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2023高考全国第一名是谁?2、广东高考状元2023第一名是谁??3、全国第一名状元2023是谁4、孩子高考结束后,家长应该送什么礼物?5、山东省高考第一名是谁6、北大家长教育经验:按部就班不逾越 ——我送“慢热型”女儿上北大2023
- 1、2023高考全国第一名是谁?
- 2、广东高考状元2023第一名是谁??
- 3、全国第一名状元2023是谁
- 4、孩子高考结束后,家长应该送什么礼物?
- 5、山东省高考第一名是谁
- 6、北大家长教育经验:按部就班不逾越 ——我送“慢热型”女儿上北大
2023高考全国第一名是彭子年考生。
全国高中毕业考试第一名肯定是来自百年名校的河南开封高中彭子年考生(理科),考试试卷裸分727分,民族加分5分,最后总成绩732分,在全国统一理科考试试卷考试中为第一名。
全国理科状元第一名:来自云南的一位小伙,叫作赏鹤阳,他的满分成绩是744分,要清楚高中毕业考试满分是750分,这个744分放到历届高中毕业考试都是比非常高的,历届高中毕业考试有一个满分750,还有一位山东学员是749分,这位学员也算是为云南做了一个宣传,真是优秀的人才。
全国各省市地区高中毕业考试状元去向?
据校园网统计23%去了北大,31%去了清华,11%去了复旦大学,8%去了香港,5%去了中科大,3%去了上海交大,1%去了人大。其它的出国了。每个省份高中毕业考试状元大部分选择了清华和北大启动她们的大学生涯,也有去海在读书或留学的。
全国高中毕业考试状元最多的省是:广东广州市。至中国各地区省级高中毕业考试状元分布在230个地级城市的近600所中学,四川上榜城市数量为10个,排名第七,状元人员数量最多的城市是成都。
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外,在中国最盛产高中毕业考试状元城市排行榜中,成都市榜上有名,在至里,培养出了22名四川状元,列中国最盛产高中毕业考试状元城市排行榜第七。这当中,成都市外国语学校的状元人员数量最多。
高中毕业考试全国最高分出炉,来自河南开封高中,732分!不单单是河南状元!还是全国乙卷12省份状元!陕西第一名727为12省第二名不出意外,河南这位考生应该也是全国总状元了!高中毕业考试最难省份,造就最顶级状元!
广东高考状元2023第一名是谁介绍如下:
袁海洋。来自江门新会广雅中学的袁海洋同学成为了2023年高考状元, 这是江门的一大盛事。
高考的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 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历史沿革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全国第一名状元2023是杨一鸣
具体分析:
在2023年的高考中,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的杨一鸣同学成为了全国的高考状元他取得了总分726分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江西高考历史上的记录。杨一鸣同学在数学和理综科目上都取得了满分,英语考了144分,语文成绩虽然稍差一些,但也达到了132分的高分水平。
他的答题卡曝光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尽管杨一鸣同学的字迹并不算特别好看,但卷面整洁工整,没有一处涂抹的痕迹,展现了他的认真和细致。尽管语文作文没有得到满分,但仍然获得了52分的好成绩。杨一鸣同学的优秀表现让人们赞叹不已。
杨一鸣同学的优异成绩不仅体现了他的才华和努力,还反映出他在高中三年里的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他在数学和理综科目都取得了满分,这需要他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他的英语成绩也非常出色,达到了144分,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成绩。
虽然语文成绩稍逊一筹,但132分也是非常高的分数。杨一鸣同学的答题卡展示了他的认真态度,整洁的卷面体现了他的细致和耐心。虽然语文作文没有完美,但获得了52分的好成绩,可见他的文笔扎实。
杨一鸣同学的优秀成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就,也是他家人和老师辛勤付出的结果。杨一鸣同学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的培养都对他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拓展知识:
杨一鸣成为2023年全国高考状元,总分达到惊人的726分,其中理综满分,语文132分,数学150分,英语144分。据知情人透露,杨一鸣的父亲是江西财经教授,这也许是这位状元的成功秘诀之一。
每个孩子的未来发展都与父母的影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容颜、性格还是智商情商,都有所反映。杨一鸣的家庭环境,可能是他在学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动力源泉之。
同时,杨一鸣的出现也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少学子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拥有同等机会。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加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充分的发展机遇。
总之,杨一鸣的成功不仅是他自身的辉煌成就,更是教育公平和资源优化的显著标志。期待未来更多的学子,在公平的教育资源下,都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取得巨大成功。
孩子高考结束后表示对孩子的祝福时可以送以下这些花。
1、向日葵是一种暗示美丽和希望的花。人们看到的是美好的未来。所以庆祝考试成功可以为高考生送上一束向日葵。
2、百合花的花语就是高贵、洁白无瑕、万事顺利、心想事成等,对于即将高考的学子来说,最想的便是考试金榜题名了,送上一束百合花寓意很好,庆祝考试成功,送百合花是不错的选择。
