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山派到底是指代天山派还是昆仑派 雪山派就是雪山派,是在大雪山的一个门派,而大雪山属于“蜀山”中的一座,和天山、昆仑山都不在一个地方。 暴走英雄坛雪山派加点攻略 雪山派怎么加点 1、太极门(清虚道长):太极神功120级;太极拳100级;内力1500以上;后天悟性28 2、雪山派(白瑞德):内力1200以上;后天根骨:32以上 3、八卦门(王维扬):内力800以上; 混元一气功100级;八卦刀100级 4、伊贺谷(和仲阳):先天臂力20以上;扶桑忍术:120级;后天臂力32以上 5、红莲教(余鸿儒):普天同济100级; 后天臂力:30以上 6、玉女峰(李清照):读书写字100级;容貌婷婷玉立,美貌如花以上 天龙八部里天山派是属于近攻派还是远攻派啊? 近攻啊! 远程有(峨眉武当星宿逍遥天龙) 近有(明教丐帮天山少林) 神仙道忘了自己加入的是蜀山派还是昆仑派怎么办? 忘记了啊,很简单去昆仑山城或者蜀山城进副本:如果是蜀山派进昆仑山派里面副本会提示:蜀山弟子不能进昆仑副本的,反过来昆仑也不能进蜀山副本 其实副本都一样的 昆仑派` 蜀山派`位于现在那里 昆仑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 蜀山指四川的山,蜀山应在四川境内,很可能是峨嵋山附近一带的山脉统称 两个都是一定范围的山 谁知道关于‘蜀山派’、‘昆仑派’的事啊? 具我所知 昆仑派是民间的武术门派。 昆仑派(混元派)是明末时兴起的道教支系,其所在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 在金庸武侠小说里为八大门派之一,为何足道所创。何足道外号“昆仑三圣”,主其才艺在于琴、剑、棋艺。在《倚天屠龙记》中,何太冲,乃是其中一代昆仑派掌门。 源流 昆仑山数百里,山峦幽秀,道术之士接踵前往修炼。昆仑派以山得名,自立一派。 据传,昆仑派源于周朝武王时期。鸿钧一道传三友:既老子、元始、通天。老子(李耳)有一个弟子,元始有十二个弟子。老子、元始为昆仑派的始祖。元始的12个弟子为昆仑派的12祖。后来,昆仑派又分东西两家,均属道家。 昆仑派在东晋时期,祖师铁棱道人,下传五代: 唐代:圣天云、天风、天雷三道人,以昆仑剑、乾元功、天罡掌为能(又称剑圣)。 宋代:王龙又叫王子,以八卦龙形剑术为能。 元代:昆仑双鹤、玄真、玄机三道人以乾元功、玉龙天罡剑掌为能。 明代:昆仑七剑, 、紫霞、紫明、紫光、紫微、紫星、紫云七道人,以乾元七星玉龙天罡剑掌为能。 清代:昆仑三英,一心、正心、恢心三道人以乾元七星怪龙剑术为能。 以上五代,先后繁衍了105代弟子。 在唐、宋时期,还有古月上人看破红尘,厌倦名利,绝弃酒色, 心道门,西奔回疆,在莽莽昆仑上潜心研习武术技艺和道门内功,传授的弟子则以当地回民为多。历经元、明、清各代,此拳种回流至山东、河北、四川等地。 抗战时期,泸洲市合江县李清明曾在昆明与张云楷处学得昆仑派拳术。 1947年,在四川万县的刘裕隆等在该县国术馆遇昆仑派传人刘惠元老师,并拜纳门下习昆仑派武功,颇有所得,间有所传。 四川南充地区的梁光荣(中医生)也幸得此派的乾元功和奇门卦掌等。 流传区域 万县市、南充市、泸洲市等地。现实中的蜀山派蜀山派 蜀山派:又称蜀山古琴派,简称蜀派。蜀山派(川派)源远流长,至少有2000年历史的古琴派,是当今中国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一支古琴流派。汉代蜀山琴派名家有:司马相如、扬雄、诸葛亮、姜维等。近代川派的知名琴家有:张孔山、杨紫东、李子昭、吴浸阳、龙琴舫等人。《天闻阁琴谱》和《沙堰琴编》收有川派作品,其中以《流水》和《醉渔唱晚》等曲最为流行。我国著名川派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顾梅羹,以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古琴艺术之发掘、整理、研究、演奏诸多方面的工作成绩卓著。将减字谱翻译成简谱配在减字谱下,又完成了三十余万字的《琴学备要》一书的修改整理工作。据悉,为保护蜀山派(川派)古琴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将建立蜀山派(川派)古琴基地,专门展示蜀山派(川派)古琴、培养古琴人才。 派 名:蜀山派、川派、蜀派 形成时期:汉代 创 始 人:司马相如 主要风格:躁急奔放,气势宏伟。 代表人物:司马相如、扬雄、诸葛亮、姜维、苏轼、张合修(孔山)、顾玉成、顾隽、顾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绍泽等 代表琴曲:《凤求凰》、《雉朝飞》、《梁父吟》、《当归》、《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安咒》等 重要琴著:《琴清英》(扬雄)、《琴经》(诸葛亮)、《天闻阁琴谱》(唐松仙)、《百瓶斋琴谱》(顾隽)等 近现代蜀山派名家 顾梅羹、夏一峰、查阜西、王华德、丁承运等。 天龙八部天山派到底厉害不PK到底怎么样 就职业而言,PK上,天山没有什么优势,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不是很突出,唯一实用点的,应该就是隐身技能,消杀气、单练的时候,能用的上。 英雄群侠传雪山派好玩吗 雪山派入门条件,技能,绝学 雪山派: 入派条件:没条件,雪山人少门槛低 特点:闪避+8% 抗中毒+20% 暴击+4%、 门派技能:3回合3倍防御的内功,这个门派就是肉哈 绝学: 金污刀法: 30%流血 30%点穴 两仪剑法:60%封招 点评:我蓝多,我蓝多,在你还在pk只能放2次绝学时,雪山把绝招随便扔,大雪山的内力药,回满内力另外还加100的内力上限,价格贵的要死8万8。如果不是侠客岛也卖加内力上限的药,可能雪山也是非常厉害的,雪山的绝学一个是刀一个是剑,也是比较蛋疼的。感觉老大会加强一下雪山派的。 