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文丨饭饭妈 由于孩子从小都在父母身边没有离开过,突然要孩子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生活,孩子难免有所不适应,所以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但是孩子之所以在幼儿园会遇到各种问题,其实是因为他们在上幼儿园前,家长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才导致的。
文丨饭饭妈
由于孩子从小都在父母身边没有离开过,突然要孩子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生活,孩子难免有所不适应,所以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但是孩子之所以在幼儿园会遇到各种问题,其实是因为他们在上幼儿园前,家长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才导致的。
闺蜜小宁家的宝宝是去年上的幼儿园,在上幼儿园前半年,小宁就曾带宝宝上过一些早教班,觉得孩子应该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可是让小宁没有想到的是,她家孩子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各种大哭大闹,死活不愿去幼儿园,花了好长时间,才让孩子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结果孩子去幼儿园还没两个月,又开始出现厌学情绪,每天早上不愿意起床,只要提到幼儿园几个字孩子就开始哭,因此让小宁非常崩溃。
那么像小宁家的孩子出现的这些表现,在头次上幼儿园的孩子身上,可能都会出现,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家长也需要额外留意,这样才能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很多孩子在初次上幼儿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有的状况会在孩子去的第一天就暴露出来,有的状况则需要两三个月才出现。
所以自家孩子在上幼儿园的头几个月时,如果出现了以下这些状况,其实都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不用太过紧张。
1)孩子出现各种哭闹
通常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会和小宁的孩子一样,出现哭闹的情况。孩子之所以出现哭闹,大多数是因为内心出现了不安与恐惧感,不知道家长为什么要送自己上幼儿园,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那么有的孩子则是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所以也会跟着出现哭闹的情绪,但这种是比较好哄的。
通常孩子的这种哭闹,会持续几天到半个月,直到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这种表现才会逐渐消失。因此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只要找到导致孩子出现哭闹的原因,通常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2)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性格也就存在差异。有的孩子会比较外向,在班级里面比较讨人喜欢,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比较顺利。
有的孩子性格较为内向,可能不太善于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因此在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就使得有些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会出现不合群的情况,甚至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冷暴力,没有孩子和自己玩,所以家长一定要留意这一问题。
3)孩子不适合幼儿园的生活
那么有的孩子在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后,大约是两三个月左右,会突然出现对幼儿园的抗拒情绪,不愿意去幼儿园,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导致的。
因为幼儿园与家里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吃饭、上厕所、午睡等,都有可能出现变化,所以有些孩子并不能完全适应,甚至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痛苦。
之所以孩子在两三个月后,才会出现这种不太适应的表现,其实是因为很多孩子在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会对许多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很有新鲜感。
但是当新鲜感过去后,他们可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表现,从而产生一些抗拒情绪。
因为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所以家长想要避免的话,就一定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
而以下这几个准备,家长如果能够做好,那么将会让孩子更加适应幼儿园生活,减少很多问题的出现。
★心理准备
很多宝宝之所以会在入园的第一天各种哭闹,其实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这才使得他们会有这一表现,所以家长需要提前做足准备。
①提前和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前,一定要提前和孩子进行沟通。因为许多孩子会对家长送自己去幼儿园的行为产生误解,甚至认为家长是要抛弃自己,所以会有哭闹的行为。
那么家长可以提前与孩子进行约定,告诉孩子每天早上送他去幼儿园,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就来接,这样能让孩子的内心更加有安全感。
②让孩子选择一个满意的幼儿园
家长在挑选幼儿园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例如幼儿园离家的远近,幼儿园里的师资力量,幼儿园老师的负责任程度,这些都会是家长考虑的因素。
但是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因为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再好的幼儿园,如果孩子不喜欢,那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在挑选幼儿园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参与其中,多带孩子去幼儿园进行参观,让孩子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幼儿园,这样也能避免孩子出现抵触感。
★能力准备
