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罐头刚囤完,电解质水又卖断货?这些对治疗新冠真的管用吗?

男朋友 0 32

黄桃罐头刚囤完,电解质水又卖断货?这些对治疗新冠真的管用吗?,第1张

黄桃罐头刚囤完,电解质水又卖断货?这些对治疗新冠真的管用吗?
导读:万万没想到,疫情政策开放以后,药品抢手,抗原测试盒抢手,黄桃罐头居然又成为了抢手之物,还有所谓的电解质都卖断了货,这些东西到底是否对治疗有用,还真是个大大的问号,黄桃罐头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吧,再加上如果没胃口的话,吃一块冰冰凉凉的可能

万万没想到,疫情政策开放以后,药品抢手,抗原测试盒抢手,黄桃罐头居然又成为了抢手之物,还有所谓的电解质都卖断了货,这些东西到底是否对治疗有用,还真是个大大的问号,黄桃罐头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吧,再加上如果没胃口的话,吃一块冰冰凉凉的可能达到开胃的效果,但治疗可真没用。

黄桃罐头其实对于小孩子们来说确实是比较开胃口的,但要说吃一块就好,那就有些夸张了,很多网友小时候经历发烧感冒的时候,如果能够吃上一口黄桃罐头,整个人都舒爽了,这就是在曾经那种物质比较缺乏的年代,黄桃罐头都变得非常好吃了。

继黄桃罐头之后,大家又开始疯狂的抢着电解质,水,如果实在买不到的就在家里面自己制作一些,但其实电解质水不过,就是普通的电解质饮料而已,里面没有任何保健功能,更没有这个药用价值,而且这个东西并不是说喝的越多对身体越好,还是要适当儿子,所以真的没有必要去过度的补充电解质。

在某种情况之下,电解质水对于人体来说确实是需要的,但这并不是说是一个必需品,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如果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人体确实是会流失掉很多的水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吃水果喝粥,喝水,其实都是在补充,没有必要去特定的服用所谓的电解质水。

跟风本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千万不要把电解质水当成了必需品,如果是发烧的话,但又能正常饮食,其实是没有必要去额外的进行电解质的补充,假设是已经呕吐,腹泻非常严重,或者是无法排汗又很难进食的情况之下,就需要去进行补充了,但这种情况之下,其实大家只需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就足够。

一、防疫用品

(1)第一重要的还是口罩,这里还是推荐正规的一次性外科口罩以及N95口罩。前者作为日常下楼做核酸、拿物资等使用,后者在特殊或者风险比较高的情况下使用。前者的量建议按照每人每天1个来估算,后者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吧 我自己几乎是1比1准备。

(2)其次是手套。最简单的是塑料手套,一次性的那种薄膜塑料,能防护多少我也不知道,但是备着肯定有用,超市那种几十个一袋可以买个两三袋。第二种是橡胶手套,这种建议备好,封闭期间可能会涉及多次取快递、领物资等,奥密克戎传染力很强,是可以通过快递传染的。

二、食物

封闭在家,最关键的就是食物。这些东西的消耗速度会比日常的上班快很多,所以一定要做好准备。尽可能在封闭前准备好,因为快递传染的概率也有,也不是很安全。

(1)基本:米,油,还有糖盐等等调味品。米我是囤了两袋(正好过年的时候发了),盐糖淀粉各备了一袋,家里做饭不放味精,所以没有味精。还有生抽、老抽、料酒、醋等,都备了一瓶。姜葱可以切配好放速冻备用。姜葱真的封闭很难买。

(2)蔬菜:番茄、土豆 能囤多少囤多少,放冰箱。其他蔬菜根据实际情况了,因为很容易坏。我们冰箱有专门果蔬仓所以也买了很多青菜娃娃菜白菜黄瓜胡萝卜这种放进去。记得爱吃肉西餐的洋葱备几个(我们一开始就忘了备,看着冰箱里牛肉好几天没烧。

(3)荤。首先要囤的是鸡蛋。疫情期间,营养很重要,所以每天每人一个鸡蛋至少要保证(建议买那种30个一盒包装的)其次就是肉类,买速冻!就算冷鲜买回来也放速冻!多囤鱼肉、虾、牛等高蛋白的肉,补充自己营养。可以买点虾滑这种,可以配很多菜。像我们平时不太做饭技能有限,所以还买了一些速冻的半成品菜,非常方便,还可以买点速冻的馒头、包子、水饺、馄饨等等。封闭期间可以当早饭吃(我们有几天就是没有这些东西所以都没吃早饭)。还有可以备点速冻的炸鸡、烤鸡翅膀,偶尔调剂心情转换着吃。总而言之,冷冻能塞多少塞多少,塞到塞不下为止。

