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带长大的孩子,为啥长大却不亲近了?孩子不感恩的原因很现实

老人 0 27

姥姥带长大的孩子,为啥长大却不亲近了?孩子不感恩的原因很现实,第1张

姥姥带长大的孩子,为啥长大却不亲近了?孩子不感恩的原因很现实
导读: 一旦说起孩子跟姥姥之间的关系,就会让很多人陷入沉思当中。虽然说姥姥也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随着年龄不断的长大, 就会发现孩子跟姥姥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甚至跟姥姥就会变得不亲近,这种结局是很容易让人心酸的。 吴先生家里

一旦说起孩子跟姥姥之间的关系,就会让很多人陷入沉思当中。虽然说姥姥也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随着年龄不断的长大, 就会发现孩子跟姥姥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甚至跟姥姥就会变得不亲近,这种结局是很容易让人心酸的。

吴先生家里有一个男孩子,现在已经12岁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现如今跟姥姥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要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是特别喜欢去姥姥家的,甚至每天都想要待在姥姥的家里。 可是现在孩子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每次吴先生想要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姥姥家的时候, 都被孩子无情的拒绝了。

而这一天吴先生真的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所在,就问了一问孩子,没想到孩子是这么说的:“我感觉我跟姥姥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好, 而且我觉得我跟爷爷奶奶之间的关系会更好一些, 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

当吴先生听到家里的孩子这么说之后,也忽然间不知道该说出一些什么了。可能这一切就真跟孩子所说的一样吧! 他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其实这种事情对于孩子来说还真就不是一个特例, 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也让很多父母表示好奇,明明孩子在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跟姥姥在一起相处,为什么长大之后却变得不那么亲近了呢? 其实孩子不感恩的原因是非常现实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

为什么姥姥带大的孩子,长大之后却不亲近了?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不少孩子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看法。虽然说这些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跟着自己的姥姥在一起玩,但随着年龄不断的长大,一直到了上学的年纪, 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姥姥太亲近。

因为这些孩子会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爷爷奶奶往往会更容易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尤其是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是爷爷奶奶来接送的,这个时候孩子也会逐渐变得懂事,就会觉得爷爷奶奶跟自己之间的距离会更近一些,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很有可能排斥姥姥。

孩子跟大人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理智的方式来对待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人。 因为姥姥家的亲戚是比较多的,所以孩子一旦来到了姥姥的家里,就会跟这些亲戚打交道。 而有的时候这些亲戚会以各种方式逗孩子, 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很不开心。

而孩子就很容易把这些事物全部都联系到姥姥的身上,所以在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没有那么喜欢姥姥了。而且有一些孩子也是比较极端的, 他们甚至根本就不想来到姥姥的家里, 因为他们实在是不想看到某一个亲戚。

之所有一些孩子在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在姥姥的家里玩,就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在姥姥的身边交了一堆好朋友,大家可以在一起经常玩耍。 可是当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就会发现他们不愿意跟这些小朋友在一起玩了, 大家之间的关系也会淡化很多,所以久而久之就没有必要去姥姥家里了。

如果孩子不想去姥姥家,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真的想要把这些问题给搞清楚的话,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知道孩子的原因,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不愿意去姥姥家呢?在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发脾气, 我们可以去问一下孩子的想法,这样一来就能够更方便的解决问题。

孩子在小的时候往往是比较敏感的, 可能就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 就会导致他们对哪一个亲戚产生出一种厌恶的想法。但是我们也需要让孩子了解到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亲戚之间是血浓于水的, 所以我们应该让他们拥有着正确的方式来看待亲情观。 而且我们也需要让孩子知道姥姥对他们是非常好的,没有必要去憎恨姥姥或者是讨厌姥姥。

其实每一个姥姥对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好的,他们所付出的爱并不比爷爷奶奶少。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千万不要让孩子抗拒去姥姥家,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方面的事情, 那么我们一定要找到原因所在, 并且好好的跟孩子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这样才方便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孩子就不会抗拒跟姥姥接触了。

