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因春节给长辈磕头出名,你认为这种习俗该保留吗?为何?

妈妈 0 23

山东人民因春节给长辈磕头出名,你认为这种习俗该保留吗?为何?,第1张

山东人民因春节给长辈磕头出名,你认为这种习俗该保留吗?为何?
导读:任何习俗在不影响到他人的前提或者对社会未构成危害之下,个人觉得是无伤大雅的。像有些婚闹陋习,经过网上传播发酵,对当事人产生了恶劣影响,对我国的文化以及对外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个人觉得是不应该保留的。像山东人民春节给长辈扣头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

任何习俗在不影响到他人的前提或者对社会未构成危害之下,个人觉得是无伤大雅的。

像有些婚闹陋习,经过网上传播发酵,对当事人产生了恶劣影响,对我国的文化以及对外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个人觉得是不应该保留的。

像山东人民春节给长辈扣头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孝”。那么这种感情是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举止,将其传递出来的,像有些人可能会说,那平时孝顺长辈多陪伴长辈就是孝顺了,没必要磕头了,这话其实也对,孝顺只要在心中,但是采取什么方式表达,取决于个人。

不过过年磕头的礼俗并没有和多孝顺陪伴长辈相违背。过年磕头长辈在像晚辈赠送红包的做法,从某些角度来说,也是礼法规矩的一种体现,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的表现。对很多人来说过年对长辈磕头仍然是很重要的年味体现。也是现在当下新时代正能量的载体的表现力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风俗,保留传承下来的中国民族礼节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了。很多优秀的礼节变成了教科书中或文字,或,或视频影像。那些文化存档,让人越来越觉得冷冰冰,缺少了很多的“人情味”。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后辈为他们身在华夏,感受到中国千年的文明古国而骄傲呢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何为礼仪,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展开说来,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上靠着行为约束遵循的礼节,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的规范,是为维系社会风气和传承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也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探索出来的表达尊敬的方式。

所以。山东人民因春节给长辈磕头,这样的习俗只要不带来负面影响,未妨碍到他人,保留下来又如何?

上周末婆婆60大寿,公公提前半个月就打电话,要求我们必须都回去。本来孩子周末安排的有活动,我不想回去,可是老公说60大寿在农村比较重要,必须得回去。

老公家弟兄三个,还有两个弟弟,公婆现在跟两个小儿子生活在农村。他们村离市区百十公里,中间只有五十公里左右的高速,由于担心迟到,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可即便这样,我们回去也是最晚的,公公见到我们一脸不快,两个小妯娌也有些不高兴,嘴里嘟囔着我们架子大。

过生日的场地在公婆家旁边的一块空地上,不但有专人主持,现场还请了戏班子。家里的其他亲戚晚辈的也来了不少,看来老公说的60大寿比较受重视是真的。

那天太阳很大,开始没多久我就热得受不了了。幸亏主持人不专业,仪式进行的很快,没多久就分了蛋糕,准备晚辈们祝寿开席。

就在这时,公公站起来说,人活到60岁,已经到了耳顺之年,今年咱家过寿,要跟别人不一样,不要你们的红包,而是要给你们发红包。一会儿孙辈的都过来排队磕头,磕一个头给100块红包,磕得越多说明越有孝心。

话音刚落,现场就响起了欢快的音乐。我听见老公二弟媳低声笑着说,一个头100,信不信我能磕的让你把棺材板都赔进去?说完上去对着婆婆啪啪啪就是三个响头,公公也没食言,现场就给她发了三个红包,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鼓掌声。

三弟媳一看,也上去磕了三个头,领了三个红包站到一边了。等她下来后,突然卡壳了,没人上去磕头了。因为按关系亲疏,得等儿子儿媳们磕完头,叔伯兄弟们才能磕,所以他们都在等着我磕。

其实按道理我是大嫂,应该第一个磕头,可是我觉得以前活到60算长寿,才有60大寿的说法,现在活到60人的人比比皆是,根本就不用这个高调的过什么寿。再说这么热,大人孩子都在太阳底下晒着,赶紧走完程序开席就行了,弄这么花哨有什么用?