有些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什么准备都没有做,哪怕连孩子的自理能力,也都没有提前培养,这就容易使孩子在幼儿园过得非常不开心。
因此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前,一定要对孩子的一些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幼儿园更好地生活。
①提前培养自理能力
孩子的自理能力在上幼儿园前,家长是一定要进行培养的。特别是独立吃饭和独立上厕所的能力,如果没有提前进行培养的话,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可能会非常受罪。
因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数量很多,老师不可能照顾的来,所以孩子学不会自己吃饭,那就很有可能会饿肚子,不会独立上厕所,就很有可能会尿裤子。
②提前锻炼表达能力
有的孩子之所以在幼儿园里,容易出现不合群的情况,其实和他们的表达能力欠缺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孩子在上幼儿园前,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的,所以家人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因此不需要孩子进行过多的表达。
但是在孩子上幼儿园后,这种理解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并不一定了解孩子,所以需要孩子拥有较为强大的表达能力,才能与老师和小朋友进行沟通。
③提前养成规律作息
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无论想什么时候吃东西,什么时候睡午觉都是可以的。因为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所以家长可以对孩子各种迁就,哪怕孩子一顿饭要吃好几个小时也没有关系。
但是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这种迁就就不可能存在了,因为幼儿园会有自己的作息时间,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哪怕是上厕所,都需要按照幼儿园的时间进行。
因此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应该提前了解孩子要上的幼儿园,遵循的是怎样的作息时间。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提前适应,避免孩子上幼儿园后,产生不必要的抵触情绪。
★后勤准备
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前,除了要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以及能力准备外,也要做好后勤准备工作,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在幼儿园生活。
①提前准备好孩子的衣物
有些家长会忽略这一准备,但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所以家长应该提前给孩子准备好在幼儿园更换的衣物。
那么家长给孩子上幼儿园准备的衣物,尽量以方便脱穿为前提,因为无论是孩子上厕所,还是睡午觉的时候,都需要孩子自己脱衣服、穿衣服。
但如果家长给孩子准备的衣物,只是比较好看,但是穿起来非常的麻烦,这其实在无形之中,会给孩子带来了许多麻烦。
而且有些衣服上面的装饰物,家长也需要留意,因为这有可能会被孩子不小心吞下,或者给其他小朋友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②提前与老师进行沟通
很多家长认为与老师沟通非常麻烦,甚至觉得老师对于这种行为非常不喜欢,因此不太会和老师提前沟通。
但事实上,家长如果能够提前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将孩子的一些情况告诉老师,这样能让老师更好地照顾孩子,这远比孩子在入学后,老师还要花时间摸索会好上许多。
因此家长可以提前告诉老师,自家孩子的一些习惯以及性格,这样方便老师更好地相处。
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如果能做好以上准备工作,那么将能帮助孩子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此外,很多家长在送孩子上幼儿园前,都会出现比较焦虑的情绪,因为会担心孩子的各种问题,所以才有这样的表现。但是这种焦虑也很容易传染,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能降低孩子被影响的程度。
一、想了解孩子的学校情况
家长送孩子去学校的时候,肯定都是想要了解孩子学校情况的。因为家长她肯定是非常好奇自己孩子未来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学习,而且对于大学来说,他们可能很久才会回一次家。所以家长她也想知道自己孩子到底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习,所以在大学一开始的时候,才会有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校。
二、第一次送孩子出远门
很多人大学都是在外地读书的,所以家长也会处于担心的情况就会送孩子去学校,这也是在他们看来,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害怕他们在路上不习惯,害怕他们到学校适应不了,甚至是怕她们在路上有一些什么突发情况,也是处于种种的担心,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在这个时候送孩子去学校。有的是直接从家里面开车,一路送过去,有的是跟孩子一起搭高铁或者是飞机过去的。其实是对于家长来说,也是耗费了很多精神的,但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也是对于孩子的爱所以才在大学开学的时候送她去学校。
三、关心孩子的方式
而且大学开学的时候,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也是怕他们一时间没有办法适应,所以才会送他们去学校。这其实也是家长关心孩子一种方式,有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根本没有必要送,但这是家长最简单的关心方式了,如果连这都拒绝的话,家长也会感到非常的伤心。再者而言,他们会觉得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送他们去学校也是自己感到非常开心的。
音乐:随着这个快节奏生活的到来,很多家长都奔波忙于赚钱养家,那么在照顾孩子上面就成为了一大难题,这些家长不得以提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但是要知道提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并不是那么适合。
