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奶奶直播讲述2077万还账历程,她是因为什么欠下这么多钱?

老人 0 18

90岁奶奶直播讲述2077万还账历程,她是因为什么欠下这么多钱?,第1张

90岁奶奶直播讲述2077万还账历程,她是因为什么欠下这么多钱?
导读:90岁奶奶直播讲述2077万还账历程,网友:教科书级的诚信!2011年,因工厂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陈金英欠下巨额债务。2021年2月5日,90岁高龄的陈金英奶奶将7万元现金递给侄子,这是老人的最后一笔还款。陈金英奶奶用10年的时间,还清了20

90岁奶奶直播讲述2077万还账历程,网友:教科书级的诚信!

2011年,因工厂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陈金英欠下巨额债务。2021年2月5日,90岁高龄的陈金英奶奶将7万元现金递给侄子,这是老人的最后一笔还款。陈金英奶奶用10年的时间,还清了2077万元欠款。

她叫陈金英,是浙江省丽水市人,今年已经90高龄,最近因为在网上直播讲述十年还清了2077万元欠款的经过,而被网友齐声高赞,推上热议。

她怎么能欠下这么多钱呢?这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90年代初,国家鼓励创业,经济形势一片大好,陈金英退休在家闲不住,自己一手操办,开了一个中老年羽绒服厂,自生自销。

陈金英吃苦耐劳,呕心沥血,把所有的精力和物力都拖入到羽绒服厂子里,前些年厂子效益特别好,销售额一直不错。有了钱,陈金英不忘回报社会,她热心公益事业,坚持做慈善,每年都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给她们送羽绒服,送温暖。据统计,30多年来,她累计捐款57万,捐赠羽绒服饰价值也高达几十万。

可商海无常,竞争是激烈而又无情的。2011年,陈金英的羽绒厂因资金周转问题,面临倒闭的风险,按一般人的思维,申请破产是规避风险的最佳措施。可陈金英却拒绝申请破产保护,她说:“不能因为自己做生意失败了,就把责任转嫁给别人!”

她转让厂房、售卖房产,偿还了大部分欠款,而剩下的欠款她都一笔一笔记着,决定用余生来还。

十年来,陈金英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每天坚持到街头摆摊卖羽绒服,把“欠别人钱是一定要还的”当作信念,80多岁依然每天早上5点起床,收拾收拾就出门摆摊,省吃俭用积攒每一分钱,一笔笔地还着欠款。

终于,2021年2月5日,陈金英老奶奶带着7万元赶回老家金华,把最后一笔欠款还给了自己的侄子陈其德,然后长舒一口气,乐呵呵地说:“今年过年真高兴啊!”

“破产不把钱还清,自己也对不起借钱给你的人”。陈金英的心终于踏实了。她“诚实守信”的品质打动了所有的人,人民日报头条点赞宣发她迎难而上,重诺守信的事迹,陈金英被评为“全国十大守信人物”。

导读:人老了,有孩子的和没孩子的真不一样,不一定养儿防老,但是没儿就真的连个为老人说话的人都没有。

01

前段时间亲戚生病住院去探望,在病房里看到一个老奶奶,样子甚是可怜。

听亲戚说,这老奶奶比她后一步住院,不过,自生病到住院一个多月,除了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面对护工的不待见。

在病情松懈的时候亲戚跟老奶奶在聊天中得知,老奶奶今年已经78岁,一生无儿无女,前年老伴离世,只剩下她一个人在这世上苟延残喘。

听老奶奶说她家底殷实,在以前算是大户人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没孩子。

年轻的时候,虽然喜欢孩子,倒也并不在意,所以即使身体有毛病,也从没去就医,觉得没孩子就有没孩子的清净,孩子养老指望不上,何苦为了孩子耗尽一生呢?还不如两口子活的清净一点,为自己活一次。

本着这样的想法,两口子商量好了随天意,如果能自然怀上就生,怀不上也不刻意勉强,于是,一辈子就俩人这么过来了。

02

年轻的时候,朋友多亲戚多,这边转转,那边旅游,把手头的活一做,享尽了安逸的生活。可这一老才发现,大家都有了各自承欢膝下的人,只有这老奶奶的家,变得冷冷清清。

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又特别盼望孩子,想着生一个,但是身体已经不允许了,本以为有钱可以浏览各地,看尽世间百态,却到头来,风湿关节一大堆,走楼梯都是个麻烦事,哪里还有心情去旅游。

