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不铺张,不摆宴席,王天明老人为自己70岁生日送上了一份礼物。他去宝鸡市红十字会登记遗体捐献。他说他太老了,不能做出大的贡献,但他仍然想为社会做点什么,帮助更多的人。
回馈社会70岁老人想为社会做点事
王天明退休前在宝鸡一家国企工作。多年前,他唯一的女儿因病去世,于是他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老人有条不紊地指导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督促大家及时接种疫苗,组织社区老人去医院体检……他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王天明老人多次受到街道、社区表彰,获得金台区十里铺街道“优秀志愿者”、“最美志愿者”等称号。当天,他来登记捐献前,刚做完社区核酸检测的志愿者工作。
“我唯一的女儿去世后,有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我一直心存感激。70岁了,不能有大的贡献。我愿意死后捐献遗体,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点事。”王天明动情地说。
传递大爱的侄女也加入了“人体器官捐献”的行列
那一天,老由他的妻子梁女士和他的侄女陪同。“这是他的愿望,我们也一直支持。”梁女士说。“我叔叔已经说了四五年要捐献遗体了。一开始我以为老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他的想法很坚定。我一直在努力帮老人完成心愿。”老人的外甥女宋宝弟找到宝鸡市红十字会,了解了详细的捐献程序,并与老人商量后,决定在老人生日当天完成捐献登记手续。
“受叔叔影响,我也自己捐了。”宋宝娣女士向宝鸡新闻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卡》。“没有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希望能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做点贡献。”宋宝弟笑着说。
宝鸡有18位遗体捐献者,206位器官捐献者
宝鸡市红十字会宣传部部长邓良喜说,王天明先生登记遗体捐献是一种大爱,值得大家的致敬和感谢。宝鸡市红十字会号召全社会携起手来,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捐献遗体,奉献社会。
据了解,遗体捐献是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它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体现。2011年11月,宝鸡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工作站成立,2015年5月开始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广人体器官捐献制度化。截至目前,宝鸡共有遗体捐献者18人,器官捐献者206人。
邓良喜还介绍了宝鸡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登记的途径:1。宝鸡市红十字会现场报名,地址:宝鸡市行政中心6号楼F座301室,电话:0917-3261470。2.微信搜索关注微信官方账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在线报名。3.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网址:https://www.codac.org.cn/.
“遗体捐献的接受方目前是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xi交大医学院遗体捐献办公室),该中心创办了全省首个遗体捐献纪念园和遗体捐献人文教育基地。每一位完成捐赠的“总教师”的名字都刻在碑上让人铭记,在社会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邓良喜说道。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