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营业执照办理所有手续。

问答 0 19

中医馆营业执照办理所有手续。,第1张

中医营业执照办理所有手续。
导读:法律分析:1、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对创业者来说,想要开一家中医养生馆都必须去当地的工商局去办理个人工商营业执照,这时候需要你本人的身份证、照片、养生上岗证或技术等级证、房屋产权证或租赁合同、健康证等等相关证件。2、申请卫生许可证:需要创业者本

法律分析:1、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对创业者来说,想要开一家中医养生馆都必须去当地的工商局去办理个人工商营业执照,这时候需要你本人的身份证、照片、养生上岗证或技术等级证、房屋产权证或租赁合同、健康证等等相关证件。

2、申请卫生许可证:需要创业者本人或者是中医养生馆老板准备好本人身份证、养生上岗证或技术等级证租赁合同等,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

3、申请税务发票:申请税务发票时都需要以上几个证件都需要办理齐全之后才可以进行申请税务发票。因为申请税务发票时需要持营业执照正副本、其它证件等等,才可以到当地税务部门登记领取税务发票。

4、申请消防验收:这个都需要把自己的中医养生馆消防包括各种通道以及各方面都处理好之后,才能够到当地的消费大队或支队开消防验收合格证。同时也需要持本人身份证、养生上岗证或技术等级证、房屋产权证或租赁合同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条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1、核准名称

时间:1-3个工作日

操作:确定公司类型、名字、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比例后,可以去工商局现场或线上提交核名申请。

结果:核名通过,失败则需重新核名。

2、提交资料

时间:5-15个工作日

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在线预审通过之后,按照预约时间去工商局递交申请材料。

结果:收到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

3、领取执照

时间:预约当天

操作:携带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办理人身份证原件,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正、副本。

结果:领取营业执照。

开诊所的条件:

1、具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中医坐堂医诊所由中药饮片品种不少于400种的药店设置。

3、在中医坐堂医诊所只允许提供中药饮片处方服务,不得随意改变或扩大执业范围;同一时间坐诊的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不超过2人。

4、配备的医师必须是取得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

5、设置的诊室必须独立隔开,诊室不超过2个,每个诊室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6、必须设有诊察桌、诊察床、诊察凳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适应的设备设施。

7、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特别说明:人员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设医技科室的,每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私人诊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应到同级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作为一家正规的单位,营业执照是基本的证件。创业者可以去当地的工商局进行办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去办理的时候应该带好相关的证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市场主体设立登记,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的,签发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市场主体的成立日期。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市场主体须经批准的,应当在批准文件有效期内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第二十二条

营业执照分为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营业执照样式、电子营业执照标准由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十二条

登记机关应当在收到设立申请文件之日起十五日内,对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应当给予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执业医师法》

第十九条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所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执业。

第十五条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按照规定应当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已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二)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

(三)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六)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现在,按卫生部6号令,无医学学历人员也可以通过师承方式取得中医行医执照,建议先上中医师承网了解具体情况,单位是: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名中医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地址: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

附1:关于举行传统医学师承集中面授的通知

各师承人员:2010年4月21~25日将举行[第九期]全国传统医学师承拜师典礼,拜师仪式结束后,将举行为期3天的传统医学师承集中面授,请各期师承人员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参加面授学习面授时间:2010年4月23日~25日,上午08:00-12:00,下午13:00-17:00面授地点:2010年4月23日~24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学术报告厅,2010年4月25日在京东宾馆北楼二层第三会议室面授课程:4月23日中医基础理论刘文龙教授主讲,4月24日中医诊断学刘文龙教授主讲4月25日中药学。

附2:2009年8月30日上午,第七期全国传统医学师承拜师典礼在北京京东宾馆隆重开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表重要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指导老师和师承人员: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受邀参加第七期全国传统医学师承拜师典礼,首先我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前来参加拜师典礼的指导老师和师承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家都知道,今年4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了该意见充分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各地在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中创造的有益经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针政策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也是一部指导当前乃至今后1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见》当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完善中医药人才的考核评价制度

从师承教育来说,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1个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有效方式历代中医药名家独到的技术经验,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长期跟师实践,通过口传心授,反复揣摩,才能逐步领会,掌握真谛师承教育符合中医药的人才成长规律,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但是在如何发展师承教育的问题上,有1个认识过程50年代末期,开展中医带徒的活动,当时号称50万中医带50万徒弟,但是这种带徒模式在后来也产生了一些遗留的问题1985年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当时我们做了1个调研,普遍存在三五"现象,即50年代的学徒,50岁的年龄,50元的工资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大的背景,计划经济时代,很多徒弟没有解决工作公职问题,再1个是学徒没有解决学历问题所以,到90年代初期,我们为了避开这些问题,和人事部卫生部联合搞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在全国遴选500名指导老师带徒弟,这个徒弟都是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避开了学历工作单位等问题目前已经开展到了第四批,并且能够和国家学位制度衔接起来从第四批开始,出师合格的人员,国家承认其相应的学位

但是在开展这个师带徒工作的同时,基层关于中医药人员如何继承发展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1998年颁布《执业医师法》以后,把执业医师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执业医师,一是助理执业医师同时,在《执业医师法》第十1条里也提出了中医药师承人员和确有专长人员可另行制定办法,来解决他们的执业问题但是《执业医师法》颁布这么多年以来,真正通过卫生部6号令师承取得参加医师考试资格的人员寥寥无几现在我们经过调研,回头来看,当时对于师承的相关要求是太过严格了,不利于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加上现在我们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入社会主义市场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附3:拜师帖

我爱秋天,因为它象征着成熟收获和绚丽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秋季,迎来了隆重的第四期师承拜师大会,首先感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名中医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给了我们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能够让我们在这里一圆拜师梦

我是来自河北唐山的1位民间中医,从小酷爱中医,立志长大后学医跟1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师承学习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感谢国家有关部门为了中医的发展及时出台了一些新政策新举措,重新提倡恢复师承教育,让我们这些民间中医能够有机会接受名师的指点名家的教诲

中医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以它简便廉验和神奇的疗效深受人们的喜爱传承中医,发展中医是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一定会谨遵师训,刻苦学习,矢志岐黄,精研医术,济世救民,誓为中医事业奉献一生不辜负领导和老师的培养和期望,为中医事业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弟子唐山杨满江敬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