仪琳是恒山派还是衡山派 恒山派 定逸『恒山三定』之三(恒山派白云庵庵主,掌门定闲、定静师妹,仪琳师父 )于少林寺被岳不群以金针所杀 仪琳(恒山派,定逸弟子,不戒和尚与哑婆婆独女) 天龙八部天山派好还是慕容派好 天龙没有慕容派吧,你如果喜欢近战的话个人建议玩个天山,能隐身,冰功不错,刷燕子也能加防,远功用峨眉,武当,逍遥,PK不错,但是你如果是很牛的RMB玩家的话门派无所谓了中国古代神仙详解在《烟雨江湖》中很多玩家还不清楚昆仑山支线任务怎么完成。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烟雨江湖》昆仑山支线任务大全攻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烟雨江湖昆仑山支线任务大全汇总乾元功触发条件:主角≥80级、声望≥400物资需求:「米」×25:洛阳-东市(24,29)购买,每日可购买5个「木炭」×50:搜索厨房获得(幽州,成都,明月峰,凤鸣集,双王镇,龙泉镇,泉州,杭州,姑苏,泰安镇,洛阳,洛阳太白酒馆厨房,落霞镇,南阳渡,少林厨房),每日可获取15个「道德经」×1:洛阳、幽州书店有售友情提醒:至少65W战力,推荐70W以上战力,否则很有可能打不过铁匠夫妇昆仑山-无极宫(6,23):玉霄子,打听玉虚观,给予「米」×25、「木炭」×50,打听玉虚真人第一天:选择《名声鹊起》,选择催促(等待至次日5点刷新任务)第二天:选择《突如其来》,选择催促,选择催促(等待至次日5点刷新任务)第三天:选择《杀身之祸》,选择催促,选择催促(等待至次日5点刷新任务)第四天:选择《秘药重现》,选择催促,选择催促(等待至次日5点刷新任务)第五天:选择《昆仑化虚》,选择催促昆仑山-无极宫(6,23):玉霄子,打听乾元功,选择请求传授,选择询问何事,选择线索凤鸣集-凤鸣书院(31,2):凤雏老人,混元通要,选择何人获得「竹萧」×1青城山-翠映湖(19,20):包袱内使用竹萧,对话张洞灵青城山-翠映湖(19,19):进入龙隐峡龙隐峡(11,11):树桩,伸进去获得铜钱龙隐峡(5,4):五行砖,启动机关(五行阵小游戏,「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最后留下火即可通关)龙隐峡(5,0):进入第二层龙隐峡-第二层(10,5):铁皮箱,打开获得银子×1两、「紫金」×5、「明慧丹」×3龙隐峡-第二层(6,5):对话张洞灵,选择混元通要,选择询问条件,对话张洞灵,选择前辈请讲,选择姓甚名谁,对话张洞灵,获得获得「七星指环」×1,选择是为何物凤鸣集-太清观(4,34):谷虚道长,给予七星指环,选择说明来意,对话谷虚道长,选择转述一番凤鸣集-太清观(5,33):小道士,考察一番,选择偷偷翻阅(需要道德经×1)/暂不考察,选择考察第一章、考察第二章、考察第三章,选择考察五行相生,选择回答错误,选择询问课业,选择赠予经书凤鸣集-太清观(4,33):丹房,搜索获得「造化丹」×2、「金疮药」×3凤鸣集-太清观(4,34):对话谷虚道长,选择听其回忆,对话谷虚道长,选择追问凤鸣集-太清观(4,33):触发剧情,选择耐心等待获得「悟真丹解」×1、「莲花丹炉」×1,选择邀其回谷,选择足下无人龙隐峡-第二层(6,5):张洞灵,递上谷虚之物,选择二徒弟,选择询问何故落霞镇(19,34):打铁匠,给予七星指环,选择自述来意,选择正是,选择静观其变(你的性格变得更冷静了)/强行逼问,对话打铁匠,选择观察铁匠落霞镇(20,34):触发剧情落霞镇(19,34):对话阿真,触发战斗(至少65W战力,推荐70W战力)落霞镇-破庙(28,23):触发剧情,对话打铁匠,选择答应落霞镇(19,34):触发剧情,选择出手阻止,对话打铁匠,选择解释一番,选择千真万确,选择砍下获得「铁盒」×1,选择够了龙隐峡-第二层(4,6):触发剧情,选择递上铁盒,选择如实禀报获得「瓷瓶」×1落霞镇(23,29):打铁匠,伤势如何,选择转述一番,选择打开铁盒,选择仔细回忆,选择不错洛阳-文成书肆(17,28):薛文成,打听玉面状元,选择催促(前往客栈休息触发剧情,进入战斗)洛阳(8,22)(9,33)(3,32):触发剧情洛阳(3,27):触发剧情,选择打落蒙面,选择正是,选择并非如此,选择判师缘由,对话薛文成,选择矛盾,选择何以见得,选择古画之名(等待游戏时间至子时)洛阳-鬼市(17,1):九幽公子,古画拍卖,选择贿赂十两成都-萧家(14,7):萧玉书,五岳真形图,选择无可奉告/如实告知,选择买下(需要银子×100两)获得「五岳真形图」×1青城山-映翠湖(19,20):触发剧情龙隐峡-第二层(6,5):张洞灵,画卷被夺,选择描述印象青城山-映翠湖(20,20):触发剧情,选择追问大雪山(28,29):触发剧情(需要徒步前往,乘坐马车无法触发剧情)大雪山(5,11):路人,打听游方老道,选择简单描述昆仑山-无极宫(6,23):玉霄子,游方老道,选择仔细描述,无极宫,搜索,选择摆正画像获得「五岳真形图」×1,选择就这么办,对话张洞灵,选择近在眼前(等待15分钟收到系统提示)昆仑山-无极宫(6,23):张洞灵,交换获得声望×3、主角习得乾元功以上就是《烟雨江湖》昆仑山支线任务大全攻略,更多游戏攻略请持续关注游戏网!仙字开头成语大全在中国神仙谱中,最最至高无上的神仙,当然是三清和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民间推崇的最高神(以后撰文再说,本次不讨论),而道教则以三清为至尊三清的名词解释:所谓三清,就是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 三清的来历:自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对不住对不住,扯到歌词上去了。自那时佛教传入,道教的生存和发展被佛教严重威胁。于是到了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代名道——陶弘景,他弄了个《真灵位业图》,比照佛教三世佛,“发明”了三清尊像。元始天尊当之无愧是中国道门第一尊神。