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怒批家长“接送孩子”:会毁孩子一生!网友:您有孩子吗?

孩子 0 23

专家怒批家长“接送孩子”:会毁孩子一生!网友:您有孩子吗?,第1张

专家怒批家长“接送孩子”:会毁孩子一生!网友:您有孩子吗?
导读: 文 全文共173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早晚去学校就可以看到家长们匆匆忙忙送孩子的身影,在许多家长看来,接送孩子就是自己应该做而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此前有一位专家教授,却发表了自己不一样的观点,这位大学教授认为家长

文 全文共173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早晚去学校就可以看到家长们匆匆忙忙送孩子的身影,在许多家长看来,接送孩子就是自己应该做而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此前有一位专家教授,却发表了自己不一样的观点,这位大学教授认为家长这样接送孩子迟早会“毁了孩子的一生”。这位教授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觉得 家长接送孩子不仅会影响交通秩序,而且还容易让有部分孩子过度“依赖”父母,无法独立。

但对于大学教授的这一言论,不少网友却纷纷表示自己无法接受,网友认为大学教授的这一说词完全就是 “不食人间烟火” ,还反问道:

“这位教授,您有孩子吗?”

“是不是因为没有孩子或者是孩子已经大了,不需要接送了才敢这样说的。”

虽然说很多人看到的是国外的孩子自己上下学,有多么的独立,但是有不少人在发表言论时的确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我们身边之所以父母每天都会接送孩子,主要是因为以下这些原因:

其实很多父母自己工作也比较忙,但是为什么有些父母每天都会抽空来接送孩子呢,其实是因为 他们害怕孩子会受到伤害。

孩子天性善良单纯,但外界的伤害和不确定性却很多,如果说父母每天不接送孩子的话,那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就是非常危险的。

孩子独自一人上下学, 可能会遇到人贩子,也有可能会遭受校园暴力,或者是路上发生交通安全等危险 。这对于孩子来说都将会是永远的伤痛,而家长也会为此后悔不已。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很多家长都会自发的接送孩子上下学, 哪怕时间再赶再忙,家长也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让孩子远离伤害,让自己放心。

也有部分家长在孩子上学了之后就在家里当起了全职宝妈,部分老人每天除了接送孩子,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可做。

一些家长之所以每天愿意接送孩子,也是希望 能够多些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

家长在放学路上可以 询问一下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或者学到了什么知识 ,这样能够拉近亲子的距离,也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情况。因为孩子刚放学,对于学校发生的事情和所学的知识记忆还是比较深的,这时候询问孩子效果会更好,而有部分家长的这种做法也的确是见效了。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接送孩子呢? 这件事情其实还是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的。

一、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来做判断

接送指数:

很多人虽然都认为接送孩子上下学会让孩子对父母太过于依赖,但是其实年龄相对较小的幼儿园小朋友或者是刚刚上小学的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本来就应该是要依赖父母的年龄,也需要父母更多的保护。

如果说孩子还是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话,由于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很弱,家长是可以接送孩子的,毕竟谁也没有办法保证孩子的安全。 只有真的看着孩子进了学校,这才代表孩子是相对完全的。

但如果说孩子已经上五六年级或者初高中了,学校离家又近的话,家长可以适当的选择是否接送孩子。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应该让他们提前拥有 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保护自己的防范意识 ,那么孩子自己上下学也是可以的,所以家长要按孩子的情况来定。

二、根据孩子学校的交通来做判断

接送指数:

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也要根据孩子学校附近的交通状况来做判断,如果说孩子年龄不小了, 可以直接搭乘直达公交车到达学校门口的话 ,那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上下学。

但如果说孩子每天早上去学校还得要转好几趟车的话,那这就有可能会让部分父母每天都在担心当中度过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可以送一下孩子。

三、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来做判断

接送指数:

第3个判断的依据就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时间,如果说家长自己每天也工作比较忙,孩子又已经可以一个人去上学了,那就没必要每天特意接送孩子上下学。

但如果说自己工作有时间的话,我们也可以多接送一下孩子,这样能够培养一下亲子感情也能让孩子更安全。

有人认为接送孩子就是在“毁掉孩子”,其实这种说法也是太过于片面和极端了。

对于接送孩子这件事情,还是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判断,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毕竟孩子的安全第一,你说对吗?

家长们,你会每天接送孩子吗?

审稿主任:全能辣妈

儿媳和婆婆因为孩子教育方式闹离婚是《二胎时代》。

《二胎时代》是滕文骥、王为执导,由王晓晨、蒋毅、米露、陈亦飞、杨菲洋等主演的都市生活剧。

该剧讲述了一对都市小夫妻面对中国式“二胎生活”的种种困境。

角色介绍

金灿灿

演员:王晓晨

特立独行的辣妈,漂亮、时髦、可爱善良又带点孩子气的任性。有一个快三岁半的女儿陆馨儿。在有了二胎之后,面临生活的重重打击,她重拾了专业,挺着肚子牵着大宝杀入职场,护卫家庭,从一个娇气的小女人变成了无坚不摧的二宝妈。

关于要不要送孩子去早教班这件事,闺蜜最近和她老公在家里吵得不可开交。

闺蜜认为,孩子就应该尽早送早教中心进行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不然将来容易输在起跑线上;

闺蜜老公认为,送早教中心会磨灭孩子的天性,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早教中心太过昂贵,一节课就要几百,一年上万都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大费周折去早教中心很可能最后发现是被早教中心忽悠,乱焦虑!

