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奶奶爱打麻将和跳舞呢,就是你奶奶的性格一定是很开朗的,就是问这奶奶呢?嗯嗯,性格开朗比较外向,而且容易计较人打麻将的时候和人能够诉说笑笑情比较愉快,跳舞呢,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一位70岁老奶奶退休后学习走秀,现在的她当起了超模,穿着婚
奶奶爱打麻将和跳舞呢,就是你奶奶的性格一定是很开朗的,就是问这奶奶呢?嗯嗯,性格开朗比较外向,而且容易计较人打麻将的时候和人能够诉说笑笑情比较愉快,跳舞呢,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
一位70岁老奶奶退休后学习走秀,现在的她当起了超模,穿着婚纱登上了国际舞台,这样的老奶奶非常的励志啊!她不惧年龄,活出了自己独有的精彩!她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变成一道引人注目的光!不知你的奶奶又有着怎样的兴趣爱好呢?我的奶奶是一位农村老太太,她的兴趣爱好是给我们讲古。
奶奶年纪大了,却不忘记跟我们讲古。
我对奶奶的印象最深的是,她总时不时的给我们讲古。这些故事里边有神话故事,有哄人睡觉的枕边故事,还有一些听起来比较惊悚的故事,当然也有一些关于村民们的质朴故事。总之,小的时候最喜欢围绕在奶奶的身边了,因为她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就能跟我们一直讲古下去。她讲的故事有很多都非常的新奇,在我们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年代,接收新知识、聆听新鲜故事就只能依靠奶奶啦!奶奶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很有能耐的人啊,因为她知晓的故事真的是太多啦,而且好多都是引人入胜的故事!
奶奶除了爱讲古,还特别喜欢做好吃的。
奶奶除了嘴皮子利索,其实她干活也是极为麻利的,特别是对整一些小吃食,特别的擅长。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们做一些好吃的零嘴,比如说晒红薯干、烤地瓜,或者包粽子、做糍粑,或者给我们爆黄豆、炒各种各样的新鲜菜式,反正她能想到的各种新鲜吃食都会给我们弄出来。虽然奶奶的见识有限,但是她做的吃食还是很受欢迎的。每一次奶奶弄了吃的,我们都特别开心。比如我们广西本地的槐花粉、凉粉,每一次做出来后,我都能喝上一大碗哟。
奶奶虽然是一名农村老太,但是也爱美。
虽然我的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没有接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也不懂得上网,但是她本人也是十分爱美的。每一次我回家看望奶奶,都会给她买各式各样的新衣裳,这时候她就特别的开心,直夸我非常的孝顺。看到奶奶开心的笑脸,我自己也觉得高兴。然后每次在家里,都能看到奶奶穿上新衣裳的那种高兴表情,我自己也感到满足了。这样知足常乐的老太太,这样懂得许多故事的老太太,就应该生活得无忧无虑啊!我的奶奶虽然看着很平凡,不过我却非常喜欢这样的她!
作者/玛格丽特姑姑
那年第一眼看见六奶奶从轿子上走下来时,我真是惊艳了,虽然那时我还不知道惊艳两个字,但现在想起,只能是这两个字了。她又白又胖,我们乡下哪里有那么白胖的老太太,还穿着有暗花的黑绸子裤,黑色的纺绸衫领口还绣了红色和金色的花碎,圆滚滚的手腕上戴了玉镯子。
她从轿子上款款走下来,连声对我父亲和伯父说:“两位舅舅,辛苦了!”只见她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了烟,请我父亲和伯父抽烟。
那是二十多年前一个极酷热的夏天,我父亲和伯父用两根竹杆、一把竹椅扎了个简易的轿子,去二十里外的汽车站把这个胖老太太抬到我们家来了。