他的全名有点长,一般有两个全名,一是“上合虚道道君应号元始天尊”,二是“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 其实最早的道教中并没有元始天尊,只不过随着佛道之争愈演愈烈,只太上老君一个架不住佛门的三世佛“三打一”,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三世佛的“六手”。于是,葛洪道长率先提出了元始天尊。据葛道长在《枕中书》中所记:“……混沌古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这一来,盘古就是元始,当真是比佛教三世佛的来历永远多哩!! 太上老君在三清中本排第三位,不过个人觉得他比灵宝来得更靠谱,就提到第二位来说说。 其实他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神仙了,本不必多言,这里只提一条:太上老君就是老子,这一点没错;若说太上老君就是李耳,就不精确了。因为,中国历史上除了李耳之外,还有很多老子,上古时老子为仓颉,西周时老子为伯阳父,春秋时老子为李耳,战国时老子为周太史儋,东汉时老子为“三张”。太上老君,是以上诸神合成的形象,其中以“三张”的成分居多,最最重要的成分应该是张衡。昆仑山玉虚宫的位址仙姑, xiān gū 女仙人女巫;女术士;女魔术师仙人桥, xiān rén qiáo 基本解释浙江省 雁荡山 名胜之一。在 雁荡 蔡家岭 附近的 仙亭山 背脊,两崖对峙,石桥横架其上,长约百米,宽约二十米,传说 东周 灵王 太子 晋 骑鹤吹箫于此,后人因称“仙人桥”。 明 章纶 有《仙人桥》诗。亦省称“ 仙桥 ”。 明 朱谏 《仙桥》诗:“仙桥只在云深处,欲问丹梯未有媒。”仙人球, xiān rén qiú 基本解释仙人掌的一种,又称仙人拳。为多年生植物。茎球形或椭圆型,肉质,有纵行的棱,棱上有丛生的刺,花大,红色或白色,供观赏。参见“ 仙人掌 ”。英文翻译1a kind of cactus (with globular or elliptic stems)仙道, xiān dào 基本解释(1)谓成仙之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云笈七签》卷十八:“宗族皆得仙道,白日升天。”《云笈七签》卷九三:“超迹尘滓,栖真物表,想道结襟,以无为为事,近於仙道一也。” 元 史樟 《庄周梦》第四折:“再有凡心,罚往下方,永失仙道。”(2)指修仙得道者。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象传说中修炼的仙道一样,‘采日月之精华,钟天地之灵气。’”仙鹤草, xiān hè cǎo 基本解释植物名。也叫龙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花小,**。茎、叶可入药,有止血作用。英文翻译1hairyvein agrimony; Agrimonia pilosa仙霞岭, xiān xiá lǐng 基本解释在 浙江省 西南部,绵延 浙 、 闽 、 赣 边境。西南接 武夷山 ,东北接 天台山 ,为 钱塘江 、 瓯江 及 闽江 分水岭。主峰 披云尖 在 龙泉县 南。同名山峰在 江山县 南。南端有 仙霞关 ,为 浙 、 闽 交通要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好了,好了,我 阮大铖 走过这 仙霞岭 ,便算第一功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方才梦见 马士英 被雷击死 台州 山中, 阮大铖 跌死 仙霞岭 上。” 朱德 《经闽西感怀》诗:“越过 仙霞岭 ,早登 天台山 。”仙灶, xiān zào 基本解释指学仙者炼丹之灶。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诗:“初谓炼丹仙灶里,还疑铸剑神溪中。”仙人洞, xiān rén dòng 基本解释岩洞名。 江西 庐山 名胜之一,在 牯岭 西北,为悬崖绝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岩”石刻,为 南宋 宝祐 三年所刻。洞深约三丈,可容纳百十人。 清 代 嘉庆 以后,洞为道士主持,改祀 吕洞宾 , 吕洞宾 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称为“仙人洞”。岩下悬壁千仞,风光险绝。参阅 周銮书 《庐山史话》五。仙人掌, xiān rén zhǎng 别名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全株。分布我国南方各地,野生或栽培仙鹤, xiān hè 基本解释(1)神话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 唐 王勃 《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宾鸿逐暖,孤飞万里之中;仙鹤随云,直去千年之后。”《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张公 ﹞道罢,用手一招,叫两只仙鹤。 申公 与 张古老 各乘白鹤,腾空而去。”参见“ 仙禽 ”。(2)鸟名。也叫白鹤。《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做公的见了做贼的,就是仙鹤遇了蛇洞,闻风即知。” 清 龚自珍 《应天长》词:“山僧许我移茶灶,不用当关仙鹤报。”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取下一只蓝色硬纸折成的小仙鹤放在袋里带回 中国 ,可是今天我却找不到它了。”英文翻译1red-crowned crane仙女, xiān nǚ 年轻的女仙人。亦称“仙子”仙谱, xiān pǔ 基本解释仙人的谱录,名册。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仙航, xiān háng 基本解释仙人乘坐的船。 