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玩具是什么意思

孩子 0 21

冰墩墩玩具是什么意思,第1张

冰墩墩玩具是什么意思
导读:冰墩墩是一只非常可爱的企鹅,它的样子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冰墩墩玩具则是一种以冰墩墩形象为基础而设计制作的玩具。冰墩墩玩具可以分为布娃娃、公仔、钥匙扣等类型,也有不同规格大小,适合各种年龄层人群。它们做工精细,质量优良,深受儿童及成年人的青睐。

冰墩墩是一只非常可爱的企鹅,它的样子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冰墩墩玩具则是一种以冰墩墩形象为基础而设计制作的玩具。冰墩墩玩具可以分为布娃娃、公仔、钥匙扣等类型,也有不同规格大小,适合各种年龄层人群。它们做工精细,质量优良,深受儿童及成年人的青睐。冰墩墩玩具一定会成为你孩子的最爱。

冰墩墩玩具的种类繁多,一般有布绒娃娃、毛绒公仔、钥匙扣、餐具套装、靠垫、睡枕等等。因为其可爱的形象和造型,在市面上备受欢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在儿童中很有人气,在相应的市场上销售也相对来说比较不错。无论是送人还是用于自己收藏,冰墩墩玩具在周围都能带来很好的心情。

随着企鹅形象在儿童和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冰墩墩玩具的市场销售持续火热。冰墩墩玩具的品质相对来说比较优秀,同时价格相对方便,很多消费者能够接受。不仅在实体店的销售火热,在电商平台的销售情况也不错。2021年,冰墩墩玩具的销售指数还在不断攀升。相信,在未来,冰墩墩玩具会越来越被大家所喜爱。

引言: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绒绒,受到了国内外网友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更是你吃了广大市民排队争相购买,一墩难求。这两个吉祥物在设计时都是用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作为创作原型,我国的国宝熊猫加上糖葫芦的冰糖外壳而成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世界人民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奥运会的吉祥物。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以中国传统的灯作为创作原型,而本次20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恰逢中国农历春节。

一、冰墩墩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熊猫本身就是中国的国宝,并且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外形憨厚可爱,而在设计团队将最初的冰糖葫芦创意的冰糖外壳保留,经过数次的修改,最终将冰糖外壳与国宝熊猫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人们现在看到的冰墩墩形象。其实熊猫的设计非常的困难,因为已经有许多的吉祥物都是通过国宝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将熊猫与博奥会的主题相匹配我一定的难度,但是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上非常独一无二并且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动物,而国际上的人一看到熊猫,也就能够知道这是中国冬奥会的吉祥物,不需要用任何的言语来进行解释。

二、雪容融

雪容融这个吉祥物是一个灯笼的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于创作者对于家乡年味的印象,而北京冬残奥会与冬奥会正值中国农历新年,设计者说当时的唯一想法就是做出的这个吉祥物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在设计团队的多次沟通之下,水容容的身上还出现了鸽子,长城以及本次冬奥会的跳台滑雪场地是如意等元素都融入到了这个吉祥物的形象之中。穿着冰糖外壳的冰墩墩,就像是老北京的小吃,糖葫芦上的冰糖外壳一样,和国家速滑馆的外形形状上的冰丝带有千丝万缕联系。

而冰墩墩的冰糖外壳其实是它的能量加持,就像是宇航员的航天服一样。而雪容融的“容”,有着包容宽容,交流互鉴的意义。“融”是意味着融合,温暖,相知,相融的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红,大红灯笼与雪的形象相结合,更是有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充满了喜庆与生机。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突然之间爆红,线上抢不到,线下排队限号买,众多网友纷纷留言希望能够尽快补货,期盼早日实现“一户一墩”,可见冰墩墩的受欢迎程度有多高,其实冰墩墩之所以能够供不应求,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恰逢春节,工人放假休息,只要等到复工后,相信大家都能够买到冰墩墩和雪容融。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在北京,为了能够买到心仪的冰墩墩,不少人冒着寒冷的天气在专卖店门口深夜就排起了长龙,当然也有不少人做起了“黄牛”,想要高价出售“冰墩墩”,有些网友还陷入了骗局当中,“一墩难求”也就成为了网络热搜。

