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

宝宝起名 0 39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1张



新华社福州9月21日电题:八闽儿女勇往直前谋发展,勇往直前谋胜利迎二十大——福建:创新发展


新华社记者顾钱江、康淼、吴剑锋


走进位于闽东宁德的青拓集团,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从nib钢到超薄精密手撕钢,近年来,他们开发了新的不锈钢产品,不断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2张

两名质检人员在福安庆拓冷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检查成品不锈钢卷(2022年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和攻关,成功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青拓集团研究与材料发展部主任Xi·菲菲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必将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强调: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国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创新。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2张

在福建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参观者在参观新能源汽车换电过程(2022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山川摄


福建东部崛起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离不开滴水不漏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实力。十年来,宁德创新发展了不锈钢新材料、锂电池新能源等四大主导产业。通过不断延伸链条、补充链条、强化链条,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崛起,推动宁德成为先进制造业城市。


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绘就的宏伟蓝图,福建在这片山海塑造的热土上,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答卷。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2张

这是安踏集团新展厅一角(2022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山川摄


今年是“晋江经验”20周年。从安踏、特步、潘潘等品牌的崛起,到2000亿元、500亿元产业集群的形成...这个民营经济重镇不断前行。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2张

这是在厦门举办的第22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展览现场(2022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近年来,不仅晋江,福建省的营商环境指数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为更好地融合政府和高效市场、创新创业而竞相生成,市场主体数量从2012年的140万增加到今年的688万,显示出蓬勃的市场活力。


“现在党委政府主动服务意识更强了,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充满信心。我们将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继续坚守行业,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第二十次党代会。”潘潘食品集团的负责人说。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2张

这是位于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的慕童村景观(摄于2021年5月17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摄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2张

这是福建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丹霞景观(2022年6月7日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摄


在福建北部的武夷山,鸟兽一直在歌唱。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巡山,爱护这里的山川。


“国家公园是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诞生的。这些年来,我们见证了新物种发现的喜悦,见证了‘山更绿水更绿’的变化,见证了茶旅融合一步步实现‘变绿为金’的过程。”作为一名巡防队员,武夷山国家公园黄坑管理站管理队队长王胜良说,“我们要继续锤炼本领,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祖国东南的这片绿色宝地。”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2张

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便民门诊窗口,群众正在咨询特殊疾病报销事宜(2022年1月14日摄)。新华社发(严旭摄)


从“清新福建”到“健康福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不断惠及民众。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走进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门诊大厅,高挂的标语格外醒目。三明十年医改,见证了三明逐步实现“医生受鼓舞、医院发展、百姓受益”的目标,为全国其他地区医改提供了重要借鉴。



(喜迎二十大丨福建:创新发展立潮头),第2张

游客在福建武夷山竹溪园参观武夷精舍(2022年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姜摄


距离沙县220多公里的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舍村,秋天的半山腰上有一层金黄藏在村里,家家户户门前红灯笼烘托着节日的气氛。


关社村党支部书记兰说,关社经济发展一度比较落后,曾是远近闻名的“社寨村”。近年来,通过合作开发旅游,村庄变成了景点,村民回到家乡经营农家乐、民宿、特产店等。现在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茶香,民富,山寨美。关舍村民感激党的关怀,对第二十次党代会充满期待。我相信大家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兰苑说。


依山傍水,九曲河畔,古朱园人山人海。


去年3月,总书记在参观朱园时,意味深长地强调:“没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哪里会有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怎么会有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书记的这番话,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自信。”当时给习近平总书记讲解的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日子越来越近,张建光充满期待:“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使之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