人们常说隔代亲,岂不知有相当一部分的隔代亲,都是爷爷奶奶一直护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女。他们犯了错,只要父母想管一下,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就会上前拦着,唯恐他们的心肝宝贝吃一丁点亏。这些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家里最好吃的东西,宁肯自己不吃或少吃,也要省下来,让孙子辈的吃。自己宁肯节衣缩食,或勤俭了不能再勤俭了,也要省下钱去给孙子辈的去花。他们只知道爱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而不正确的去引导教育他们,有不良的习惯,他们以为还小着里,长大就好了。岂不知弯腰树在小树苗时,若不纠正过来,长成大树就只能任其弯腰了。但这些隔代亲还算凑合说得过去。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令人惊讶的隔代亲,这个隔代亲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有一位老人,随着儿女一个个成家立业,家里只剩下了老两口过日子。偏偏老伴又去了女儿家带娃娃,他有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好在他每天还有送孙子上学和接孙子放学的事要干,也给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可日子一长,他又不习惯了,把孙子送到学校后,他又无事可干了,看电视不想看,又没有别的爱好,又不善于和人交际,只能一个人闷在家里坐冷板凳。只有孙子在家里的那一刻,他才有了欢乐和幸福感。因为小孙子可以陪他说话,陪他玩。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去学校和小孙子的班主任老师请假,说小孙子生病了,不能上学了。孙子小又不懂事,不去上学和爷爷一起在家里玩,又开心又有好吃的当然好。爷孙俩玩了几天,高兴的不亦乐乎。孙子的班主任老师,看几天了,这孩子还不来上学,就一个电话打给了孩子的父母。这时间孩子的父母才知道,孩子已经几天没有上学了,他们弄清楚了情况,非常生气,媳妇没办法说,儿子可给老爹下了最后通牒,以后再也不让你接送了。这老头知道自己理亏了,也没有说什么,可失业的滋味不好受呀,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日子,生活中没有了一点点乐趣。最后他终于忍不下去了,但又不好意思和儿子媳妇说,就跑去亲家家里,哀求亲家两口子,劝劝儿子和媳妇,让他还接送孙子,不然他一个人在家没事干,太孤独和寂寞了。在亲家两口子的劝说下,儿子和媳妇才同意让他继续接送孙子上学和放学。我个人认为,不论带的是孙子孙女,还是外孙外孙女,隔代亲,对他们亲本身没有错。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当他们有错时,他们的父母教育他们,即使动手打他们两下,也不要护着拦着,不要掺和,应该知道他们的父母一样爱他们,不会打坏他们的。二是当他们有错时,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也不能迁就他们,一定要正确教育和因势诱导,以便他们能分办事非,健康成长。至于奇葩的带孙子辈的事,更是绝对不可取。

越来越多的家长生了孩子却没有时间去带孩子,不过也没有办法,父母们要努力的工作,保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养一个孩子,所以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交到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手里。

据调查,最近越来越多的孩子是被自己的外公外婆养活养大的。小编的朋友就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因为平时工作真的很忙,抽不开时间陪伴儿子,所以就将儿子让爸爸妈妈代为照顾,也就是孩子的外公外婆。这4年里,每天外公外婆对孩子寸步不离,无微不至的照顾,上幼儿园不刮风下雨都是亲自接送儿子,儿子确实非常喜欢外公外婆,也非常的离不开他们。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朋友觉得他不能缺少父母的爱,所以就把儿子接了回来,接回来之后,他发现儿子和爷爷奶奶的关系越来越好,反而和外公外婆关系越来越冷漠,她就特别伤心,毕竟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带了孩子4年,可是孩子现在却不记得他们了。

其实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当外公外婆把孩子带大之后,交到了爷爷奶奶手里,孩子就会更喜欢爷爷奶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下面小编给大家解释几个原因:

第一,孩子小时候的记忆不健全,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试想一下让你回想三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你肯定也想不起来。毕竟那个时候小脑发育还不完全,所以记住的东西也十分的有限。当大一点之后,孩子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了,这个时候孩子的记忆非常的深,也懂事了,所以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记忆就会盖过之前和外公外婆在一起

的时光,久而久之感情也就越来越淡了。

其次,父母的态度也会导致孩子远离外公外婆。因为大人们常说,妈妈“嫁”到我们家就是我们的人了。所以孩子也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是家里的主人,就和爷爷奶奶更亲了。而且,每一年过年爷爷奶奶都是必不可缺的大长辈,所以孩子们就会觉得爷爷奶奶是更亲的亲人。

第三,邻居们的闲言碎语也会影响到孩子。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妈是最喜欢议论别人的,当一个孩子从外公外婆家里面搬回爷爷奶奶家里之后,邻居就会时不时地打趣问道:“你怎么去外婆家住了这么久啊?”这种玩笑会让孩子们误以为真。他们也会觉得外公外婆不是很重要的亲人,所以就忽略掉这几年的感情,孩子的三观还没有健全,很容易将外界的玩笑话和真话混淆。

这三点是主要的原因,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外婆对孩子的态度,让他觉得没有归属感等等。但是不管是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出发点都是对孩子好的。只要都对孩子好那就足够了,不用在意其他的问题,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也会用心感受到的每一位亲人的爱,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

 爷爷已离开我好几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已在我的记忆中日渐模糊,但爷爷在院子里为我扎秋千的身影却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今日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爷爷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爷爷:篇一