(4)罐头。对,没看错,就是罐头。不要小看罐头,以前平时不会去买的,但是现在特殊时刻,的确很有用。比如鱼、豆类、肉类,可以作为很多菜配料或者主料。

(5)水果。我们买了很多橘子、粑粑柑补充维生素C。吃起来很快的 。

(6)零食饮料。首选方便面。其次自嗨锅。其他干果零食根据实际情况来吧,饮料也是

(7)冰袋。没错是冰袋。就是那种冷链运输用的冰袋。疫情期间买的快递,如果是冷冻冷鲜类的,绝对需要。因为你喷完消毒,基本还要在外面放一会(像我基本放一天或半天),所以如果有冰袋的话可以保证买的冷冻不会坏。

三、药品

药品其实家里都有医药箱,根据重点的补齐就可以

(1)个人常用药物。比如高血压等 这个很重要,有的时候很难配。

(2)常用感冒、消炎药

(3)外伤类。邦迪、消毒棉签、碘伏等等(必备)

(4)维生素类药物。食物不够直接补了

四、纸等消耗品

没错 就是纸。抽纸、卷筒纸、姨妈巾等等 这些消耗品一定要多备。用起来非常快。毕竟一天24小时,以前是3分之一睡觉,三分之一在单位,三分之一在家,现在全部在家了,消耗直接会变为原来的两倍。

以上都是我的经验之谈,疫情隔离期间一定要备好东西,不然真的欲哭无泪。

虽然说疫情是我们不想发生的事情,但这种情况的发生却提高了我们很多的危机意识,在2020你那封城的四个月中,生活必需品的充足让我着实的有很大的感触,下面我来述说一下疫情之下哪些是必备的生活必需品。

各类口罩

疫情爆发之前,孤陋寡闻的我从没听过N95医用口罩。只听过工业级R95口罩,那还是我爸朋友送了几个,放在家里,成了我姑娘每次去姥姥家玩儿的玩具之一。因为之前没关注过,也不知道以前的价格如何, 倒是在疫情开始之后,发现没有口罩万万不行啊。

各类药品

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抗病毒口服液、消炎药、止痛药、降压药、抗过敏药、创可贴等常备药品,面对身体突然的疼痛,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处理。

体温计

感染新冠病毒的一大症状就是高烧,水银温度计测量起来比较准确,但是由于耗时较长,只适合家用或医用。而那些测量体温快捷但略有误差的额温枪、耳温枪就成了复工必备品。

75%医用酒精

估计现在每家人手一个了,当时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都不曾想过会如此严重,酒精消毒的作用会这么大。现在我一出门都时刻带着,随时喷手消毒。

卫生用品

一次性手套、鞋套、垃圾袋、84消毒液、除菌洗手液/香皂、衣物消毒液、压缩毛巾、卫生巾、卫生纸、湿巾等生活必需品。

食品类

方便面、挂面、饼干、纯净水等方便长期储存的速食类食品一定要有,疫情期间如果封城粮食会可能出现短缺的情况,那么家里如果有这些速食就可以多挺一段时间。

米和面、猪肉至关重要,一旦疫情爆发,大家出行就会受限,到超市也会次数减少,那么米和面等粮食就一定要充足,不能让家里断粮啊。当时在我老娘家封城的时候,吃了半冰箱的伙食,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啊。

各种维生素

我记得当时疫情的时候,因为蔬菜价格很贵,我家就缩减了对蔬菜的购买,之后就导致身体出现异样,什么头皮起疙瘩种种情况,上网一查是却维生素了,所以疫情的时候最好是准备一瓶或两瓶的多种维生素。以备不时之需。

儿童用品

纸尿裤、爽身粉、儿童纸巾/湿巾、儿童常备药品。这一点我是十分有感触,记得刚开始疫情的时候,我家娃流感,当时就没有孩子的感冒药,着急坏了。还好最后买到了,虚惊一场,那次之后,我家里的孩子的常备药是必须有的。如果快到期了,大人感冒了也是可以吃的,增加药量即可。

婴儿奶粉

现在很多的宝爸宝妈都习惯代购国外品牌的奶粉,但是疫情开始后,很多代购都被隔离在家,没办法出国,加上现在国外的情况也不乐观,导致好多宝宝的奶粉断了顿。到处都买不到,无奈之下就换了国内的产品,还有的甚至过早让宝宝吃了辅食。其实针对这种突发状况,根本来不及提前去囤奶粉。个人感觉,国内的奶粉也越做越好,倒不如给国货一个机会!

