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的野果,为什么总让我们回味无穷呢?

老人 0 77

小时候吃的野果,为什么总让我们回味无穷呢?,第1张

小时候吃的野果,为什么总让我们回味无穷呢?
导读:应该算是忆苦思甜吧,在小时候那种仅能温饱的日子里,明显水果摊子上的水果是比较奢侈的,对水果的涉猎多半是以山上的野果为主,并且现在为止也有一部分的野果已经让人培植,作为水果来售卖。小时候的水果其实在口味上来说,比起现在的水果并不逊色,并且我们

应该算是忆苦思甜吧,在小时候那种仅能温饱的日子里,明显水果摊子上的水果是比较奢侈的,对水果的涉猎多半是以山上的野果为主,并且现在为止也有一部分的野果已经让人培植,作为水果来售卖。

小时候的水果其实在口味上来说,比起现在的水果并不逊色,并且我们现在如果吃到这样的野果,同样是会舍弃水果店里购买的。我吃过的野果很多,下面我来说说它们的一些味道。

桃金娘

在我们家乡都叫它稔子,它还有一句俗语“七月七,稔子随便拾”,意思就是说到农历的七月初七前后,稔子就成熟了,那时候正值暑假,在大小小的小伙伴们就会结伴上山去采稔子,并且是边吃边采,回家给弟弟妹妹们解解馋。

这种野果从生到熟有三种颜色:绿色、红色、紫黑色,紫黑色的果子才是成熟的,极甜,虽然有籽,但是多半把籽一起吃下去,以至于到第二天早上总会有便秘,也算是一个副作用。

三月泡

这种果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的品种有两百多种之多,多半是有刺的植株,泡果分酸甜与极甜两种,有出现在路边的矮小植株,也有在小灌木树里面的刺藤。这些果子口感跟草莓相似,但是比起草莓却多了一股清甜,或许是因为野生的关系吧。

这种泡从三月分的插秧季一直生长到五一前后,不同的品种在换着给村里的孩子提供零嘴,算得上是童年里面不可缺少的美味野果了。当然这也是小伙伴们相互分享食物的一个开始。

茶泡VS茶片

(茶泡)

这两种是长在茶树上的变异品种,严格来说它们并不是野果,而是一种变异的叶子,这两种“野果”的味道跟现在水果店里面的莲雾极为相似,但是却也有不同,茶泡与茶片要更为清甜。

(茶片)

当然,因为这个时间是4月份左右,茶树抽芽之时才有得采摘,时间过了就没了,并且在茶树里面,还有一种毛毛虫的神兽存在,如果一不留意,就能惹上满身包,吃茶泡与茶片,都是痛并快乐着。

(茶叶上的毛毛虫)

黄牙果

这种野果是也叫木竹子,口味跟山竹相似,但是它的果瓣里面雷打不动只有四瓣,多一瓣都没有,这样的果子每年在冬至前后成熟,是与上面几种野果相比,是唯一需要爬树的果子,也算得上是偷摘都会被骂的存在,因为上树代表着危险。

这种野果其实有不少会成长在八角林里面,不是因为它喜爱八角林,而是它小时候长得跟八角特别像,所以在长的时候多半被长辈拿来栽种起来,因为每年都会施肥的关系,长在里面的野果也意外的甜,于是也不舍得砍掉了。

野果之所以爱吃,它们的味道是一种原因,主要是那种童趣,那对童年的回忆,牵挂着一代又一代人。所以才会让我们回味。

家乡是湖南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朴村庄,在那里有太多童年乐趣,最难忘的是陪伴我们的那些美味野果。现在的小孩想吃的 美食 都是买来,过过嘴瘾就没了,那个时候的“美味”是经过我们亲手采摘来的,乐趣横生,吃起来分外香甜。

只要你用心寻找,就不怕没有美味等着你,屋前屋后的壕基上,长满了“酸杆”“刺杆”,田埂边有甜甜的“丝茅根”与“野鸡腿”,水田里有“野慈米”,池塘里有“莲蓬”与“鸡头米”。最好吃的野果在山里,成片的“树莓”与“藤莓”是我的最爱,一下就可装满一瓷缸,有时就用衣兜着,还会和蚂蚁甲虫抢食一颗硕大的果子,摘了来就大快朵颐,吃的满嘴酸酸甜甜,上学或散学的大路不走,满山满野的去寻那“茶泡”“茶片”,它们是非常考验眼力的,找到了无异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次一点的野果属于“野葡萄”“野柿子”,一个酸得掉牙,一个涩得舌不能动,只是看着它们可爱,禁不住摘了来玩。

