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粗心家长忘记接娃,娃娃扛着行李通宵徒步回家,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吗?

老人 0 80

云南粗心家长忘记接娃,娃娃扛着行李通宵徒步回家,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吗?,第1张

云南粗心家长忘记接娃,娃娃扛着行李通宵徒步回家,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吗?
导读: 1、云南粗心家长忘记接娃,娃娃扛着行李通宵徒步回家,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吗?2、该不该把宝宝送到老家给他爷爷奶奶看?3、宝妈把孩子送回农村,让老人照顾半年,最后为何后悔了?4、想把小孩子送回家给婆婆带,可是好舍不得啊!哎,怎么办?5、爷爷嫌
  • 1、云南粗心家长忘记接娃,娃娃扛着行李通宵徒步回家,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吗?
  • 2、该不该把宝宝送到老家给他爷爷奶奶看?
  • 3、宝妈把孩子送回农村,让老人照顾半年,最后为何后悔了?
  • 4、想把小孩子送回家给婆婆带,可是好舍不得啊!哎,怎么办?
  • 5、爷爷嫌外公看娃粗心,为教训对方悄悄带走孩子!这件事给予我们哪些警示?
  • 6、奶奶早上送孙子上学返回途中被撞身亡,车祸的原因是什么?
  • 7、奶奶接送的孩子与妈妈接送的孩子,有哪些差别呢?

不能说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大部分家长我们应该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应该都有一对比较迷糊的父母,比方说在放学的时候,家长会直接回家,忘记接孩子放学。因为家长那个时候工作比较繁忙,所以有的时候下班已经非常的累了,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心思去想别的事情,就会把孩子忘在了学校。

而且那个时候父母的年纪也比较年轻,可能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自己已经有一个孩子了,所以自然而然就把孩子给忘了。毕竟父母也是从不熟练的时候慢慢成长起来的,我们还是要学会理解父母的。云南一位民警在执行的过程当中看到一个小男孩儿扛着一个非常大的行李包独自在路上走着。出于安全的考虑,这位民警便把孩子给拦住了,询问了一下他要到什么地方去。

这个小孩儿说他是要回家去,本来说好父母放学之后要把他给接回家的,但是放学之后却一直都没有等到父母来学校里接人。因为孩子的年纪比较小,而且学校里又不允许带手机,所以小男孩也没有办法联系到自己的父母,就只能自己背成这么大的行李包,慢慢的走回家。因为路程比较遥远,而且云南这个时候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这边小男孩儿背着非常沉重的行李,走了很长的时间,嗓子早就变得又干又哑。

虽然说很多人都会有被父母忘记的经历,但是像这位小男孩儿这么坎坷的经历还是比较少的,毕竟大多数父母都不可能把孩子忘一个通宵都没想起来。而且这名小男孩儿年纪那么小,自己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都过了一个晚上,他的父母还没有想起来没有接他,这说明他的父母也是非常的不负责任的,对他也不够关心。但还好最后这名民警把小男孩儿给送回了家里,也算是有惊无险了。

    我个人觉得不应该,不是因为爷爷奶奶不细心,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思想,不仅是受爷爷奶奶的思想,还会受老家那些大人小孩思想的影响。你想想,老一辈的思想和我们会是一样吗。

    如果你老家是农村的,我建议你还是辛苦点,自己带宝宝,或者是把爷爷奶奶接来上班的地方,上班他们帮带,下班你带,这样会比较好一些。

    如果你宝宝还小,千万不要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带,因为小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比较常,待在老人身边可能会学坏。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才你是这么以为的:多一两个人帮你带小孩,你会轻松些,但你有没有想过,宝宝需要父爱母爱,从小陪在他身边的,应该是爸爸妈妈,而不是爷爷奶奶。

    我有一个同学,结婚的早,生了宝宝不到一年,就把宝宝留在老家给婆婆带,然后和老公去深圳打工了,一年到头只回去一次,我不知道她怎么忍心,宝宝那么小,她就不想宝宝吗,难道就为了多赚点钱?