反正,我家现在不管疫情不疫情,这些生活用品都是非常充足,因为有了一次危机意识,所以会提高很多这方面的认知,也希望我的一些建议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

  黄桃罐头是一种美味健康的水果罐头。对于阳性人群来说,黄桃罐头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第一,黄桃罐头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这些物质能够有效加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于阳性人群,由于免疫力较差,感染病毒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适当地食用黄桃罐头有助于保障身体健康。

  第二,黄桃罐头富含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些物质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肠胃道功能,改善便秘等问题。对于阳性人群来说,由于病毒药物和抗生素的副作用,常常会导致肠胃道问题。适当地食用黄桃罐头不仅可以调理肠胃,还能促进身体康复。

  第三,黄桃罐头中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这些可持续释放能量的物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身体活力。对于阳性人群来说,常常会出现疲乏、乏力等症状。恰当地食用黄桃罐头可以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改善身体状况。

  总之,对于阳性人群来说,黄桃罐头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阳性人群可以适当地食用黄桃罐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水果和日用品。

给阳性患者送柠檬,黄桃罐头,比较开胃的水果或吃的,垃圾袋或一次性手套,分类管理阳性患者的日常垃圾和衣物,处理阳性患者垃圾时使用一次性手套。

 2020年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三篇

 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鲜艳党旗,一封封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一辆辆千里驰援的大卡车,以及宅在家里的普通民众,都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这,就是中国样子。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三篇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故事一:儋州一位支援湖北医生妻子的独白:你赴前线抗疫 我在后方护家

 2020年1月24日,天气晴朗,心情有点压抑。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松了一口气,没有我和他的名字。但又有些失落,到前线去,应该是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

 全省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有医生、护士、感控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影像师……但需求量最大的是护士,其次是医生,我和他都是医生,我们时刻准备着。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医院最新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李材忠,重症组”。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真的见到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所有的不安与恐惧向我袭来。对于大家来说,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爸爸,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当时,我第一时间就跑到办公室去找他。他微笑地看着我,平静地说:“你知道我们应该去帮忙,所以彼此都没通知对方就报了名。我是党员又是搞呼吸的,冲到前线是理所应当的事。我们是医务人员,应不忘医者初心,治病救人,义不容辞。别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  李材忠到达前线后给妻子周仕群发回来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同作为一名医生,我理解他;作为一名妻子,我更要支持他。

 2020年2月19日,最新通知下来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1日出发。我当时反复对他说:“老公,去吧,除了支持你,还是支持你!但请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我连夜替他打理行李,肉罐头、鱼罐头、麦片、士力架、水杯、茶叶……凡是能想到的,我都统统给他准备了,准备衣物、洗漱用品、保湿霜、纸巾等必备物资。睡到半夜想起来袜子备得不够多,赶紧起来网上买。但愿都用不上,但又希望带它们上战场。

 巨大的箱子、巨大的背包,被塞得满满的。后来到了武汉,他说我准备的物资比臭美的女护士们还多,东西取得出来,但是临时搬家的时候却塞不回去了,只能用袋子提着。  儋州市人民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期待你们凯旋归来!

 孩子他爸,虽然我们不在你身边,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绑在一起。你尽管放心在前线救治病人,我负责坚守后方,照顾好家人。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

 等到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天,

 我要告诉他们,

 在2020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春天,

 无数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工作者,

 奋斗在抗疫一线,

 为大家筑起一道道防病毒的“隔离墙”。

 他们的爸爸,正是其中的一名“逆行者”!

 我要他们知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一群人在为大家负重前行。

 要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以热情之心拥抱生活的每一天,

 以敬畏之心与一切生命和谐共生……

 篇二:白衣天使

 “白大褂,白大褂在哪里快救救她……”日前,一位年迈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紧急送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听到呼救后,医务人员赶紧跑过去,迅速把病人推进病房开始抢救。几个小时后,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告诉记者,现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已有不少患者好转出院。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病人都能顺利挺过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减轻了当地压力,收治率和治愈率正在提高,病亡率在下降,他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看着一位位患者战胜病魔,带着笑容离开医院,我们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余亭说。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前些天,一位82岁的重症患者在金银潭医院经过14天的救治,好转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激动地拉着主治医师的手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谢谢你们。金银潭必胜,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对于这些积极的变化,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杜荣辉深有同感。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汉肺科医院共收治约400个重症病人,已有224个病人出院,病房里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据我观察,现在的门诊量明显少了,而且新增的病人也少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很明显。”杜荣辉说。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带领的医疗队来到武汉,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救治重症患者。康焰介绍,这段时间,他们收治的病人中有的是高龄患者,有的抑郁、悲观,经过他们精心救治及心理疏导之后,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善。