一、把两岁半的孩子送到幼儿园里面去不是很合适当然了,这些家长也是逼不得已的,没有办法没有人来照顾孩子,所以只能把孩子送到一个比较专业的幼儿园里面去,让他们来帮忙照顾,不过要知道一个两岁半的孩子进入到幼儿园其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因为这个时期是他最依赖家长的时期,他的安全感还没有真正的满足,但是作为家长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提前送进去,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适应幼儿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多多去鼓励孩子,并且要做好衔接工作,帮助孩子克服那些负面的情绪,安抚他度过这个过渡期,不管白天有多忙,回到家里面都一定要去抱一抱孩子,亲一亲孩子,让他知道原来我的家长并不是不爱我,所以把我送去上学。
二、孩子身心发育的不够健全,而且他比较依赖家长两岁半左右的孩子,他的身心发育还不够健全,所以并不是很建议把两岁半左右的孩子送到幼儿园里面去,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也需要家长更加关注他的一个成长状况,父母如果说能够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陪伴宝宝,就放下工作,记录一下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的点点滴滴。而且要知道在幼儿园里面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三岁左右,甚至是三岁多,在这个环境当中孩子适应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家长能多陪孩子一段时间,就多陪孩子一段时间吧,等到孩子三岁左右再把孩子送进去也不晚。
引言: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就会提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觉得在幼儿园里孩子也能够很好的成长,但是孩子的年龄过早他是没有独立能力的,而且他很多的生活都不能够自理,而且没有办法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到时候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希望家长在孩子合适的年龄再送孩子去幼儿园。
一、会让孩子非常的缺乏安全感其实所有的家长都想要把一个最好的环境给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有的时候生活不太允许,但是提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太负责任的表现,要知道太早让孩子进入到幼儿园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这个时期孩子其实是非常需要安全感的,但是在幼儿园里面他的年龄又太小,老师也没有办法时时刻刻的照顾他,他就会非常的缺乏安全感,而且幼儿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他们又会想的特别多,所以就会导致他们的心理状况出现问题。所以提醒家长不要过早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尽可能的多照顾孩子一段时间。
二、可能会让孩子有工具性的行为和反抗心理而且有专家认为,过早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面去,会让孩子有攻击性和反抗性的行为,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的安全感最低的时期,他会用自己的一些行为来保护自己,但是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孩子的身边,没有及时引导的话,孩子的这些行为就会变成习惯,后期再想要改正的话,就会特别的艰难。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所以一定要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不要认为赚钱就可以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可以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可以让孩子变得健康,爱和关怀同样更加重要。
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关于孩子的上学也是有明确规定的,孩子几岁能上幼儿园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决定的,而不是家长决定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所以早早的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面,让孩子提前接受教育。但是提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面是不符合孩子的生长规律的,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一、会让孩子变得孤僻如果咱想让孩子提前去幼儿园,孩子的年龄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肯定是要低一些的。而且其他的孩子也并不是很成熟懂事,在和自己家孩子交往的时候可能就会问到年龄方面的事情,孩子的性格可能就会变得特别孤僻,如果孩子不愿意交流的话,就会显得特别格格不入,还是人际交往能力就无法得到提升。提早送入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在需要父母的时候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禁阁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性格上会有缺陷。
二、身体状况达不到家长如果提早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会导致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体质落后一大截。因为幼儿园的课程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设计的。如果孩子的年龄太小,可能就无法理解,而且孩子的体力也跟不上。幼儿园毕竟是一个公共场所,宝宝的免疫力比较差,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尤其是一两岁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导致孩子的免疫力下降。
三、孩子心里面会有落差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学的东西不同,如果家长把孩子提前送到学校里面去,孩子可能就会跟不上其他孩子的课程,因为别的孩子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了,孩子突然跟过去知识跟不上的话,就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时间长了之后,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心理。
一、送孩子去幼儿园需要注意什么
1、养成安全的习惯
误区:有些父母早上时间紧,送宝宝到幼儿园附近或门口就让孩子自己进去。还有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送孩子入园是应该的,但孩子大了就没必要了。