    第一年回去的时候宝宝还会叫爸爸妈妈,第二年回去的时候宝宝一见到妈妈就躲在奶奶身后,可能是怕生,第三年回去的时候,宝宝不喜欢跟妈妈玩,老黏在奶奶身边……到了第六年,宝宝不高兴的时候开始学会骂人,说脏话,耍脾气,这完全是一个顽固脾气败坏的小孩,学习成绩也不好。

    宝宝小时候模仿能力极高,为了避免宝宝跟在爷爷奶奶身边,被环境影响学坏,我还是劝你辛苦点自己带吧,要想宝宝学好健康成长,就要从小时候捉起,小时候培养。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条件极大提高,生活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尤其是九零后,上有老、下有小,没有没有兄弟姐妹帮衬。在照顾孩子之余,也得走向社会赚钱养家,供养父母和孩子。梅梅(化名)是一个普通的九零后宝妈,夫妻在城市打工,因为经济的巨大压力,孩子没人照顾,去年趁着十一期间只好把孩子送回农村老家,让家里的老人照顾。

因为夫妻都忙于工作,很少能回家看望宝宝,爷爷奶奶也不懂得视频,所以每次都只能电话联系,本来打算春节回家,但是又遇到了特殊时期,算下来也已经大半年了,好不容易趁着五一放假,又请了2天假,准备回去去看孩子,没成想,刚刚到家看到三岁的儿子已经有五十斤之重,自己差点没认出来,梅梅肠子都悔青了,爷爷奶奶一味地喂宝宝吃食,夫妻差点和老人吵架,梅梅对老人说:“算了,还是我自己带吧!”最后夫妻还是决定把孩子自己身边,虽然苦了点,但是至少有父母陪伴,对孩子会更好!

为什么孩子的童年一定要有父母的陪伴?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亲人的陪伴都无法替代父母,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孩子在3-6岁的时候,是性格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引导,非常不利于他们形成自信的性格,会变得非常自卑、胆小,而且这种心态还难以修复。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沐浴中长大,只有如此,孩子的性格才能健全,三观才能够健康。父母陪伴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带孩子去外面逛逛,去公园散步,也可以带孩子做做小游戏,孩子会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与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些亲子活动非常重要。

为了增进感情,爸爸妈妈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互动的两个小游戏。

一、影子游戏

这个是许多80后和90后小时候经常玩的小游戏,在灯下,通过手势的变化,将影子映在墙上。可以通过手势的变化,变出小兔子、小猫和小狗,灵动无比,而且还可以变出正在飞翔的小鸟,非常有趣。这个小游戏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很大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能力,通过小游戏互动起来,孩子和爸爸妈妈也会没有距离感。孩子的思维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孩子会越来越聪明,发散思维更强!

二、传话游戏

如果您的宝宝三岁左右,可以多玩传声筒的游戏,妈妈告诉孩子一句话,让孩子传达给爸爸,妈妈怎么说,孩子就会跟着妈妈学,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会大幅度提高,对于宝宝的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孩子向爸爸传达对了,一定要及时鼓励孩子!

送小孩子回家给婆婆带确实会让人感到舍不得,这是很正常的情感。但是,有时候出于各种原因,这种选择可能是最实际和最好的决定。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处理这种情况:

1 理性思考:仔细考虑你的选择,分析利弊,理解婆婆可能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明确你的目标和需求,以及什么对孩子最好。

2 沟通:与婆婆进行深入的沟通,让她知道你的担忧和考虑,也了解她的想法和期望。这有助于减轻疑虑和误解,并增加双方的理解和合作。

3 规划时间:如果可能,制定一个时间表,让孩子在婆婆家待一段时间,然后回到你自己家。这样可以让你们保持联系,同时让你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情况。

4 创造互动:即使孩子不在你身边,你仍然可以保持与他的联系。通过视频聊天、送礼物、写信等方式,让他知道你依然关心他,并没有忘记他。

5 寻求支持:如果你感到非常难过或不确定,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支持、理解和建议,帮助你度过这个过渡期。

