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五音本身为音律,象征应该是B古之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都有相对应之物,“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后人的论述中更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春、夏、秋、冬、中五时,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一一对应,并作了精辟的论述。
五音本身为音律,象征应该是B
古之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都有相对应之物,“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后人的论述中更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春、夏、秋、冬、中五时,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一一对应,并作了精辟的论述。先从宫说起,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东汉大经学家王肃曰:“居中总四方;”唐司马贞《史记索引》说:“居中总四方,宫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重而尊,故为君。”张守节《史记正义》曰:“宫属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关于商,王肃曰:“秋义断。”司马贞曰:“商是金,金为决断,臣事也。弦用七十二丝,次宫,如臣次君也。”关于角,王肃曰:“春物并生,各以区别,民之象也。”司马贞曰:“弦用六十四丝,声居宫羽之中,比君为劣,比物为优,故云清浊中,人之象也。” 张守节《史记正义》曰:“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关于徵,王肃曰:“夏物盛,故事多。”司马贞曰:“徵属夏,夏时生长,万物皆成形体,事亦有体,故配事。弦用五十四丝。” 张守节《史记正义》曰:“征属火,以其征清,事之象也。”关于羽,王肃曰:“冬物聚”,司马贞曰:“羽为水,最清,物之象。”王肃又云:“冬物聚,故为物,弦用四十八丝。”张守节《史记正义》云:“君、臣、民、事、物五者各得其用,不相坏乱,则五音之响无獘败也。”五音之中充分体现了君臣的尊卑之别。
1、宫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
《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
《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
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2、商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3、角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4、徵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5、羽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扩展资料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
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读jué音)、徵(读zhǐ音)、羽”了。
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
-古代五音
五音:角、微、宫、商、羽的意思:答案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5、6 宫 商 角 徵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si。
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唻、咪、梭、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读ju音)、徵(读zhǐ音)、羽了。
所以,如果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西(si)两个唱名的。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唻、咪、梭、拉,全无发、西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内涵。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称五声音阶。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素手执弦 弹奏起春江花月夜。《宫商角徵羽》是刘木子作词,何东烨作曲、编曲,七朵组合演唱的一首中国风歌曲,于2013年9月10日发行。作品通过流畅轻盈的曲风,充分展现了宫商角徵羽的特点。歌词摘选:“五千年的宫商角徵羽,素手执弦 弹奏起春江花月夜。搔首问天 笑看你眉梢如雪”
我是该上联的发起人:答下联的几个要点,宫商角徵羽(本就是五音)该联讲到五音,便有天籁与凡音之别,天籁五音岂可不全大有妙意与寓意啊本人有上联没下联,只叹可惜了好文字本人敢以此联聚天下才俊贤人,望不贬了天下英雄!!!见怪见怪!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