再后来,老房子遭拆迁,给安排了楼房,又给了好多现金,这一下,手头更宽裕更有钱了,但是上了楼房也更寂寞了。

一进楼房,人生地不熟,比不上从前的大院子,大院子里可以种些花草蔬菜,可以吃树果,可以到处转悠溜达和村里村外拉家常,可上了楼房,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只能守着窗户算着时间,上下爬楼梯度日。

再后来,老伴病倒,老奶奶自己体力不支,就请了一个护工,这老伴的晚年在护工的照料下和老奶奶的陪伴下,算是安稳过完了,但是葬礼没人安排,是老奶奶苦求原来的亲戚,大家给张罗的。

03

到了老奶奶这里,没个说话陪伴的人,腿脚也不利索不知道能干啥,吃一顿很费劲,于是又请了护工照料,但事实,远没想象的如意。

护工根本不好好照顾老人,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是很懒散,照顾不得体不说做饭也不好,于是,老奶奶就算花钱,也过得很不合心意。

这不,前些日子因病住院,护工也照顾到了医院,亲戚亲眼看见护工对老奶奶很不好。

老奶奶的排泄物,护工通常都是拖一两个小时才处理,翻身活动之类的,一天也不操作两回,对老奶奶的请求根本就是熟视无睹,不听话还训斥老奶奶麻烦,言语里充满了嫌弃。

甚至有一次,老奶奶想要点水喝,护工不但不给,还说:“喝多了就尿,谁给你收拾?别喝了。”最后是我亲戚看不下去给老奶奶倒了点水。

我亲戚劝过老奶奶,称为什么不换一个,可老奶奶说:“自己身边没个说话的人,换谁都一样。”

其实老奶奶的难处不无道理,人老了,免不了要受委屈。

没办法,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找到实心实意的好护工,一般都是拿了钱打发日子,而这个老奶奶,自己已经没有维权的能力了,身边又没有个可以依靠的人,可以用无能为力形容现在的处境,栽到护工手里了。

04

看着老奶奶那空洞的眼神,不知道怎么形容人生,谁也没有权利评判她不生孩子是否对错。

当然,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丁克家族,我们也没资格去评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活法,但是有孩子的人的家庭真的很不一样。

邻居吴奶奶常年一个人生活,她有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是那种很常见的孩子大了远走高飞,留老人寂寞过晚年。

吴奶奶一个人长期坐在楼下门口的大柳树下,那里是这个楼区的人的必经之道,所以她喜欢看来来往往的大人和小孩忙着走路和她打招呼的。

从前她最喜欢的事是守电话,去年,吴奶奶的女儿给她买了个智能机,还申请了微信,教了她简单的操作方法。

从此,吴奶奶从守电话变成了玩微信,成天笨拙的一遍又一遍打开儿女的朋友圈,看他们的动态,遇到找不到页面的时候,都会来求助我母亲。

本来觉得这人老了有儿没儿都一样,反正都不会留在身边,但是前些日子自吴奶奶生病不能照顾自己以后,她女儿亲自过来了。

没过多久儿子也赶到了,看样子俩人都很忙,电话一个接一个,然后俩人商量了一番之后把吴奶奶接走了,从此我们半年内都没有得知吴奶奶的消息,她的房子也一直空着。

05

再后来,偶然一天,母亲接到了一个微信视频,是吴奶奶打来的,接起,屏幕里显示了吴奶奶慈祥的笑容。

吴奶奶告诉母亲,自己一直想给母亲发视频,可不会操作学了两个月之久,还问母亲的近况,托母亲看着点她的房子。

又说自己现在被儿女轮流赡养,谁得空谁就赡养一阵子,要都没空,就请个看护过来,在那边吃的好住得好,一切安好。

吴奶奶说自己不想给儿女添麻烦,想去养老院过晚年,可第一次去,一个护工的态度很不好,女儿当时就把吴奶奶拽出来了,说不想让吴奶奶去独住,怕受苦。

本以为吴奶奶的晚年会在凄凉孤独中度过,可突如其来的一场小病,让她的晚年也不糟糕。

06

有人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这个社会给老人养老送终的很少;但这不是全部,中国的传统美德是百善孝为先,大家对父母的感情都流淌着美好的初心。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做到了赡养的义务,但大部分,都为自己的父母尽了全力。