老太太原来一直独居在长沙城里的连升街八号,他的丈夫在解放那一年抛下他们母子跑到台湾去了,早几年儿子也去香港了,这几年她年纪大了,城里没有一个亲人,一个人在城里住着也寂寞,凭着和我们家一点转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就住到我们家来了。
我自己的奶奶别人都称她七奶奶,而这个城里的老太太,别人叫她六奶奶 和我奶奶同一年生的,生日只相差二十一天。
六奶奶是大脚,,身材高大肥胖,富富态态的样子;我奶奶一双小脚,身材小巧玲珑,尽管老了,迈动小脚走路,身子一颤一颤的,娉娉婷婷。
六奶奶是大户人家出身,她娘家姓金,是方圆几百里都有名的阔户人家。据说,她娘家房子的天井就有二十四个之多,后来嫁的钟家,又是长沙城里的有钱人家,有纱厂酒厂机械厂;我奶奶是小户人家出身,娘家是开油坊的小财主。
我爷爷和奶奶住在东边正房,六奶奶就住在西边正房里。于是家里有了三个老人家:六奶奶、我爷爷、我奶奶。
六奶奶住到我们家有点象寄养制,在我们家和伯父家、叔叔家轮流吃饭,每月交伙食费300元,每月去伯父那里支取100元零用钱 其它如医药费、人情送礼等等各种开支,去伯父那里另外支取,实报实销制。她儿子放了一笔钱在伯父那里由他保管。
300元在二十年前的乡下,是数目不小的一笔钱了,所以六奶奶的寄养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她轮到谁家,谁家都要额外做些好菜给她吃,反正农家的鸡鸭鱼蛋新鲜青菜都是自家养的种的,等于是卖给六奶奶赚钱了。
六奶奶的生活在我奶奶眼里看来未免太奢侈了。她每个月一百元零花钱总是不够花,光是抽烟就要花掉一大部份,村里常有人打了野味,或捉了泥鳅、摸了小鱼田鸡,都送到我们家卖给六奶奶,六奶奶是来者不拒,有时太多了吃不完,养在那里,搞得家里象开了个野味店。
有天傍晚,隔壁的汉子送来一只山鸡,正好遇到我奶奶,我奶奶将那人大骂一通:“拿回去!再不要送过来了!你以为我们家是收购站呀!”奶奶生气别人尽把好东西买给六奶奶,浪费了六奶奶的钱,又怪六奶奶生活太奢侈了。
日子久了,我奶奶和六奶奶口舌多起来了。
首先是六奶奶打麻将。六奶奶从城里带来了一副麻将,在那之前,我们乡间的人几十年没有见过麻将。她带了麻将,找不到人和她玩, 她就利诱那些十多岁的孩子陪她打麻将,凡是和她一起打麻将的,每人都有五毛钱,嬴了另有钱付。
我那时也刚刚十来岁,便在六奶奶房里学会了打麻将,后来也有村里的闲妇闲汉来陪六奶奶打麻将,村里一下子有了一大帮喜欢打麻将的人,六奶奶就不再花钱叫人打麻将了,反正是只论输嬴。于是家里每天一大早就聚了一些找六奶奶打麻将的人了。
隔壁有一个叫铜罐罐的女人 ,天天沉迷于打麻将,误了家务,连田里的活也误了 ,小两口还打了架。但她几乎天天要在六奶奶那里嬴去三五元钱的,算起来比种田其实是要强些的。
我奶奶是个省俭过日子的人,看不得这些好吃懒做的人,先是给些脸色给那些打麻将的村人和六奶奶,别人并不放在眼里。后来就指桑骂槐,那些人还是佯装不知。最后我奶奶干脆明骂了,有人来找六奶奶来打麻将,我奶奶就踮着一双小脚,双手叉在腰上,拦在在大门口,说,你们这些人来天天来干什么?这里是麻将馆吗?打麻将是营生的法子吗?为什么不去种菜、不去田里除草施肥?
骂了几次,那些人也就不敢来了。
六奶奶寂寞起来,就天天在房间里看琼瑶小说,不知她从哪里弄来的,有《在水一方》、《窗外》、《彩霞满天》……
那些书,她看完就给我看。
六奶奶和我奶奶的矛盾慢慢多起来了。应该说 是我奶奶越来越看不惯六奶奶那些作派了,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她都想方设法要弄来尝尝,,从不肯节省用钱;还喜欢打麻将。总之一句话,奶奶就觉得六奶奶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人。
六奶奶夏天怕热,一天二十四个钟,她房里的风扇都是转着的,到了三更半夜,凉了些,奶奶就蹑手蹑脚到六奶奶房里把风扇关了。
六奶奶热醒之后发现风扇停了,第二天就找我奶奶说:“外婆,你晚上别关了我的风扇。”
六奶奶叫我奶奶”外婆”,叫我伯父舅舅,都是跟了她孙子辈份叫的。
我奶奶说:“半夜凉了,我是怕你受凉了。”背后要嘟嚷:“六奶奶这人也是,风扇二十四个钟都不停,要费多少电费?”
