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樟树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樟树的小花非常独特,外围不易分辨出花萼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轮。
病虫害防治
一、白粉病:此病多发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
防治方法:
1、苗圃要经常注意环境卫生,适当疏苗;或发现少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
2、发生时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喷射一次,连续三、四次。
二、黑斑病 樟树种子发芽出苗后长出1—4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
防治方法 播种时做好种子、土壤及覆盖物等消毒工作。在发病时,先拔除烧毁病苗,并用05%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
三、樟叶蜂 一年中发生代数多,为害期长,1年生苗受害严重死导致枯死,造林后树木树冠上部嫩叶常被吃光,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方法:可用0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射苗木,或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
四、樟梢卷叶蛾 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高生长,致使干形弯曲。
防治方法:
1、3月樟树新梢抽出后,第一代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000倍液进行喷射,每隔5天一次,连续二、三次,能杀死幼虫。如果幼虫已蛀入新梢,也可喷洒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
2、苗圃或小面积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蛹。
五、樟果螟 一般为害樟树幼苗和20年生以下幼树。一年发生二代。第一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在8—9月为害,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包扎顶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敌百虫4000—50000倍液进行喷射,即可杀死。
2、如果幼虫已结成网巢,最好将其栽掉烧毁。
六、樟天牛
1、成虫产卵期(五月上旬至六月上旬)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刺卵或初孵幼虫。
2、用人工剪除被害枝,后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将其中幼虫杀死。
七、蚜虫
蚜虫多发生在春季,以危害嫩叶、嫩稍为主,吸吮汁液,以致叶片背面不规则的皱缩、卷曲、变色、脱落,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同时,蚜虫分泌大量密露,沾污枝叶,诱发烟煤病。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①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或用1:6-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时左右)喷洒,或用1:20-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1:20: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喷2—3次, 均能取得防治很好的效果。
②春季蚜虫孵化初期(4、5月份),是防治蚜虫的最佳时期。此时,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辛流磷乳剂1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济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等,喷洒树冠1-2次。
③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入03%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编辑本段]效用
本种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作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的如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编辑本段]习性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编辑本段]园林应用
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 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编辑本段]其他应用
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具、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的话如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喔。不过您如果注意观察的话,也会发现到:樟树也会有病虫害的侵袭,在大自然界就是这的公平,总是一物克一物。
[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扦插繁殖。
果实成熟时自行脱落,有鸟类啄食。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每公斤种子7,200-8,000粒,发芽率70-80%,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植树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叶蜂、樟稍卷叶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虫为害。
樟树育苗技术
一、简介 :樟树材质优良,有香气,是上等的建筑、家具、工艺的良材,樟树的樟脑和樟油广泛用于工艺、代工、医药和国防工业,此外樟树还是“四化”中绿化的优良树种。 樟树是常绿乔木,喜光,主根强大,根系发达,喜温湿气候,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寿命较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滩冲积生长最好。