针对“一墩难求”的这种现象,北京冬奥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当前冰墩墩不容易买到的情况,已经和相关企业进行了多轮沟通交流,目前冰墩墩生产工厂已经有序复工,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产品的生产,而广大网友切勿从“黄牛”高价购买冰墩墩,不要相信价格炒作。

同时为了增强春节喜庆的氛围,冰墩墩毛绒玩具新春版也在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开售,但是这个产品从上架到结束,过程不到3秒,就被网友们秒光,可见这个冰墩墩抢购的难度有多大,如果网速不好的话,说不定连上架的时间都没看到,就没了。

和很多网友的想法一样,我也觉得如果外面买不到的话,那工厂员工应该能够人手一个吧,但是根据工厂员工解释,众盛硅胶作为制作“冰墩墩”硅胶套的厂商并无销售权,所以他们也没有冰墩墩,而负责生产的晋江恒盛总经理连海安也表示,他孩子哭着要一个冰墩墩,他也表示无能为力,连找一只残次品应付一下都找不到。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冰墩墩(英文:Bing Dwen Dwen,汉语拼音:bīng dūn dūn),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的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而其头部外壳的造型则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了彩色的光环,科技感和未来感十足,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一、设计理念

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2019年9月17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在北京首钢园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举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揭开神秘面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既在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

      冰墩墩是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的特点。熊猫头部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的头盔,整体造型像航天员,是一位来自未来的冰雪运动专家,寓意现代科技和冰雪运动的结合。

从图中可以看到冰墩墩掌心的小红心

冰墩墩掌心有小红心。冰墩墩抛弃了传统元素,充满未来感、时代感、速度感。

二、团队的故事

    “虽然我们地处南方,尤其广东的孩子几乎没见过冰雪,在我看来,恰恰是因为他们没见过冰雪,说不定对冰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强。”

                                                                        ——曹雪(“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

冰墩墩创作手稿

    由广州美术学院团队设计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 吉祥物“冰墩墩”延续了以往重大体育赛事中使用熊猫形象作为吉祥物的传统。并加入“冰壳”、“冰丝带”等当代元素,凸显未来感和科技感。

      “冰墩墩”设计团队代表、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曹雪表示,更多创意未来将体现在各种动态的“冰墩墩”身上。“过去,吉祥物大多以静态形式展现,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冰壳多变的优势。”曹雪介绍,比如吉祥物在标准形态时可能手上、脚上都没什么,但当彩色光环发光, 伴随着一个响亮的铃声,“冰墩墩”瞬间就会装备上冰刀、护目镜等冰雪运动器械,极具时代感。“冰是水的固体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上善若水’ 的说法,水看似是个无形的东西,但是它恰恰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形态,这也是我们给‘冰墩墩’的一个创意想法。未来,它出现在互联网、电视上时还会有各种表现,它是具有科技感的,但是这种科技是带有温度的科技。”

会有,因为冰墩墩作为冬奥会吉祥物,他不仅仅是文化与文化的衍生品,还拥有比竞技比赛更蓬勃的生命力。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冰墩墩”正式以吉祥物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面世之初的“冰墩墩”,也曾掀起一番小热潮,随后逐渐归于沉寂。不少人的冰墩墩在家中某个角落里积灰,不温不火。

直到2年后,冬奥会开幕前夕,冰墩墩的热度骤然上升,相关 数据显示,开幕式当天,冰墩墩热度为25万,开幕式后,热度不降反升,并在2月7日以近93万的数字登上热度最高峰。2月20日,冬奥会圆满落幕,冰墩墩热度首次赶超冬奥会热度。

