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形容考试顺利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考试顺利的成语有: 无往不利、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一帆风顺、万事亨通 成语解释: 1 无往不利wú wǎng bú lì: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 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2 得心应手dé xīn
1形容考试顺利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考试顺利的成语有:
无往不利、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一帆风顺、万事亨通
成语解释:
1 无往不利wú wǎng bú lì: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 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2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3 左右逢源zuǒ yòu féng yuán: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4 一帆风顺yī fān fēng shùn: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5 万事亨通wàn shì hēng tōng:一切事情都很顺利。
造句:
1 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就能无往不利。
2 爷爷用原子笔写字不顺手,用毛笔反倒显得得心应手。
3 多读书,多领会,写起文章来,就会有福至心灵,左右逢源的感觉。
4 我们这次到泰山旅游一帆风顺,同学们都感到收获很大。
5 我改了一下格局,青龙爻动,是为万事亨通,福禄无穷之态。
2形容“考试成功”的词语有哪些蟾宫折桂chán gōng shé guì
独占鳌头dú zhàn áo tóu
高步云衢gāo bù yún qú
及第成名jí dì chéng míng
金榜题名jīn bǎng tí míng
1、蟾宫折桂chán gōng shé guì
释义:蟾宫:月宫。折桂:折断桂花。中国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红楼梦》第九回:“彼时 黛玉 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亦作“ 蟾宫扳桂 ”。
2、独占鳌头dú zhàn áo tóu
释义: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中国常用成语。谓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语出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亦作“ 独占鳌头 ”。
3、高步云衢gāo bù yún qú
释义:高步云衢,意思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高位,后指科举登第。步:行走;衢音“瞿”,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高位,后指科举登第。例句:科举时许多穷苦读书人都希望能高步云衢,从此脱离贫困。
4、及第成名jí dì chéng míng
释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古代是科举时代考试中选,出自于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5、金榜题名jīn bǎng tí míng
释义:意思是指科举得中。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成语的性质为,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科举得中。
6、开科取士kāi kē qǔ shì
释义: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出自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五:“时值贞元十五年,朝廷开科取士,传下黄榜,期于三月间诸进士都赴京师殿试。”例句: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7、十年窗下shí nián chuāng xià
释义: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出自于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例句:虽是~无人比,稳情取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用作宾语、定语;指十年时间闭门苦读,另一个近义词白口十窗。
8、郄诜丹桂qiè shēn dān guì
释义: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亦作“郄诜丹桂”。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前蜀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郄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唐黄滔《祭司勋孙郎中》:“ 刘家则三嘏扬芳, 马氏则五常擅美。故得数枝郄桂,交茂鸰原;一本田荆,分辉鸡树。” 清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首折 郄诜桂,行弃终生繻。”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item/%E9%83%84%E8%AF%9C%E4%B8%B9%E6%A1%82
3关于祝愿驾考顺利通过的词语有哪些1、逢考必过 [ féng kǎo bì guò ]
个人能力强,遇到考试必过,不用补考。多用于考前祝愿。学霸类
造句:
逢考必过,给假期一个放肆的理由。
2、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解释: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示例:只要不轻敌,相信你们一定会~。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常与“旗开得胜”连用
例句:
无论什么事,只要你一出面,定会~。
近义词
一蹴而就 立竿见影 旗开得胜 顺理成章
反义词
弃甲曳兵 头破血流 屡战屡败 徒劳往返 壮志未酬
3、马到功成 [ mǎ dào gōng chéng ]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解释: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出自: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示例: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间,果能运筹制胜,~,各省抚臣岂易于为力?
