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整个正月里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过去的老东北过年讲究多,直到现在老一辈人仍然保留着过去的春节习俗,虽然不如现在过年那样自在随意,但仔细品品,还是过去的年味儿更真,更浓。 1、三十晚上包饺子 北方人过年有吃饺子的习惯,在大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整个正月里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过去的老东北过年讲究多,直到现在老一辈人仍然保留着过去的春节习俗,虽然不如现在过年那样自在随意,但仔细品品,还是过去的年味儿更真,更浓。
1、三十晚上包饺子
北方人过年有吃饺子的习惯,在大年三十守岁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饺子皮和饺子馅要刚好用完,皮多了或者馅多了,都是有说道的。用来包饺子和地面不能全都用光,要剩点,说这样是年年有余粮。
过年吃的饺子馅也是十分有讲究的,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肯定要吃一顿芹菜馅的,寓意勤勤恳恳;一定不能吃酸菜馅的,酸菜虽然很好吃,但名字总归不是很吉利。
过年包饺子也不能干巴巴的包,要在饺子里加点料。通常都会在饺子里放枚硬币,或者方块糖,预示着有钱、嘴甜。说是能吃到加“料”的饺子会好运连连,小孩子们也会为了吃到“好运”多吃几个饺子,或者是动心眼儿“作弊”。包饺子时,偷摸在旁边做个记号,然后在吃饺子时仔细暗中观察,看哪个饺子里暗藏乾坤。
年夜饭后吃冻货
冻货是东北的特产,也是东北人超级喜欢的一种“休闲食品”。虽然吃冻货这一习惯不是家家都有,但是吃完年夜饭后,把冻梨、冻柿子放在水里缓一会,等化差不多了吃一个,不仅酸甜可口,还提神醒脑。最主要的是,冻货可以解酒、解腻,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来一个冻梨,绝对使你浑身舒畅。
2、三十晚上点长灯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能关灯的,要点长灯。而且在正月十五之前家里都要点着灯笼,老东北人说这事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如果小孩子不小心关了灯,可是要被骂的,并且新婚夫妇的新房里是不能空着的,必须要留人,而且彻夜点灯。
3、压岁钱
压岁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压岁钱是我国过年的一个传统,是长辈对小辈的祝福和爱意。孩子想要得到压岁钱是要给长辈们磕头拜年的。到了现在几乎都把磕头这个环节给省略了……
4、初一初二不扫地
过去老东北人认为,新年是聚集一年好运的关键时刻,所以不能轻易地做打扫,怕把一年的好运气都扫出去的。所以初一初二是不扫地的,甭管地上造得多埋汰,都不扫。
类似的讲究还有就是初一初二不倒垃圾,要攒到初三的时候一起倒掉。老一辈的人把初三、初六、初九叫做放水的日子,也就是说正月里只有这几天可以洗澡、洗衣服,打扫房间,其他日子都不行。
5、破五吃饺子
所谓“破五”就是要驱灾辟邪,躲避灾难。这一天早上要鸣放鞭炮,吃饺子,意思是把那些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掉,送走穷神。
6、正月不剪头
从小就听妈妈说正月剪头克舅舅,所以在正月的时候是不允许剪头的,规定要到了二月二才能剪头,意为剃龙头。二月二这一天剪头是很吉利的,男孩子到那一天一定要理个发。
老东北的过年习俗很多都流传到了今天,每逢过年,我们依然是要吃饺子,守岁,要给长辈们拜年,正月里一样不能剪头。但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现在过年没有过去那么浓的年味了呢?你认为是为什么呢,留下你的看法一起讨论一下吧!