 要阻止轻症变成重症或危重症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杜荣辉认为,阻止轻症病人变成重症病人,阻止重症病人变成危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病人刚进医院时往往缺氧很严重,我们一般会对其进行氧疗。”杜荣辉说,病人用了呼吸支持、氧疗以后,其血氧饱和度可能会达到93%,正常人基本上是98%左右,但当病人要进行喝水、上厕所,或者洗发、洗脸等行为时,他的血氧饱和度可能就会掉到70%或80%,如果时间稍长,就会影响他的心脏、肝脏、肺等器官,导致病情恶化。而这些问题会很容易被忽略。

 杜荣辉提醒,对病人要勤于观察,做好护理工作,尽量要求病人最好是“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因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而导致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同时,要让“床等人”,不能“人等床”。要抓好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治患者,把疑似病人送至隔离点,把轻症病人送到方舱医院,把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送到定点医院,避免病人因到处寻找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加重病情。

 “对病人的评估要提前,在病人处于轻症的时候,就要筛查出那些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者,并进行提前干预。”康焰表示,目前没有一种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病毒最终被消灭,依靠的是人体的自我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机体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功能尤为重要。对病人进行呼吸支持、循环功能支持等,目的就是保证机体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病人的免疫功能稳定,从而让病人能够渡过危机。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

 “我和你妈妈都不需要你担心,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你不能倒下啊,要搞好工作啊……”每次打电话,余亭的父亲总会这样反复叮嘱他。

 从去年12月29日到现在,余亭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平均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没休息过一天、没回过家。由于长时间绷着弦,随时准备收治病人,余亭显得有些疲惫,他说:“有时候自己在回答一些问题时会反应不过来。”他的妻子是金银潭医院的一名护士,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夫妻二人除了在电梯里偶遇时会当面说几句话外,平时基本都是靠电话或视频来沟通。

 其实,像余亭一样,大量医务人员都在承受着压力。“病房里的床位住得满满当当,每个病人我们都会耐心救治。”余亭说,他们每天要穿着防护服进入病房,出来时经常会全身湿透。有的医生护士住在值班室,有的住在附近酒店,以便在有紧急任务时能迅速集结。这段时间,余亭经常会给病区里的医生护士们加油鼓劲:“我们身体上都很疲惫,但是心理上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线一定不能‘垮’。”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杜荣辉告诉记者,她从1月3日开始就一直在肺科医院里救治病人,没有休息过,现在是战“疫”状态,医护人员就算疲惫也会始终坚守岗位。“国家调动一切力量,全民参与,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的。”她说。

 篇三:一封寄往前线的家书

 “亲爱的老婆:你在武汉辛苦了!视频看到你在那边没事,真好!你专心坚守自己的岗位,我和爸妈做你坚强的后盾……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早日回家团聚!”

 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四天。“90后”护士马玉洁收到了丈夫满怀深情的信,信息虽简短却饱含牵挂。

 马玉洁是故城县人民医院ICU重症室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曹子岩是该县的一名交警,两人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女儿三岁,儿子仅一岁。

 “大年初二,玉洁跟我说,她想向单位请战,去湖北抗疫。”曹子岩说,那时,新冠肺炎疫情日渐严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刚刚吹响。“她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救护伤患是她的责任。大疫当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里满是坚韧和担当,纵然不舍我也必须支持她去。”

 2月5日13时20分许,正在单位值班的曹子岩接到了马玉洁的告别电话:“我的请战被批准了。作为故城县第一批参加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我们一会儿就出发,你要照顾好爸妈和孩子。”“家里你放心,只管照顾好自己……”“通知我开会呢,我先挂了。”未等曹子岩把话说完,妻子已经匆匆挂断了电话。几乎是一瞬间,七尺男儿红了眼眶,轻轻呢喃,“一定要平安回来。”

 抵达武汉后,马玉洁和队友们经过紧张的培训,在元宵节当晚便投入到了战“疫”一线。“方舱医院原本是体育馆,里面分隔出一个个病区,摆满了床,触目所及都是人。”尽管已经提前获知了院内的情况,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马玉洁深感震撼。来不及多想,队友们迅速按之前的分组顺序进入工作岗位,“八九个人为一组,负责护理照顾区域内250张床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测体温……自打进入医院后,马玉洁和她的队友们没有停歇过。“护理站设在靠墙的一侧,就是一张桌子,上头摆放着体温计、胶带等物品,紧挨着护理站堆放着药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没有给护士们安排座位,当然,有座位我们也没有时间坐。”马玉洁说。

 换完班静下来时,马玉洁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完了“与妻书”,马玉洁潸然落泪,“来了这边都没敢跟他们视频过,实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们的照片。爸妈、老公,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孩子们,你们听话,等着妈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