二、育苗 1.时间。每年十至十二月,将已成熟的种子采下,然后混沙贮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种。 2.整地。在冬初进行第一次耕耙,播种前进行第二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厩肥,每亩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饼150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宽12米。 3.催芽。三月初樟树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温水浸种,当温水冷却后再换50℃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天。 4.播种。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后覆土盖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湿润,以利种子发芽。 5.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就可以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进行定苗。樟树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7月份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后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 樟树1年生苗可达50厘米以上,地径达07厘米以上。
三、移栽 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每亩1500株左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厘米左右截杆,当芽长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杆,剪去多余枝芽,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冬季床面施厩肥2000公斤。这样3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厘米以上。
香樟果的功效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采集秋季采,阴干。
性味微辛,温。
功用主治-香樟果的功效解表退热。
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选方①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
研末,开水送服。
②治百日咳,痢疾:香樟果二钱,桉叶二钱,水煎服。
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1365
参考资料:
中国草坪网
扩展阅读:
1香樟网:http://hibaiducom/xzljs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银杏玫瑰茶花杜鹃茉莉佛手枇杷桂花桃花碧桃美人蕉芍药杏花山茶西府海棠
海棠花蔷薇菊梅兰竹花楸绯桃腊梅水仙樱花月季菊花兰花梅花葡萄榧树紫楠杜英杉树栾树白玉兰深山含笑水杉月桂银桦柠檬桉台湾相思树重阳木檫树枫香檵木合欢树楠木栲树马尾松拐枣野茶树苦槠扁柏黄兰罗汉松黄樟桉树红桧无患子柏木火力楠荷花玉兰石栎杉木大叶桉木荷柏树桂树猴樟滇润楠雪松红枫乐昌含笑海棠石荷叶武大樱花 开放分类:
地理,地名,地方简介,城市名
更多 合作编辑者:
haitun1999、超级石、shappy97、lovebiscuit茜、草莓族—布丁、czgj1999、siyu_lu1999、843213074、香樟种植、jonishere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樟树”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a camphor tree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74148 次
编辑次数:47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昨天
创建者:xinxin_9425199
最新动态
小桔灯:
关于小桔灯:
小桔灯活动简介
爱心传递,邀您参加
小桔灯活动官方空间
1共和西路和锦绣共和是樟树的繁华商贸街,适合购物
2樟树如意小吃,开心小吃,比较实惠,品种丰富,也卫生
3楼门前有咖啡,茶座,很幽雅
4赣江边有沿江公园
5银河酒店对面有酒都广场,附近有休闲广场
6郊区店下有旅游山庄
7我强烈建议一下:如果你自己会做菜,可以做饭给你朋友吃,或者邀请她一起做,那样既好吃又好玩,个人觉得并不是到哪去玩 而是看跟谁一起玩 。
香樟为樟科常绿乔木。树势高大雄伟,树冠广圆形,全株具樟脑香气,小枝绿色。花期为5月,9~11月果熟。喜阳光充足,也稍耐半阴、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和严寒。樟树枝叶秀丽,树大浓荫,四季常青而具香气。其木材优良,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为化工及医药上重要原料。
科别:樟科 别名:香樟、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简介 乔木,高达55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
香樟树形状(19张)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圆锥花序生于新枝的叶腋内,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果球形,熟时紫黑色。花期4—6月,果期10—11月。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称为“樟树”。 主产地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垂直海拔可达1000M,尤其以四川省宜宾地区生长面积最广,樟树已在2006年,被推选为宜宾市的“市树”,享有宜宾市“市树”的美誉,成为宜宾地区的主要林木。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宜宾地区形成了一大批人工种植樟树的林场,其中以宜宾县缸坪林场经营发展最为成功,为美化自然环境和增加人民经济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效用本种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具、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的如果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喔。据科学家研究,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有防虫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习性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园林应用 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 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观赏价值
香樟树用途广泛,深受各地的青睐。
1,香樟适用在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木材利用、药物利用、制取樟脑、饲养樟蚕、饲养乌鸫、做食品香料、作为茶叶饮用、茶树套种提高茶叶香气品质、驱蚊避邪、止瘟疫、制作卫生香、神香、驱蚊香、制作根雕工艺品等。
2,香樟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3,樟木是一种很好的建筑和家具用才,不变形,耐虫蛀。民间多用樟木雕刻佛像。而樟脑为樟树根、干、枝、叶经蒸馏加工制成的颗粒状结晶。
药用价值
1、果实1
药名樟木子
