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岁女红军王定国:百年红梅)

老人 0 145

(107岁女红军王定国:百年红梅),第1张


(107岁女红军王定国:百年红梅),第2张

2020年初,一套2000张设计精美编号为JNYJ-2020001的纪念邮简,成为长征红军老母亲王定国庆祝107岁生日的特别生日礼物。


王定国于1913年2月4日(农历除夕)出生于四川英山县,是“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妻子。她于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她是为数不多的还活着,走过长征的女红军。


她15岁被卖作童养媳,20岁参加红军入党,22岁参加三次翻越雪山草地的长征,24岁被敌人扣押,25岁与“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成为革命伙伴...她退休40年,坚持行走,70多岁推动长城保护,80多岁拯救迷途少年,99岁参与植树造林。


是什么样的信念让生成,一个身高不足1.5米的女人,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能量?



(107岁女红军王定国:百年红梅),第2张

寒冬腊月,巴中红梅开。


1913年2月,巴中红梅盛开。一个名叫王艺翔的女婴出生在四川省英山县安化乡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


孩子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家庭带来喜悦。“亲眼看着妹妹饿死,三岁半的二哥为了安葬父亲,把四根棺木和两颗黑豆卖给了别人。7岁开始帮别人磨通宵只是为了谋生。15岁被卖做童养媳,受尽屈辱……”说起母亲的童年经历,74岁的大儿子谢飘眼眶湿润。"生活的冬天磨练了他母亲顽强的生命力。"


结婚生子是当时绝大多数山区女孩的命运,但共产党带来了一个“没有压迫、男女平等”的“新世界”,让王艺翔兴奋不已。她改名为王定国,用行动向命运说“不”!


改名后的王定国立即做了两件事——剪辫子和装脚。还是文盲的她用简单的话说:“脚太小,走不动;被铐了,我跑不动了!”


这是怎样的拒绝啊!剪了辫子,放了小脚的女人王力可定国,在统治英山的军阀眼里几乎等于“共产党员”,随时有生命危险。


这是一个怎样的示范!当崭新的王定国宣扬“投身革命,男女平等”时,近百名妇女响应号召,加入了农会。


1933年10月,王定国在红九的军队占领英山后立即加入红军,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个月后,她和16名女同志被选派到巴中川陕苏区学校学习。


学校有一个考试,要求学生能够阅读、记忆和说话,并在所有学生面前公开演讲。文化基础薄弱的王定国,每天熄灯后点上煤油灯“开小灶”,常常是脸被熏黑也不例外。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她在毕业考试中宣讲土地法,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获得了全校第二名。


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磨难,王定国投身革命,先后担任英山县苏维埃政权内务委员会代主席、县妇女部部长、妇女独立营营长等职。


抗击风雪,花影笑长征。


“在蜿蜒的道路上,我们点燃了火把,长长的队伍像一条火龙闪闪发光,把天空和大地照得通红……”80多年后,长征中的一幕幕时常出现在王定国的眼前。“就好像又要从原来的地方重新开始,重新品尝生活的所有艰辛。”


1935年3月29日,嘉陵江。轰鸣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光穿过漆黑的夜晚空,机枪的火舌不停地从另一边的角落里吐出...


王定国弯腰猫在一条叫“毛蚌壳”的船上,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的战斗已经打响。河水在颤抖,船在下沉,士兵在呐喊,大地像地震一样摇晃。左边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右边飞来子弹,从头顶的爆炸处喷射而出,一波又一波地倾泻下来...


王定国看到一个年轻的红军妇女的肚子被弹片切开。虽然肠子掉出来了,但这个勇敢的战士还是用手把肠子塞回了肚子里,裹好衣服,系紧腰带继续划船,直到把战友送到位置,然后掉进了河里。


“她叫石磨玉,死的时候才19岁。”王定国说:“她有石头的坚韧和玉的纯洁!正是有了千千这样的精兵,我们才能在最危险的时候转危为安。”


强渡嘉陵江,意味着红四方面军正式西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王定国的长征是“唱”出来的。


长征开始时,王定国曾加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文工团,鼓舞战士们表演。行军的时候,她要走在队伍的前面,休息的时候,她要从队伍的前面折回队伍的末尾。有时候演出没有化妆道具的时候,她就用墨水猛推,用红纸当口红...


1936年1月,王定国和他的同志们翻过金笳山去慰问红五军三十七团。那里野生动物很多,人很少。37团的战士听说冒着风雪,长途跋涉到阵地上表演。他们高兴极了,提前为他们做了当时最珍贵的白米饭。演出中,虽然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但他们一上台就忘记了一切,用生动鲜活的表演触动了战士们的心弦。


穿越草原时,树皮、草根、皮带、皮鞋成了红军战士的“食物”。如何把牛皮鞋底做成「美食」?他们编了一首打油诗,到处唱:“牛皮鞋底六寸长,草中间有好干粮;开水没有味道,但是经过野火,特别香。两寸煮野菜,两寸做清汤;一菜一汤好绝招,留两寸同志尝。”


乐观的歌声穿透了黎明前的黑暗。


王定国的长征是咬着牙完成的。


在旅途中,红军官兵往往几天不喂一粒粮食就翻山越岭,然后进行残酷的战斗,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战士倒下。


1936年2月,王定国跟随他的部队翻过了位于丹巴和道孚之间的悬空山。砀山是合抱山脉的主峰,海拔约5000米,上下约100公里。那时候,在最寒冷的季节,风雪无情地向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红军队伍冲来。


