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Text |真诚的话语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教师节是一个肯定教师对教育贡献的节日。近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教师节,直到1985年才真正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由于教师节不是传统节日,没有统一固定的庆祝形式。通常,孩子们会通过寄贺卡、画黑板报、表演歌舞等方式向老师表达节日祝福。当然,很多家长也会在教师节“跃跃欲试”。但是近年来,表达方式从口头、短信祝福逐渐演变为给老师送贵重礼物甚至购物卡。
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教师节这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给老师送礼是人情世故,他们期待老师能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虽然有些老师在贪婪之下会忍不住被诱惑犯下大错,但客观来说,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也有一种让人不得不接受并不是特别贵重的礼物的无奈。
01
教师节家长该不该送礼物?
前几天法小茫然的问我今年教师节准备送老师什么礼物。我告诉他,孩子给老师做了一张贺卡作为礼物,我和家人不打算做其他准备。然而,他年轻时还是很紧张。毕竟他的孩子这个月才刚刚上幼儿园,所以他总觉得作为一个有礼貌的家长,应该给老师看一些东西。但我劝他放弃这个想法,不要做无用功。
其实孩子刚开学的时候,我也曾经想过给老师送礼。但理性来说,如果一个老师因为家长送礼而偏袒孩子,那么这个老师的师德就有问题,家长没有理由期待这样的老师能给孩子带来优质的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送礼物给老师照顾,不如想办法给孩子换个班或者学校。
虽然接受家长礼物的老师不一定道德有问题。但很多时候,老师也有自己的无奈。拒绝父母的任何礼物都是不仁慈的。但是,如果你接受每个家长的礼物,你不仅会感到不安,而且如何特别照顾每个学生。一定要按照礼物的贵贱给亲朋好友排名吗?
02
不要让教师节成为孩子们送礼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父母不应该给老师送礼,那让孩子送礼就总是正当的吗?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现在是一所小学的数学老师。在聚会上,我谈到,每次教师节前夕,孩子们都开始攒零花钱,给老师买礼物。有的甚至借此机会向父母要“专项资金”,一起想办法给老师送什么礼物。
坦率地说,许多学生都惊讶于他们在送礼时的周到。孩子们知道给老师的礼物不能太贵,更不能太便宜。既要和其他同学送的礼物平起平坐,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表现出对一个老师的偏爱。尤其是给班主任的礼物,一定要独一无二。
如果这些想法不被用来给老师送礼,那就像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但是孩子真的需要这种活动吗?
或许孩子给老师送礼的初衷是单纯的,但年复一年的送礼“实战演习”不仅给老师带来了负担,也让孩子天真无邪的童年变得越来越世俗。
我这个同学只上过三个班的学生。他说,时至今日,每个节日仍给他打电话或发信息送祝福的学生,大多只是通过短信、电话或贺卡问候自己的学生。但是,每年送礼物的学生和家长,毕业后大多杳无音信。从他的话语中,作者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和焦虑。
[S2/]03
当礼物变成筹码,谁还敢收?
“让大众桃李满天下,何必多种堂前花。”
曾几何时,对于教师来说,人生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收获,是“鹤发银丝映日月,红心热血鲜花”的奉献。但近年来,师生关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以及“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等自相矛盾的新教育理念的盛行,孩子的“地位”在空之前得到了提升。现在的老师不仅要教书,还要当保姆、当警察、当法官、当医生。本来应该负责教书育人的老师,现在却要为孩子负责几乎任何事情。
更悲剧的是,在湖南娄底的一所中学,一位谭老师对学生严加管教,却遭到了学生的反驳:“教师应该被纳入服务行业,我们是来享受服务的”。也许你可以说,童心未泯,但这只是当今家长与老师对立的一个缩影。
在这种互不信任的情绪下,礼物逐渐不再单纯代表父母的祝福,而更像是谈判的筹码。如果老师不收礼,很容易让家长说他“傲慢”或者“胃口大”。但是,如果你接受礼物,公平对待所有的孩子,你可能会被打上“什么都不做就拿钱”和“贪得无厌”的烙印。请问,谁敢接受这种“枷锁”一般的礼物?
04
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放下“东西”,拿起“礼物”
或许是“担心”家长为教师节挑选礼物太费力,上周,安徽阜阳市文峰幼儿园提前向家长发布了一份“礼物清单”。这份清单列出了:尊重、信任、支持和沟通。并倡导孩子为老师唱一首歌、弹一首钢琴曲、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念一段独白作为礼物。消息传开后,得到了大批老师的支持,他们认为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支持是他们最想要的礼物。
也许家长们会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班级群里见面,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追求”老师。他们怎么能不尊重他们呢?但这种尊重并不是建立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有的家长无视老师的专业能力,认为自己的观点比较独到,肆意干涉老师的正常教学;有的家长想尽办法讨好老师,希望老师能特别照顾孩子;有些家长先入为主地把老师放在对立面,认为老师对孩子不公平,不能允许孩子受委屈。
以前老师的压力来自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现在,要承受舆论的压力。不可否认,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是极少数,但家长不要从一点概括到另一点,更不要因为一个污点就否定无数优秀教师的辛勤付出。
[S2/]05
结论
尊重、信任、支持、沟通,这既是老师对家长的期望,也是家长给孩子上的一堂家庭教育课。父母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也在培养孩子的品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家长只有明白尊师重教的重要性,才能树立自己的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让孩子更全面的成长。也许这就是教师节给老师们最好的“礼物”。
《诚实的演讲》侧重于从父亲的角度解读育儿问题。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