建议:早晨送孩子入园,无论你时间多么紧,都应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交给本班老师。另外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他有可能脑筋一动,就跑到别处玩去了。父母以为孩子已入园,而老师却不知道,只有到了晚上父母和老师碰面的时候才会了解情况,而这其中的时间差是整整一个白天。如果孩子真的出了问题,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再去寻找,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事。这样,就会造成父母及老师之间的误会。
2、表达积极的情绪
误区: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
建议: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尽量多勾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好感和期待,比如“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等你呢”、“老师给了宝宝好多次小红花,宝宝是最乖的”等等,让孩子一直想着在幼儿园的高兴事。
3、与老师多沟通、交流
误区:很多父母赶着上班,送宝宝到幼儿园马上就离开,忽略和老师沟通的机会。
建议:父母要借送孩子来园的机会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生活,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做好交接工作。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孩子的进步和优点,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要给孩子更多地鼓励。从而达到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父母要利用这一机会注重对孩子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如,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与其他小朋友父母打招呼等。
4、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误区:前一晚由着孩子的性子,玩到很晚,以至于早晨不能按时起床,不能及时去幼儿园或者迟到。
建议:父母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免因睡眠不足引起情绪烦躁,不愿意上幼儿园;养成准时的习惯,不迟到,对宝宝行为和健康的培养都有好处。
5、穿衣适当,物品带齐
误区:早晨起床手忙脚乱,给孩子着装不适,必备物品丢三落四。
建议:前一天晚上将孩子上幼儿园要带的东西整理好,避免占用早晨的时间,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给宝宝增减衣物。
6、树立新的健康观
误区:一些父母因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赶着上班,只好偷偷地离开幼儿园或者把孩子推进幼儿园。
建议:父母不仅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当早晨孩子入园出现哭闹现象时,父母要耐心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身体不适要及时解决;如果是孩子因为有心理负担而哭闹,父母就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耐心开导孩子,让孩子顺利进班。
宝宝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做父母的付出很多的心血。但,父母还是会百密一疏,忽视一些看似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小事。本文讲的早晨的六个注意事项,就是一个小例子。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不仅需要面对这些,还得考虑好孩子的教育升学等大问题。
二、有关的注意事项
1、有些家庭环境不利宝宝更好地成长。
如果家庭中是隔辈带宝宝,老人比较娇惯孩子,不能正确指出宝宝的缺点和不足,将影响宝宝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时,最好送宝宝到幼儿园接受正规的教育。 有的家庭是保姆带宝宝,教育的方法及观念都比较落后,保姆的文化素质低,这样会影响宝宝的个性发展。因此适合早送宝宝去幼儿园。有的家庭是全职妈妈带宝宝,家庭成员比较简单,宝宝缺乏必要的交往,比较孤独,这样的家庭也适合让宝宝上幼儿园4宝宝的生理及心理条件都具备。
宝宝到了2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他开始喜欢社会交往,同时宝宝也能独立行走、语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能听明白日常用语。他的控制能力具备,协调性也非常好。这时送宝宝去幼儿园,不会给幼儿园老师带来过大的工作压力,宝宝入园时机比较成熟。因此,当宝宝2岁后,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父母也希望宝宝上幼儿园时,宝宝入园最为合适。
2、气候上来讲春秋入园最合适。
幼儿园通畅在每年9月招新生入园,但也有春季入园和随时入园的。从气候来看,春秋两季的天气非常好,凉热适中,宝宝不易生病。宝宝着装也轻便,穿脱衣服及大小便都相对容易,但有哮喘、过敏等情况的宝宝,最好还是选择最不易发病的季节随时入园。秋季逐渐转凉,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宝宝,如果再加上入园焦虑就会更容易感冒,这种情况下,春季入园比较合适。
对于此事,我的建议是,送去就离开吧,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脆弱,如果你一直在身边陪着他,这会让孩子失去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变弱。
我一直记得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第一天,之前跟宝宝说第二天会送他去幼儿园,他非常的高兴,早上我轻轻的叫宝贝起床,他非常兴奋的翻爬起来,一边唱着歌,一边手舞足蹈。洗漱完毕,我送他去幼儿园,他一路上都非常开心的跑在前面,还一个劲儿的催我快点。
我开开心心的把他交到老师手上,他也开开心心的跟我说了再见。不放心的我,还躲在角落里面看他会不会哭,发现他非常开心的跟小朋友一起玩,我观察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放学的时候,宝宝看见我去接他,欢快的飞奔过来,抱着我说:“妈妈,你怎么这么久才来呀?”我也非常想念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开我身边这么长时间。下午我在家里很担心宝宝在学校吃不好,会饿,我在家里做好了鱼丸带给他,吃完后,我就带他去游乐场玩一圈再回家。
第二天,早上再叫宝宝起床,他不太愿意了,我多方开导,很久才出了门,一路上都没有了昨日的欢快,扭扭捏捏的走了很长时间才到学校门口,我知道他是害怕这么长时间与我分开。
我把他送到老师的身边,我跟宝贝说了再见,转身离开,宝贝迅速的追至操场,抱住我的腿,一边哭一边跟我说,我也要回家。老师过来抱着他,他拼命的挣扎,看着我离去的背影,他非常紧张,使劲推老师抱住他的手臂,一直喊着妈妈,见我不应声,又一直叫老师放开。我每走一步都特别地难受,可我依旧得离开,即使我内心千万个不舍,我也得强忍自己的感情,让他学会成长,我的眼泪在眼框里面打转,可我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