别名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成熟果实。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气滞腹胀;脚气
功效分类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3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以水调敷患处。
采收与储藏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中药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摩尔百分比例为80:17:1:2。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果实呈圆球形,直径约5-8mm,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基部有时有宿存的花被管,果皮呈肉质而薄,内含大而黑色的种子1粒。气极香,味辛辣。
2、果实2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采集:秋季采,阴干。
性味:微辛,温。
功用主治:解表退热。
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选方:1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
研末,开水送服。
2治百日咳,痢疾:香樟果10克,桉叶10克,水煎服。
3、树根
异名:香通,走马胎,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
采集:2~4月间采挖。 洗净,切片硒干。
药材: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 质硬,有樟脑气味。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气味浓香者为佳。 产江西、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地。
性味:《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功用主治-香樟根的功效:理气活血,除风湿。 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
④《四川中药志》: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风湿痹痛及疥癣瘙痒。
⑤《湖南药物志》:发表,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0~30克;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选方:
① 治气胀、气痛:香樟根末25克。 熬甜酒吃。
②治风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香樟根25克,铁筷子25克,白龙须25克,岩川芎25克(生者各50克)。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钱。
③治风湿疼痛:香樟根煎水外洗。
④治歪嘴风:鲜香樟根100克,枫香树根皮25克。混合捣烂,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⑤治狐臭:香樟根为细末,加入生米饭混合成团,搓揉腋下。
⑥治脚汗:鲜香樟根皮,捣烂,包脚底过夜。
⑦治虫牙痛:樟根白皮加食盐少许,捣烂敷痛处。
4、树干
1药名樟木[3]
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树干,锯段,劈成小块后晒干。
性状
为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地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尝之有清凉感。以块大、完整、香气浓郁者为佳。盛产中国沿海一带,广西、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以台湾产量最大。
四川地区有以本品制成的船底板,经多年水浸腐朽,取出入药者,名"甲沉香"。
性味辛,温。
①《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温,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有小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心腹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之。亦作浴汤治脚气,除疥癣风痒。"
②《本草再新》:"暖血道,利关节,治跌打折骨,气逆血滞,兼能堕胎。"
功效分类祛风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研末,3-6g;或泡酒饮。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胃痛:樟木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②治脚气,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饮食:樟木一两(涂生姜汁炙令黄),捣筛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一钱。(《普济方》樟木散)
③治痛风,手足冷痛如虎咬者:樟木屑一斗,以水一担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内,令人坐桶边,放一脚在内,外以草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医学正传》)
④治蜈蚣咬伤:鲜樟树枝,煎服二碗。(《验方选集》)
各家论述
《纲目》:"霍乱及干霍乱须吐者,以樟木屑煎浓汁吐之,甚良:又中恶卒死者,以樟木烧烟熏之,待苏乃用药,此物辛烈香窜,能去湿气、辟邪恶故也。"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品汇精要》:樟,木高四、五丈,径大丈许。皮如柳而坚实,叶似梨厚大而面青碧,背丹如枫,枝干婆娑荫地,夏开白花,五出若梅,秋结子,至冬成实如 榛,褐色而不堪啖,惟可作油燃灯而已。生福建福州府罗源深山谷及樟州府,或道傍郊野中亦有之。
2《纲目》:樟,西南处处山谷有之。木高丈余,小叶似楠而尖长,背有黄赤茸毛,四时不雕,夏开细花,结小子。木大者数抱,肌腠细而错纵有纹,宜于
采收与储藏定植5-6年成材后,通常于冬季砍收树干,锯段,劈成小块,晒干。
中药化学成分
樟木含樟脑及芳香性挥发油 (名樟油)。樟油减压分馏,可得白油20%(沸点160~165℃),中含1,8-桉叶素25~30%、α-蒎烯、莰烯、柠檬烯等;赤油24%(沸点 210~250℃),中含黄樟醚、α-松油醇、香荆芥酚、丁香油酚等;蓝油1%(沸点250~300℃),中含毕澄茄烯、甜没药烯、α-樟脑烯、薁。樟树 的根中尚得新木姜子碱和牛心果碱。木材尚含C16~25正烷烃、C17~33异烷烃、C16,20,22,24,26,28烷醇(其中C26烷醇约占 50%)、β-谷甾醇、多元醇、酮醇等。树皮中尚检出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油酸等。叶中尚含C16~33的正 烷烃。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比例为80、17、1、2%。髓季节不同,叶中含樟脑 02~15%。叶中黄樟醚含量为004~005%,与季节无关。
樟树变种的叶含重挥发油083%,轻挥发油026%。重油中含黄樟醚80%,樟脑10%;轻油中含芳樟醇70%,樟脑1%。
云南樟叶袖中含莰烯、α-蒎烯、聚伞花素、芳樟醇、α-松油醇、樟脑、柠檬醛、癸醛、甲基庚烯酮、1,8-桉叶素及丁香油酚。