徐志摩 《西伯利亚》诗:“就这天--这天也不是寻常的开朗:看,蓝空中往来的是轻快的仙航。”仙厨, xiān chú 基本解释对皇家御厨的美称。 唐 刘禹锡 《为武中丞再谢新茶表》:“效参药石,芳越椒兰,出自仙厨,俯颁私室。”仙山楼阁, xiān shān lóu gé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xiān shān lóu gé ㄒㄧㄢ ㄕㄢ ㄌㄡˊ ㄍㄜˊ仙山楼阁(仙山楼阁) 《史记·封禅书》:“自 威 ( 齐威王 )、 宣 ( 齐宣王 )、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莱 、 方丈 、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勃海 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后因称仙人所居住的仙境为“仙山楼阁”。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八:“仙山楼阁寻常事,兜率甘迟十劫生。”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而诗之精深华妙,异境日辟,如游海岛,仙山楼阁,瑶花缟鹤,无非珍奇矣。” 鲁迅 《呐喊·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亦作“ 仙山琼阁 ”。琼,美玉。 毛泽东 《念奴娇·鸟儿问答》词:“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仙界, xiān jiè 神仙境地仙翰, xiān hàn 基本解释(1)仙羽,指凤凰。《初学记》卷三○引 唐太宗 《凤赋》:“仙翰屈而还舒,灵音摧而复起。”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上·凤凰》:“ 唐太宗 赋‘仙翰屈而复还’。按,仙翰谓凤也。”(2)借喻新登第的进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隔坐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3)指天子的书简。 唐 李峤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诗:“委质承仙翰,祗命遄遥策。”仙乐, xiān lè 基本解释(1)仙界的音乐。 唐 白居易 《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四:“道人 叶法善 引上入月宫。时秋,上苦凄冷,不能久留,回于天半,尚闻仙乐。及归,记其半曲,遂篴中写之。” 明 屠隆 《彩毫记·仙官列奏》:“你看祥云四起,仙乐盈空,羣仙早到也。”(2)皇家及宫中所奏的音乐。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骊宫 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3)道教作法诵经时所奏的音乐。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趁天风,随仙乐,双引着鸾旌高步斗;响金钟,鸣法鼓,恭擎象简迥朝元。”仙娃, xiān wá 基本解释指艳丽的女子。 宋 胡浩然 《东风齐著力·除夕》词:“处处笙簧鼎沸,会佳宴,坐列仙娃。”仙蝶, xiān dié 基本解释指栖于 广东省 罗浮山 云峰岩 下 蝴蝶洞 的彩蝶。相传为 葛洪 遗衣所化,故称。 清 张际亮 《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闻道佛桑仅有根,可怜仙蝶纷无影。”仙姿玉色, xiān zī yù sè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非凡仙姿玉色,举世无双仙氅, xiān chǎng 基本解释指鹤氅,披在肩上的斗篷。 唐 郑谷 《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诗:“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仙踪, xiān zōng 基本解释(1)仙人的踪迹。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明 屠隆 《彩毫记·祖饯都门》:“名山不远,访仙踨烟霞宿缘。” 清 胡会恩 《珠江杂咏》诗:“ 穗石 仙踪古, 花田 粉泽妍。”(2)古人比升迁入朝为登仙,因借称应召赴京者的行踪。 唐 刘禹锡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诗:“雷雨江山起卧龙, 武陵 樵客蹑仙踪。十年 楚 水枫林下,今夜初闻 长乐 钟。”仙卿, xiān qīng 基本解释仙界的贵官。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之五:“ 萧 氏贤夫妇, 茅 家好弟兄。羽轮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明 高启 《青丘子歌》:“ 青丘子 ,臞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明 屠隆 《彩毫记·仙官列奏》:“ 李白 证 蓬莱 仙卿, 许氏 亦同住 蓬莱 。”仙姿玉质, xiān zī yù zhì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xiān zī yù zhì ㄒㄧㄢ ㄗㄧ ㄧㄩˋ ㄓㄧˋ仙姿玉质(仙姿玉质)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梅爱雪白,雪爱梅香,配合正相当。