到了冬天,六奶奶又一天到晚把煤火烧得旺旺的,半夜里六奶奶又去关她的煤炉子,第二天早晨六奶奶看见煤火熄了,又叫我奶奶不要关了她的煤火。
两人为了这些事就有了些不愉快,奶奶的不愉快是放在心里、也摆在脸上的,还要去村里到处说给别人听。
有多事的女人又说给六奶奶听,六奶奶听了,嘴里不说,脸上也没有什么,好象什么也没发生过。
六奶奶那一百元零钱总是不够花。她的那些牌友有谁生日了,她都要去送一份礼。伯父受她儿子之托,不肯多支一分钱给她,月底还差几天的时候,她经常要借些小钱过日子,有时借五元,有时借十元,她经常来向我母亲借十元二十元。
有一天中午,太阳热滚滚的,老远看见六奶奶拎了个小包袱过来了,我母亲就笑了:“看呐,六奶奶来了,怕是又来借钱了。”
果真,她先是打开小包袱,拿出一件七八成新的丝绸褂子,对我母亲说:“舅妈,这件衣服我穿了太小了,看你合不合穿呢?给你吧。”
抽完一根烟,喝完一杯茶,闲聊了一阵,六奶奶就说要借十元钱,三天后就月初了,领了钱就还。
我母亲自然不会推辞。六奶奶平时话不多,开口都是拿一些让人听着喜欢的话来讲,平时待人又出手大方,有什么好吃的总要分给别人,别人有生日喜庆,她都要封一份礼去贺,所以来了村里不久就结了很好的人缘。
六奶奶似乎只和我奶奶两人不大好,多是奶奶怪责她,但两个人还没有闹到翻脸的地步。
但后来,就弄大了,这和我爷爷有关。六奶奶到我家那年,我爷爷七十岁了,是一个高大而身体健康的老头子。我爷爷是光头,四十来岁一场大病就掉光了头发,脱掉了全部的牙齿。
爷爷没别的大嗜好,好酒爱烟,,有自言自语的毛病。他平时一闲下来,就拿着铜嘴长烟袋,端着酒杯走到西厢房六奶奶房里,抽一会烟,抿几口酒,眼睛望着窗外,在那里自言自语说上大半天。
六奶奶斜躺在爷爷对面的睡椅上也抽纸烟,无论我爷爷说什么,,说多久,她反正不搭一句话,,眼睛望着另一个窗口。
别人从窗口经过或从堂屋经过,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形:肥胖的六奶奶半躺在睡椅上,像尊卧佛;爷爷弓着身子,一顶光头坐在那里,口中念念有辞,象个和尚。
虽是一男一女,应该是没有男女之嫌的。青天白日,门户大开,两个老人,也实在没有瓜田李下之嫌。
但奶奶和爷爷大吵起来了。首先谁也不知道这一对七老八十的老夫老妻为什么要吵,,有时半夜三更会突然吵起来,吵的那个劲决不亚于年轻男女。
后来有一天奶奶说不见了一只结婚时的玉镯,找爷爷吵,追问弄到哪里去了,,要他交出来。爷爷发起狠来拎着一只公鸡要去庙里赌咒,说他没见过那只玉镯。
吵得多了,旁人终于看出了门道:我奶奶在吃醋,,怪爷爷和六奶奶天天坐在一起。
六奶奶对别人的事似乎从不关心,但她到底不是菩萨,有一天六奶奶收拾了东西说要回城里去。奶奶去和她讲好话 ,叫她不要走,挽留得情真意切。六奶奶还是要走,奶奶流了眼泪,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挽留六奶奶。
六奶奶后来也就没有走了,爷爷去六奶奶那里坐得少了。但有时端着酒杯在村子里绕了几圈,都找不著一个好坐的地方,又到六奶奶房里去了,又在那里自言自语一通,喝完酒,抽完烟 ,又走了。
只是不象以前那样,一坐老半天。
两年后,爷爷过世了,奶奶哭得很伤心。六奶奶说了一些话劝慰奶奶。爷爷一死,我奶奶和六奶奶才真正亲近起来。态度的改变在我奶奶那里,六奶奶对人仍是那样不泠不热,可有可无的,平时也不和谁说什么话。
而奶奶是个爱说话的人,心里藏不得一句话,有什么话都要跑到六奶奶那里诉说一番, 六奶奶只是听,一句话也不答,也不知她听进了耳朵没有。而不管她听没听进心里,我奶奶反正仍是一个劲地说。
在爷爷去世后的八年里,六奶奶和我奶奶就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我奶奶每天坐在六奶奶房里消磨大部份的时光,六奶奶后来也不大打麻将了,她只是抽烟,不停的抽,而我奶奶则不停的说话。
这几年里,人们从窗子或门口看到的情形是肥胖的六奶奶半躺在睡椅上抽烟,不发一言,斜躺在睡椅上象一尊卧佛;我小脚的奶奶梳着小髻,一身黑衣服,干干瘦瘦的身子,蜷缩在一把红木大围椅里,在那里自言自语,象一个很老的猫。
1995年冬,六奶奶在我们家去世,由我伯父一手操办丧事,葬在我家一块山坡地上。她儿子从香港赶回来呆了三天 行了孝子之礼,然后匆匆赶回香港去了,我奶奶哭得象个孩子。
不久,我奶奶也去世,和我爷爷合墓,两人的墓地和六奶奶墓地隔陇对望,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2004-4-18)
想要给奶奶找一个娱乐活动,不怎么容易呢?你先要问问奶奶喜欢做什么活动啊,比如是她喜欢唱戏,你可以带她去公园散步,一般那里会有很多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带上各自的乐器,一起练习演奏。这样不仅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能交到很多新的朋友,不会让自己感到孤单。
