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们大杂院里,有一家姐弟俩,姐姐岗云,弟弟小刚,姐姐比弟弟大十几岁。父母早逝,姐弟俩相依为命。 每天姐姐用自行车把弟弟送到学校,下午去学校里接,上学与上班的方向正相反,弟弟大些了,便乘车上学。姐姐把弟弟送到车上,下午还要到车站去接
我们大杂院里,有一家姐弟俩,姐姐岗云,弟弟小刚,姐姐比弟弟大十几岁。父母早逝,姐弟俩相依为命。
每天姐姐用自行车把弟弟送到学校,下午去学校里接,上学与上班的方向正相反,弟弟大些了,便乘车上学。姐姐把弟弟送到车上,下午还要到车站去接,领着他过马路。姐姐常放心不下弟弟的安全。记得学校第一次组织游泳,老师带队,姐姐还不放心,请了半天假,坐在游泳池边上,两眼一点儿也没有离开水里的弟弟。在家里,姐姐管着弟弟专心读书,做作业,别的,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干。
姐姐的工资,除生活必要开支外,就全供弟弟念书。弟弟升上高中后,姐姐给他买了台收录机,为的是让弟弟学好外语。那机子的按键旋钮又多又复杂。弟弟用时,姐给插上插头,放好磁带,“咔哒”打开收录机,调好音量;弟弟说声“不用了”,姐又“咔哒”一声关上,取出磁带,拔下插头。弟弟终于考上了大学,只是在外地,姐一直把弟弟送到学校,安顿好才回来。一天,弟弟突然从学校跑回来,抹着泪对姐姐说:“姐,我不念书了,就和你生活在一起,一辈子。”
2月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发生了一件让人动容的亲情故事。一名86岁高龄的老爷爷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去看望比自己年长四岁的老姐姐。两个耄耋老人人见面后自然不免要一阵寒暄,忆起往昔,忆苦思甜,谈到高兴处两人不禁笑容满面,场面上洋溢出的姐弟深情感染了每一个人。
老一辈的感情能有多深呢?没有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很难感动身受。两位老人经历过解放前的艰难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困苦 。那个时候,物资匮乏,或许,有些人连基本的吃饱穿暖都满足不了,那个时候的亲情,就是一块馒头,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吃,那时候就是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一年又一年,那时候,就是兄弟姐妹几个互相“拥抱取暖”,那个时候,花不了几个钱,也没钱可花。能够活下来,是很多人最大的希望。
现在的孩子理解不了,那个年代的艰辛,只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亲情,当真是无价的。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家里贫穷,孩子却有好几个,父母为了供养孩子,熬的米粥里,没有多少米,因为贫穷,他们经常忍饥挨饿。有天,姐姐在外面,有人看她可怜给了她一个馒头,她眼巴巴的看着那个馒头,舍不得吃,最后她叫上其他的兄弟姐妹,你一口我一口的分完了那个馒头。父母给的一分两分的零花钱,他们在手心里攥了又攥,一天又一天,都不舍得花出去。后来他们各自成家,相互帮助,煮好的肉,端给其他人一起吃……
他们没有多少好东西,但是当他们有了,他们会毫不犹豫分给其他人。老一辈的人是淳朴的,他们不懂多少勾心斗角,不怎么会耍心机,他们会真诚待人,认真对事儿。86岁的老人,塞给姐姐零花钱,从这些话中我们能体会到这两个老人,生活并不算特别富裕,可能,跟现在许许多多农村老人一样,每个月有一点微薄收入,以供生活,没有特别多的闲钱,但是,就算这样,他还是没有忘记塞给他的姐姐,可能塞给他之后,他的生活会变得艰难一点,但是,他不想让他的姐姐受苦……
俗话说的好,半世养育恩,一生姐弟情。兄妹同心连根共气,年龄越大,这份姐弟深情就更加热烈。祝福她们长命百岁,更加幸福。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