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过世了,去参加葬礼时送的礼包上面应该怎么写啊?

老人 0 87

亲人过世了,去参加葬礼时送的礼包上面应该怎么写啊?,第1张

亲人过世了,去参加葬礼时送的礼包上面应该怎么写啊?
导读:姑夫去世,写:室侄男八人。室大、室二、室三、室四、室五、室六、室七、室八。室大和室五是亲兄弟。父母皆去世。室二和室六是亲兄弟。父去世母在世,室三和室七是亲兄弟。母去世父在世。室四和室八是亲兄弟。父母皆在世。八个室侄男摆祭品1万元,每人掏12

姑夫去世,写:

室侄男八人。

室大、室二、室三、室四、室五、室六、室七、室八。

室大和室五是亲兄弟。父母皆去世。

室二和室六是亲兄弟。父去世母在世,

室三和室七是亲兄弟。母去世父在世。

室四和室八是亲兄弟。父母皆在世。

八个室侄男摆祭品1万元,每人掏1250元。

每人买箱牛奶、八宝粥……30元。35×8=280元。

每人买被单或床单或炕单或褥单当做挽幛,

八个室侄男买4个大炕单320元。320×4=1280元。写挽幛20元。20×4=80元。

1280+80=1360元。对半砍680元。不成功。

1360+680=2040元。再对半砍1000元。砍价成功。

室大随礼500元。

室五随礼500元。

室二和室六总共随礼500元,写室二的名字。

室三和室七总共随礼500元。写他们父亲的名字。

室四和室八总共随礼500元。写他们父亲的名字。

室侄男八人,每家再给姑家弟兄500元安慰钱。

妗子去世,写:

家甥男八人。

家大、家二、家三、家四、家五、家六、家七、家八。

家大和家五是亲兄弟。母父皆去世。

家二和家六是亲兄弟。母去世父在世,

家三和家七是亲兄弟。母在世父去世。

家四和家八是亲兄弟。母父皆在世。

八个家甥男摆祭品1万元,每人掏1250元。

每人买箱牛奶、八宝粥……30元。35×8=280元。

每人买被单或床单或炕单或褥单当做挽幛,八个家甥男买4个大炕单320元。320×4=1280元。写挽幛20元。20×4=80元。1280+80=1360元。对半砍680元。不成功。1360+680=2040元。再对半砍1000元。砍价成功。

家大随礼500元。

家五随礼500元。

家二和家六总共随礼500元,写他们父亲的名字。

家三和家七总共随礼500元。写家三的名字。

家四和家八总共随礼500元。写他们父亲的名字。

家甥男八人,每家再给舅室弟兄500元安慰钱。

问一下香烛店的人吧,他们给出的意见肯定是专业的。好过在网上看一堆人说一堆乱七八糟的。

烧包”指祭祖时焚化包封好的纸钱,是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袁枚《新齐谐·烧包》:“ 粤 人於七月半,多以纸钱封而焚之,名曰烧包,各以祀其先祖。”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日本的“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

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

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每次过生日,我都有数不清的生日礼物,来自爸爸的变形金刚,出自妈妈的手工布偶,还有叔叔阿姨送的蛋糕,而爷爷奶奶的礼物每次都会被我忽略,或许是太不起眼,或许是过于老旧,直到有一次,我看到奶奶在我生日的前一个月就开始着手准备礼物,鼻子一酸,眼眶就湿润了,原来小小的礼物承载的是他们满满的爱啊。于是,我偷偷问了爸爸妈妈奶奶的生日,在那一天,我亲手做了一个蛋糕给她,奶奶双手接过蛋糕,我明显能看到她的嘴角向下一撇,脸颊也在颤抖,瞬间,不知是喜悦还是感动,她哭的像个孩子,我手足无措。世间事就是如此,于我,微不足道,于他,铭记永恒。(自己从出生起就没有机会见奶奶,这是我的构想,也是我对现状社会的一个写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