老年人需要有人陪,但是子女又都忙于事业和各自的生活,不能够常常陪伴左右。能够教一些新的朋友会好很多。你可以经常带你奶奶去看他们的表演,她也会喜欢上唱戏。或者她本来就很喜欢唱戏,那就再好不过的了。
除了唱戏,你还可以培养奶奶其它的兴趣,比如下棋。当然了,前提是奶奶本来就会下棋,不然的话,是很难学会的。如果她会下棋的话,那就常常带她去和别人下棋,像是去一些老年活动中心啊。那里会有很多老年人在活动,各种各样,下棋的是肯定会有的。
但是我并不建议你带你奶奶去打麻将,因为打麻将这个活动是很容易上瘾的。虽然也可以让她觉得生活很有乐趣,不感觉到孤单,但是打麻将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我听到过很多老年人死在麻将桌上,因为高血压,一激动就会很危险。当然如果偶尔打打麻将也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你可以让奶奶喜欢上种花花草草。因为花花草草的生长都是需要有人精心打理的,所以如果喜欢种花种草的话,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打理,这样奶奶就没时间觉得孤单了。这样的生活不仅有意思,还能让奶奶心境平和。
给奶奶找到一个娱乐方式固然重要,你有这样的想法也算是有孝心的了。但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子女后辈的关爱和陪伴。所以想要让奶奶过得开心,尽量有时间就去多陪陪奶奶。陪奶奶散步,陪奶奶聊天,这些简单的举动足以让奶奶感到开心。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写的是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断面。
《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三部曲分别是《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三部曲描写了“我”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高尔基每一时期的创作都与当时的时代脉搏密切相连。高尔基所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沙俄统治走向衰败的时代。当时的俄国,政治极端腐败,下层任命生活困苦,整个社会正在酝酿大的变革。1905年第一次革命失败后,高尔基也和许多人一样,开始冷静思考许多问题:革命失败的原因;俄国社会和俄国革命的性质;俄国革命与俄国民族文化心态的关系;未来革命的历史命运等。在思考、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时,高尔基把目光再次投向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特点,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挖掘,他以一种沉重的心情反思并剖析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愚昧落后、自私野蛮、目光短浅、因循守旧、人性泯灭等,这是根深蒂固的小市民习气,是俄国人民和俄国革命的大敌。高尔基深刻认识到,必须把唤醒人民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权利。这就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直接原因,同时革命导师列宁也鼓励高尔基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少年生活都写出来,《童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童年》这部作品是高尔基童年的真实写照,并不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写的是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断面。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我的父亲因为霍乱去世了。年轻的我紧紧依偎在外祖母身边,害怕而又不安地看着母亲哭泣。
真是祸不单行,伤心过度的母亲刚生下的孩子也夭折了。好像再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处理完一切,我跟着外祖母和母亲乘船到尼日尼的外祖父家去。