◎明·卢象升《剿荡衍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近义词
马到成功
反义词
屡战屡败
4、旗开得胜[ qí kāi dé shèng ]
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解释: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自: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示例:~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例句:
在西北前线,我西北军~,首战大捷。
5、百战百胜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每战必胜。 形容所向无敌。
解释: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自:《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示例:项籍唯不能忍,是以~而轻用其锋。
◎宋·苏轼《留侯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例句:
1 人民军队因为有人民的支持,所以~,所向无敌。
4形容考试顺利的成语一帆风顺 [yī fān fēng shù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褒义
出 处
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例 句
你第一次出远门,路上要多加小心,多保重,祝你~。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无往不利 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一往无前 一路顺风 万事亨通 布帆无恙
反义词 一波三折 饱经霜雪 备尝艰苦 进退两难 饱经风霜 好事多磨 历尽艰辛 举步维艰 凶涛恶浪 势成骑虎 十磨九难 千难万险 坎坷不平 左右两难 左右为难 暴风骤雨 曲曲折折 爬山涉水 磕磕绊绊 艰苦备尝 跌宕起伏 跌跌撞撞 险象迭生 饱经忧患 饱经患难 饱经风雪
5考试顺利的词语安常处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安常履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安之若固: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不正常的现象,视为本来就是如此一样,毫不在意。
百事大吉: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阪上走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兵不接刃: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未血刃: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无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步步登高: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6形容顺利的词语有哪些1、安常处顺: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2、安常履顺: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3、安之若固:固:本来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不正常的现象,视为本来就是如此一样,毫不在意。
4、百事大吉: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5、阪上走丸: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6、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7、兵不接刃: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8、兵未血刃: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9、兵无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10、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11、乘流得坎:乘流:趁着流势;坎:八卦中三卦;得坎:遇险趁着流势进,遇到险难止比喻顺利时就出仕,做一番事业;遇到坎坷就退隐,不惹祸灾上身。
7形容考试顺利的成语一帆风顺 [yī fān fēng shùn]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褒义出 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例 句你第一次出远门,路上要多加小心,多保重,祝你~。近反义词近义词 无往不利 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一往无前 一路顺风 万事亨通 布帆无恙反义词 一波三折 饱经霜雪 备尝艰苦 进退两难 饱经风霜 好事多磨 历尽艰辛 举步维艰 凶涛恶浪 势成骑虎 十磨九难 千难万险 坎坷不平 左右两难 左右为难 暴风骤雨 曲曲折折 爬山涉水 磕磕绊绊 艰苦备尝 跌宕起伏 跌跌撞撞 险象迭生 饱经忧患 饱经患难 饱经风雪。
8表示“考试成功”的成语有哪些1 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
2 郄诜丹桂: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3 直取苍龙:指捣毁敌人的巢穴,比喻考试成功。
4 出人头地:指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
5 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6 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7 前程似锦:是形容前途如锦绣一样十分美好,多用于祝福语。
8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9 一马当先: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10 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11 登科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12 蟾宫折桂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13 独占鳌头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4 及第成名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15 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9预祝孩子考试顺利的词语有什么1蟾宫折桂chán gōng zhé guì: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2独占鳌头dú zhàn áo tóu: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3高步云衢gāo bù yún qú: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4及第成名jí dì chéng míng: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5金榜题名jīn bǎng tí míng: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一鸣惊人、独占鳌头、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名列前茅
一、一鸣惊人
白话释义: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翻译:这只鸟不飞就不飞,一飞就要冲上天,不叫就不叫,一叫就会惊吓到人
二、独占鳌头
白话释义:比喻占首位或获得第一名
朝代:元
作者:无名氏
出处:《陈州粜米》:“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翻译:曾经在大殿前献上一策升平计,占据了首位第一名
三、旗开得胜
白话释义:指交战时刚一接触就获得胜利。也泛指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朝代:元
作者:无名氏
出处:《元曲选外编·〈射柳捶丸〉》:“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四、金榜题名
白话释义: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朝代:五代
作者:五王保
出处:《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翻译:何扶,在太和九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考中捷报来了三次,因此写了一首七绝送给当年一起赴考的考生:‘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五、名列前茅
白话释义:指名次列在前面。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名列前茅也。”
翻译:楚国的名次列在前面
1、金榜题名
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 指科举得中。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2、蟾宫折桂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自《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3、独占鳌头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自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4、名列前茅
意思是古代楚国军队行军时,前哨如遇敌情,则举茅草发出警报,后来以“名列前茅”字面意思是指名次排在前面,形容成绩优异。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
5、马到成功
意思是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6、旗开得胜
意思是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自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1 古代关于考试的诗句
古代关于考试的诗句 1关于“科举考试”的励志诗句有哪些
1、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登第报家人》 董德元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湘,愁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2中国古代朝代科举考试有关的诗句有那些
科举考试悲喜诗
--------------------------------------------------------------------------------
2006年06月14日 10:14
自隋一代开科取士以后,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踏入仕途的唯一通路,因为事关荣华富贵,无不梦寐以求金榜题名。然称心如愿的毕竟极少数,也因此有大悲大喜,往往表现了在字里行间。
旧有夸世间得意事,把金榜题名时与洞房花烛夜并列为特大喜事。人逢喜事精神爽,金榜题名者如沐春风,飘飘然得意之至,代表作要数唐孟郊的《登科后》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制,新科进士要举行多种显示其荣耀的庆贺活动,其中一项,是游览京都长安著名花苑。诗人陶醉在美好前途中,过去的穷困潦倒也不值一提了。