躲在转角处的我,压抑着内心的情绪,默默的观察他的表现,他还一直在哭,我很想冲过去抱着他,说妈妈陪你,可我知道那样不行。我心里非常的明白,不只是宝宝要学会成长,在这个工程中,我们也一样需要成长。
我们要做的是,接受他,鼓励他独立。而他需要的则是独立适应环境,学会保护自己,这是每一个孩子成长必须拥有的过程。所以这是一次大人和孩子共同的成长的经历。每个父母都需要正式和正确面对,控制好自己内心的情绪,不要冲动,这样孩子会更加不坚定,没有勇气去独自面对这一切,他必须锻炼自己的毅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小天使,每一个小天使的妈妈都有一颗温暖且爱孩子的心,可有时候我们的爱要内敛,不能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路上的绊脚石。
讲真实故事,写百家情感,用最简单的文字,诠释女性的各种美。个人公众平台:魏亭亭(weitt520qgfx)
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小学门口,接送学生的家长乌泱泱的,为啥现在的学生上下学都要父母接?接下来仔细分析:
一、父母接送孩子的情况不限于小学,而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直至高中都有的普遍现象
清晨送孩子上学的时间段、中午下午还有下晚自习接送孩子的时间段等(自习只有部分初高中有),学校门口几乎都是水泄不通的,人多车多。这个问题的话 是全国绝大部分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校的共同特点 ,特别是城区公立学校。主要原因在于:
学校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密度非常大的地方,加之一个学校,里面所有学生的上下课时间都是一样的 。拿我们学校来说,放学时间是11:40,铃声一响,一年级到六年级4000多个学生全部同时放学,那场景就是人的洪流。当然,有些老师可能会拖会堂,但是,拖堂的几个班级对其他学生造成学校大门口拥堵现象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学校门口就那么大点地方,那么多学生出来,加之外面还有来接孩子的家长们,形成水泄不通的局面也可以理解了。
二、那么多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原因:1、出于安全考虑;2、宠溺孩子1、出于对孩子的安全考虑(最主要原因)
小学阶段,接送学生的家长确实非常多。比例最大的是一二年级的,家长和孩子几乎1:1的比例。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因为一年级的孩子确实太小了,特别是一年级上学期。二年级的孩子也没到让家长比较放心的程度。总的来说。从一年级往上,家长来接的就随着年级逐渐递减,大概从三年级开始大部分就是自己(或者同学之间约着一起),远的坐公交车、近的走路回家了。还来接的一部分是家长比较闲的那种、另外一部分就是确实住的比较远又不放心孩子自己回家,开车来接的。
虽说现在大环境还算不错,但孩子放学或去学校的路上碰到事情的事时有发生。因此, 出于对孩子的安全考虑,来接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想法也情有可原,毕竟谁也不敢冒那个险 。
2、部分家长过于宠溺孩子
这种情况占得不在少数,特别是城区学校的。现在由于物质条件不错, 城区里的小孩很多又是独生子女,一个小孩后面可能有三四个甚至五六个大人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些家长特别是老人特别宠溺孙子孙女,“捧手里怕飞了,含嘴里怕化了”是他们对孩子最真实的描述。因此,有的家长哪怕家隔学校很近或者孩子高年级已经很大了,还是要亲自接送。我上一届的学生中就有几个这种例子,一年级到六年级每次接送孩子的人几乎没少于两人的……
结语综合以上几点,只要是在上学时间或者放学时间路过学校旁边,几乎都会发现总是堵的水泄不通、人多车多的情况。然而,撇开宠溺孩子的那一小部分家长, 绝大部分家长接送孩子其实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孩子的安全 。如果能像某些国家那样,幼儿园小学就孩子自己上学,又有几个家长愿意在上班的间隙,做这费心又费力的事。
这个问题也是现在所有家长头痛的一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您见过孩子上学家长接送的吗?没有,一个都没有,造成现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1; 社会 进步了,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了,大街宽广了,马路也宽了,马路上的车成几何量级的增长,孩子们的交通危险系数也成现了几何量级的增长,所以,家长不得已而为之。
2; 社会 在进步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孩子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也是无耐之举。至于说初、高中孩子都有接送的,不否认,但绝大部分是女孩子,现在的 社会 和四十年前不一样,那个年代,很少有女孩子出事的,可现在不一样,家长们也是被逼无奈,为了孩子的安全,也为了全家人的安宁,只好累自己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人们的物质生活确实不如现在,但是 社会 风气非常好,都在无私的学习雷锋精神,看到路上有人需要帮助时,都会出手相帮。这也是人们强烈怀念那个年代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是小学老师,我来谈谈这个话题。
以我所在的小学来说,四年级以下的孩子,家长们都接呀。每天我们放学时,马路都会拥堵,交警都会在这里指挥交通。我们从一年级开始站着队出来,到六年级学生完全走光基本就是半个多小时才陆续走光。
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家离学校特别近的,也有小伙伴作伴一起回家的,五六年级的学生也有自己走着回家的,但是低年级几乎没有。有的家长回忆自己小时候根本就没有家长接送,那么为什么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家长们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呢?
首先我们考虑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现在大家有没有发现路越来越窄,其实不是路越来越窄,是因为车越来越多。随着国民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每家每户拥有私家轿车,已经不是梦想了。司机也不再是一个职业了,而是和自己身份证一样的一个证明,驾照就是一个可以证明自己可以开车的证件。可是很多司机经过短暂的学车,获得了驾驶本,但是他们并没有多少上路的经验,这样也就加大了路人在行进过程中的危险性,还有的无良司机闯红灯,酒驾,还有大家诟病的新手女司机,家长怎么放心一个孩子自己回家呢,所以接送是必须的。
孩子的不安全因素除了车的因素,还有人的因素。有一些坏人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孩子,这些坏人包括人贩子,这些人贩子有的就是把孩子贩卖给缺孩子的家庭,还有的更无良的人贩子是把孩子贩卖给一些非法组织!没有一个家长愿意置孩子于危险的境地吧。现在谁家孩子不是宝贝的不行呢。所以接送也是必须的!