离开奥运会大环境的加持后,这只熊猫该如何笼住大众的热情?从事大类经济研究多年的黄河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裴方亮给出了他的看法。“相较于竞技体育短时间内点燃起的全民激情,文化、文化的衍生品做好长线发展的规划,必将拥有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裴方亮说。

吉祥物的诞生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因此,北京奥组委从遴选之初就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对冰墩墩、雪容融的吉祥物形象进行了著作权登记,并作出周密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划。

冬奥会期间,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查侵权行为。除了知识产权保护外,裴方亮认为,每一届奥运会都有新的吉祥物诞生,这对奥运吉祥物的长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限制。

11月27日,一则《中国好邻居》暖心视频刷屏,视频中小区一位2岁孩子核酸阳性,父母为了不拖累邻居,穿着防护服抱着孩子准备去方舱隔离。因孩子患有哮喘,邻居们纷纷赶来劝这家人留下。视频发布后,网友评论“感动”“充满温暖”“支持”。据介绍,此事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慧谷阳光小区,经过争取以及同单元邻居签字等过程,目前街道允许当事人自行决定要不要去方舱。

11月28日,辖区东湖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疫情的转运工作由街道负责,警方并不清楚,如果居民对后续处理情况有担心,警方可以帮忙向社区反映。“这个小孩的安全情况你肯定不用担心,就算他被隔离了,真的有发病,肯定是该看医生就看医生,不会说不让他去的。”该工作人员表示。

网传视频截图

一段时长2分钟左右的视频显示,一位身穿防护服、背书包的男子抱着穿防护服的小朋友从单元楼走出来,身后还跟着几位“大白”,准备前往方舱医院。男子解释孩子患有哮喘,这时,几位邻居连忙劝阻:“家里都照顾不好的话方舱能照顾好吗?”“带孩子去方舱啊?天哪!”“方舱只有基础医疗,你知道什么情况吗?去哪个方舱?”

网传视频截图

男子回复“不知道”后,有邻居说道“方舱连药都没有,你带着孩子过去医生顾不上你”“太危险了”,还有邻居表示“遇事咱们同个小区的还能帮助你”“有急事就打120,去医院”,大家纷纷劝这家人留下。随后,男子抱着孩子返回。

邻居纷纷劝男子一家留下

据介绍,此事发生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慧谷阳光小区。11月27日,据媒体报道,此事有了后续,一位就在该社区的朋友证实,经过争取以及同单元邻居签字等过程,目前街道允许当事人自行决定要不要去方舱。还有消息显示,孩子爸爸在微信上表示:“目前我们在家。刚社区给我们电话了,说让我们自己决定。”

网传

另有网传显示,多位小区业主一起在该单元楼下签署了承诺书,孩子家长在小区业主群说道:“目前我和孩子在家里了,有派出所给我电话,我提供了孩子哮喘三次的住院记录,和我沟通会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相信街道会给出一个合理的结果。我看群里说目前207号楼2单元封控了,请大家注意自我防护和日常消杀。”

网传

11月28日,潇湘晨报记者从慧谷阳光小区物业和果岭里社区获悉,确有此事,但后续的处理结果需要咨询东湖街道办事处。记者多次拨打东湖街道办事处电话,截至发稿未接通。

28日,东湖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疫情的转运工作由街道负责,警方并不清楚,如果居民对后续处理情况有担心,警方可以帮忙向社区反映。“这个小孩的安全情况你肯定不用担心,就算他被隔离了,真的有发病,肯定是该看医生就看医生,不会说不让他去的。”该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12345市民热线服务客服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阳性感染者的居家隔离,首先必须保证其同住人和周围邻居里没有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患有急性病或慢性病的人群,才可以进行初步认定,“而且还必须得到他所在的小区周围居民的同意才可以。”该客服人员还介绍,所在区域不同,处理方式也会有差异。

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11月27日0时至24时,新增84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048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增28例本土疑似病例,3414例隔离观察人员、474例社会面筛查人员;新增16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23例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23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55例。

据北京日报报道,如果邻居同意,阳性人员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想法目前可行吗?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介绍,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作为医生,确实在临床上看到了有些老年人感染后,会发展成重症病例,或加重原有基础病。

