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切记:“鸡贼”心理是职场的大忌

领导 0 29

职场新人切记:“鸡贼”心理是职场的大忌,第1张

职场新人切记:“鸡贼”心理是职场的大忌
导读:文/木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评价:这个人太“鸡贼”了”!凡是被贴上“鸡贼”标签的人,往往在职场上发展 得 都不会太称心如意。             01“鸡贼”的人,什么表现?  “鸡贼”是北京方言,是指耍小聪明、

文/木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评价:这个人太“鸡贼”了”!

凡是被贴上“鸡贼”标签的人,往往在职场上发展 得 都不会太称心如意。

            01“鸡贼”的人,什么表现?

 “鸡贼”是北京方言,是指耍小聪明、特别能算计、特别抠门,小气、吝啬,暗藏私心耍小伎俩。总之,被称为“鸡贼”的人,是一种没有格局、上不了台面、好耍小聪明的人。

这种人并不触犯法律底线,也不是那种心藏祸心的卑微小人,在许多场合也是具有亲和力和奉献精神的,但就是不讨人喜欢。

前几天,侄子就和我抱怨说,他们单位综合处里有个叫王光的人,是个“鸡贼”,让他好烦:

侄子单位有150多号人,10几个处室,由于疫情,员工不能在食堂就餐,2名后勤人员,每天中午拿上推车,到办公楼外从送餐公司那里领盒饭,然后拉到楼上,逐一分给各处联系人,再由联系人分给各位员工。

由于负责取送盒饭的一个人请假回老家了,侄子就应后勤赵师傅之邀,临时跟着中午取送盒饭,表弟想同在综合处,搭把手是应该的。第一天还好,一切顺利,各处联系人主动将盒饭领走后,侄子按照后勤赵师傅的要求,他们俩人每人各拿3份,分别送到公司6位领导的办公室中。

可是第二天中午,同在综合处的王光,见到盒饭来了,他说表弟辛苦了,说着就将3个盒饭拿走,自己送给领导们去了。一连3天,王光天天如此。本来表弟也没多想,王光帮忙是好事。

可是赵师傅看不下去了,就对表弟说:“这个王光啊,人很聪明,就是太鸡贼了!之前我先找到他,想麻烦他和我一起,每天中午帮着取个盒饭,可他说他很忙,我这才找得你。你来公司时间短,不了解情况。王光净想着在领导那里表现了,在群众这里就不表现了。多出一点力气,他就觉得吃亏了。”

又过了几天,侄子在公司加班写材料,忙到晚上9点多,这时新来不久的周副总,到他们综合处来了,说是打算回家了,因为看见他们处的灯光还亮着,就过来看看。这时王光也在,他们3人就聊了起来。聊着聊着,王光就邀请周副总一起坐表弟的车回家,说是他和表弟的家和王副总的家在一条路线上,既然周副总的车子当日限行没开车,就不要打车回家了。

其实,周副总和表弟的家是一个方向,都在城南四环外,而王光的家在城北。表弟没办法,只得先送周副总到家,再送王光到城北,然后再返回南城自己的家,真是“南辕北辙”,加上自己又加班,联想到这几天送饭的事,感觉心里堵得慌,心情郁闷。

听了侄子的境遇,我无奈地笑了。俗话说“树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职场上遇到这样的人,也很正常。

我劝慰侄子说:像王光这种耍“鸡贼”的人,赵师傅不喜欢,你也不喜欢,绝大多数人,包括领导也不会喜欢。

古人云: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鸡贼心理虽称不上罪大恶极,但此等行为确实令人生厌,谁也不会为这种小恶而拍手称快。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一块货真价实的“金子”,何愁不会发光。

02耍“鸡贼”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大李和大刘都是60年代初生人,都在一个单位工作。

大李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单位做财务工作,他在工作中踏实稳重,认真虚心,上班早到晚走,经常主动加班加点,又自学修完了成人本科学历,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认可,他与人交往真诚相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赏识。

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大李很快就获得了晋升的机会,从业务骨干到行政领导,现在已是企业的高管,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大刘八十年代研究生毕业。他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工程技术的,由于学历高又头脑灵活,能说会道,被安排做市场营销工作。

但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与人交往过程中,大家发现大刘待人不够真诚,在经济利益方面爱搞小算计,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也总是斤斤计较。

虽然他的业务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对他的提拔使用上总会有不同声音,每年年度考核评价时,排名一直靠后,所以至今还只是个中层部门的副职,快到退休年令了,也进不到企业的高管层。

从大李和大刘两个人的职场经历来看,本来大刘的发展潜力更大,更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但是大刘在为人处事方面太“鸡贼”了,总是被人诟病,让人瞧不起,所以影响了他的事业发展。

我们应当从大李和大刘的职场经历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03如何做到不“鸡贼”,跑好职场马拉松?