毛叶樟的小品种之一香茅樟的鲜叶出油068~2%,叶油中樟脑约为50%,柠檬醛及甲基庚烯醒约为42%,另外尚含有1,8-桉叶素、α-蒎烯、莰烯及dl-柠檬烯。毛叶樟的另一小品种毛叶芳樟的叶油以含萜烯和1,8-桉叶素为主。
日本产樟树的叶和小枝产挥发油 和樟脑约1%,挥发油去樟脑后的余油约占10%,中有α-衣蓝烯约3%,β-榄香烯约8%,β-石竹烯约35%,葎草烯约18%,芹子烯14%,橙花叔醇 1%。另有报道,樟油高沸点部分(沸点>215°)中的主要成分是α-衣蓝烯、α-檀香萜烯、β-檀香萜烯和δ-毕澄茄烯,含量都在10%以上;尚含γ- 广藿香烯、二氢白菖考烯、白菖考烯、茄萜二烯-9,11、1,6-二甲基-4-异丙基-7,8-二氢萘、β-榄香烯、石竹烯、葎草烯等。从蓝油部分还分得 倍半萜成分樟烯酮、樟烯醇、枯苏醇。日本产樟树的枝叶存放几天后再蒸气蒸馏,可产挥发油1~13%,油中含醇类90%,主为芳樟醇,樟脑21%。
炮制方法洗净、阴干、密闭保存。
5、树叶
药名樟树叶
别名樟叶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陆川本草》:"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疥癣。
①《陆川本草》:"杀虫杀菌,治疥癣。"
②《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③《广西中药志》:"枝、叶洗风湿。"
功效分类祛风药;祛湿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面黄虚肿:樟树叶、大血藤。研末,每次五分,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钩虫病:樟树嫩梢半斤。炒黄,水二斤,煎至半斤,次晨空腹温服。(《江西 草药》)
③治脚上生疮,此疮个个如小笔管大者:樟树叶,捣熟,略掺拔毒丹,外贴樟树叶,连换。(《周益生家宝方》)
④治阴疽:樟树鲜叶合冷饭粒捣敷患处。初期能消,如已化脓则能排脓。(《泉州本草》)
⑤治鹅掌风:樟叶(鲜)水煎熏洗。(《福建中草药》)
④治烫伤起泡:樟叶、皮各适量。晒干烧灰,蛋清调搽。(《江西草药》)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杀虫,杀菌,治疥癣。
2《南宁市药物志》:被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病,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3《广西中药志》:枝、叶洗风湿。
采收与储藏3月下旬以前及5月上旬后含油多时采,鲜用或晾干。
中药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 樟脑(camphor)(5454%),还有1,8-桉叶素(1,8-cineole)和少量α-松油醇(α-terpineol),β-蒎烯(β- pinene),α-蒎烯,牻牛儿醛(geranial),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樟烯(camphene),龙及 (borneol),橙花醛(neral)等。
6、树皮
药名樟树皮
别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陆川本草》:"辛,温,味苦。"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祛风湿。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痛,腹泻,肿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功效分类行气药;止痛药;祛风湿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霍乱上吐下泻:樟树皮一把。水煎,温服。(《养素园传信方》)
②治心疼: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玉局方》)
③治风湿关节痛:樟树二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湿气脚肿:樟木皮一斤,蛤蒟半斤,杉木皮一斤。煎汤熏冼。(《陆川本草》)
⑤治酒醉:樟树皮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麻疹后皮肤瘙痒:樟树皮(鲜)水煎洗浴。(《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2《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病,腹泻,肿胀。
3《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病。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剥取树皮,切段,鲜用或晒干。
中药化学成分
树皮含左旋-表儿茶精 (epicatechin),右旋-表儿茶精,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s)B1、B2、B7、C1及桂皮鞣质Ⅰ(cinnamtannin Ⅰ),还含丙酸(propionicacid),丁酸(butyricacid),戊酸(valericacid),已酸(caproicacid),辛 酸(caprylicacid),癸酸(capricacid),月桂酸(lauricaci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硬脂酸 (stearicacid),油酸(oleicacid)及肉豆蔻烯酸(myristoleicacid)等。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树皮表面光滑,黄褐色、灰褐色或褐色,有纵裂沟缝。有樟脑气,味辛苦。
经济价值
本种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作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具、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如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樟油樟脑
樟树是中国的特产树种,其根、茎、枝、叶都含有樟脑和樟油。加工樟脑和樟油是农村致富门路之一。主要通过蒸馏取得。其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如下:
(1) 原料选取樟树的树干、树根部位各含有樟脑和樟油2%-4%,枝、叶各含1%-3%。树龄越大含量越高。大片有苦涩味者含樟脑多,辣涩味的含樟油多。采集应选秋季为好,此时树叶含脑量高。采叶时每株留下16的树叶,并以30年以上的老树为宜。砍伐后的树枝和根应劈成宽2.5厘米、厚1厘米、长10厘米的薄片。
(2) 上锅蒸馏蒸锅不能用铁制的,以铜或不锈钢制的为好。蒸灶上设木制蒸桶,与锅口径大小一致.套在锅上。加工时,把樟树叶或樟柴薄片装入蒸桶内。锅内的水与原料相隔10厘米。投料后要立即关闭锅盖及装料口,再检查蒸馏锅与冷却器的连接处,若不漏气,才能开始蒸馏。蒸馏时应保持锅中水位,防止烧干或烧焦。把油水分离后的水作为回水,重返蒸锅内使用。 (3) 冷却分离带有樟脑和樟油的蒸汽,经过导气管进入多环的盘形冷却器,冷凝后樟脑和油浮在水面。分离水应是透明的,如不透明应再次分离,提高山油率。把浮在水面的樟脑和樟油用纱布过滤.即得粗樟脑,剩下的樟油中含有大部分樟脑,故称樟脑油。
(4) 复蒸提纯用樟脑油提取樟脑时,把樟脑油放人蒸馏锅内,进行二次蒸馏,收集155-200℃的蒸馏液称为白油。白油冷却后析出结晶樟脑,然后过滤,反复将滤液蒸馏几次,直至无樟脑析出为止,余下的就是樟油。
(5) 成品包装樟油应采用黑铁镀锌桶装,注意密封。樟脑是——种柔软、无色、透明的结晶体,味辛而芳香,应采用防潮纸或薄膜包装,置于木箱内,防止受潮。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