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她讲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在船上,她给我讲故事。声音很低,很神秘,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每次听她讲完,我总是要求:“再讲一个!”“好吧,阿廖沙。”她总是痛快地答应。
外祖父家到了。无论这家的大人还是小孩,我都不喜欢,我觉得自己在他们中间是陌生人。特别使我不喜欢的是外祖父,"我"在他身上立刻闻到敌意。
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的参加一份。外祖父开了染坊,两个舅舅也在染坊干活,并雇了一些长工。母亲的到来,使两个舅舅担心她会分走本属于他们的一份家产,于是便闹着要分家。
我觉得祖父的脾气很坏;他不论和谁讲话,总是嘲笑人,欺负人,摆出挑战的神气,极力惹对方生气。来了不几天,外祖父就逼着我学祈祷。不久,我就挨了外祖父的一顿鞭打。
大人们巧妙地使布料变色,这使我觉得好玩,当我把一块桌布的边缘刚放进染桶时,家中的长工茨冈飞奔过来,阻止我。连外祖母也惊叫一声,甚至哭了起来。我知道闯祸了。
当天晚上,外祖父推开外祖母的阻挡,把我抱到长登上。我在他手里挣扎,拉他的胡子,咬他的手指。这使他更加狂怒,只听得他粗野地叫喊:“绑起来!打死他!……”
我失去了知觉,接着就病了一场,趴在床上躺了几天。生病的那几天,是我一生重大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大概长得很快,并且有了一种特别不同的感觉。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
茨冈来看我了,胳膊上满是鞭痕,这是他为了阻止外祖父的树条子而留下的。他不断地安慰我,并告诉我再挨打时减轻痛苦的方法。
小伙子茨冈有一手染布的好技术。两个舅舅都准备自己将来开染访的时候,把茨冈拉过去。他们还怕他不跟,担心外祖父与茨冈开第三个染坊。外祖父看出了他们的诡计,故意逗他们说,他要给茨冈买一个免除兵役的免役证,虽然会花很多钱,但他最需要茨冈。这不能不使两个舅舅憋了一肚子气。外祖父更没想到他的这句玩笑对茨冈意味着什么。
在雅可甫舅母去世周年那天,舅舅们让茨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
当我和家中的老匠人格里高里开心地说话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原来舅舅们回来了,茨冈躺在地上,身上的血流得很多。雅可甫舅舅说:“他摔倒了,给压住了,——砸到背脊上。”“是你们把他砸死的,”格里高里闷声地说。“就是的,——怎么样……”这时,外祖父来了,他尖着噪子吼道:“一群豺狼!我知道,他是你们眼中钉……唉!”
……小伙子茨冈无声无息地,被人遗忘地埋掉了。
外祖母经常向上帝祈祷,把家务事从头到尾告诉上帝。我常央求她讲上帝的故事。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有一天,她正跪着祈祷,外祖父突然进来,嘶哑着嗓子喊道:“失火了!”“你说什么!”外祖母大叫一声,跳起身来,向大厅奔去。
“把圣像摘下来!给小孩子穿上衣裳!”外祖母严厉地、声音坚定的指挥着,而外祖父只是低声地号泣。我望着火光吓坏了,只见外祖母头顶空口袋,身上裹着马被,冲向了大火熊熊的房屋,一边喊叫:“硫酸盐,昏蛋们!硫酸盐要爆炸了……”就在人们的惊愕当中,她浑身冒烟地钻了出来,抱着一桶硫酸盐。
她在院里东奔西跑,哪儿有事就到那里,所有的人都听她指挥,什么事也逃不过她的眼。
火被扑灭了。我刚想入睡,屋里又象失火一样忙乱起来,舅母娜塔莉亚要生孩子了。我从炕上爬下来,刚蹭到舅舅身边,他忽然抓住我的脚,用劲一拉,我摔倒在地板上。“混蛋”,我忍不住骂他。他跳起来,把我揪起来,咆哮道:“摔死你!”
我苏醒过来,知道娜塔莉亚舅母难产死了。我只觉有一块什么东西在我的脑袋里和心中肿胀起来;我在这屋里所看到的,仿佛是冬季大街上的载重车队,慢慢的从我身上走过,把一切都压碎了……
交春的时候,舅舅们分家了:雅可甫留在城里,米哈伊尔搬到河对岸,外祖父又买了一所大宅子。整所宅子住满了房客,外祖父只留楼上一大间给自己住和接待客人,我和外祖母住在顶楼上。
外祖父对我有时也和善起来,虽然是他心情好的时候,打我也是越来越少了。他教我认字,甚至给我讲故事。但他讲的多是他过去的历史,跟外祖母讲的不一样。
但我们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天晚上,雅可甫舅舅来了,说米哈伊尔舅舅喝醉了,并说米哈伊儿舅舅声称要“把父亲的胡子拔掉,杀死他!”外祖父的脸扭得吓人,尖声吼道:“我知道是你灌醉了他,是你教他的!您想把家产全拿到手才甘心,是不是?”