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羣芳。”仙津, xiān jīn 基本解释旧时迷信指巫婆下神时口中的唾液。《醒世缘弹词》卷二:“侍女说道:‘将此仙津与少爷腹上推摩一万八千下,自有功效。’”仙毫, xiān háo 基本解释指皇帝所用之笔。 唐 刘禹锡 《代谢手诏表》:“特纡睿思,亲洒仙毫;降自九重,粲然五色。”仙闪, xiān shǎn 基本解释内动貌。 唐 孟郊 《生生亭》诗:“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一日数开扉,仙闪目不停。”仙草, xiān cǎo 基本解释传说中的一种灵异的草。服之可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海内十洲记·瀛洲》:“ 瀛洲 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上生神芝仙草。” 唐 段成式 《寄周繇求人参》:“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红楼梦》第一回:“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仙风道骨, xiān fēng dào gǔ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xiān fēng dào gǔ ㄒㄧㄢ ㄈㄥ ㄉㄠˋ ㄍㄨˇ仙风道骨(仙风道骨) (1)道教语。谓有仙人及得道者的气质神采。 唐 李白 《大鹏赋序》:“余昔於 江陵 见 天台 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小神知得夫人仙风道骨,原是 瑶池 一会中人。”(2)喻指超凡绝俗的品貌风度。 宋 文天祥 《与文侍郎及翁》:“尊性乐在简淡,急流勇退,仙风道骨人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先生仙风道骨,年已八十,犹替人题 陈章侯 《莲露图》。”仙隐, xiān yǐn 基本解释(1)仙人与隐士。 南朝 宋 谢灵运 《衡山诗》:“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可别。”(2)谓学仙而隐遁。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寿隐士》词:“橘记一年景,梅泄小春英。见说 彭 成 仙隐,对此庆生辰。”仙台, xiān tái 基本解释《初学记》卷十一引 晋 司马彪 《续汉官志》:“尚书省在 神仙门 内。”后因称尚书省为“仙台”。 南朝 梁 王筠 《和刘尚书诗》:“客馆动秋光,仙台起寒雾。” 唐 王勃 《上许左丞启》:“守愚空谷,歛迹仙台。”仙醪, xiān láo 基本解释仙酒。《镜花缘》第一回:“ 王母 各赐仙桃一枚,众仙拜谢,按次归座,说不尽天庖盛馔,天府仙醪。”仙流, xiān liú 基本解释指神仙之属。 清 袁枚 《子不语·妓仙》:“生曰:‘我闻仙流清洁,卿落 平康 久矣,能成道乎?’”仙谍, xiān dié 基本解释道家的图籍。谍,通“ 牒 ”。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具灵篇之绝贶,究仙谍之殊休。”仙吕宫, xiān lǚ gōng 基本解释乐曲宫调名。以宫声为主的调式。《新唐书·礼乐志十二》:“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亦省称仙吕。仙几, xiān jǐ 基本解释谓死者灵前之几。几,老人凭靠之物。 明 张居正 《答总宪张》:“辱示,敢并及之。薄奠,敬因使者,布之太君仙几。”仙人枣, xiān rén zǎo 基本解释枣实名。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建春门》:“ 景阳山 南,有 百果园 ……有仙人枣,长五寸,把之两头俱出,核细如针,霜降乃熟,食之甚美。俗传云出 昆仑山 ,一曰西王母枣。”仙,一本作“ 仙 ”。仙枣, xiān zǎo 基本解释仲思枣的别名。传说 北齐 时有仙人 仲思 得此枣种之,因名仙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仲思枣》:“按 杜宝 《大业拾遗记》云, 隋 时 信都郡 献仲思枣,长四寸,围五寸,肉肥核小有味,胜于青州枣,亦名仙枣。观此,则《广志》之西王母枣、谷城紫枣,皆此类也。”仙升, xiān shēng 基本解释死的婉辞。 宋 无名氏 《安恭皇后上仙发引、黄钟羽导引》词:“金殿晚,愁结 坤宁 。天下母,忽仙升。云山浩浩归何处,但闻空际彩鸾声。”仙仗, xiān zhàng 基本解释亦作“仙仗”。1神仙的仪仗。 前蜀 韦庄 《尹喜宅》诗:“紫气已随仙仗去,白云空向帝乡消。”仙,一本作“ 仙 ”。《云笈七签》卷六四:“龙轩鹤骑,仙仗森列,驻於空界。” 明 屠隆 《彩毫记·仙翁指教》:“知君旧籍隶虚皇,列近侍班行,谪来尘土离仙仗。”(2)指皇帝的仪仗。 唐 岑参 《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瑶阶小立,春生天语,香萦仙仗,玉露冷沾裳。”仙契, xiān qì 基本解释道家语。谓与仙人有前缘、情分。 明 高启 《赠陶篷先生》诗:“逢余向沧洲,笑落头上巾。谓余有仙契,泥滓非久沦。” 明 朱有炖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既知上仙之名,小生亦有宿缘仙契,今夜得遇,愿请至小亭中,以遂于飞之愿。”仙障, xiān zhàng 基本解释道教谓人成仙的障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 陶弘景 云:‘仙障有九,名居其一。使吾不白日升天,盖三朝有浮名乎?’”仙驾, xiān jià 基本解释(1)仙人的车驾。 