到山顶时已是中午,但太阳完全被挡住了,风雪一波一波地袭来。天空像晚上一样黑暗。女兵们无法前进,只能裹紧被子取暖。


暴风雪过后,王定国发现暴露在被子里的一只脚已经冻住了。那时候,她只有50多斤瘦。她赶紧用手揉了揉脚,不小心把一个冻僵的脚趾弄断了。


采访中,王定国谈到这件事,笑着说:“一挥手,脚趾掉了,没流血,也不疼,主要是不影响他的行程……”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王定国印有红梅图案的衣服上。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在穿越空时蒙上了一层红光。


家族传承,保持清新干爽。


81岁的王定国绝不会想到,一次偶然的相遇会让她幸福一生。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在王定国雪山脚下的河边洗衣服时,一位留着小胡子的老同志笑着用湖南口音对她说:“小同志,该翻越雪山了。请帮助我。把两件衣服放在一起,中间放毛线。我想穿它们去翻越雪山。”


王定国欣然同意。第二天我就把缝好的衣服寄回去了。老同志们看着衣服,连连称赞。他们道别时,特意叮嘱她多准备些辣椒。“爬雪山可以嚼辣椒御寒。”


当时,王定国并不知道这位老同志就是被同志们尊称为“苏区五老”之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谢觉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敌人监狱里逃出来的王定国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偶遇谢觉哉。共同的理想和相似的经历打破了年龄差距。他们成为革命伙伴,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始了新的斗争生活。


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先后担任内政部长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面对湖南老家的亲戚自行前来求职,他写了一首打油诗以示拒绝:“你说我是大官。我的官就像周老仙,早起晚睡,可以安心多做事。”


对待群众,谢老满腔热忱。他曾经很认真地对工作人员说,“你来法院打官司,只要你叫我的名字,我就要见你,因为他会叫我,因为他信任我,见你不合适。”


谢老对家庭的严格和对群众的热情深深影响了王定国。采访期间,王鼎乡下先后来了三十几个人。“这仍然是个小数目。多的时候一天来几十个人。”在王定国身边工作多年的杨琼仙说:“家里谁都可以来,老太太常说,人来了是信任,见了不合适!”


为了更好地听取大家的意见,王定国自创了一套“群众工作法”——只要家里人太多,她就叫大家不要动,她动了就挨个房间问情况,效率高,不会漏掉。


王定国对大儿子谢飘的“热心肠”,以前有点难以理解:他母亲虽然给很多人写过推荐信,但在他考试、入伍、晋升、复员、退休的任何阶段,她都没有为他说过一句话。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了解我的母亲。"谢飘说:“妈妈一直教导我们要学本领,要做实事,要做一个普通人!”


谢觉哉去世后,按照规定,遗属可以继续住在原来的房子里。但王定国主动找到了组织:“我不是幸存者,我有自己的工作,我会住任何级别的房子!”马上辞退了秘书,退了司机,搬出了带院子的大房子。


在一个略显陈旧的家里,有许多王定国的书画作品,尤其是梅花。看着一朵朵盛开的梅花,记者仿佛闻到了沁人心脾的清香。


谢家子弟虽然没有一个当了大官,做了大生意,但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出类拔萃。长女谢红是共和国最早的常驻联合国工作人员之一。后来,她不幸患上癌症,英年早逝。次子谢飞,著名导演,曾拍摄《灵魂少女》、《我的名字年》、《我们的领域》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他孩子也是普通优秀的工作人员。


“所谓家风,不是写在牌匾上,而是实实在在做事;所谓传承,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谢飞说。



(107岁女红军王定国:百年红梅),第2张

不要忘记你的创意,一颗美丽的心在阳光下绽放。


每个月,的小儿子谢总要坐地铁去国税局老干部局和平里办事处,把母亲的党费交到第二个党支部。十多年来一直风雨无阻。谢说,除了在战争的特殊时期,她母亲从未停止缴纳党费。90岁之前,母亲自己支付。后来,正是因为她的行动能力,她申请由他支付。


“在革命年代,我们常常费尽心思去交党费,因为这是党的活动经费的重要来源。”谢徐亚,王定国,说,“现在更容易支付党费,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党的信仰的体现。”


满头银发的王定国坐在明亮的客厅里。她安静的眼神像雪山深处的小溪,平静,清澈,悠长。


上世纪80年代,长城周边很多居民拆了长城砖盖房子,圈猪圈。王定国看到后很难过:“长城代表中华民族,这是他自己的好东西。应该保留下来。”


本来可以在家安享晚年的王定国,自费找了个砖窑烧砖,挨家挨户换老百姓偷来的长城砖。之后,她推动了中国长城学会的成立,组织了群众性的长城越野赛,并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万里长城》...


在20世纪90年代,当王定国看到许多地方荒漠化非常严重时,它坐不住了。她四处奔走,连续组织了两届沙棘防沙固沙国际研讨会,积极推广沙棘防沙固沙技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她“中国生态贡献奖”特别奖。


88岁时推动成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91岁,他再次走上长征路;94岁时调研黄河生态;在99岁的时候,他还在植树...现在,虽然行动不便,但只要是纪念长征的邀请,王定国肯定会出席。“人家请的是老红军,不是我个人。只要是宣传红军,宣传长征,我一定去!”


几十年来,王定国喜欢穿灰色制服,戴八角帽,写“长征万岁”,画家乡的红色浆果。


王定国画李子,树枝被喷上墨水,花瓣被涂上颜色。吹个图,别有一番韵味。她看着自己的画,笔尖交叉,红梅栩栩如生,鲜红明亮,像火和彩霞。仔细看这些红色的浆果。虽然大小形状不一,但都面向一个方向,就是太阳的方向。


一片红心在阳光下绽放。这就是王定国,他用一生的时间,在遗忘中绽放!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