职场如战场。人在职场几十年,表面看衡量成功与否的,是职务有多高,能挣多少钱。而背后拼的是一个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也就是单位里考核时常说的“德、能、勤、绩、廉”。

在职场竞争中,有的人把工作岗位当成毕生事业的平台,从而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在这个平台上不懈努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干得风生水起,进入职场不久就深得领导赏识,不管是技术职务还是行政职务都很快得到了提升,可谓是平步青云。

有的人却在职场中感到处处不顺心,事事不应手,领导不赏识,群众不认可,工作成效平庸,总有一种怀才不遇、进错了庙门的感觉,所以和同事比起来进步得比较慢。

而那些发展不尽如意的人,并不一定能力差,甚至有的人受教育程度很高,头脑灵活,八面玲珑,工作能力也很强,但就是在群众中微信不高,在领导面前得不到信赖,在组织上得不到重用,究其原因,就是这个人太“鸡贼”。

在职场中发展比较好的人,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在道德方面,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执政党的执政理念高度认可并保持一致,对所就职的岗位忠诚度高;

二是能力方面,受教育成度高,教育背景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并且善于学习,自觉不断的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存量,保持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

三是勤政敬业,富有担当精神,勇挑重担不推诿,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意识,且做事风格踏实稳健;

四是工作业绩突出,能够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并能很好的完成领导和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且富有创新精神;

五是处事风格谦卑,敬畏领导尊重同事,情商高,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为人大度,胸怀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

作家毕淑敏说过“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和玻璃的区别。”

如果你是职场新人,一定要做职场上的“水晶”。切记,不要太“鸡贼”!

1、网络用语领盒饭的意思是:指电视剧里这个人马上要死了,退场了,也代表下岗啦。

2、出处:领盒饭一词推广起来是出自星爷的喜剧之王,里面龙套戏拍完了走的时候可以领一份盒饭,后来就引申为你没戏了,完蛋了,文章中说某人要领盒饭了。

3、比如热门网络修真小说《凡人修仙传》中的出场人物,大部分都领了盒饭,于是在凡人修仙传吧就出现了一些讨论贴,只要是新人物一登场,就开始讨论某某会不会领盒饭了。也因此,出现了许多ID,比如,来领盒饭啦、来送盒饭啦、都来领盒饭等。

年轻人被毒鸡汤灌得脑子都傻了

什么叫你若端着,我就无感?经济上不自由,怎么追求职场平等?

如果这位实习生的银行卡上有2000万余额,能保证他财务自由,那他有100%资格Say NO。

如果这位实习生面临毕业季,非常希望在这家公司里面留下来,那就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多做点刷脸刷好评的事,不是挺好?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招员工的时候,最受不了的就是那种特别轴,一板一眼跟你讲道理的小年轻。为什么?因为我的团队维持下去的前提是能挣到钱,能干完活。

对我来说,谁不可替代?

用我曾负责的一个3000万的项目举例,项目团队在40人上下浮动,每天的人力成本超过6万。

他的离开会导致我的损失在100万以上,影响工期在15天以上的:

十年经验的业务专家。他熟悉客户的一切业务,跟客户沟通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问题和解决方案,点名让他来负责给高层领导的汇报,准备汇报材料。在客户眼里,他比我资深和重要。十五年经验的开发经理。20多名开发顾问的任务安排、日常检查、方案讨论、进度控制,没有这位大哥压阵,我连睡觉都不踏实二十年经验的领导。他的经验和洞察力,能够及时给我指出有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让我及时规避开工作中的陷阱和麻烦;他还能帮我去拜访客户的高层领导,聊得非常融洽。

这帮大佬如果走了,项目上群龙无首,影响15天工期已经算是侥幸了。156万=90万

他的离开会导致我的损失在25万以上,影响工期在2个月以上的:

三到五年经验的资深顾问。他们是团队的中坚力量,每个人都具有独立负责一项事务的能力,比如SAP PS模块的方案设计,又或者移动办公功能的实现。他们负责的3-4人小团队至少会耽误半个月以上,1506=9万;为了找到替代他们的人,我至少要花1个月时间,2203=66万;新领导进来还要培训和磨合一段时间,1008=8万;走了一个资深员工,损失25万。某个领导、某个客户推荐来的人。如果他们走了,等于少了工作中的润滑剂,以前一句话能办完的事,就需要花一个礼拜正式上会讨论才行。而时间就是成本。

如果他们走了,我很难在1个月内找到同样适合的人,并且迅速融入团队进入工作状态。

谁的离开对我毫无影响?

初出茅庐的实习生(帮得上忙就留下,帮不上忙就走)刚入职的新人(有潜力负责重要业务,没潜力负责基础业务)负责重复性事务的员工(负责基础数据梳理和录入的员工,培训一周即可上岗)容易替代的雇员

就像提问中提到的这个实习生一样,既然年轻人认为自己的工作范围中不包含拿快餐,也不愿意为同事们服务,也不愿意去融入这个群体;我也没必要把他放在团队里制造矛盾不是?既然也没有彼此需要,大家各走各路不是最好?

如果这个实习生是某个领导的关系户,到这个部门只是长长见识,那说明这个部门主任就是个傻~~哔~~。

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如同婚姻的本质是种共同承担风险的契约关系,工作的本质是交换关系。在公司付薪资的8个小时里,你的时间就是公司的;至于被分配做分内的事,还是安排做工作范围之外的事,这个事儿真没必要说的太细。

只要你有个人价值,那你就有资本对打水打饭的跑腿杂活说不;就算你偶尔帮人带饭,也是你自己愿意;

如果你是职场新人,可替代性不强,没有足够的个人价值,那就应该认清形势,不要盲目的得罪领导,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