3、可以送上富贵竹,富贵竹代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送给高考学子有着步步高的寓意,祝福高考足额自能高升,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4、除了鲜花,蛋糕也是不错的选择,考试本身就是很费精力的事情,尤其像高考这种对人生有重大意义的考试,学子们考完后出来人是恍惚的,而蛋糕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糖分,帮助人恢复精力,同时蛋糕也有庆祝的意味,考完以后吃蛋糕,有和孩子一起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的美好寓意。
5、如果和孩子不在同一城市的情况下,送红包也可。红包是最直截了当的奖励,从考完试到公布成绩之前,这段时光对很多学生来说,可能是十几年来最自由的时候了。让他们尽情享受欢乐吧,去旅游也好,去找朋友狂欢也好,去大吃一顿也好,父母把红包送给孩子,剩下的就让他们自由安排。
山东省高考第一名是王瑞鹏。
每个省份都会有状元,今天的这个状元不同寻常,他曾打破了山东省高考最高分的记录并保持高分数年之久。这位状元的牛气之处在于离高考满分只差了一分,高考满分750分,这位高考考生考了749分。
高考作为改变莘莘学子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承载着众多孩子出人头地的梦想、背负着很多家庭鱼跃龙门的期望。高考是较为公平公正的逆袭平台,它不看出身、不论身份,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实现人生的第一飞跃。
寒门学子通过高考金榜题名改变命运的例子层出不穷,从一无所有到功成名就的贫困书生不在少数,自从高考恢复以来,每年的高考都有令人高度关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夺得头筹的状元必定是自带光环、不同寻常之人。
山东高考的难度
山东高考的难度属于地狱级别的,仅次于河南。山东与河南一样,都号称高考大省。这里的大省指的是考生多、名校录取率低。其实,就是升学难。因此,面对高考的残酷竞争,山东与河南、河北都采取魔鬼式训练,俗称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山东考生除了人数多,考本科的难度可能也要比别的省市要高一些,2021高考滑档就创了新高,有4万多名考生超本科线还遇到了滑档的情况,从统计来看,高考分数在500分的,滑档数量有375人。
山东本省除了山大、中海洋、中石油三所211大学外,其余的省内本科院校,录取分数并不低,一般的人不一定考上。能够考上山大、石大、海大的考生一般都是全县前几名的,就算是省内的济南大学、山师、曲师,至少也是学校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考上。
能够考上北大,在12年前,对我和女儿来讲,就是一个幻想,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是别人家的孩子才能够成就的伟大事业,是一个美丽传说。能够考上一个一本院校,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独立生活,是6年前,女儿刚上初中时我们对她的期盼。能够考上一个985院校,跟高水平的孩子同台竞技,增长才干,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是我们三年前对孩子的愿望。如今,孩子以山东省东营市理科第一名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她把传说变成了现实,让我们梦想成真。
回顾女儿成长的过程,确实有点“慢热”,有些让人纠结。高中阶段,她相继参加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奥林匹克竞赛,虽均有斩获,却没有一项成绩进入省级一等奖;进入过北大的信息学暑期课堂,却在评选优秀学员时败北;参加过北大博雅招生计划,却最终折戟沉沙。然而女儿在学习上仍然是按部就班,不骄不躁地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学习和高考准备,不急于求成,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能够进入年级前三,高考时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成绩,不问成绩,不负青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回顾17年的育儿历程,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教会孩子养成好习惯、成长路上永远保持上进心、阶段性地调整好理想目标、时刻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是我教育孩子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管好孩子的“嘴”和“腿”,有助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嘴”,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吃,二是说。我的意思是一定要教育孩子从小要学会吃饭和讲真话。在吃上,从幼儿时期及小学阶段一定要解决孩子偏食、暴饮暴食、走食(边走边吃)、玩食(边玩边吃)和无节制吃零食的恶习。定时定点吃饭有助于孩子生活上身体棒、上课精力旺、活动体力壮,对孩子形成阳光性格有好处。敢于让孩子讲真话,即使发现错误问题而不温不怒,是一个优秀家长的必备品质,也有助于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孩子大都活泼好动,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坐得住,就是要管好孩子的“腿”,培养孩子在凳子上的定力。只有坐得住的孩子才能保持上课的注意力,才能保证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在幼儿时期让孩子学习画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能够提高孩子在学习上的注意力,让他们安心于在桌椅上;另一方面,大多数小学作业初期都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对于增强幼儿时期孩子的学习自信心有帮助。
二、做一个上进的人,哪怕每天进步那么一点点,像救命稻草一样牢牢抓住,成功就会被你抓在了手中