南朝 陈后主 《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明月照高台,仙驾忽徘徊。” 唐 项斯 《病鹤》诗:“纵使他年引仙驾,主人恩在亦应归。”(2)用作对仙人的敬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下士沉迷,已知其罪,幸逢仙驾,是亦前缘,忍不一度脱乎?”(3)借称皇帝的车驾。 唐 李峤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珠履陪仙驾,金声属振车。” 唐 李峤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幸陪仙驾末,欣采翰林芳。”(4)谓出游的车驾。 唐 王勃 《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下官狂走不调,东西南北之人也。流离岁月,羁旅山川,辍仙驾於殊乡,遇良朋於异县。”仙省, xiān shěng 基本解释指尚书省。《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故 越州 千秋观 道士 贺知章 ,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仙域, xiān yù 基本解释仙界。《云笈七签》卷六:“修道之人,初登仙域,智用通泰,渐升上境,终契真淳。” 马学良 《倮文作斋经译注·作斋礼俗述要》:“超度阴鬼化为仙灵,与始祖同登仙域。”仙人摘豆, xiān rén zhāi dòu 基本解释即仙人栽豆。我国传统魔术名。《冷眼观》第十二回:“你可学过‘仙人摘豆’么?不然,怎么能随你添添拿拿他看不见呢?”详“ 仙人栽豆 ”。仙气, xiān qì 基本解释(1)超脱尘俗的风度气质。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 李斯 说他的样子太怪,龟背、缺牙巴,耳朵又聋,一看就有些怪气,并没有什么仙气。”(2)神话中仙人口中吹出的具有法力的气。 曹禺 《原野》序幕:“他回头望望自己背后,把痛处揉二次,立起来,仿佛是哄小孩,吹一口仙气,轻轻把自己屁股打一下,‘好了,不痛了,去吧!’他唏唏地似乎得到安慰。”仙凡, xiān fán 基本解释(1)仙境与人间。 元 刘因 《游天城》诗:“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2)谓仙人与凡人。 明 朱有炖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秀才,你读书人,岂不知幽冥之理,仙凡之道,不可如此!”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那时还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为虚造,所以所记虽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却都是史的一类。”(3)借喻皇宫内苑与宫外。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 杨文公 初为光禄丞, 太宗 颇爱其才。一日,后苑赏花宴词臣,公不得预,以诗贻诸馆阁曰:‘闻戴宫花满鬓红 上林 丝筦待重瞳, 蓬莱 咫尺无因到,始信仙凡迥不同。’”(4)比喻朝廷与地方。 宋 苏轼 《赠人》诗:“别后休论信息疎,仙凡自古亦殊途……谁怜泽畔行吟者,目断 长安 貌欲枯。” 冯应榴 注:“其人由官 荆 楚 而内召入 汴 者。”仙芽, xiān yá 基本解释茶叶的美称。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昆仑山脉的人文历史玉虚宫位于武当山展旗峰北陲,群山环绕,规模广阔,形势雄伟。玉虚宫是武当山规模最大的宫殿,在明代这里就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相传最大的一次是在明永乐22年(1424)举办的一次皇室斋醮活动,长达7个昼夜,祭坛执事的官员达50多人。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真武祖师圣诞日”都要在玉虚宫举行盛大的“三月三”庙会,届时这里将再现玉虚宫当年那热闹非凡的盛大场面。扩展资料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俗称“老营宫”。相传真武神得道升天后曾被玉皇大帝封为“玉虚相师”,故玉虚宫建成后,被永乐皇帝钦定为“玄天玉女宫”。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的武当山脚下,中国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经济旅游特区。是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位于老营的南山脚下,距玄岳门西约4公里,襄渝铁路顺着宫前横贯而过。现存建筑及遗址主要有2道长1036米的宫墙、两座碑亭、里乐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云堂以及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遗址。这些残存的遗址,到今天仍有很强的感染力,颇值得观赏。共有亭台楼榭宫殿等建筑2200余间宫门内外有四座碑亭,巍然对峙。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敕建。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下诏“北建故宫,南修武当”,随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工部侍郎郭琎(三公)统率30万军民进驻武当山,安营扎寨,拉开了长达12年营建朱家皇室家庙的序幕。