米哈伊尔舅舅醉醺醺地来了。他进了街旁的一家酒馆。后来,是外祖母和雅可甫舅舅把他从酒馆里拖走的。
米哈伊尔舅舅常常一到晚上就来,甚至带上几个帮手,借酒发疯,拔掉果树,甚至捣毁浴室,外祖父痛苦不堪,面色发黑。
终于矛盾激化了。一次,舅舅持一根粗大的木棒来了。他在台阶上打门,在门后等他的是拿着大根子的外祖父和拿着尖头长棍子的两个房客。外祖母在一边央求着,但外祖父只是对房客说:“照胳脯和腿打,可不要打脑袋……”。
外祖母扑到门边的一个小窗上,叫舅舅快跑。但舅舅红着眼睛照着她的胳膊就是一木棒,外祖母倒下了。“哎呀,老婆子怎么了?”外祖父可怕地嚷叫一声。
门忽然开了,舅舅跳进漆黑的门洞里,但马上就象铲垃圾似的,从台阶上被甩了出来。
外祖母呻吟着。外祖父望着被绑起来的儿子,叹了口气,来到外祖母的床前。“他们要把咱们折磨死,老婆子!”“你把财产都给他们吧……”听得出,他们并不想把给我母亲的那份财产送给舅舅们。
他们谈了很久,外祖母的声音又低沉又可怜,外祖父却大吵大闹,怒气冲冲。
我很早就明白:外祖父有一个上帝,而外祖母另有一个上帝。
几乎每天早上,外祖母都能得到新的赞美的词句,热烈、感动、虔诚地祈祷着。她的祈祷从来都是赞美歌,都是诚恳而率真的颂扬。
她的上帝整天和她在一起,甚至对畜牲也提起上帝。我明白,一切生物--人、物、鸟、蜂、草,都很容易地,顺驯地服从她的上帝;上帝对人间的一切都是同样的慈善,同样的亲切。
一次,酒馆女主人骂外祖母,甚至向她扔胡萝卜。我瞅机会把酒店女主人关在地窖里进行报复。外祖母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作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
外祖父的祷词往往充满了痛苦与无奈。“熄灭我痛苦的火焰吧,我又穷又坏!”“我只对你独自一人犯罪--请你转过脸去不要看我的罪恶吧……”。他对我讲上帝无限力量的时候,总是首先强调这种力量的残酷,他说,人们犯了罪,就得淹死,再犯罪,就得烧死,他们的城市得毁灭;他说,上帝用饥饿与瘟疫惩罚人们,他永远是用宝剑统治人间,用皮鞭对付罪人。
外祖母的上帝是一切生物可爱的朋友。外祖父的上帝使我恐惧与敌视:他不爱任何人,用严厉的目光注视一切,他首先寻找和看见人的坏的、恶的、有罪的一面。
家里的人不要我到街上玩耍,因为街上的孩子老欺负我,更让我难过的是,老工人格里高里已完全瞎了,沿街乞讨。外祖父早已不雇人了。
外祖父把房子卖给酒馆的老板,另买了一所房子。周围住满了人,但最吸引我的是一个名叫“好事情”的房客。
他的房间几乎被箱子和书籍堆满了,到处是盛着各种颜色的液体的瓶子,一块块的钢铁,成条的铅。从早到晚,他全身涂满了不知什么颜料,头发蓬乱,笨手笨脚地,老在那里熔化铅,焊什么铜的小东西。这人玩的魔术使我好奇万分。
全宅的人都不喜欢这位好事情,认为他是药剂师、巫师和危险人物。但我却对他日益好奇。于是,有一天,我鼓足勇气扣开了他的房门。
从此,我就常与他在一起。院子中普普通通的东西,经他一两句话,就会变得特别有意义。院里跑来一只猫,在明亮的一潭水洼前停住,瞅着自己的影子,抬起自己的爪子,象是要打它,--好事情轻轻地说:“猫儿又骄傲又多疑……”金红色的大公鸡飞到篱笆上,站住,拍了拍翅膀,险些儿摔了下来,它给惹火了,伸长脖子,怒冲冲地咕噜起来。“这位将军好大的架子,但聪明可不怎么的……”有个孩子老欺负我,我打不过他,好事情听了我的遭遇,说:“这是小事情;这种力气算不得力气,真正的力气在于动作的快速;越快越有力--懂不懂?”他的话果然灵验,我果然打败了那个孩子,好事情的话是多么令人感到神奇啊!