能在病床前不管父母的真的很少,就算自己没时间,也会请看护,而儿女,就是老人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只有儿女能真正的为父母维权,护工这些也会顾忌有儿女的人,最起码不会太为难老人。

所以说,人的晚年也许凄凉,但有孩子和没孩子,真的不一样。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里也不是说一定要生孩子或者怎么样,只是想说,不要用孩子大了不中用不会管老人,白养孩子之类的话。

试问,哪个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只不过,都有一个不得已的苦衷罢了。

所以,生不生孩子是一种选择,这里不评判,但愿每个老人,都能在晚年,被世人善待走完这最后一遭。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虽然老一辈的人赚钱没有现在这一辈的人多,但是他们总能够存下钱,就像这位八旬老人,他去世之后留下20万的存折,可以说是非常令人惊讶,没想到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还能够攒这么多钱。老人儿媳表示婆婆已经过了八旬因病去世,家里人在给他办完丧事之后,在他的住所发现一大堆老版人民币,除此之外还留有20万存折,后面7个儿女把这些老版人民币各拿了一部分留作纪念。

不夸张的说,在我们的父辈里,他们挣多少钱就基本上能存多少钱。父辈的工资就是收入,而我们的收入就基本等于开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但是老一辈的人确实是非常的简朴。该花的钱他们会花,但不该花的钱他们每一笔都存着,钱都花在刀刃上。80 90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几乎每个人都存不下钱,而当年只有几百块钱工资的父母,却能在几十年当中默默的为我们存下一线城市的首富,父母一辈的风险意识比我们高很多,他们懂得居安思危。

而在我们80 90后的现实生活当中,生活在一个比较富富足的环境,所以从骨子里面不太计较价钱,而父母辈的他们总是勤俭节约,每一分每一笔钱都要掰成两半花。而且80 90后的人喜欢用微信支付宝,所以每次花起钱来并没有很多的感觉,每一笔数额不大,但经起来积累起来的量是非常吓人的,父母辈的人热衷于线下购物,知道自己花出去的每一笔钱是多少钱,所以他们会非常会控制支出。

我们和父辈的生活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对钱的概念也不一样,父辈的人喜欢开源节流,而现在的人喜欢超前消费,所以我们花挣的每一笔钱都花在了开销上,和父母的每一笔钱都存在了银行里,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存到这么多钱,而我们却不知道钱花在哪里了。

发生这件事情之后,当地村民帮助老人找回19,900元钱。从而在这种情况下,让老人拥有一种比较感动的状态。

很多老人都会选择将自己的积蓄进行随身携带。因为对于老人来说,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积蓄是比较安全的。然而在随身携带积蓄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2万元卷入收割机。

首先在10月10日的当天,河南平顶山有一位老太太由于不小心,将自己的2万元现金被卷入了收割机。然而当时收割机在当时停放在一片玉米地里面。从而在这种情况下,让老太太内心拥有一种特别焦急的状态。毕竟对于老太太来说,2万元是一笔比较高的金额。而且在当时这件事情就引起了很多村民的围观,并且也有很多村民对这位老太太进行安慰。

找回19,900元现金。

其次就是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后,当地的村民主动帮助老奶奶进行找回现金。然而在村民的努力下,找回了19,900元现金。并且将这笔现金全部归还给老奶奶,从而让老奶奶损失了100块钱。但是总体上来说在村民的帮助下,已经帮助这位老奶奶减少了很大的损失。而且丢失100元钱对于老奶奶来说也是可以进行接受的。

村民们是非常善良的。

最后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中的村民是非常善良的。因为不仅帮助老奶奶找回了现金,而且也能够拥有一种比较诚实的状态进行归还现金。所以我认为老奶奶应该选择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感谢这些村民。并且也应该学会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储存自己的现金,从而就可以在生活中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