历时12年,建成8宫、2观、36庵堂、72岩庙等三十三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同时,朱棣从立法、定编、封山、圈地、设官、铸印、派军队驻守和派丁夫供养等方面对武当山进行全面保护,并敕封为大岳,使之成为皇家"祖宗创业栖神"之所。玉虚宫作为营建武当山道教宫观建筑群的大本营——“三公”行辕,其建筑形制、规模皆可与故宫媲美,且取之真武大帝“玉虚师相”之美名,被赐额“玄天玉虚宫”。-玉虚宫遗址青城山的词语青城山的词语是什么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美诗,毛主席的“横空出世,莽昆仑”的华章,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白娘子盗仙草和嫦娥奔月等。《山海经》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现代经典小说,金庸的《天龙八部》,桐华的《曾许诺》的,沧月的《七夜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笑愚的笑容的《重生的淡然日子》等多部通俗小说都有提到过昆仑山。 诗人王心鉴有《昆仑行》一诗曰:白云有意掩仙踪,雪岭未融亘古冰。身在塞外远俗域,多少心霾已澄清。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然而,昆仑山并非许多神话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仑山”,而是昆仑山脉。神话中的昆仑山乃是存在于现实的“昆仑仙山”。 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也是“万神之乡”。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场所在地,后因变故逐渐隐出。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省永登县玄阳胡真人与金丹子张理清道长二人,于昆仑山脉寻找传说中的“万神之乡”,于今青海省乐都县马营孔家嘴附近,见周围群山围拢,地势形如莲花,玄妙异常。于花蕊之上建道观乃绝妙之地也,于是发动善信于1916年开始修建“昆仑道观”。至1930年,终于建成一进五院,前后八卦规式的、座北朝南的“昆仑万神宫”群落。前后依次修建的有观外牌坊一座,上书蓝堂金字“昆仑山”三字;山门楼两层三间,正中悬挂蓝堂金字竖匾一桢,上书“万神宫”三字;山门楼前,东西两侧竖立顶端为斗方形,高约三丈三尺围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后泼水,前后出檐、前后开门的观音殿,东西两侧建土木结构的平房各三间;第三院正北为“太极殿”,东西两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间,下三间的钟鼓楼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两侧建单腹腰式的“八仙观殿”和“七贞祖殿”各三间;第五院正北为“玉皇阁”(两层)。此建筑群除平房为土木结构外,各殿宇均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十分雄宏,不愧为道观圣地。然而,在十年动乱中它变为一片废墟。1998年后,中国政府逐渐重建了昆仑道观,可惜已非全貌。 至于昆仑山不是指日月山,这是因为汉朝的误解。《史记·大宛列传》中提到,张骞认为:于阗(新疆和田)流出的河流就是黄河的源头,河中多玉石(可见和田玉就是那时开始出名的)”,而另一方面,汉朝之前的地理认识是,黄河源出昆仑山,但是这个地理认识是来之远古祖先的神话传说中流传下来的,具体地点在哪里不清楚,于是汉武帝根据张骞的见闻,就把和田河的源头山脉命名昆仑山。《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山海经》中关于昆仑山的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海内西经) 《淮南子》记载昆仑虚上有大稻子,约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边有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还有凤凰和鸾鸟(凤凰和鸾鸟头挂蛇,足下踏着蛇,胸腹前挂着蛇),沙棠树和琅玕树在它的东边,它的南边有绛树、雕鸟、腹蛇、六首蛟、视肉(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之更生如故),北边有碧树、瑶树、文玉树(生长一种五彩斑斓的美玉,非常漂亮)、凤凰鸾鸟等。不死树上结的果实人吃了可以不死,琅玕树上生长美玉,是凤凰和鸾鸟的食物。昆仑虚高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叠叠重重的有九层。 玉珠峰、玉虚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路。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山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仑山,是黄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仑山由神陆吾主管,他还管理着天上九域。陆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条尾巴。山中的土蝼,喜欢吃人。土蝼生有四只角,安静时像只大山羊。