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有哪些尊师的小故事啊

老师 0 55

回顾历史,有哪些尊师的小故事啊,第1张

回顾历史,有哪些尊师的小故事啊
导读: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彭总穿便服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着军服才好。”彭总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江泽民回母校看望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主席乘车来到母校。在行政楼的走廊里,江主席快步走上前,握住严峻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会议室里,江主席询问了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钟光林教授住院期间,江主席还多次到医院看望。

鲁迅探望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李宗仁尊师若父 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去问安。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尊师重教小故事—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不少知识。四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四十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人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去。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厚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

  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各地的

  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在我们生活之中总有一些热心群众,他们乐于帮助别人而不图任何回报,他们在生活中传递着爱心让很多人得到了温暖,在简阳就有一名男子为村里的独身老人送饭菜,由于这名老人没有子女,再加上年龄过大行动又不方便,所以男子每天就给这位老人做饭吃,而这段视频也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上万网友对这名男子进行点赞,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度和爱意。

也希望我们更多的人能关注农村的空巢老人。由于城市化不断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到大城市打工,因为大城市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待遇,但是这些老人没有办法,只能留在家里,与很多老人年龄较大,根本就没有自我活动的能力,希望我们更多的热心市民能帮助这些空巢老人,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感到孤单。

也希望更多的市民能传递正能量。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能有机会得到高素质的教育,我们发现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帮助他人,那么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无私奉献的帮助我们,这个社会是相互的和协助的,千万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在乎对方的感受,要学会分享和共存。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也许这个社会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美好,也许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幸而埋怨他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帮助他人,对待每个人都要抱有善意,时候自己的举手之劳却能帮别人大忙,不要让冷漠充斥在我们的身边,要让爱心不断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