我非常欣赏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一句话,这是连长高城对战士许三多的评价:“他每遇到一棵救命稻草就死死抱住,有一天,我回头一看,嚯!他抱着的,已经是一棵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我很佩服女儿初中时当时的班主任赵老师,利用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他陪同孩子们在课堂上看完整个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教诲孩子们领悟其中的道理。现在我也不清楚当时女儿懂不懂其中的道理,反正当时立下的目标是:做一名淑女。在做一名淑女的问题上,我与女儿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闺女,为什么立志做淑女”
“老师说,男生应该当绅士,女生应该做淑女。”
“做一名淑女,是一个好目标,但是,很难的,需要在德、智、体、美上全面发展,需要自己长期坚持和发展才能成功!你能做到吗”
“我先做做试试吧!”
为此,女儿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是:每天围着操场跑四圈,强身健体;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保持高效率;与水平高的孩子交流学习,找到学习榜样,最终做一名知书达礼、美丽高雅、身体健康、善良恭谦的淑女。
学习上成绩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坚持的结果。正因为女儿的坚持,学习成绩从初中入学时的年级100多名,到中考时的年级十几名;从高中入学时期的五十六名,逐步进入年级的前30名、20名、10名,直至高考时的第一名。
只要孩子有上进心,有心生向上的愿望,我们家长都要全力支持和呵护!
三、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进步,才能有与孩子平等对话的权利
到了中学阶段,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说,孩子学习太累,回到家不愿说话,更不愿同大人交流,而且脾气相当大,见火就着,常常发生家庭战争,尤其是母女或父子之间更为多见。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认为是我们家长的原因,起因是对学校阶段性的学习任务不了解,对孩子所需要的帮助不关心,谈话不在一个认识层面上,没有“共同语言”。
进入初、高中阶段,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自以为是但思想不成熟;内心要求独立、遇事喜欢自己做主又怕承担责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认可,但又不愿付出更多努力等等,这是大多数孩子的通病。作为家长,一定要及时掌握与孩子相关的教育、学习知识,才能主动参与到孩子的交流中,才能正常的对话。
你清楚孩子在学习上有什么优势和兴趣爱好吗
你知道这个阶段孩子参加的活动有什么目的吗
某个阶段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你具体分析过吗
你了解一些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改革后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吗
你对高校的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的政策有过探究吗
这些问题有时会不断的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家长耐心分析和研究,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以孩子的视角,以老师的眼光看待具体问题。这需要我们家长放弃一些不必要的聚会和饭局,积极地了解现在的教育体系和知识,别让孩子说,“老爸,你不懂,别瞎说!”。
四、坦诚面对高考现状,要站在老师的立场上看问题,从心里上主动接受,而不是一味地埋怨授课老师的讲课质量,避免同孩子“一个鼻孔”出气
常常在朋友圈接收到例如北京、上海、山东(或别的省份)的考生考分相同、结局落差大的小视频、小笑话,家长们千万不能当真,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鸣冤叫屈。这只是某些人聊以寄慰的方式,千万不能添油加醋的特意渲染,因为这样只能给孩子一个不敢正视现实状况的理由,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到一个貌似可信的借口。
也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或孩子谈论,因为不适应或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我有不同的看法。学校更换授课老师是常有的事,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么讲,不是为老师说话,也不是拍老师的马屁,而是为保持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更换哪个老师,不是我们家长说了算,老师的授课方法,也不是为具体哪个同学准备的,换句话讲,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无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学会适应,正确面对;就是给予孩子正面引导,坚定地站在老师一方,从内心认定“授课老师都是好老师,教课质量都很棒”。假设我们家长不能正确对待以上问题,孩子就难免会陷入一个“厌学--逃避---成绩下滑”的恶性循环中。
在高二下学期,女儿的数学老师由一个讲课激情澎湃、幽默诙谐的男老师替换为一个严肃认真、循规滔距的女老师。为此,女儿常常发牢骚,甚至出现上课打瞌睡的现象。
“我们数学老师讲课,我们都不喜欢,比以前的老师差远了,我不想上她的课!”孩子闷闷不乐地说。
“为什么这么说,据我了解,你们现在的老师是全校的优秀老师,所带的班级成绩一向很好。”
我清楚这个老师,很有责任心,是孩子的学习方法不想改变的问题。
“全班上课都提不起精神来,讲的都是基础,声音还很小。”孩子不断地重复。
“那你们的成绩下降了吗我想,是你们暂时不适应这个老师的问题,要及时跟上老师的节奏去学习,才能保证上课的学习效率,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要跟着老师走!”