最终,记住,这个决定是为了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最佳利益。尽管暂时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和不适,但长期来看,这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

爷爷嫌外公看娃粗心,为教训对方悄悄带走孩子,这件事给予我们两个警示,一个是绝不能让孩子离开视线,另一个是孩子还是跟随父母的好。

一、爷爷嫌弃外公看娃粗心,悄悄带走孩子

看孩子绝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就像四川一位外公一样痛心疾首。当天外公带8个月的外孙女出门买东西,外公只顾着看别人买海鲜,转头发现孙女被人抱走了。外公已经七十多岁,身上没有带手机,站在原地捶胸顿足,有好心人报了警,还有人转发了找娃消息。

民警赶赴现场通过周边监控视频了解到,外公是跟孩子爷爷一起来买菜的,最后是被爷爷抱走了。民警随即赶赴家中核实,发现孩子果然在家,孩子爷爷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准备做饭。孩子爷爷表示,外公看孩子太粗心,将孩子放在身后,三分钟都没回头看一眼,想给他一个教训,就没打招呼就抱孩子回家了。

二、这件事给予了我们哪些警示

此段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网友热议,有人觉得爷爷做法对,就该让外公受到教训。还有网友表示爷爷的做法太极端,外公岁数大了容易气急攻心。通过这件事情给予了我们两个警示,分别是绝不能让孩子离开视线、孩子还是跟随父母的好。

看孩子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一个孩子关乎三个家庭。带孩子玩耍一定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想凑热闹最好贴身抱着孩子。不要像上面外公一样,将孩子放在身后,三分钟都不回头看一眼,在市场如此人杂的地方,很容易被别人抱走。

爷爷表示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平时都是他照顾,外公是最近才过来帮忙。父母想为孩子打拼一个天下,可却忘记了陪伴的重要性。爷爷和外公年纪都不小了,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如今还要为看孩子闹矛盾。

三、综上所述

爷爷嫌外公看娃粗心,为教训对方悄悄带走孩子,这件事给予我们两个警示,分别是绝不能让孩子离开视线、孩子还是跟随父母的好。

9月27日早上,盐城市射阳县境内发生一起车祸。一名骑电动自行车送孙子上学的老奶奶,在返回途中被私家车撞倒,不幸身亡。让许多网友痛心不已。

“老奶奶早上送孙子到学校去上学的,结果在返回的途中发生了车祸。”据围观的村民介绍,事发在早上7点钟左右,死者就是附近的村民,今年66岁。

目前,事故处理交警已对现场进行了勘查,肇事驾驶员也被带回公安机关接受询问,初步判断“车祸疑因疏于观察路面情况导致。”

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注意交通安全问题。除了谨慎慢行之外,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在事故多发路段,尤其要小心驾驶。

同时,我又想起了一个前一段时间,一直被网友热议甚至诟病的问题,那就是骑电动车要不要戴头盔。很多人对此都是不以为然,觉得有此项规定的话,对普通人来说,过于严厉和严苛,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不说,戴上头盔也不是很美观,很舒适,“毕竟,电动车的车速又不快。”

但现在来看,即使没有这项规定,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大家骑车出行的时候,尽可能戴上头盔的,安全大于一切,戴上头盔可能只是一时的不舒适,但关键时刻,也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性命。

请牢记住下面几组数据

在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导致死亡的最重要的伤型就是头部伤。而头部损伤相较其他部位的损伤,更为致命。据统计,中国每年的死亡交通事故中,有接近半数甚至超过一半的人是二三轮车驾乘人员,而在这些驾乘人员当中,则又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是因为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导致头部受伤而死亡。由此可见,驾乘二三轮车不佩戴安全头盔是造成二三轮车驾乘人员高死亡率的最主要原因。

佩戴头盔有助于减小伤亡率,是减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的有效手段,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

可以说,一个好的头盔相当于保命符。头盔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使车祸对人的伤害减少到最小。不戴头盔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5倍,致命伤不戴头盔是戴头盔的15倍。