山中还生长着一种叫做钦原的大鸟,形状像马蜂,大小类似鸳鸯,钦原如果螫了其他鸟兽,这些鸟兽就会死掉,如果螫了树木,这些树木也会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还有一种鹑鸟,它管理黄帝的各种器具和服饰。山上有一种名叫沙棠的树,形状同棠树相似,**花朵,红色果实,果实的味道像李子,但没有核。沙棠可以用来防御水灾,如果吃了它的果实就不会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状像葵,味道像葱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劳。河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去,然后再向东流入无达。赤水也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发源于昆仑山,向西南流入于丑涂之水。黑水也从昆仑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这里生长着很多奇异鸟兽。神陆吾,据郭璞注释,就是肩吾,庄周曾说:“肩吾得之,以处大山。”形体象虎一样的陆吾神,说就是《海内西经》中的开明兽。鹑鸟,是凤凰之属的鸟类,《海内西经》中说,昆仑开明西北皆有凤凰,就是指的这种鹑鸟,《禽经》中说:“赤凤谓之鹑。” 古人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龙山”、“祖龙”,因而编织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妇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都与昆仑山有关,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 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奇峰亭亭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 根据《封神演义》记载,三清之一,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场玉虚宫也坐落于昆仑山。青城山的词语有:满目青山,_水青山,管城子。青城山的词语有:管城子,空城计,_水青山。2:拼音是、qīngchéngshān。3:注音是、ㄑ一ㄥㄔㄥ_ㄕㄢ。4:结构是、青(上下结构)城(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青城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古称“丈人山”,又称“赤城山”。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海拔_1600米。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有“青城天下幽”之称。为道教名山,相传东汉道教始祖张道陵修道于此。有天师洞、上清宫、建福宫、朝阳洞等古迹,道教称为“第五洞天”。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二、引证解释⒈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南。山形如城,故名。北接岷山,连峰不绝,以青城为第一峰。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风景秀丽。相传东汉张道陵修道于此。道教称为“第五洞天”。引《太平御览》卷五四引《玄中记》:“蜀郡有青城山,有洞穴潜行,分道为三,道各通一处,西北通昆仑。”《云笈七_》卷一百:“_黄帝_南至青城山,礼_中黄丈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天下名山惟华山、茅山、青城山无僧寺。”三、国语词典山名。在四川省灌县西南,为岷山第一峰,因黄帝封此山为五岳丈人,故也称为「丈人山」。道书载此山为十大洞天之一,号曰宝仙九室之洞天,历代方士如张道陵、杜光庭等皆曾在此隐居修行。词语翻译英语MountQingcheng德语QingchengShan(Geo)_法语montQingcheng(montagnesacréetao_ste)_四、网络解释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城山(MountQingcheng),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天师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关于青城山的诗词《青城山上清宫与郑明旭道长茗叙》《寄青城山颢禅师》《入青城山门诗》关于青城山的诗句青城山里白云中青城山老人亦闻青城山关于青城山的成语_水青山青山一发空城计绿水青山青山绿水黑云压城城欲摧水碧山青关于青城山的造句1、可是占地极广的青城山藏上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岂有轻易找到之理毕竟他们都有了许多经验,三人分开满满地找。2、神秘老人,武林隐者”王庆余,青城山全真龙门派武学名家潘崇福、黄老学派研究学者李海波、青城道医传人李久云等名流,都将在青城静候远方来客。3、青城山真是个洞天福地。4、在黄龙寺、青城山和峨眉山等一连串宗教名山的北面,在那些铁齿锯片似的悬崖之下,全是深不探底的沼泽和淤泥。5、记得前世她和自己说过,她本来是青城山寨老寨主的女儿,啸聚山林,无拘无束,法外自在,倒也快活,没曾想突逢巨变,一夜之间全寨被屠。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青城山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