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作为中年人的我们,会被很多工作分神,所以对失智老人的照顾,并没有太多精力和经验,建议选择比较好的专业机构为失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就拿我叔来说,之前就是放在身边照顾,但照顾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理想,有时为了安全起见只能把他关在房间里面,后面看见
作为中年人的我们,会被很多工作分神,所以对失智老人的照顾,并没有太多精力和经验,建议选择比较好的专业机构为失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就拿我叔来说,之前就是放在身边照顾,但照顾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理想,有时为了安全起见只能把他关在房间里面,后面看见小叔失智症状越来越严重,才把他送去了位于广州兴业的椿萱茂老年公寓,他是以国际标准失智照护和生活照料为特色,除了一日三餐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外,还引进认可疗法,为失智的老人提供照护解决方案,在他们的调理下,确实延缓了小叔失智症状的发展,我还是挺开心的。
患有老痴呆的老人能在养老院里过很好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风格有很多种。在养老院里,与失智老人的交流就需要掌握好几种完全不同的交流模式,需要学会瞬间转移、转换角色。失智区域的一天里多种行为模式并存,一会儿像进入了音乐剧场,一会儿像进入了游乐场,一会儿像进入了幼儿课堂,护理员耳朵里没有一刻是安静的,眼睛要同时盯着好几个顽皮的爷爷奶奶,活动能力强的爷爷奶奶更是在锻炼护理员们的体力,夜里起来游走的,护理员也要紧紧跟随照顾……
各位朋友,请先不要说这孩子真不孝顺,慢慢听我把话说完。
中秋佳节,本该是团圆的日子,但在经历一年多的居家护理后,小亮(化名)还是选择在这个中秋假期把老年痴呆的父亲, 送到专业的养老院去 。
对于老年痴呆的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活着面对将要来临的病痛。
更痛苦的是老年痴呆症的家属们, 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都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一纸诊断书,父亲被确诊老年痴呆
“我当时以为爸爸是因为妈妈走了,心情不好。没想到那时就是得病了,如果早知道,应该当时就带他去看医生的。”
小亮是家里的独生子,3年前,他的母亲去世了,走得十分突然,只留下小亮和父亲相依为命。
在母亲去世后,才60岁不到的父亲,一夜之间头发白了大半。
我和父亲同住,我忙于事业应酬,总是不能回家吃饭。每次晚回家后,父亲总忍不住因为多煮了晚饭太浪费的问题,而唠叨不停,我们父子二人总是争执不断。
有一次,我早早给父亲打电话告知不能回来吃饭。可那天晚上,当我回到家里时,却发现父亲还坐在饭桌前等我吃饭。
对于之前和我通电话的事情,父亲竟然毫无印象。 后面父亲又有过好几次“说完就忘”的情况,我以为他是上年纪“老糊涂”了,一直没放在心上。
但随着时间推移,父亲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失眠,还出现健忘的情况。
我也劝过父亲去看看中医,但是情况并没有改善。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父亲竟然出现大小便失禁,才终于意识到:父亲的情况不对劲。
去年病情变化很大,从疫情期间偶尔可以聊天,可以正常地生活自理到现在人比较木讷,话语变少,也说不清话了,没有办法说出完整的话语。
在我带父亲去医院检查一番后,医院的一纸诊断书告诉我,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医生和我说, 早期老年痴呆主要是记忆力衰退、健忘,还会让老年人精神和行为异常,例如变得焦虑不安,易为一点小事发脾气,也可能会表现为情感冷淡。
随着病情逐渐加重,还会出现不知饥饱、无法自理卫生(大小便失禁)等生活能力下降情况。
回头想想,之前父亲记忆力下降、事情说完就忘其实就是典型的记忆障碍征兆。
父亲现在可以说智力已经不如三岁小孩了。
总是找不到厕所,每次都需要人指,如果没人盯着会在客厅、阳台垃圾桶里小便,甚至直接在客厅地板上小便。
偶尔会拉裤子,随地吐痰。会不停地剥眼前的东西,以至于常常水果都不敢放桌上,怕他一直剥一直剥,剥了也吃不完就放坏了。
上厕所也不会关门,当着我的面小便也不会感到不妥,当然也不会冲厕所。
真的很难过,一个年轻时能干聪慧的人变成了现在这样。
两个病人,老年痴呆患者与家属
“有时我在想,如果父亲不在了,我是不是就能过得更好呢?”