其次就是学校离家真的有点远。现在城市里是划片招生,孩子所在的小区离学校有的真心的有点远,孩子小不接送怎么办,必须的呀。还有前几年有的家庭还择校,那么家离学校就更远了,也是必须接送孩子的。
就连农村的学生,因为生源的减少,都是附近的几个村集中在一个村上学,那么学生离学校也比较远,在低年级接送也是必须的。
最后是学校的要求。在我们学校要求低年级的家长必须接送,每天我们都把学生交到家长的手里才可以,有的家长不能接,就会委托小饭桌进行接送。还有的家长雇佣出租车来接送孩子,我们都有登记,就是为了保证孩子安全到家,如果出了任何意外,学校真的承担不起责任。
在农村的小学生,在四年级前也不准骑自行车到学校。五六年级可以骑,但是家长必须给学校签订免除学校责任的协议书,路上出了事情,家长负责,否则的话,家长就自己接送,因为学校真的负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有的家长在网上看到某岛国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自己走着上学,一是人家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还有一点就是岛国都是就近入学,严禁择校,所以学校离居民区很近,孩子就可以就近入学。在人多的路口都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引导孩子过马路。
还有就是孩子们使用统一的书包,不要小看这款书包,里边大有文章,书包内部却安装有GPS定位系统,而且还有报警器,有的书包甚至还可以防弹。所以即使家长没有接送孩子,也能实时掌控孩子的情况,完全不用担心。
或许某一天我们的实力也发展到这一步,我们的家长也就不会为孩子的接送问题烦恼了。目前我们还是为了孩子的安全问题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吧。
其实每天你接孩子的路上就可以跟孩子交流沟通,这是很好的一个机会呀,孩子可以感觉到自己父母带来的浓浓的爱意。家长也会从中得到满足,有一天孩子会慢慢长大,走出你的世界,不再需要你了,那时你也会失落的。趁现在好好接送自己的孩子吧,因为这机会不是永远都拥有。
问主,现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基本上全程接送娃,只有娃到了高中,有一半住校了,而且,孩子普遍长大了,才没有接受现象,为何呢:
第一,现场交通发达,车辆过多,到处车水马龙的。3-15岁的孩子们,贪玩好动,不知道危险。你不接,你能放心?
第二,人贩子太多。不要觉得,你家孩子,被打动不了,肯定不会跟人走的。事实上,一个棒棒糖,几句好玩的话,就跟人走了。
因为,他们心智未成熟,没辙。
第三,独生子女已经是普遍现象,再说身边生两个及以上的,虽然绝对数量大,但占比,也很少了。
一家一个,必须金贵着养啊,你不接,万一有点儿事,你后悔还有用吗?
这可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之前了,一家至少两个,至少七八个的孩子的,大有人在。那种所谓给口饭吃就行的五六十岁的人,简直就是反人类的思维。
所以,孩子一定要接。高中有条件的,也要接送一下。真正的独立,是在大学开始。
在我们上学的那会儿,的确不存在父母接送的问题,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从一年级开始都是每天离家2里地的学校自己来回步行,夏天长江流域经常发洪水,我都是卷着裤腿淌水走路的,到了冬天则是在寒风呼啸中蹒跚而行,就这样在初中和小学步行了8年,既是难忘的记忆,也是一笔难得人生财富。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孩子的确都是需要接送了,要么父母亲自接送,要么就是爷爷奶奶,实在不具备条件的那也是有专门的托管机构来接送,这似乎成了一种惯例,以至于每天早晨学校周边的道路都是堵的水泄不通,交警也是每天都要过来维持交通,允许家长临时“违停”30分钟。
小学生接送已经成了一种现象和必须,不仅仅是家长重视和参与其中,全 社会 都在积极配合和支持,我究其原因,我觉得存在以下两点:
1、上学放学过程中安全问题:现代文明带来了更多的机器,车轮,到处都在施工,早高峰期间很难看到有一条是真正能让孩子放心走的路,大人走路都要随时小心,何况是小学生,家长肯定是不放心,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
另外,小学生是属于弱者,在上学放学途中如果遇到坏人也是很难应对的,这种事情我不多说估计大家也都明白,各种案例并不少见,所以家长宁可麻烦一点,也要将孩子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能放心。
2、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有加:我们过去的父母虽然也很关爱孩子,但关爱的程度和形式和现在真的不一样,刚开始我也说了,我经常是淌水上学,其实那也是很危险的,但父母一般都只会提醒我注意安全,但很少会送我去学校的,虽然父母也很爱我,但这种爱的形式和现在的家长真的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的家长可能会更倾向于,用行动,用物质去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优越性,而且也比过去更具备经济条件来实现自己对孩子的照顾。
所以,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小学生接送了 社会 现象,没法回避,也不需要和过去进行比较,当你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会想的明明白白!