另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的,就是送孩子上学的问题。现在接送孩子上下学,其实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不得不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来负责接送,这无疑又增加了不小的安全隐患。毕竟,这些老人都是上了年纪的,骑电动车反应肯定没有年轻人灵敏,更容易出交通事故。

如果你们的家庭,有这样的情况,最好告诫老人,小心谨慎,安全出行,接送孩子,可以选择更安全的出行方式,比如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另外,对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提供校车,集中接送孩子上学或者放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许多的安全隐患。

对此,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欢迎留下您的建议。

来源于网络,侵删。

熙熙今年四岁了,妈妈下班的时候,听爷爷说,“今天她在幼儿园哭了四次,都是一些小问题,老师说让你明天跟她见个面去,要跟你说说孩子最近的表现”。熙熙妈妈听了,心里咯噔一下,最近实在太忙了,孩子一直由公婆接送,孩子最近的表现她也不知道,今天听公公一说,才意识到很久没有去幼儿园跟老师见面了,这实在是不应该。

第二天,熙熙妈妈早早地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孩子表现得很兴奋,自己脱衣服、拖书包,还主动跟老师打了招呼,笑嘻嘻地进去吃饭了,熙熙妈妈心想,孩子这不是表现很不错吗?老师去拉着熙熙妈妈来到走廊,对她说,“熙熙妈妈,孩子最近在幼儿园表现得不太好,昨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水撒在了她的身上,她就开始哭,非要回家换一套,后来一个小朋友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推凳子,碰到了她一下,她也开始哭,饭都没吃好,昨天一共哭了四回,她原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呢”。

熙熙妈妈也赶紧解释,孩子确实出现不温顺的情况,她也感到很纳闷,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呢?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听孩子爷爷说,您最近很忙,但是我想说,您在忙也要抽空多关心孩子,就拿上学来说,您送孩子和爷爷送孩子,孩子完全是两个状态,像今天她这么高兴的情况,基本很少见,爷爷来送的时候,她很不高兴,除非爷爷说放学给买好吃的,她才会往教室走,今天孩子表现简直太棒了,我想跟妈妈送有很大关系呢”。

熙熙妈妈从幼儿园出来,就开始思考,老师的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孩子被父母接送,比老人接送,确实存在不少好处呢。

孩子对一天有期待

老师说,孩子被父母接送,尤其是妈妈,她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美好的一天从早上开始,她早上的状态奠定一天的心情基础,虽然老人送孩子也非常尽心尽责,可是这么小的孩子,打心眼里还是愿意跟妈妈在一起,和妈妈分享美好的早晨,这从孩子上学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了。

孩子可以跟妈妈有效地交流

孩子跟妈妈在上学的路上,可以交流很多东西,在这个时候,孩子也是最健谈的,可以跟妈妈分享很多小秘密,是最融洽的亲子时刻,妈妈也可以趁机进行亲子互动,让孩子多一些想象力。而老人接送孩子,往往只注重多吃饭、多喝水等生活习惯问题,不会过多进行情感交流。

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

可别小看短短的十几分钟,妈妈却能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比如她不想跟谁在一起玩,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学到了什么,情绪上有什么不对劲,这些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而老人呢,却会忽略这些细节,把孩子带回家,孩子一吃东西,一看电视,就啥都忘记了。

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来接,孩子却只有爷爷奶奶接送,时间长了,她内心就会产生变化,对放学这件事没有丝毫期待,也没有交流的兴趣,因为他跟妈妈更有共同语言。通过跟别的小朋友进行对比,他会觉得别的小朋友的父母更爱他们,这种想法会让她很没有安全感,内心也不会很快乐,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比如比较敏感,性格很极端等,多少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当然,幼儿园的放学时间跟很多父母的下班时间相冲突,也是很多父母亲子接送不了孩子的原因,建议爸爸妈妈们,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也可以在一周内,抽出那么两三天,早上去送下孩子,周末多陪陪孩子,也能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亲子关系也能得到有效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