因此,家有老人、病人或即将参加考试、有重要工作待处理的同小区居民,也许会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这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居民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的情况。”李侗曾说。

潇湘晨报记者蒋紫雯

延伸阅读

“阳性居家隔离不送方舱”是否可行?专家分析

北京此轮疫情已持续近两个月。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11月26日,北京新增74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560例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已突破4000。

在同样的防控处置下,本轮疫情为何如此复杂?对于部分小区流传的“邻居阳性可居家”倡议,应该如何看待?4名死亡病例均为新冠轻型,接种疫苗是否还有意义?

11月27日,对于市民关心的多个问题,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进行了释疑。

问题1:采取了同样的甚至更大力度的防控措施,为何此轮疫情感染者居高不下?

李侗曾: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作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一种,BF7的传染性太强,德尔塔的R0是5-6,奥密克戎超过了10。且奥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喜欢在上呼吸道繁殖,这意味着感染者能够通过说话、咳嗽,感染给更多的病例,周围的人更容易传染上,奥密克戎轻症较多,也容易降低警惕性。

即便和奥密克戎其他变异株相比,如与年初BA1、BA2和前段时间很多地方流行的BA5变异株相比,BF7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能力更强,是目前国内奥密克戎家族中传播力最强的新冠变异株。

此外,奥密克戎感染后1天就可排毒,两三天就可出现第二代病例,因此依以前的检测频率可能漏掉一些人,检出阳性的时候已经造成了传播;从我个人接触的病例看,虽然感染性增强了、代际时间变短了,但感染后转阴的时间仍在7-10天,也没有缩短。我觉得这些都造成了防控的难度增加。

问题2:BF7的特点是怎样的?

李侗曾:BF7是奥密克戎的一个分支,因此也遵循了奥密克戎的特点:

首先是免疫逃逸能力很强,接种过疫苗和感染过的人,虽然获得了抗体,但是面对奥密克戎仍然可能再次感染,从全球看,各地都因奥密克戎引起了疫情反弹。

其次,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短了,传播速度更快了,感染后两三天就已经有传染性,可以出现第二代病例。一旦流调慢一些,人数就可能迅速增加。

从致病力角度看,相比原始毒株、德尔塔有所下降,更多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流涕等,少数人有消化道症状。

问题3: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方式是否可行?

李侗曾: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或密接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是不能只考虑自己,需要考虑家庭以及社区。

从家庭的角度看,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家庭成员有老人、孕妇一定要小心;我们在临床看到新冠给每个家庭带来的影响千差万别,一些老人感染后会成为重症、危重症病例,基础病加重。如果家里没有高危人群,那么邻居家是否有?他们是否有顾虑?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到两种观点。有的群体同意,也有的居民在邻居阳性后很关心何时转走,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家庭。

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情况。将来怎么调整,要做好预案。

问题4:北京此轮疫情出现了4名死亡病例,有什么特点?接种疫苗还有意义吗?

李侗曾:从总体信息上看,死亡病例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从我们看到的一些偏重病人看,一种是本身基础病就很严重,另一种可能是感染新冠后加重了基础病。

接种疫苗的问题,根据全世界的反馈,疫苗可以降低重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重症病死率明显低于完全没有接种的人群。

对于疫苗犹豫这个问题,其实疫苗非常安全,包括很多老人担心的慢性病等,只要处在疾病稳定期,不用过于担心。很多老人完成了全程和加强接种,结果非常安全。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呼吁老年人尽快完成加强接种。

问题5:目前对不同分级的患者是如何治疗的?

李侗曾: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可以暂时不治疗,也没必要用药。但要区分高风险人群,比如老年人、基础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长期吸烟人群、肥胖人群、孕晚期人群,他们可能出现症状甚至重症。

对于轻型病例,主要是对症治疗,高风险人群如有必要也会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普通型病例,很多已经有肺炎,如果经评估进展风险比较大,可以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