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热搜之后,700万骑手有话说

员工 0 74

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热搜之后,700万骑手有话说,第1张

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热搜之后,700万骑手有话说
导读: 3月5日,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冲上热搜第一。该建议鼓励年轻人当产业工人,少送快递当骑手,网友们对此纷纷发表看法,话题阅读量超过4亿。 代表建议鼓励年轻人 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3月5日,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冲上热搜第一。该建议鼓励年轻人当产业工人,少送快递当骑手,网友们对此纷纷发表看法,话题阅读量超过4亿。

代表建议鼓励年轻人

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这不利于 社会 长远发展。他建议 社会 各界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成为产业工人。

张兴海表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甚至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左右。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有150万劳动力离开制造业。这不利于制造业 健康 发展。

张兴海表示,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快递从业人数已突破1000万人,餐饮外卖员总数已突破700万人。2020年开始,产业间的劳动力移动加速,根据相关数据,2020年疫情期间,两个月内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40%之前是产业工人。

“造成这种局面,与制造业收入不高有关。”张兴海表示,年轻人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程度更高,思想更自由,不愿待在工厂里。但这也存在隐忧,送外卖和快递技术含量低,主要“吃青春饭”,以后如果形势发生变化,或年龄增加,年轻人将面临一系列问题。

张兴海建议,政府、 社会 、企业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

资料显示,张兴海是A股上市公司小康股份(601127SH)的实控人,公司目前最新市值588亿元。小康股份总部位于重庆,主营产品包括整车以及三电、发动机等,曾以生产东风小康闻名。

2021年4月份,小康股份与华为鸿蒙联手合作的“塞力斯”智能电动车成为了行业焦点,一度让小康股份名声大振。目前,小康股份与华为再次合作的“问界M5”已经开始交付。

小康股份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5亿元至195亿元。

进工厂或送外卖,选哪个?

董事长建议鼓励年轻人多进工厂,那么小康股份的年轻人薪酬待遇如何?

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末,公司有员工13万人。其中,近一半员工的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为3697人,占比不到30%。

在招聘网站上, 小康股份招聘工程师给出的月薪大都在6000元~15000元之间,普通工人月薪大都在5000元~7000元左右。

那送外卖的收入有多少?3月4日,广州市总工会发布的《2022年广州市主要行业职工薪酬福利集体协商参考信息》显示,广州大部分外卖从业人员每年的薪酬达到10万元以上的水平。

实际上,送外卖的也不容易。广州外卖送餐员年龄约有68%年龄不足25岁,高中及其他以下学历占比接近90%。工作时间较长,日均送餐9~12小时的员工占比约715%。

另一方面,以蓝领工人为代表的职业收入也在稳步上升。2022年1月份,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平均招聘月薪为9765元,装卸/搬运工的月薪同比增长3094%。

近日,饿了么发布报告称,外卖配送员是许多外来务工者在城市扎根的踏板,超过四成受访者希望一边跑单,一边寻找其他工作机会;有三成外卖配送员仍愿意从事外卖配送工作。

网友吵翻了!

进工厂还是送外卖?有网友称,“进工厂不自由,工作时间长,搞不好还有夜班伤身体,工资又低,谁去?“

还有网友称,送外卖虽日晒雨淋,但是时间自由,最重要的是还能赚到钱。

一位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分析:“都是务工,为什么年轻人要择枝另栖,成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职教体系确实需要全新提质,国家也需要出台更多鼓励措施,但关键一环,我们的企业更需要检查自身。我们有些企业‘躺平’等工,甘当庙门祠堂等客上香,低端制造没有市场竞争力,谈不上提薪引凤;还有一些企业根本不理会市场机制、 社会 薪酬水平,当我们等船过河时只强调无船水急风向不好,那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与你同舟共济。”

进工厂还是送外卖,

都是市场选择

随着外卖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相比传统的雇主模式,新业态自由就业形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就业选择。

为了提升“网约配送员”这一新兴蓝领群体的职业化成长,饿了么建立了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能力模型,在全国开展“网约配送员”新就业技能提升培训。 2021年,共有10203名蓝骑手报名参加职业培训,骑手的职业上升通道被进一步打通。根据调研,45%的骑手将“晋升为站长、配送经理”作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更有8%的骑手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

美团外卖在日前披露了各项骑手保障改进工作。针对骑手的职业发展,推出站长培养计划、骑手转岗计划、学历提升、发展激励奖等举措, 100多位骑手学员获得资助入读国家开放大学,继续进修大专学历。

