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

爸爸 0 56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1张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2张

前年,老秦写了文章《岸上的英国牺牲,主席安慰大家,25年后,人们才知道他把丧子之痛埋得那么深》。事情是这样的:1976年深秋,中南海中央警卫局在整理毛主席遗物时,在一个旧柜子里发现了毛安迎穿过的两件衬衣、一双袜子和一顶军帽。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东西被毛主席珍藏了25年!人们这才知道,毛主席把丧子之痛埋得那么深。


话说回来,毛主席在丰泽园和中南海游泳池住了27年零3个月。他死后,留下了许多遗物。包括他最喜欢的书,文房四宝,唱片,磁带,退货单,收音机,诊断书,梳子,还有贴了无数补丁的睡衣。


1990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中南海中央警卫局再次对这些文物进行整理,准备移交韶山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在整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做工独特的书签。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2张

书签由一片圆形纸板制成,外围用绿色丝线精心编织成花篮形状。花篮的中间,也就是花篮的底部,有两个绿叶鲜艳的寿桃。桃顶上用红漆笔写着篆书“寿”字。“守”字也是


书签的另一面,也是“花篮”的“底部”,有几行稚嫩的字,上面写着:给亲爱的爸爸。女儿李讷。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2张

原来,这是李讷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


工作人员把这个书签转发给李讷。


这一年李讷50岁。当她看到这个书签时,她不禁感到悲伤。她抑制不住眼泪,冲了出去。


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少年时做的这个书签,被整天为国家打拼的父亲珍藏着!


她喃喃自语道,这个书签不是生日礼物,因为书签送给父亲的时候,距离父亲的生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李讷还说,他把书签送给父亲的时候,父亲正在睡觉,所以不得不向门卫求助。为了不让父亲吃惊,我还用书签写了一封信,解释了书签的来历。


那么,你还能找到附在书签上的信吗?


工作人员很快从毛主席遗物中找到了这封信。


这封信写于1955年2月8日。毛主席的生日是十二月二十六日。两者之间有一个多月的差距。


原来,李讷决定在今年父亲生日的时候送他一份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她小心翼翼地绣手帕。那时候她才14岁,正在读初中。她的技术不成熟,她的速度很慢。她父亲的生日已经过了,还没有绣出来。绣完了,我不满意,就不送了,做了个“寿桃书签”。


担心李讷的父亲会嫌弃这个做得很差的书签,在信中强调“是我自己做的”,“虽小,却表心意”。


她万万没想到,父亲会喜欢上这个简单的书签,精心收藏了22年!


据工作人员考证,毛主席一生给子女写了28封信。写信的对象是安迎、安迎、李玟、李讷和刘思齐,他们后来成了他的养女。


这些孩子中,只有李讷一直生活在毛主席身边,最受宠爱。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2张

老秦前天写的1956年,毛主席问身边的警卫员:你觉得李玟好还是李讷好?文章中提到“李玟晚年写了《我的父亲毛泽东》一书。在书中,她觉得妹妹李讷受父亲的教训最多,“真羡慕她”。


尽管李宁一直住在毛主席身边,她还是经常收到毛主席的来信。


即使在李宁年轻不识字的时候,毛主席也会在给安迎和安迎的信中郑重地提到李宁。例如,安迎于1945年12月回归中国。1946年1月7日,毛主席给当时还在苏联的安庆写了一封信。信很短,但他还是为李讷带了几笔:“我姐姐(李讷)向你问好。她现在五岁半了。她的剪纸,送你两个。”


1947年,毛主席转战陕北,要求7岁的李讷随中央迁往山西。10月,他给西柏坡的岸英写了一封信,问“你给李讷写信了吗?”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2张

毛主席非常关心李讷的成长。


李宁到了上学年龄就不能上学了。由于战争环境恶劣,毛主席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教李讷读书。


李宁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在延安杨嘉玲的山坡上拉着她的手教她识字的情景。


她特别举了一个例子,说杜甫“细雨中鱼出,清风中燕斜”的诗句,是她父亲在杨嘉玲的山坡上背诵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封毛主席于1954年7月23日写给李宁的信。当时毛主席在北戴河开会。他在信中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都是曹操去过的地方,称赞曹操是杰出的诗人,并让李讷请他母亲教她读曹操的《碣石诗》。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2张

毛主席不仅经常给李讷推荐优秀的文史书籍,还经常考她的政治、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告诉她做人做事的道理。


1951年元旦后不久,李讷生病了。


老秦上周写道,“1951年毛主席在保定郊外过夜,汪东兴发现几挺机枪对准专列。”其中提到毛主席到石家庄西郊的一个托儿所去编审《毛选》。他很关心女儿的病情,给她写了一条短信,说:“你病了,我很想你。”“雪下得很大。你看到了吗?”这寥寥数语,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心爱女儿的无限关爱与呵护。


1958年1月,李讷患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小时候,她在肉里扎破了一根针,却一直没有取出来。医生决定借此机会手术取出。也就是说,两个操作同时进行。李宁手术后伤口感染,持续高烧。


覃5月写了《1958年毛主席召开南宁会议,把吴冷西的名字郑重地列在周总理面前》等文章。那段时间,毛主席在浙江、湖南、广西、四川等地马不停蹄地开会。当他听到女儿生病的消息时,他非常难过,写了一封长信鼓励和安慰她。


他还临摹了王昌龄的《赛曲》,鼓励女儿战胜困难和疾病。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2张

1959年,李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学业繁重,回家越来越少,和父亲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直到1962年元旦,我父亲才收到一张贺卡。


这时,毛主席很惊讶,百忙之中竟与女儿不熟。他赶紧给女儿写信,不停地问:“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你不再爱你的父亲了,是吗?”真诚请求说“请给我来信”。


收到信后,李讷对没有给父亲写信感到恼火,立即给父亲写了回信,汇报了他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之后父女恢复了正常交流。


1963年元旦,李讷研究《庄子·秋水》。她把自己读书后的感受和经历写在一封信里,寄给了父亲。


看到毛主席的女儿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她欣喜万分,赶紧给女儿写了回信,称赞她“读秋水”,“不做河伯了”。


……


可以说毛主席对李讷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



(1990年,李讷在毛主席遗物中见到了那张自制的书签,不由悲从中来),第2张

虽然毛主席已经去世多年,但李讷看到了父亲的遗物和父亲珍藏的“寿桃书签”。见物思人,他怎么控制自己的眼泪?


她热泪盈眶,对父亲思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