 爷爷,您已经在那所村小教了三十多年的书了,也该休息了。为什么不呢看看您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证书、优秀党员奖状,看看您整日咳嗽得喘不过来的情形,看看您那斑白的双鬓,您怎么也该退休享享清福了。难道您还放心不下我们这群小孩子

 我怎么会忘记,从家到学校那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我清清楚楚地知道那条路要翻过一个陡峭的山坡,下一道长坎,趟过一条水沟,再爬上一个陡坡才能到校。爷爷,您每天要来来往往地走四次啊!有多少次,您的气管炎严重时,要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在路上要歇好十来阵才能到学校。爷爷,您是怎么挺过来的,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啊!可您却从没说一声苦,没道一声累。有时我明明能看清您眼角闪过的一丝痛苦的神色,可您只是咬咬牙,深咽几口气就过了。

 爷爷,我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也知道您充分利用四十分钟,两平方米的讲台,要我们认真做“人“。爷爷,我比其他同学更清楚地知道,您每晚每晚是怎样的呕心沥血。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凄清的深夜,我被您那重浊的咳嗽声惊醒。爷爷,您竟然还在备课,可是时针已快指向一点了呀!我劝您先休息,明天再写吧!您却抚摩着我的头说:“莉莉,你先睡吧,今天王明他们几个应用题全错了。我再写一会儿就睡了。“当我再次被你那咳嗽声惊醒时,邻居的公鸡已经开始打鸣了。爷爷您怎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呢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您,我终于明白了您教我过的那首唐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不是春蚕、蜡烛,又是什么呢

 爷爷,我爱您。

  我的爷爷:篇二

 爷爷离开人世已经好几年了。爸爸说我是爷爷唯一没有训过的人。

 爷爷第一次来我家时,他给我的感觉并不像其他老人那么慈爱,他也不像别人那么会讲些关心人的话让人高兴,爷爷的脾气很不好,有时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爸爸妈妈吵架。但爷爷从来不骂我,或许是因为我很听他的话吧。

 小时候的我很好吃,因为爷爷每次来看我,除了带那个老式的大黑包外,什么也没有,我这个好吃鬼也禁不住责怪爷爷,说他一点也不心疼自己的孙女儿,可是他什么也不说,只是习惯性的拍拍我的小脑瓜。

 以后他来,包中总有一点小东西,哪怕是一包饼干,一块糖果,爷爷也带来给我,看着我喜滋滋的吃掉,他好像格外开心。从此,我的爱好中又多了一项——喜欢翻爷爷的大黑包。后来,爸爸告诉我,爷爷那边穷,这些东西都是爷爷舍不得的,一点一滴,一毛钱一毛钱攒起来买给我的……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回忆起来,原来总是告诉爷爷,我家要搬新房子了,你可要多住些日子。也许是命运在捉弄人吧,就是搬入新房的那年前,腊月的二十三,爷爷走了,他没有住上新房子,就走了,一去不复返,永远的离开了他唯一的孙女……每当翻开一张张照片,看着爷爷那张平凡而又严肃的脸,每当回忆起那一串串与爷爷在一起的往事,回忆起那个普通而又熟悉的大黑包,双眼就不由的潮湿,每当回乡来到老房,仿佛爷爷就在我的身旁。

 爷爷已成为淡淡的往事,但我对爷爷的思念和敬爱永远不变。

  我的爷爷:篇三

 那是一个年迈的背影。

 每次在放学铃声响起的前半个小时,这个“傻傻”的人都会推着一辆被岁月雕刻满痕迹的电动车,在那个角落里等待一分一秒的流过……

 我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人,每当我可以抓住那些十分“珍贵”的东西时,我却放手让他们溜走了。

 小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坐进了教室,爷爷则站在校门外张望着,迟迟不肯离去。教室里的老师看到了,招呼让爷爷赶紧走,可是爷爷一走我就“哇”一声哭了起来,老师哄都哄不住。最终只有同意爷爷在校门口看一会,但只允许一个星期。一个星期结束了,我竟奇迹般的不哭了,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看到爷爷在门外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吧。

 平时上学,都是爷爷陪我一起坐公交车的,但由于路途较远,坐公交车每次都会迟到。于是,爷爷奶奶商量着买一辆电动车,我知道后开心的拍手叫好。但谁又知道,仅靠爷爷奶奶的那么一点退休金又怎么支持买一辆电动车呢但他们最后硬是咬咬牙买来电动车,一切都只是为了我方便……

 从那以后的每一天,我都坐着爷爷的电动车上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爱面子。班级里的同学都是自己上下学,而只有我还是家长接送。于是我回家便和已是两鬓白发的爷爷吵了一通,说要自己回家,但爷爷说这样不安全……最终爷爷妥协了,答应了在校门外的角落里等我。年幼的我总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让爷爷奶奶伤心……

