟猪油125克和成油酥面团,分12等份;面粉100克加熟猪油100克、清水75克和成半油酥面团,分12等份;绿豆沙300克也分12等份。把半油酥面团1份做皮,包入1份油酥面团,擀成圆形饼坯后,装入1份绿豆沙馅料,制成型,入烤箱中烤15分钟即成。

肉羹汤

肉羹汤的制法是:先将五花肉切片绞浆,加入精盐、味精、白糖、胡椒粉后再绞5分钟成羹。再加入淀粉继续绞5分钟成肉羹。将生肉羹用沸水氽熟后捞出,食用时割取适量的肉羹,冲入调好味的大骨汤即可。

炸枣双糕润

黄则和炸枣的特点:“外酥内韧,香甜可口”。炸枣是厦门地区农家和街巷摊点的传统小点。炸枣在江南称为“麻团”,用地产糯米、粳米粉揉成粉团炸成,中间不填料,外皮滚上芝麻,故称“麻团”。

萝卜粿

吴再添小吃店萝卜米果的特点:“香鲜糯嫩、清淡爽口”。萝卜米果的制法是把大米磨成浆,白萝卜刨成丝,下锅烧熟,加虾皮、紫菜、味精、精盐、胡椒粉,调匀烧入味后,放入油葱头片,一并冲入米浆,调匀成米果浆,蒸熟。可凉吃也可油煎后再吃。

韭菜盒

好清香韭菜盒的特点:“外皮酥脆,层次分明,内馅鲜香”。韭菜盒的制法是把一部分面粉和熟猪油和成油酥面团,捏成剂子;另一部分

面粉和熟猪油、水和成半油酥面团,也捏成剂子。精肉、冬笋、虾仁、荸荠分别切成丁,一并下锅用适量熟猪油炒熟,加味精、精盐、胡椒粉调味后,与切小段的韭菜、扁鱼末拌匀成馅料。把1份半油酥面团包入1份油酥面团,捏紧压平,擀成圆薄片,包入1份馅料,捏紧成生坯,至锅炸至金**,熟透即可。

扁鱼卷

同安钟楼饭店扁鱼卷是将五花肉、猪肝、荸荠、青葱均切丁,与炸酥研末的扁鱼及味精、蛋液、淀粉一并和成馅料,再用猪网油分别包上馅料,制成卷筒形,下油锅炸熟至金**即可。

海蟹糯米粥

好清香海蟹糯米粥的特点:“柔糯清鲜、味道醇美”。做法是:先将糯米洗净,沥干水。煲锅放入蟹汤,置旺火烧沸,加入糯米煮至米心熟后,放入蟹肉、姜丝、精盐、味精稍煮起锅,加入葱头油,芹菜珠即可。

八宝饭

新南轩酒家八宝饭的制法是以糯米为主料,浸泡蒸熟成饭,趁热加白糖、甜冬瓜粒与猪油调拌均匀。将甜冬瓜条切成粒,红枣、绿橄榄、金橘、葡萄干、蜜桃、红樱桃均切成小瓣,成为八宝饭辅料。取一小碗,垫上保鲜纸,放入适量辅料,填入调味糯米饭,中间再塞进甜黑豆蓉后盖上糯米饭,包成圆形即可取食。

沙茶烤肉串

雅坡沙茶烤肉串的特点:“香酥软嫩、甜辣味鲜、炙热爽口”。沙茶烤肉串的制法是:将猪里脊肉切成长方片,用精盐、味精、白糖、绍酒、咖哩粉、胡椒粉浆匀腌渍。沙茶酱、花生酱、辣椒油和成酱待用。把腌好的肉片串成肉串,涂上沙茶酱料,在烤炉内烤至金**,熟了即可。

豆包粿

黄则和豆包米果的特点:“外皮软酥、馅心清甜鲜美”。制法是将糯米粉放盛器内,白糖水烧沸后冲入糯米粉,加绿叶汁调匀拌成豆包皮。用豆包皮分别包上甜绿豆茸,制成豆包米果,上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取出,待冷后裹上保鲜纸即可。

另想知道

土笋冻 蚝仔煎 面线糊 炒面线 薄饼 烧肉粽 花生汤 韭菜盒 炸五香 茯苓糕

的详细介绍

可以进http://jmzxeduxmfjcn/main/jszp/20021125zp/chuer/24/24/feye/%CD%C1%CB%F1%B6%B3htm

光说不过瘾

这里有图

http://photoxmcomcn/photo_sort_list_40html

厦门是一座充满美食的城市,各式各样的小吃让人难以抉择。在这里,既能吃到美味可口的地方小吃,又能享受到优质的海鲜大餐。以下是几个口感不错、价格实惠、送人方便的美食推荐。

第一种美食是福建土特产——沙茶面。沙茶面是一道福建省闽南地区的经典面食。采用厦门特产的沙茶酱、五花肉、猪骨汤制成的酱汁,配上意面或宽面,鲜香味美,深紫色的汤汁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沙茶面既是当地居民的日常美食,又是送礼的佳品。既可满足人们的味蕾,又可送给亲友展现地方特色美食。

第二种美食是厦门早餐的传统美食——厦门烧饼。厦门烧饼是一种中式烤饼类食品,外皮酥脆,内馅鲜美多样,品种丰富,主要有红豆、芝麻、咸肉等多种口味选择。厦门烧饼在当地是极受欢迎的小吃之一,价格实惠,方便购买,同样适合送礼。

第三种美食是厦门闽南名吃——海蛎煎。海蛎煎是一种用蚝肉、虾米、皮蛋、绿豆、荠菜等食材制成的传统小吃。这种煎饼色泽金黄、香味四溢,因其在口感上口感口感酥香,深受广大厦门市民和游客喜爱。而其易于打包,还可以长时间保存,所以同样可以作为美食礼品送给亲友。

总之,厦门有很多美食,无论是送礼还是自己享受,都有很多选择。无论您是喜欢口感香醇的海鲜大餐,还是口感酥香的小吃,总有一种适合您。

  闽南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改革。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其品种繁多,式样新颖,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1、地方风味小吃有: 蚵仔煎、鲜酥蚵串、 鱼仔粥、 蚝仔粥、鲎羹、 包心鱼丸、鲜肉鱼丸、水丸汤、 马鲛粳、网纱鱼卷、 酥炸鱼条、 捆蹄、 面线糊、 扁食、 肉燕、烧芋果、 芋包、鸡汤 伊面、 干拌面、 卤面、莲美豆干、糯米灌大肠、猪血尾口粳、 苦菜大肠汤、虾皮番薯粉团、豆签、 牛肉羹、 豆花、 石花糕等。其中蚵不仅营养丰富,且烹制的食品味道鲜美。闽南人有食粥的习惯,他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时令食物,调配 糯米制成粥。 土笋冻,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像蚯蚓的软体动物熬成的胶状体,不仅美味,还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鲎羹是闽南特有的海产,鲎全身可食,风味特殊。

  2、民间传统小吃有: 肉粽、粳粽、豆粽、 五香卷、 鸡卷、 炸肉丸、 嫩饼菜、 桂花蟹、芋鸭、 肉夹包、 炒米粉、烧芋果、芋包、甜芋饼、 菜果、水晶 菜头饼、 腰子饼、肉饼、 芥菜饭。其中肉粽以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久远而享誉海内外。肉粽、粳粽、豆粽都是端午节的必备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