想起我读小学时一件让人害怕的事情。
那时候在农村读书,虽然是在二十多年前了,但是我们那边对学习还是非常重视的,甚至在晚上都要上晚自习。
那时候都是一个村里一个学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下午放学后回家吃饭,吃完饭再回学校上晚自习,有老师看着我们写作业,复习。
那时治安还比较好,放学后基本都是跟同学一路回家,很少有家长来学习接的。但是,突然有一天早上,听说头天晚上下晚自习后,一个小孩在放学路上被绑架了。
那个小孩是我们村的首富的孩子,家里只有这一个孩子,报警后一直没有找到,后来听说是得罪了人,被报复的。
因为这个事情,学校的晚自习就取消了,毕竟学生的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说回题主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放学都要家长接送呢,还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白天上学放学都是没有家长接送的,因为那时候一方面交通上是非常安全的,没有小 汽车 ,顶多有量拖拉机,而且在路上看到的还特别少。基本不会出现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小孩丢失的事情也很少出现,家长们也放心让孩子自己上学;最后就是学校离家里很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出差错的概率很小。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小 汽车 几乎家家都有了,街道上是车来车往,小孩子安全意识薄弱,还喜欢打打闹闹,一不注意就会出差错,所以从安全的角度,家长们都会主动去接孩子回家。
另外就是学校的强制性要求。学校都会规定,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家长必须要亲自接送,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因为上学放学的时间,都是高峰期,路上车多人多,孩子如果没有家长护送,安全真的难以得到保障。
最后就是要防范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们。就像前段时间出现的一个10岁的小女孩被邻居13岁的小男孩杀害的事情,谁能想到经常见面的小孩子会杀害自己的女儿呢?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孩子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之前,家长们就要多花心思在孩子的安全上面。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上学情况。
那是70年代。我上学的时候要下一个山坡,大约要走30分钟的时间,然后要过一条不小的河,再走10来分钟,就到我们学校了。那是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
最困难的是过河。我说不大一条河,其实也还是比较大,当时在这条河上离学校不远处,就修了一个水电站,可以管周围两个乡的用电,现在这个电站的发电能力更强了。
平时我们踩跳蹬就能过去。每逢下雨天,就是那些大个子同学自发地义务帮助我们。大家自觉地在河边等齐清点我们那条路上学的人数。等那一条路的同学到齐了,大个子的同学,或者背、或者牵、或者组织大家排成一字行,大个子在两头,我们小个子在中间,一起过河。就这样,我们那条路上竟然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
雨下得特别大的时候,洪水暴涨,我们就不去上学,等水退了,又可以上学了,老师会给我们补上缺掉的课;逢到下午才下大雨,山洪暴涨,放学的时候老师也会送我们到河边,或者我们就到附近的亲戚家去住,或者到同学家去住。亲戚或者同学的家长也不反感,都非常理解,都会热情地留宿我们。现在想来,在生活那么困难的岁月,竟然有这么好的民风,真是感动和感恩!
题主这个问题,让我又一次回忆了一遍过去那艰苦而感动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现在想起来,让人心生后怕又十分感动。
现在条件好了,小学门口接送学生的家长乌泱泱的一片,让我感动也让我感慨。现在条件多好!不光是小学门口、幼儿园门口,初中校门口也是这样。幼儿园和小学门口接送孩子的并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初中接受孩子的一般都是家长是早自习前和晚自习下课后。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因为交通发达,从安全角度考虑。 现在学校都在城镇,交通也非常的发达。孩子小了,单独过马路家长不放心,于是就派老人接送孩子。
2怕孩子走丢。 前些年 社会 有拐卖孩子的现象,现在虽然减少了,但是那丢失孩子的阴影驱之不散。所以为了人身安,老人们也自愿来接送孩子。
3大家都把孩子看得贵重。 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两个孩子,两边共有4个老人或者更多。中年人工作都很忙,老人们唯恐孩子吃苦,所以都来接送孩子了。
4初中家长早上送孩子是因为孩子要上早自习,赶时间;晚自习下课后接孩子,一方面是陪孩子,增加了解的机会,因为一家人只有孩子晚自习下课后才能聚在一起。另一方面,初中家长晚自习下课后接孩子的是女生家长偏多,家长认为 社会 复杂,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早,怕孩子被外界因素影响。
5我碰到一个家长,他告诉我,他把接送孩子当成是一种快乐。 他的孙子在我们学校上初一,他家离学校不到20分钟的步行时间。我说,这么近,不用你来接吧?他说,反正吃了饭没事儿,走了一圈河堤就自然走到学校门口来了,等个10来分钟,孩子就下晚自习了。我们爷孙俩一路说笑着就到家了,很快活。
现在条件好了,学校接送学生的家长乌泱泱的一片也让我有如下的一些思考:1是 社会 进步的表现。
幼有所学,老有所养一直是古人心中的理想境界,这个理想境界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早已变成了现实。老人们不再为生计奔波,看管好孩子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这个 社会 的幸福。