1)小罐茶 新年礼盒
虽说过年探望长辈,烟酒茶必不可少,但烟酒毕竟不利于长辈的身体健康,茶叶不失为一种过年送礼的最佳选择。
小罐茶我关注很久了,最近看到他家新出的新年礼盒,不得不称赞,做得真的很有心意。中国红的配色,喜喜庆庆的,很符合新年的欢乐气氛。罐内的福字,更有“红福满罐,开罐迎福”的寓意,不管是自留,还是送父母长辈,都是非常合适的~
2)养生花茶包
越长大越懂得年老的痛,随着年纪的渐长,身体走下坡路,养生,不管是我们年轻人还是长辈,都很需要呀!送养生花茶包是偏向女性长辈一些,希望她们在新的一年,能够气色红润、身体健健康康呀!
3)东北五谷杂粮
过年送礼嘛,根本就不需要送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实用才是王道啊,毕竟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中老年人不一定用得到。所以,实在不知道买些啥给长辈的话,购些五谷杂粮之类的东西拿回去,那才是实打实的对长辈的关爱。
这款杂粮礼盒是我家一直回购的产品,首先,它的包装很精致,送礼的话,面上过得去,另外,它每包米的品质都非常棒,颗粒饱满均匀,没有什么杂质,口感也不错,当然,你有其他偏好的杂粮也可以买呀,不一定是这款,只要你觉得合适就OK。
4)坚果大礼包
一家人快乐追剧的时光,怎能少了坚果干货,三只松鼠还是弃了吧,百草味这款年货大礼包还算不错。
5)海鲜干货礼盒
我家的地理位置并不沿海,所以海鲜是不经常吃的东西,考虑着家里长辈们都没怎么吃过海鲜,想着买点海鲜干货让他们尝尝鲜。但是我对于吃海鲜也不在行,这款是沿海城市的朋友推荐的,他说还不错,和我有着同样想法的集美,也可以买给家人尝尝。
6)稻香村 糕点礼盒
它里面有枣花酥、牛舌饼、黑芝麻饼等十几种口味,每种口味都赏心悦目,甜腻适中、酥脆可口,带它回家,肯定讨得长辈喜欢哦。
7)水果礼盒
我家里的长辈们,包括我爸妈好像都不怎么爱吃水果的,若不督促他们,给他们买点水果吃,他们十天半个月的都不会想着买一次水果的。因此,不限于过年过节,平常看望他们,也记得带几箱水果呀!
文章8
8)腊味礼包
俗话讲,“腊货一挂,年就近了”,过新年饭桌上怎么能没有腊味呢,如果没有,那可就是你的过失了。
好啦,就到这里啦,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哦
我国的春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热闹的节日,因为十几亿人一起欢乐,这是全球都很罕见的事情,今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那么我们都会给孩子送压岁钱,怎么样送孩子压岁钱呢?这是很有讲究的事情,而且各个地区的讲究不是很一样,我这里说一些大致的情况:
第一、东北地区的春节压岁钱很有意思,当然我说的是农村,现在东北的城市已经和全国基本一致了,东北农村送红包讲究的是,三六九红包,也就是根据孩子的年纪,三岁大红包,六岁中等红包,九岁以后就是小红包了。
第二、在西北地区很多的农村,保持着孩子得到红包需要磕头的习俗,这样的讲究我看来很有意义,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尊重老人,孝顺父母,一般来说红包是爷爷奶奶给的比较大,孩子们排成排,给爷爷奶奶磕头,快快乐乐的拿红包。
第三、江南的广大地区,红包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很多的江南地区,送红包讲究孩子们说吉祥话,说的比较好的孩子可以拿到很大的红包,这样的讲究也是江南人培养自己孩子文化气质的一个办法,值得推广一下。
第四、现在全国的大城市来说,过年的时候送红包都统一起来,基本是大人给孩子送红包,领导给下属送红包,朋友们之间抢红包,这样的春节红包,其实也很有意思,提高大家的请密度,提高大家相互之间的联系。
过年的红包习俗有很多,我自己看来过年的红包永远都是我们和亲人联系的一个纽带,是我们中国过年的一个特色,这样的传统习俗应该持续下去,一直到永远。
东北的过年习俗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年夜饭后吃冻梨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初一初二不扫地
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调整下工作,怎么知道对方要不要啊?谢谢.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