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若需送教上门需填写一张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写清楚情况即可。送教上门意思是老师到家里进行教学。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普及义务教育让特殊家庭的特殊孩子比如残疾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提出了送教上门。龙南市特殊教育学校电话:15180217998。龙南
若需送教上门需填写一张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写清楚情况即可。送教上门意思是老师到家里进行教学。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普及义务教育让特殊家庭的特殊孩子比如残疾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提出了送教上门。
龙南市特殊教育学校电话:15180217998。
龙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由龙南市教体局主管的培智类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对智障、聋哑等残疾儿童进行培智教育。截至2012年12月,学校拥有康复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学校拥有教师4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1人)。已招收智障学生9人。
为了让不能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本学期,龙南市特殊教育学校继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送教上门”不仅让特殊儿童在肢体活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也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温暖了他们的心灵。
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近日,龙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市残联的组织下,带领部分学生开展了第三十三次助残日研学活动。
在市残联志愿者的陪同下,孩子们先后来到虔心小镇、市图书馆和市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在活动中,陪同前往的家长、老师,市残联的志愿者们以及所到场所的工作人员,无不让孩子们体会到社会关爱体系的友好。
我与送教上门工作结缘已经有10余年了,最早的从实验小学的小江 、凤川的小陈(化名),到深澳小学的申屠(化名),从我自己送教到带队送教,各种滋味还是历历在目的。
去年开始我写了几篇教育方面的,其中就有很多是关于辅导差生的,如《把20分教成50分的意义》《积极回应家长对美好教育的期盼》,有一篇直接是写送教上门的,如《理念与行动的距离——关于申屠XX同学要求回校跟读的思考》。“播种田埂上的希望”,这个题目,就来自其中一篇,我是这么写的:“ 当然,会有更多的文化学科差的孩子,通过辅导后仍旧如此。即便如此,这提高的30分也有意义,至少对他和他们家族而言,类似于春天田埂上的种子一样。对,田埂上,发芽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至少还有希望。我们的小学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春天希望的种子,让孩子和家庭都能过上几年怀揣梦想的求学日子 。”
当然,需要送教的孩子,可能连“田埂上的希望”都没有。不能因为没有希望,就不去送教了。接下去我从送教工作的意义解读、实际做法、未来设想谈谈我对此的点滴思考。
一、意义解读
1公平意义大于成本意义:送教上门、特殊教育,需要很多的投入,包括精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它所折射出的教育公平意义显而易见是最重要的。现在国家在提“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第一位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公平是第一位中的第一位。国家也在推“脱贫攻坚”,关注弱势群体,我们所做的“送教上门”其实就是教育系统的“脱贫攻坚”,这点,我们要有高度的政治站位。
2情感意义大于分数意义:送教上门可能对学生的分数、素养发展起的作用不大,但辅导背后的情感意义显然让百姓有更多的更温暖的获得感。在里我是这么写的:“ 有些人教了多遍他还是不会,分数是教育教学的其中一个意义,教育还有一个比分数更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力量,就是情感——爱与被爱。让一个学习存在困难的孩子,从他刚刚入学开始,通过老师这本无字之书,读出了爱与被爱,读出了尊重、乐观、耐心、永不放弃,这些温暖的情愫会怎样在他漫长的人生中滋长、翻涌,并且激励、延绵。 ”
二、实际做法
实际的做法应该每个学校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次数、送教人员、送教内容有些不同。实际操作时,不同的送教对象应该会有不同的安排。我总结了一下,仿照脱贫攻坚的说法,12个字,叫“宜送则送、宜教则教、宜来则来”。
1宜送则送:家长有要求的,(有些家庭不愿意的)我们按每两周一次送教;选择和确定相对集中的教师,尽量少更换,便于送教对象对老师的情感认同。
2宜教则教:能够教的尽量教,教简单知识、教简单技能;家长有需求的,可以先教会家长,让家长在家里陪同小孩子学;“教”永远是相对的,更多的精力要放在情感上,陪同玩,让孩子脸上有笑容。
3宜来则来:这学期,我们送教的对象申屠同学有来学校感受学习的愿望,在他外婆全程陪同的基础上,每天上午半天在学校跟读。来了,我们欢迎,外婆放弃自己的时间和工作陪读,我们的老师要有悲悯情怀,让他开心地学,并且学有所成,底线要求是认识几个常见的汉字和会简单的日常交流,让他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作为人的尊严。我要求老师做好三个一“一次手把手指导、一次课堂对话、一次反馈和激励”,要让他来的有意义,有收获。
三、未来设想
1固定人员,科研跟进:任何一个送教对象,都是一个最好的科研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研究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
2帮扶团队,爱心前行:成立班级小朋友帮扶团队,最好是同小区的、同村的伙伴,利用周末或空余时间团队帮扶,爱心前行。
3专家指导,静待花开;需要特殊教育专业老师现场指导,根据对象不同,确定可以教什么,大致怎么教,让我们的送教更专业化。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为了让特殊儿童享受教育的权利,我校将“送教上门”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之中。我们将不忘初心,携手砥砺前行,不断完善,力求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全面、更人性、更有效的特殊教育服务。根据学期初计划再次开展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3月9日上午经我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选派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 —— 葛彩云、 李秀霞前去许振锋家中“送教上门”服务(许振锋,男,11岁, 脑瘫,无法正常入学。)并赠送了学习用品(书包、笔、作业本等)。
送教老师克服家务繁忙和心理压力,放弃休息时间,带着疼爱、带着热情、带着爱心,全身心投入到这份崇高的事业中,她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只求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心。
该校教师先是向家长询问残儿最近的相关情况,随后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笑容对残儿进行教育引导,通过各种活动、游戏,走进孩子的心灵。经过多次送教服务,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适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了学校和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激起了家长欣慰的泪水,点燃了残疾家庭生活的希望。
沟通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信任的建立;沟通是为了孩子的点滴进步。送教老师都能耐心细致地与家长沟通交流,也能认真听取家长的心声。
此次活动,有针对性地传授学科知识,指导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与孩子面对面进行沟通交谈,同他交朋友。我校老师将义无反顾把此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不仅要让残儿真切的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注与关怀,还要让他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同时也要给家庭带去更多的欢声笑语。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残疾儿童更是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爱。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送教上门工作机制,动员更多的教师参与到送教志愿服务中来,将“送教上门”作为学校一个长期的爱心工程持续开展下去,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更有效、更人性化的上门送教服务。
愿我们的关心与呵护能让他拥有期盼的翅膀;愿我们的爱心能开启他心灵的天空;愿我们都能借他一双翅膀让他飞向太阳;愿我们……
特殊孩子成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送教路上“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要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杨庙乡陈庄小学
2019、3、10
附:工作纪实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