很快我对好事情就发生了牢固的情感,不论是在苦痛的受辱日子,还是欢乐的时刻,他都成为我不可缺少的人。
我到房客那儿去,渐渐被外祖父知道了。我每去一次,他就狠狠揍我一顿。后来,好事情终于被外祖父撵走了。
我和无数优秀人物中的第一个人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象蜜蜂似的把蜜--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丰富我的心灵,这种蜂蜜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
好事情走后,彼得伯伯和我挺要好。他喜欢说话,看来人倒善良而快乐,但他的眼睛经常充血而且混浊,有时像死人般的停滞不动。
我们那条街上,搬来一位老爷,他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惯:每逢休息日,就坐在窗口用鸟枪射击狗、猫、鸡和乌鸦,对他不喜欢的行人也射击。
有一次,这位射手打进外祖父腿上几颗霰弹。外祖父气坏了。向法官递了状子,召集街上受害者和证人,但那位老爷忽然不见了。
每听到街上枪响,彼得伯伯就往街上跑。有时他逛半天也没结果,大约那个猎人不承认他是一个值得射击的野禽,过了不久,终于他被打中了。他走到我们面前,心满意足地说:“打着下襟了!”我有点怕,就问:“老爷会打死人吗?”“干吗不会?会。他们彼此也打死。”
他对我很亲热,跟我说话,比跟大人谈话和气些。他请大家吃果酱时,我的面包片上的果酱抹得特别厚。他也给我讲很多故事,但都奇怪地相似: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折磨人、斯负人、压迫人的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结识了奥甫先尼可夫上校院中的三个孩子。我们很友好,玩得也挺开心。但彼得伯伯认为他们是少爷,是毒蛇。这让我感到令人讨厌。那三个孩子在家里也挨打,他们也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
后来,我发现彼得伯伯忧郁呆痴病愈来愈犯得勤了。不再请人吃果子酱,他的脸干枯了,皱纹更深了,走起路来晃晃荡荡的,象病人似的。
一天,警察来了,来找彼得伯伯,但他已经不见了。几天后,彼得伯伯在我家后院中自杀了。
听外祖母的客人讲,彼得伯伯真正的姓名并不知道,他与一件案子有关。他与同伙很早以前就抢劫教堂。
我听了,仿佛觉得所有的人都变得短小,肥胖,可怕……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的母亲坐着马车来到了外祖父家。母亲穿一件宽大的又暖和又柔和的红衣服,一排黑色的大扣子从肩膀斜钉到下襟,我感到母亲漂亮、年轻,比谁都好。
母亲的到来改变了我野马般的生活,母亲开始教我“世俗体的”文字,又让我学着背诗。从此以后,我们俩彼此都烦恼起来。诗行中的字我经常念错,我心里知道怎么念,可一出口准走样。有时我是故意念错的,其实我很喜欢排列一些无意义的诗行,或者把这些诗行另换一个说法,这或许就是在小时候表现出的创作欲望,可这老惹母亲生气。在吊床上,我说给外祖母听时,她有时哈哈大笑,但通常总是责备我。
我觉得日子不好过,不仅仅是因为母亲教我的功课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懂;更主要是母亲越来越愁眉不展,常常在花园的窗户旁长久地默默无语地坐着,并且整个人也变得不修边幅,也越来越爱生气。
我还看见,外祖父正在准备一件使外祖母、母亲害怕的事。有一天晚上,外祖父和母亲吵过之后,母亲又去房客家了。外祖父却把外祖母狠狠的揍了一顿,几根粗发针深深的扎进了她的头皮,我鼓足勇气给她拔出时,发针都被戳弯了。外祖母央求我别告诉母亲,我答应了,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外祖父的仇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当的机会报仇。顶楼的箱子里放着外祖父珍爱的十二张圣像,趁他不在意,我抓起几张跑到楼下,拿出剪刀,爬到吊床上动手剪圣人的头,我还未来得及剪第二张,外祖父来了,他准备狠狠揍我一顿时。母亲及时赶到,又从我口中得知外祖母被揍一事,外祖父因此感到很没面子。
为了阻止母亲与房客来往,外祖父把原来的房客撵走了。重新布置了房间,外祖父要请客。雅可甫舅舅也来了,还领来了一个独眼秃顶的钟表匠,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很丑并且古怪,可外祖父要把母亲嫁给他。在一个星期日的白天,钟表匠来了,外祖父强迫母亲去见他,母亲坚决不同意,并把外衣和裙子脱掉以示反抗,外祖父只好妥协了,外祖母很客气地把钟表匠送走了。母亲的抗婚获得了成功。
自从这事发生后,母亲立时坚强起来,腰杆挺直了,成了家中的主人。外祖父却变得不为人注意,他几乎不出门,老是坐在顶楼里读一本神秘的书,他和母亲说话比较温和了,发火也比较少了。
外祖父的箱子里放着许多珍贵的衣服和各种宝石项链,外祖父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了母亲。母亲打扮的越来越漂亮了,她住在前屋的两个房间里,经常有客人出出进进,最常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彼得军官,另一个是耶甫盖尼,母亲后来和他给了婚。
