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一、火化需要的手续是根据死亡原因来提供。具体如下:1、在家里属正常死亡的火化手续是:(1)家属或知情人凭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村委,开具居委,村委,证明、家属或知情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死者身份证或户口本、生前病历到户籍所有地或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机
一、火化需要的手续是根据死亡原因来提供。具体如下:
1、在家里属正常死亡的火化手续是:
(1)家属或知情人凭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村委,开具居委,村委,证明、家属或知情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死者身份证或户口本、生前病历到户籍所有地或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机构签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2)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死者身份证、户口本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注销户口后才能火化;
(3)电话通知殡仪馆接运遗体。殡仪馆查验和收取,居民死亡殡葬证、死者身份证复印件。未能到行政服务中心销户开具的,居民死亡殡葬证,的,也可先电话通知殡仪馆把遗体接去到殡仪馆保存,但要凭,居民死亡殡葬证,、死者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本、户口注销证明到殡仪馆办理火化处理事宜;
(4)死者亲属到殡仪馆办理遗体火化处理手续。
2、在家里属非正常死亡的火化手续是:
(1)报告公安机关到现场勘查、确定死因并由法医开出,死亡医学证明书,如非涉案死亡的通知120到场抢救、由医院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2)凭,死亡医学证明书、死者身份证、户口本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销户手续开出火化证明;
(3)其它手续同正常死亡办理一样。
3、在医疗机构死亡的火化手续是:
(1)凭医疗机构开出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死者身份证、户口本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销户手续;
(2)其它手续同在家里正常死亡一样。
二、火化场火化的步骤都有哪些
1、主持人宣布,火化仪式开始;
2、由主持人带领到场人员默哀一分钟;
3、由死者单位领导或亲属作简单致词;
4、瞻仰遗容。到场人员绕遗体一周,并向遗体三鞠躬。有条件的可以录相、照相留念;
5、主持人宣布遗体火化开始,遗体由工作人员或家属送到火化间,目送遗体入炉;
6、家属在接待室等待骨灰出炉。
法律依据:
《殡葬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遗体处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输遗体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二)火化遗体必须凭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
1;尸体一进火化炉就会被钢锭或刀片弄破,然后内脏就会外流(如果不弄破,烧的时候,由于突然受热,体内产生压力,尸体会爆炸),接着,就会喷柴油或汽油在尸体上。
2;然后才真正送进炉门,接着人就会像烤全羊一样被烧烤。只不过不会转着烤。
3;紧接着,肌肉组织和内脏等软体也跟着变成火团,很快就会显露出骨头。首先烧掉的是毛发,还有瞬间即化的烧得吱吱响的皮肤。
4;尤其是头部很明显,头发瞬间没了,成了秃头然后眼睛在烈火中,很快消失在眼眶中,留下黑的眼眶洞。
5;就这样,尸体在焚烧半个小时后,就趋于散架的形态,有的还要翻一转,再接着烧。最后,一个小时以后,从炉门退出烧得几乎发红的台子,冒着很大的白烟,是一股肉骨头烧焦的味道。
6;冷却后,在台子上留下一些人形的骨灰和一些碎骨头。比如大腿骨,头骨等大一点的骨头。当然,头骨是散成碎片了,不再是人头形状了。
7;接着,工作人员就会用锤敲碎一些大骨头,然后用扫走扫骨灰为一堆,用小簸箕装好,倒入骨灰盒中,当然,只是象征性的装一点,其余的都倒掉了。如果全装的话,三个盒子都装不完。。。。。
1、注意自己是否犯冲。
2、去之前不要碰猫狗,更不允许携带宠物进入火葬场、殡仪馆。
3、切记服装素雅,忌讳大红大艳,不能穿容易产生静电和电波的衣服。更不能携带容易产生静电和电波的电器。
火化后的骨灰会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中,再放进一个纸箱或丝绒袋内,又或骨灰瓮内(如果家属已经购买了的话),然后归还给死者近亲。除了骨灰,火葬场当局会准备一张火葬的官方证明书给家属,用来证明死者遗体已合法处置,证书必须与骨灰一同保留。
火葬处理:
摆放尸体的箱会放在Retort中,然后将其放在温度为760至1150 °C的火化炉火化。在火化过程中,尸体的大部份器官和软组织都会因排放系统释出的热力和气体而破碎和氧化。整个过程通常需时约两个小时。
火化后所有剩下来的都是干骨头碎片(大多是钙磷酸盐及次要矿物质)。这些物质相当于身体的原有质量的大约35%(儿童的则占25%,但比例会因身体结构不同而有所相差)。由于干骨头碎片的重量非常接近骨骼的重量,所以它们会因应不同人而有所不同。
-火葬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开始相信这句话了。
在凌晨0点时分,刚好在国庆节到来的前几分钟,我收到了一条我堂哥发来的信息:弟,我妈走了,在2号办事,你记得回来帮忙。
消息很突然,因为在我中秋回家的时候,老人家即使卧床两年多,但是精神面貌和食欲丝毫不减当时,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征兆。
这个话题就从这位老人离世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分享的有四点:
1感性地活着
当天,绵长的滴答声伴随着六短两长的敲锣声和一下纯厚的锣声,所有的流程正式开始了。老人家算是长寿,而且卧床两年,在无痛无痒的情形下离开,(后来经过专业的人的解释是,老人的死因很大可能是血栓堵塞了主动脉,所以在短时间内没有征兆就离开了),无论是对于老人自己还是其他亲人,这算一种解脱。滴答声好像可以直击人心一样,这种阴深感直接透过皮肤表现出来,让人不自觉地发了寒。既然说是解脱,那么所有人都没有这种亲人离世的悲痛感,除了她——老人家的大孙女。她哭了,站在她旁边的妹妹应该觉得不至于,所以妹妹看着我指了指她姐姐,是在告诉我她姐姐哭了。那个时候,我由衷地感动。世人皆笑,我独哭——这种感性不会受理性的驱使而变得麻木,这是作为一个人最真实的活着的表现。
即使所有人都会告诉我们:“没事的,没事的,会好的,会好的。”我们也有权利保留自己真实的感受,并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表露出来,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
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管是否有人看着,我们都可以疯狂地笑着;
悲伤的时候,如果眼泪藏不住了,我们就仰着天,因为有人说过,仰头看天,眼泪就不会留下来;
感动的时候,我们可以笑,我们也可以哭,因为没有一种标准的感动的表现方式。
有人说,成熟的人,是情绪管理能力很强的人。
但是我还想做那个感性的人,因为我难受的时候,我会哭,开心的时候我也会笑。
2不要怕生活捶打
生活里的所有捶打只是证明我们还活着,而且是可以更好的活着。
在火葬场我看到了一幕:在2号炉的尸骨出来后,工作人员把那炉子的骨灰捶打得很碎,然后再装缸,因为工作人员会按照家属带来的先人的房子——骨灰缸——的大小做对应的处理。在3号炉也就是我的亲人的炉,工作人员是会把尸骨从脚开始放,慢慢地把所有的尸骨相对完整的整齐地放进先人的房子。
对比看了一下,想了一下。我们都不知道以后我们的后人给我们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房子,说不定我们活着的时候受生活的捶打,死后还会被人捶打成粉塞到一个小小的缸里。这一刻我肯定地认为,活着真好,就算是生活对我的捶打让我有点难受。
有人可能会说,死后怎么样有什么关系,的确是的,死后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们不能从粉状突然化身成一个灵魂站起来唾骂那个捶你的人,既然没得选择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转过身来想想,生活对我们的捶打,既是证明我们还活着,也证明我们还有选择。面对不公,我们可以选择接受不公但做更强大的自己,或者选择站起来说两句粗口“去的生活”然后继续好好活着。
生活捶打你了,你就打回去呗。
3活着不累,活在别人评价里才累
在办事之前的一个晚上,我们是要守灵的,守灵就准备好一个晚上都留在这里了,不能回家睡觉,只能在这里席地而睡或者不睡,还不能空着肚子。就因为这个备用填腹的干粮没有准备好,妯娌之间吵了起来,小的说大只知道提问题又不提前准备好,大的说小的为什么只能我去准备啊你去准备也可以的啊,为什么你就不去啊。然后最后回到那句,你一直都是这样的,老是要赢,什么都要赢,说就听不进去。当所有的指控都变成评价的时候,大的就不说话了。
办事的时候,我堂哥接到一个电话,然后接着电话一直走出去村口,在办事重要的环节的时候,必须需要子在场,我堂姐他们到处找我堂哥,然后看着堂哥从村里那里走回来,然后他顺便指点了一个人让他走出去村口,堂姐看到堂哥的时候就开始埋怨了:现在这个时候很重要的嘛,这个时候还到处走,所有人都在等你的嘛。堂哥不做理会,直接进入流程。我知道他接电话是因为殡仪馆的车来了,而这个是也是他自己对接的,所以我能理解他走出去因由,但是他妹妹应该不能理解。而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不嘲骂不反驳不理会。
类似我堂嫂,提出问题,不是希望被指责,而是希望一起想办法解决,但是最终只能哑口收场。
我堂哥,他知道自己自己做着正确的事情,不需要他人的指点也不在意他人的评价。
人呐,活在评价中,累啊,活在自己中,爽啊。反正到头来都是一堆白灰,又何必在活着的时候活成他人眼中要求的自己呢。
4正确教育孩子关于死亡的知识
记得我们那个年纪的时候,我们老一辈都是用极端的方式让我们认识死亡——逃避它,甚至是逃避看见其他人的死亡的场面。所以我们小学初中参加亲人去世的方式都是躲在家里锁好门不出门,好奇的我们会躲在门缝后面偷看经过的人群,晚上做着没有画面的噩梦。
而我这一位初中的侄女见证过两位亲人离去的场面了,每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我堂哥都会在旁边循循教导,这位老人生前是怎么样的,然后经历过什么的的情况变成疾病缠身的状态的,最后就是离去了……关于离去呢,它是这样的:其实呢,人也是自然界的生物,也是会正常地经历过生老病死的,而死只是一个环节而已,我们一生中还有很多的环节,譬如我们出生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走路,学习接触这个世界,可能过程中我们也会学习接触其他人的老去,生活中还有很多重要的环节,例如上学读书,学取知识,恋爱结婚,构建家庭,抚养子女,善待自己。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选择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不违背 社会 道德,不违背法律法规的事情,我们可以做自己。死亡,只是我们会面对的也是肯定会来的一个时刻而已,我们不需要刻意的去担心这些时刻,因为人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面对,你根本没空去想它,可能你现在面对的是升学考试,你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想其他事情一样。
这位堂哥是出去读过书的人,喜欢讲道理,但是在教导女儿客观的面对死亡确实是我们该要教的。我们本来从受精卵变成人形,然后人形变成白灰,无中生有,有中归无。我们能够留下的应该也只有印在后代记忆中的自己了。
我用我经常说的一句话结尾了:这都不重要,除了生死,其他都不是事。
折腾吧,中年人。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