闺蜜的老公在我们当中算得上是模范爸爸,孩子出生后,基本所有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和闺蜜一起分担 育儿 所有事情,但是双方在教育理念的分歧,也常常会让两人陷入争吵。有时候严重到两人还会说要离婚,但是终究只是气话,最后还是被我们劝住了。

“早教中心”作为两人心中难以解开的劫,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很多父母对它趋之若鹜,又有很多父母觉得它只是白折腾呢?

避免陷入无谓争执,做出判断结果前,我们要先了解清楚客观事实。早教中心都在教些什么?

以辣妈曾经带娃上过的某知名早教中心为例,该中心的早教课程主要分为: 育动课、音乐课以及艺术课三类。

用通俗的话说这三种课就是,在各种器械之间爬行穿梭玩耍,跟着老师唱唱跳跳、画画做做手工之类。说了那么多,还不是陪孩子玩,平时在家和孩子亲子互动不久都是这么活动吗?

并不是,该早教中心可是每一期课程都有不同的主题,而且全程英文互动,以“welcome song”开始,然后中间根据主题和孩子互动、练习、玩小 游戏 、以及设计环节让父母和孩子互动。

除了以上三类主要课程外,还有一些户外活动课程,如去银行参观、去农场摘草莓、去面包店做面包,每个月有节日的话,还会结合节日开展主题派对和生日会。

早教中心的主要课程就是“玩”,系统的玩,如果有父母希望早教中心能为你培养出来一个天才,看到这就可以死心了,不过也不用担心早教中心会孩子的天性,毕竟人家的核心就是“寓教于乐”。

前面说到,早教中心的课程主要就是“玩”,那这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咱们先不谈早教中心宣传的那些提高孩子创造力、想象力、行动力、思考力比较虚的好处,我就挑些我亲眼目睹的实处:

1)孩子多运动,妈妈少担心

孩子运动多,妈妈少担心,大运动对孩子早起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常常受限于家里场地,且安全系数低容易磕磕碰碰,所以很多很多父母并不能放宽心让孩子随意爬行玩耍。

但是正规的早教中心一般都能提供宽敞、花样较多又相对安全(四处都是海绵包裹)的活动场所供孩子嘻哈玩乐,特别适合刚学会爬、处于学步期的婴儿。

2)高质量陪伴

前面有提到,父母和孩子需要一起上早教课,在早教课里,有大量的课程需要孩子和父母互动:比如抱着孩子玩举高高降落伞的 游戏 ,拉着孩子随音乐起舞,协助但不干涉孩子的手工创作……

不过,如果你是富有创意和精力的父母,也可以自己设置有趣又充满智慧的早教课程,不过你要是和辣妈一样喜欢在 育儿 这件事上偷点小懒,不如和我一样给娃报个早教班。

3)英语启蒙

有些早教中心的全部课程和音乐都是全英文的,在这种纯英文环境里呆久了对宝宝的英语启蒙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早教中心的课程素材都是专门为幼儿推出的,父母可以和孩子拿想关的素材,自己拿回家给孩子磨耳朵,嚼舌头。

4)为幼儿园过渡

在早教班里,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同龄的小朋友,让孩子发现和朋友玩耍是很有趣的事情。

早教班里,在父母的陪伴和老师的指导下,孩子能提前学会如何处理社交冲突,如有序排队、分析玩具、交会玩具等状况。

将来孩子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即使脱离了父母的陪伴,也不容易出现分离焦虑不愿上学,也能独立处理幼儿园里的社交问题。

其实前面说了那么多,辣妈的倾向还是有能力、有时间的就给孩子报一个早教班。

当然,上了早教班的孩子也不意味着会比同龄人更加突出,比他们早会说话、唱几首歌、会英语,而是父母选择了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

当父母自己的知识、时间、经验都不足于支撑孩子的教育的时候,不妨将“早教”这件事情交给专业的早教机构,给孩子做适宜的智力开发和高质量的陪伴。

不过,如果家里父母有足够的经验、精力和时间,我们可以自己在家可以给孩子做早教。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网上就能找到很多有趣的课程讲义、音乐和 游戏 ,借助app等参与孩子的一切,发掘孩子的兴趣。

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空间开辟大运动场所,可以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游乐场所,周末就带孩子外出或者去不同的地方旅行,适应环境。

社交能力也同理,多和小区邻居交流,组团遛娃,多同龄的宝宝接触。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从来就离不开父母的亲力亲为,父母都积极参与了,在早教班或者是家里又有什么差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