起初,我以为自己一个人,也能照顾好老年痴呆的父亲。
最开始,我也选择了在家护理老年痴呆的父亲。父亲的身体情况还算良好,除了偶尔会大小便失禁,最麻烦的也就是记忆力十分差,记不住事情。
但有一次下班回家,一进屋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我赶紧冲进厨房把煤气阀关上。
这件事让 我 深感后怕 , 父亲必须24小时有人跟着,一不留神,就会有危险。
因此,我花了4000元在家政中心找了一个阿姨,负责煮午饭和晚饭,还有在家帮忙照顾父亲。
在我的预想里,每天早上安顿好父亲,等到家政阿姨来到家里,自己就可以安心去上班,晚上回来正好阿姨走了,自己哄好父亲睡觉,就可以结束一天。
但是在第一周里,父亲就差点走丢过一次,在家里开煤气忘记关火两次,家政阿姨和我抱怨“一个人根本看不住他”。
一个月过去了,第一个家政阿姨就就和我提出不做了,在她看来,照顾老年痴呆的父亲太辛苦了,还不如去普通家庭打扫卫生煮煮饭要舒坦。
接下来的几个月,第二、第三个、第四个家政阿姨也走了。
社区的家政中心负责人也表示实在找不到人了,普通的家政护工大部分都不愿意照顾老年痴呆老人,而且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无法在老人身体或者行为出现问题时做出相应的护理。
无奈之下我只好辞掉了工作,自己在家照顾老年痴呆的父亲。
一年的时间下来,我的生活接近崩溃,人生似乎进入了一种无序状态。
每天照顾父亲,我不能随意和朋友逛街,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也不敢奢望感情生活。
我开始出现失眠、焦虑的情况,常常半夜忍不住哭,人也越来越瘦,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由于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而且一个人的体力有限,父亲在我的照料下,身体并没有变得更好。
以家庭看护为核心的传统方法,并不能最有效地解决老年痴呆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看护需求,甚至有时会成为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正常生活的阻碍。
一方面是因为家属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无法让老年痴呆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得到专业有效的治疗;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而且往往行为异常,这些特殊情况也让普通家庭没办法进行有效地照料。
另一方面,没有收入一年多,每个月的生活费、父亲的医疗费、以及各种开销,之前的积蓄已经渐渐变得捉襟见肘。
父亲每月的药费就需要1000多元钱,一旦不小心因为老年痴呆导致发生意外住院,开销就更大了。
得了老年痴呆这个病,如果没有好的药物控制,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的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
老年痴呆的父亲,逐渐成为压垮我的沉重负担。
当一个家庭成员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后,其照护服务提供者很容易成为第二个病人。
我的家里有两个病人,一个是老年痴呆的父亲,一个是照顾老年痴呆病人的我。
自己一个人是无法照顾好父亲的
在父亲确诊老年痴呆后的一年,我终于明白,光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照顾好父亲的。
这一年多照料老年痴呆父亲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用传统的孝道观念衡量子女的孝心是愚昧的,不能自理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痴呆,在家养老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决定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后,我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并准备在附近重新租一个房子,每天可以方便去看望和照顾父亲。
目前,把老年痴呆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或许是很多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相信在未来随着多元养老发展成熟后,以及社会上对老年痴呆的养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把老年痴呆的父母送进专业养护机构,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养护,或许会成为很多人“何乐而不为”的更优选择。
中秋假期当自己把父亲送进养老院,办好各种入住的手续,将要离开父亲的那一瞬间,眼泪“唰”的流了下来,心好痛!但又好无奈!
也许很多人认为我是不孝的,但我真的尽力了
不是所有的陪伴就一定是快乐的、幸福的 。
孩子,奶奶送与不送养老院是大人的事情,你不用管,因为你不了解大家庭的情况。
你可以劝爸爸,阻止爸爸不要把奶奶送到养老院去,这样,就会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你叔叔就不会再打你爸爸,你的几个娘娘也不会欺负爸爸,你叔叔也不再要告你爸爸,多好啊。
告诉你爸爸,不就是轮着伺候奶奶吗,耐点心吧,奶奶还能活几年,你说是吧。
这样的老人现在挺多的,老年痴呆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看住了,别让他乱跑,别动危险的东西。从你说的症状看,这只是初期表现。再往后越来越厉害,到最后会谁也不认识了。而且只记得年轻时的事情了。
很多养老院都收老年痴呆老人的,要找专业点的养老院,护理也要好的,北京这边很多养老院都是比较有名气,收费合理,服务好,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条件好一些
认知症患者,也就是痴呆患者,是需要被动照护的人群。是否必要送机构照护需要先明确几个问题!首先是痴呆的类型和阶段,其次是基本照护者是谁,一般而言,对于早中期患者,有家庭基本照护的情况下,没有必须送机构照护的问题。对于中晚期痴呆患者,家庭基本照护不足的情况下,建议送专业的照护机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