那一天,我思想工作做了一个小时。
最终,孩子高考的数学成绩是150分,满分,所在班数学成绩在学校也名列前茅。
五、肯定孩子的同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分数,更不能以某一次的成绩为值得大庆大贺或大悲大痛的理由。这样会过早的把分数压力让孩子扛在肩上,负担会很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状态
说实话,在高中阶段,老师、家长、孩子对于每次考试的分数都极为重视,孩子则是分数负担的具体承载着。作为家长要学会忍耐,不要在考完试一见面就问:考得怎样多少分这样的话,在孩子眼里,他(她)只是一个做题工具。考试成绩好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很可能是在这段时间很努力、很用功,考题却没在努力方向体现,因而成绩上却没有相应的回报。
孩子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要孩子在进步,懂得固强补弱,就要肯定!
历年来的高考不可能有重复的题目出现,而我们现在的考试题是参照历年的高考题型的,所以,千万不能拿一两次的成绩说事,让孩子迷失方向,让家长陷入迷茫。
只要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她)自然乐于告诉你成绩,分享幸福;考得不理想,多说无益。
六、教会孩子学会“放弃”和坚持,要适当进行心态稳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进入高二以后,孩子们可能面对诸如参不参加奥赛、参加哪一个奥赛英语各种竞赛、作文各种比赛、大学各种选修课,到底如何选择和把握,影不影响平时成绩等等,面对这些诱惑和考验,作为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放弃。任何事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尽善尽美。有的孩子必须进行参加竞赛,才能激发斗志,甚至达到预期目的;有的孩子可以参加英语、作文比赛,才能提高相应课目的成绩;而有的孩子只有放弃,才能保证基础知识的牢固。作为家长,只要孩子做出了选择,就坚定的支持,不能做摇摆人,有“舍弃”才有“获得”。
进入高三下学期,尤其是“一模”、“二模”、“三模”甚至“六模”等重要的考试,这就是对孩子心态能力最好的培养和锻炼机遇。对于这几次考试,因为自主招生资料所需,我只问过老师一模、二模的成绩,其他概不过问。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会孩子进行考试心态锻炼。考试前,我只嘱咐孩子一句话“把模考当高考,从心理上一定记住成绩满意时当时的考试心理状态”。通过多次的模考,相信孩子会把当时成绩好的心里感觉拿出来,把高考当成模考,考试状态自然能发挥出来。
七、关于高考目标的设定和竞争的关系问题
孩子年龄处于16-18岁, 大多数对于前途命运考虑的不周全,我们家长也心里没底数,到底孩子能考入哪所高校是不是一定能进入985、211院校,都存有不确定性,而一考定终身的政策也饱受非议。作为家长,可以依据孩子各个时期成绩水平的不断变化,来不断调整高考目标,最好是制定的目标宽泛一些,最好是从低目标定起,逐步的提升,这样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有好处。
教育孩子正确看待与同学们学习竞争的关系,考生是以每个省为单位进行选拔的,班里有比你成绩好的同学是你的福分,是你的学习上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了良好的竞争关系,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没有失败之说,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切记不能抱怨和泄气,唯有拼搏才能带来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没,只要心存向上,总有闪光的一天!
本文作者:唯一爸爸(微信公众号:元培家长经验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