 那一次,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放学了,我依旧像往常一样在那个角落里等待爷爷的到来,但却迟迟不见,心里突然冒出了一股无名火。再等了一会,爷爷终于慢慢地推着电动车出现了。我冲上去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那么晚才来!”这次,爷爷居然什么都没说,等我坐车准备接着说些什么的时候,低头一看,我立刻为自己刚才的行为后悔了……

 在爷爷那条已经洗的泛白的裤脚上,有一条触目惊心的大口子,鲜血还在往外涌。后来,我才从奶奶口中得知爷爷在来接我的路上,被一辆电动车撞了,肇事的电动车车主,在问爷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时,爷爷却因为着急着想接我,什么也没说,急急忙忙地就往学校赶。在爷爷受伤的那些日子里,依旧像什么也没发生的一样接送我上下学……

 6年了,每天的上下学,我都在爷爷的电动车上度过,而爷爷也在一天一天的变老,耳朵有一只也因为病痛而几乎失去了听觉。回想起那些年和爷爷吵架的日子,我真希望可以倒带,然后抹去那一段……

 脑海中,一直有着这么一幅画,一个年迈的老人微笑地在牵着一位孩童的手,在那静谧的午后散步……

 您在我心里,永远永远……

  我的爷爷:篇四

 爷爷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绅士,奶奶是他们那个年代的淑女,在他们那个时代,绅士总是配淑女的,老人们称之为门当户对,于是爱情就被放到了第二位。听爷爷说,奶奶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徐家**很漂亮,听奶奶说,爷爷给她的第一印象是爷爷的白手套。当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奶奶就成了爷爷的妻子。

 奶奶说,爷爷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可是记忆中,每到栀子花飘香的时节,每天清晨

 爷爷总会给奶奶买一对白兰花,所以,奶奶的身上总有着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延续了几十年不曾改变。并且爷爷从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和奶奶有关的纪念日。

 记得有一次,一家人随团外出旅游,临晚饭的时候,比原定的多出了三道奶奶最喜欢吃的小菜,原来那天是爷爷和奶奶结婚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我们都忘了,只有爷爷还记得。

 爷爷说,奶奶是一个不太细致的人。

 可是奶奶对爷爷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的。爷爷这几年吃的药也越来越多,为了让爷爷知道怎么吃这些药,奶奶在尝试了写字条等无数种办法,都以爷爷不是弄丢就是忘记而失败告终之后,想出了最后一个办法,奶奶在药瓶盖上分别标上数字,并排放在饭桌旁,以免爷爷忘记和吃错药。只是,这么久以来这个办法是否有效还是不得而知,因为奶奶总是会定时把药和水送到爷爷的手中。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远处的天空,一片片火烧云变幻着不同的形状,爷爷又搀起奶奶的手踏上了街心花园的草坪,几十年来,黄昏的散步是他们的必修课。或许有人会说他们那代人只有亲情,或许有人会说他们那代人不懂爱情……其实他们很懂生活,更懂爱情,只是他们把爱情融进了亲情中,把玫瑰换成了白兰花,把“我爱你”三个字含蓄地裹进生活里,于是生活就变得那么精彩而温馨了。

  我的爷爷:篇五

 国庆节回乡下看到爷爷在收稻谷,脑里回想起经常听爸爸说起爷爷那时的事,我对此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我是幻想告诉我那时的世界背景是灰色的,就像是用那时的摄像机拍出来那时的事一样。

 我认为那时的社会是贫穷的:“爷爷那时有鸡蛋吃就不错了”“爷爷那时有肉吃简直就是做梦”“你看你这米饭掉的爷爷那时掉了都捡起吃了”这是大人眼中的“那时”我也半信半疑。我现在也知道那时候中国都很贫穷,也不知道人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我认为那时是自由的、有趣的:你爷爷放学回来还要割牛草、鱼草,你现在条件这么好还不好好学习”可是在我眼里爷爷时代可真轻松!放学回来不要担心作业,不用担心考试考砸、不用担心回来被数落、我宁愿像爷爷那样。

 经过我的反思后才觉得那时是辛苦的:“哪怕太阳再毒辣也得插秧、种田”“这几亩地算什么,你爷爷一天都要种完,不种完怎么办一家人都没东西吃”

 总之,爷爷那时酸、苦辣甜,有好有坏。

 要说起奶奶那就更凄惨了,10岁就要学做饭、洗衣服,几乎所有的家务全给包了,一样要种田,吃不饱穿不暖,在奶奶的唠叨声中,我都背下他们的遭遇!

 现在想起来我又多了一份同情和佩服他们生在那个战争后起死回生年代,才导致生活的艰难困苦,但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有韧性,再艰苦的环境都能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风吹雨打都不怕,然而生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反而变得脆弱不堪了,实在感到惭愧

 试问,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不珍惜这美好的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