因为内心抗拒,所以一直站着没动。现在两个弟媳都磕完了,老公在背后用手推推我说,上去磕一个!考虑到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冷场,我带着孩子走到婆婆面前,给她深鞠了一躬,祝她生日快乐,然后让孩子给她磕了头。

没想到公公当时就不高兴了,说你当大嫂的这样做,让刚才磕过头的弟媳怎么想?还有后边那么多没磕头的怎么办?给你妈磕个头掉不了你的身价!

可是我坚持不磕头,一来自从我懂事起,我爸妈就教育我不能给任何人下跪,包括他们;二来我也不缺红包这几百块,尤其是用下跪磕头换来的,更让我不能接受!所以公公说完,我也没有反驳,直接拉着孩子走了。

看我不搭理他直接就走,老公很不高兴,直接过来扇我一下,让我回去磕头,说我不懂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公婆难堪?

我气蒙了,大吼道众目睽睽之下让我下跪领红包,难道我就不难堪?我绝对不可能下跪磕头,别说60大寿,70大寿我也不会!

我做的对吗?

家族有长辈过生日,晚辈给长辈磕头祝寿,就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当地的习俗和礼仪。在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孩子在小的时候就知道要孝敬长辈。我们国家是非常注重礼仪的,握手是礼仪,三拜九叩也是一种礼仪,晚辈给长辈磕头是礼仪。礼义不同代表的意思也就不同。晚辈给长辈磕头,代表对长辈的尊敬。

由于工作的原因,年轻人会长期在外面工作,只有长辈过寿的时候,或者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到家里,一家团圆。在长辈过寿的时候,晚辈给长辈磕头,这是感恩孝道的表现,晚辈祈祷老人可以身体健康,永远长寿,老人给晚辈发红包也是表达对晚辈的喜爱。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也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也是很爱国的。孩子给长辈磕头是一种礼节的表现,展现孩子仁孝信诚。长辈在过生日的时候,晚辈给长辈磕头,说明晚辈非常的孝敬,这和封建迷信没有太大的关系。在磕头的时候,长辈也会给晚辈红包,用来鼓励晚辈,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在过年的时候很多晚辈,回到家里看望老人,也会给老人磕头,他们这样做是证明自己心里很尊敬老人。

做人要学会讲究仁义,对朋友要诚信,对长辈要尊敬。对于孩子要爱护,这都是优秀的传统,并不是迷信。有些人不忠不孝,没有诚信,而且不尊重长辈这样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样的人自私自利,忘恩负义,即使在外面也混不好。不管怎么样,生而为人一定要善良,要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待长辈一定要尊敬,要孝敬老人,老人养自己小,自己就要赡养老人。

我认为在过年的包红包,最主要的就是避免尴尬,万一别人给你的多,你给别人的少,那么就真的是相当尴尬了其次红包都是长辈给晚辈的,这就是所谓的压岁钱,所以小辈们千万不要觉得包红包很有面子,自己工作赚了钱给爷爷奶奶包个红包,这样是极为不礼貌的行为。

在我国有很多的习俗,包红包也不例外,包红包的金额通常都是双数的。这是因为老一代人认为包单数的红包是运气不好的征兆,特别是谐音“死亡”的数字“4”。最好的包红包就是按数字六与八来包,这样的话收到的人也会觉得喜气。毕竟,我们是在给别人送钱的。为什么不让人们高兴地收下它呢?

除了给予祝福,红包也象征着分享好运。千万不能拿用过的红包并包装给别人,这样会意味着好运已经过去或用完了。还记得不要带用过的红包,比如印有去年或去年生肖的红包。除了你的红包不受欢迎和尴尬之外,它还会让人感到穷酸、小气。包红包的钞票最好也是新的,寓意新的一年,新的希望。都是全新的。

在春节期间如果是给晚辈包红包,钱数一定要相等。过年期间孩子们最喜欢收到红包。然而,如果红包的数量不同,他们会有比较的心态,甚至有家庭冲突的隐患。因此,给晚辈的钱应该尽量平等,给红包时也要注意同样的数额。避免出现不一样的金额,而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