唐朝诗人王建中举后同样的心花怒放,挥毫疾书: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二十七岁考取了进士,是十七名新科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参加了长安“雁塔题名”后,兴奋得夜难成寝,书写了《登第》诗,自豪之情洋溢: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又有《及第诗》,写的也是题名金榜后的喜悦与意气洋洋: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唐袁皓《及第后作》,自比蓬莱岛上神仙,又如展翅高空九万里的大鹏,自夸月宫折桂易哉勿难: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惊。
宋代的梁灏屡试不第,但他并不气馁,苦读如新,有道是天道酬勤,终于在耄耋之年的八十二岁时中了进士,钦点头名状元,兴奋之余写道:
白首穷尽,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这位高龄状元真是老当益壮,自称较之传授《尚书》的伏生还年轻八岁,比辅助周文王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只大了二岁!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逃不出名落孙山的命运,失望与痛苦可想而知。唐时众多考生落榜后不回家,留在京都长安,既为下一次考试作准备,又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如常建的《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这首七律的大意谓:榜上无名感到羞?,回乡恐怕黄莺花草也会嘲笑,所以家园虽好还是留在长安再一年。
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诗,也是自感羞愧,只是换了一个无颜面对的对象,意谓借住长安沉浸在忧愁中忘了春天到来,听到莺歌才知柳条发了新芽,年复一年落第后东回家乡,实在不好意思向长安客栈的店主告别: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因考场失意而悲泣者大有人在,更有屡试不第年年伤心落泪的,请看钱起《长安落第》: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还有为落榜写下绝命词一死了之的,据清代笔记《冷庐杂识》载,咸丰年间江南乡试,一个浙江山阴(今绍兴)的胡姓考生,在考卷上题写云:
黄土丛深白骨眠,凄凉情事渺秋烟。何须更作登科记,修到鸳鸯便是仙。
未待放榜,这个考生已发疯致死,原因是一次又一次榜上无名绝望到顶。无怪乎古人将科场落第列为人间四大失意事之一: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3关于科举考试的诗句有哪些
1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2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3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董德《登第报家人》
4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白居易《及第诗》
5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唐袁皓《及第后作》
6 家园好在尚留秦,作明时失路人。——常建的《落第长安》
7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8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钱起《长安落第》
知识延展: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译文:
叹息你又一次不能遂意,何况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
客游京城黄金全部用尽,回家时只落得白发添新。
太湖边只有你三亩的田宅,遥遥万里外凄凉凉一个妇人。
深知你祢衡却没能推荐,惭愧我空作一名献纳之臣。
这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或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王维与丘为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作此诗时王维正在京城做官,对丘为落第表示同情和惋惜,并对自己虽为京官,但无力帮助丘为深表歉意。
4祝福别人考试成功的诗句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
释义:今朝金榜题名,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出处:唐·李白《上李邕》
释义: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4、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出处:清·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释义:不断地借助于风力,让我青云直上。
5、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出处:唐·李白《司马将军歌》
释义:靠近天的长剑像闪电一样地挥动,直斩长鲸,劈开海水。
: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考试就是让一群拥有不同教育资源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然而考试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考试也可以是对于一个目标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因此这样的考试其实就是让社会中来自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拥有改变自己的机会。
人们常用金榜题名、马到成功、直取苍龙、心想事成、出人头地、旗开得胜、如愿以偿、前程似锦、鹏程万里、一帆风顺一马当先、一步登天、一鸣惊人、登科及第等词语形容考试成功。
5描写“古代科考或赶考”的诗句有哪些
1、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唐代:韦庄《喜迁莺·人汹汹》
译文:彩色旌旗一队队绚烂如天上虹霓,绛红色仪仗一排排壮丽如彩霞,引领着中举的士子去拜见皇后。
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唐代孟郊《登科后》
白话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3、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自谓出太早,已有车马行。 ——唐代:白居易《早送举人入试》
译文:晚上驾着马车去送举人,东方还没有天明。自己以为自己出来的已经够早,没想到路上已经有了马车行走。
4、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宋 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译文: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5、时光似箭如流星,进京赶考求功名。——近现代:卢青山《同前述其歌》
译文:时间如射箭一般如流星一般划过,急着进京赶考去求取功名。
6与考试有关的诗句都有什么
1柳永(宋代)《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朱庆馀(唐代)《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3高蟾(唐代)《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4张籍(唐代)《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5孟郊(唐代)《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钱起(唐代) 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7黄庭坚(宋代)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
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
屋山啼乌儿当归,玉钗罥蛛郎马嘶。去时灯火正月半,阶前雪消萱草齐。
8陆游(宋代)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时秦丞相孙以
冀北当年浩莫分,斯人一顾每空群。国家科第与风汉,天下英雄惟使君。
后进何人知大老?横流无地寄斯文。自怜衰钝辜真赏,犹窃虚名海内闻。
9元稹(唐代)自述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10苏轼(宋代)武昌西山(并叙)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従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7关于考试的名句
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25多行不义,必自毙。
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3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7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5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6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7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81前车覆,后车戒。
8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8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8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9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9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0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3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10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05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10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0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1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2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2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2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0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35衔远山,吞长江。
1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8关于科举的诗句
1、《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名联谈趣》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4、《琵琶记》
高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5、天一生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6、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7、《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
洒池偏误曲,留砚忽因方。 几处曹风比,何人谢赋长。 春晖早相照,莫滞九衢芳。
8、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恐是孙山朝升落、雏雁凯归草再升。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