着实,经济 社会 在发展,年轻人的就业观在发生极大变化,部分工厂出现了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从经济学角度看,无论选择进工厂还是送外卖,都是市场选择,而智慧工厂、建筑机器人等产业也在迎来新的经济机遇。

深圳商报综合

编辑 吴怡漪

一、外卖公司罚款合法吗

1、外卖公司罚款不合法。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2、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开公司需要什么条件

1、有注册资金;

2、有股东或合伙人;

3、有员工、组织机构、公司名称、住所;

4、有公司章程和其他规章制度;

5、有机器设备等各种办公用品。

破产了。

范泽鑫原来是白手起家、从自己创办管理了千人企业的老总,历经破产后到现在放下身段送外卖,他为了沉淀,扛起生活的艰辛,努力爬起,原大连鲁班装饰老板范泽鑫。

范泽鑫简介: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系。

职业:鲁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范泽鑫毕业后在北京从事酒店管理工作。1997年从事建筑装饰管理工作,先后承接施工有:北京世纪坛工程、北京五府井酒店装饰工程等大型装饰工程。先后得到很多的荣誉。

2002年在大连组建大连鲁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任总经理、法人。使企业从一个小型的装饰公司发展到为大连市大型的名牌装饰企业。得到市各行业部门的认可,并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家、开心中国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1988——1992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2——1997 自营酒店总经理

1997——2002 跟朋友合作装饰装修

2002——至今成立大连鲁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法人。

扩展资料:

破产了,不服输,过好生活。

每个人都有路要去走,这条路可能是平坦,可能是坎坷。不管怎么样人生必须得一步一步去走完。别人帮不了,只有给指引方向,接下来的路只能靠去完成。经常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哭也要把它走完,走到胜利的终点。”

在漆黑的道路上,不管有多困难,都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坚持下去,一定会有迎接更好的,可以发现不足,然而不断去改善,努力的做好,别人行,也一定可以,都是最棒的!需要为自己的人生去负责。

商场作为公共场合,当然无权拒绝外卖人员的进入。其实有很多商场都会阻拦外卖员进入,致使很多外卖员接单超时被退单,甚至被顾客投诉的情况,这样对外卖员实在是太不公平了,送外卖也是一份职业,不该被鄙视甚至是排斥,以及有的外卖员想通过员工通道都不被允许,这样的一再忍让已经是如今每一个外卖员都得接受的现实,似乎很多外卖员也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但这样剥夺外卖员进入商场的权利实则是不对的。

先不说外卖员要进商场取单的必要情况,据调查,有些身穿外卖员服装的人想要进去商城购物、消费都不被保安允许,这未免有些太欺负人了,作为合法公民,进入公共场所是所有人都该享有的权利,只因为衣服异样就要受到歧视和排斥,这公平吗?这样的商场也应该重新制定一下规则了吧,让大众消费,难道外卖员不包括在大众里吗?这样的观念未免有些令外卖员寒心了吧?

而且大型商场里有餐饮项目,现在大部分也开通了外卖服务,既然有这样的餐饮业存在于商场中,那还有什么理由阻拦外卖员进去取餐或是送餐呢?而且就算不让从大门口进入,那为什么还不让他们通过员工通道进入,这种种行为真是让人很不理解,我觉得外卖行业负责人应该和商场的负责人沟通好,甚至是协商好,让自己的员工拥有同等的权利,为自己的员工争取福利。而且作为大型商场,是开放式的,保安确实有阻拦有异常行为的人的权利,但为什么要好端端地阻拦认真工作的外卖员甚至是只想逛逛商场的外卖员呢?

我觉得这件事有一种歧视的感觉,站在外卖员的角度上真是委屈极了,外卖员只是他们的一份工作,而且并不低等,大众需要他们的同时又在排斥他们,这是什么道理?凭什么要受到这种“待遇”,社会的包容是外卖员有权得到的,我们应该为外卖员发声,为人人平等发声!

法律分析:可以,公务员如确因家庭困难,利用周末休假时间送外卖挣钱养家糊口,必须经组织批准,且不得在企业或其他盈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同时,因公务员身份特殊,虽经批准可从事周末送外卖,但不得影响本职工作开展,更不得利用权力影响从事外卖活动,如果所在部门需要加班开展工作的,必须服从。虽经批准可从事周末送外卖,所以,如果是在下班后、周末或假期的业余时间搞合法合规的副业就是没问题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四十四条 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