热闹的圣诞节过后,母亲送我和米哈伊尔舅舅的儿子萨沙去上学。一个月后,萨沙开始逃学,把书包细心地埋在雪里。外祖父只得给我们雇了一个护送人。但萨沙终于跑掉了,他想去做强盗,因为继母、父亲,外祖父都不疼他。而我决定要做军官。
我出天花了,被放在后面的顶楼上,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我躺在那里听见家里越来越喧闹,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外祖母经常来看我,却不告诉我。
外祖母经常喝酒了,并且自动给我讲起我父亲的故事。
父亲九岁时成了孤儿,二十岁时已成为一个上好的细木匠,和我母亲偷偷相爱,私定终身。有一次,外祖母和母亲在花园里摘红莓,父亲越墙而过,来求婚。外祖母知道外祖父会坚决反对这桩婚事的,但又可怜这对年青人,决定让他们走,并约定一周后举行婚礼,当外祖父得知这件事并设法阻拦时,这对新人已站在了教堂的走廊上了。外祖父发誓从此不愿再见到父亲、母亲。
在我快要降生的时候,外祖父原谅了他们,父亲母亲搬来住在外祖父家。父亲是个活泼聪明的人,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两个舅舅非常仇恨父亲。在一天晚上,他们把父亲骗到一个冰窟里,差点要了父亲的命。第二年开春,父亲、母亲坐第一次通航的轮船走了。
夜里我睡不着的时候,臆造出一些悲惨的故事,父亲总是独自一人,手里拿着棍子向什么地方走去。后面跟着一只长毛狗。
母亲难得来看我,来了也是匆匆忙忙,在她身上有我不知道的新的变化。
有一天傍晚,我睡着了,当醒来时,我觉得两腿也苏醒了。我知道,我不久又可以走路了,这太好了。
母亲与马克辛莫夫结婚了。然后,他们就去莫斯科,把我留在外祖父家。
我与外祖父在花园里忙来忙去,外祖父休息的时候就对我说:“要学着能够独立工作,不要听别人摆布!要老老实实,稳稳当当地生活,可是要倔强的生活!谁的话都可以听,可是你以为怎么好就怎么做……”。
秋天,外祖父把房子卖了,并和外祖母分了家。不久,母亲与后父回来了,说家里失火,烧得一无所有,外祖父闷了一会儿,忽然对后父大声地说:“有风声传到我耳朵眼里,阁下,并没闹过什么火灾,是你打牌输光了……”。
我跟母亲住在一起,开始变野了。我每一次上街准被街上的孩子打得遍体伤痕。--打架是我唯一喜爱的娱乐,成为癖好。母亲用皮带抽我,但惩罚更激怒了我,下一次,我和小孩子打得更狂热,--母亲把我惩罚得也更利害。在我的心中常常地爆发那种对一切都怨恨的带炭气味的青色火苗,那股沉重的不满的感情,那种在这灰色的死气沉沉的无聊气氛中孤独的感觉,死灰似的在心中冒烟。
后父对我很严厉,不理睬我母亲,而且愈来愈常常和母亲吵架。
我已经上学了,一切都令我反感,只是后来的一个主教让我感到很亲切,很快乐。为了买童话书,我拿了家里的一卢布。虽然我并不想隐瞒拿钱,但还是被母亲打了一顿。学校的学生说我是小偷,于是,我不想再到学校去了。
一次,父亲打我母亲。他用腿踢她的胸口。争吵中,我知道父亲不知到什么女人家去了。我拿起一把刀子,向后父的腰全力刺去。母亲见了,惊叫一声,把后父推开了,仅刺伤了他的一点皮肉。他按着腰跑了。
后来,我对母亲说,我杀死后父,也杀死自己。我想,我会做到这一点的,不管怎样,我会试着这样做的。直到现在我还看见那只下贱的长腿,在空中来回摇摆,用脚尖踢女人的胸口。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外祖父和外祖母完全各过各的,样样都是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买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个人的,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
看着外祖父的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我也开始挣钱。每逢休息日,我就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
我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捡破烂,到木材厂偷劈柴和木板,在这个村里,偷窃已经形成一种风气,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饱半饥的小市民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
后父被解雇了,不知去向。母亲沉默而干瘦,小弟弟生病,身体弱得连大声哭都不能。
母亲越来越瘦。她那细长的身子,活象一棵折光了枝子的枞树。她完全变成哑巴了。有时,整整一天都是沉默地躺在角落里,渐渐地死去。她正在死去——这我当然是感觉到的,也是知道的。
母亲是在八月里一个星期五中午时分死的,后父刚回来,他在一个地方找到了事情,外祖母和小弟弟已搬到他那里。
当人们向母亲的棺材撒干沙土的时候,外祖母象瞎子似的向乱坟堆走去,她碰到十字架上 ,磕破了脸……
埋了母亲几天后.外祖父对我说:“ 喂,听我说,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间混饭吃去吧……”
于是我就到人间去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