2是我们这个 社会 全民素质得到提高的保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现在收到如此优待,决定了他们成人后事业和境界的起点更高。
3对 社会 的稳定作了贡献。
有家长们看管得如此严,坏分子没有可乘之机,逐渐就没有了市场,直至消失。 社会 就更加稳定和谐。
4家长接送孩子对孩子成长也有一些抑制的作用。
比如,孩子独立性要差一些,自主能动性要差些,孩子与孩子之间学习以外的就往几乎就被阻断了,与 社会 的融合也晚一些。这样,孩子在学习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就不如我们小时候了。
5老人们的一些行为还会给孩子带去一些负面影响。
我这里要说的不是隔代教育,而是等在校门外的老人们的表现。我们这里小学3点左右放学。老人们会提前1个多小时去等候。我曾经看到一小学外的“壮观”场面:那些接孩子的老人,在等候的时间里纷纷玩起牌来,常常有数十“桌”。
6在城市,接送孩子还会造成交通拥堵。
我的建议:1幼儿园,小学1——2年级的孩子可以接送,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年级不用家长接送了 。这样可以给孩子成长提供一些 社会 空间。在这之前家长的接送中,家长早就应该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思了。
2初中家长晚自习可以接。 因为学生从早到晚都在学校,父母与子女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时间。晚自习时间多数家长都已经下班,此时接一下孩子,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减少一些代沟,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3国家继续加强法治建设,为孩子们上学、放学提供和谐的 社会 环境。
因为现在人没有之前的人纯朴、善良。现在人太复杂了(有拐卖人口、有强奸杀人的、校园欺凌的)让人不放心。以前有两个三个小孩,甚至4、5个小孩,现在只有一个、两个小孩。要是生三个都养不起。所以必须接送,不能出差错。
题主问小学门口接学生的家长乌泱泱一群,为啥现在上下学都要父母接?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
我小时候上学去来都是自己一个人,不只是我,普天之下几乎都那样。因为那个年代民风淳朴坏人很少,从没听说过有拐卖儿童的事发生,自己走的安心父母在家也放心。
那时候几乎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远没有没现在这么娇贵。我记得一年级至五年级在本村上的学,初中就要到三里之外的联中去,几年间从来没用父母接送过。父母即使想送也办不到,这么多孩子送起来有心无力啊。
我长大成人后事情慢慢有了变化。九十年代大外甥女上幼儿园的时候就需要家长接送了,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大姐和 姐夫忙于工作,接送孩子的重任就落在退休在家的我老爸身上,老人家风雨无阻的把孩子送到上了初中,劳苦功高!我也偶尔帮忙。
大外甥女不用接送了,可老爸一点没闲着,因为我的大女儿又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老人家继续接着忙,同样送到孩子上了初中不需要接送为止。
因 历史 原因,大女儿上学没用我接送。二妮自打上幼儿园开始,我就负责全程接送,有事去不了老婆去,总之每天必须保证有一个人能接送孩子。
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明确要求家长要接送孩子上学,二妮上的幼儿园对这方面的规定特别严格,真正做到了老师和家长无缝对接,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老师(家长)不撒手,有力的保证了孩子的人身安全。
二妮幼儿园毕业上了小学一年级,学校仍然要求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现在的马路上的车如流水马如龙,孩子年龄太小,单人独行危险多多,必须要有大人安全护送。
独行的孩子面临交通危险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的危险也很令家长们揪心,那就是丧心病狂的人贩子。如果家长让孩子独自去上学,那么从家到学校就是一段危机四伏的险路,我们做家长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去冒险,真的伤不起啊。
现在我的二妮上小学二年级,家到学校不算远,我每天都要亲自接送她,虽然辛苦但是孩子安全啊。比起孩子的安全,大人的苦和累就是一碟小菜,可怜天下父母心!
看了很多的评论,更多的都是讽刺说家长溺爱,我真想说你们家里肯定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多了不说举一个例子,就发生在2019年的东城区广渠门中学初一的一个女孩子,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去了天堂,家长可能还没有从这个噩耗中走出来,这个家庭就是你们说的不溺爱孩子的家庭,孩子每天自己上下学,但是有一天在过天坛天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成年人求助她帮忙,孩子很善良帮助了她但是就是因为帮助了这个恶魔丢掉了生命,很惨被捅了很多刀!最后的结果说是这个人有报复 社会 倾向!我想这个孩子的家长应该非常后悔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一定会选择每天上下学都接送孩子绝不让孩子自己走!是不是真实的事情,大家可以上网搜广渠门中学遇害女生!不论家里有几个孩子,都是父母掌心里的宝贝谁也拿孩子的生命赌不起!请口下留德,不要在高高挂起那么风凉的去评论接送孩子们的父母、老人!风里雨里!每天每年!不是你们说的没事闲的不接送干什么来的那么轻松!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