浓重介绍一下“苦槠”与“橡子”,它们都是古老而高大的树木,每到秋末冬初,一夜大风过后,就是采摘它们的最好时期,呼朋引友,带上空书包向树林进发啰,漫山遍野都是,用手掀开落叶,下面就是一粒粒圆圆鼓鼓的果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装了满满一书包,回家了支起锅点起火,不一会儿空气中就弥漫了香气,饱食一顿后,多余的就带了给同学分享,或交给巧手的母亲,磨了粉做出可口的“苦槠豆腐”来。

现在每次回老家都是过年时节,与那些野果都碰不到面了,想去山中转悠转悠,小路都被灌木荆棘长满,进去不得,只有将它们深深刻在记忆中了。

茂名信宜位于广东西南部,是我的家乡,在家乡的山上有一种野果叫姑稔子,小时候经常吃到,现今身处外地,已经好久都没尝过这种野果了。在网上经常见到有人用这姑稔子泡酒,功效很有作用。

在家乡有句古话:七月十四,姑稔子跌落地。也就是说,姑稔子成熟于夏末,农历七月十四后果子就没有了。

姑稔子熟透后呈紫黑色,有大母指头大小,胀胀的,果汁紫红色,味道很甜。这野果小时候常常吃得到,现今只有回忆。

(来自网络)

这些野果,小时候满山遍野都是,都是我们的零食,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怕辛苦也不怕累,更不怕虫和蚂蚁之类,有时洗都不洗,边摘边吃边往口袋里放,想想都在流口水!这些你能认得多小种呢?

说起农村的野果那是多如牛毛。昨天看到了很多人在说农村的野菜,今日是野果,真的是说不尽的农家山里事物,芳菲也盘点一下那些小时候在农村吃过的野果子。

山里野果很多,常吃常见的就列举这些。生长于农村芳菲不得不说自己是幸运的,从小与大自然相伴,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也许有人会说农村又脏又穷有啥好的,个中美好又岂是人人都能拥有和体会的!

农村有什么好吃的野果?现在还有吗?

这段时间感觉自己都快变成美猴王了,整日地采山花,觅树果,就差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了!今天,要摘野果去了一一

我们这儿地处武陵山腹地。多山!因为从小在山间长大,便习惯了大山踏实、沉稳的感觉!再看那些没有起伏的平原,便会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没依靠、四顾茫然的感觉!

大山是沉静的、肃穆的,也是鲜活的,灵动的。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人,就靠大山了!

从小,倚仗着大山,常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零食一一野果!什么桑葚、羊奶果、八月瓜、猕猴桃、刺梨、野葡萄、茶泡、刺泡、红籽泡、水麻泡等等。只要成熟时恰恰碰上,通常都会大快朵颐,一饱口福!

一、水麻泡 水麻又称沟边水、水细麻。其茎枝丛生,叶细长,似枊叶但比柳叶稍宽稍长。通常长在山坡、沟谷、水边。入夏,常常会发现其茎枝结满了细密橙黄的果实,与叶子黄绿相间,非常耐看。这时,若是正好想一饱口福,捋一把便可开吃。小时,和小伙伴们吃过,酸酸甜甜,味道还不错。

二、茶泡 茶泡是油茶树果实的变异体。长得象不怎么漂亮的桃子,中间是空的。果皮,也即果肉部分稍厚。听说是变异,可能大家都不敢吃。但我吃了。酸甜中带着点微涩。尝尝还是可以的,但不宜多吃。

三、羊奶果 羊奶果在我们这儿又称羊奶子。常长在山间、沟谷和灌丛。夏季是其果实成熟季节。成熟后的果子呈椭圆柱形,红红的,一簇簇挂在细长的枝上,热闹而喜庆。若是上山时运气好,一摘一大篮。味酸甜,多汁。

四、刺梨 又称刺菠萝。带刺灌木。这应该算是南方山区的特产了。专爱长在路旁、山坡、灌丛、河边。其茎、枝、果都带刺。夏末秋初,想要一饱口福,不仅要受徒步之苦,还得忍受刺扎之痛。不过挺值得的。其味酸甜,略涩。不仅可生吃,还可用来泡酒喝。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健胃消食的作用。

五、八月瓜 八月瓜又称野香焦。藤蔓草本。多生于山间、灌丛。常傍树生长。我们这儿流传一首童谣:“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来诓娃娃”。八月瓜因为口感粘糯,味甜且带奶香味,应该是可以诓娃娃的,但小小孩吃的话,略嫌籽太多。没吃过的话,可以尝尝哦!

总之,农村的野果很多,特别是大山里的农村,因为倚山傍水,海拔不一样,野果种类尤其丰富。怎么样?想做山大王么?山花有得采,果子有得吃哦!

一年四季,有好果子吃

有,在红河州就有一种野果,叫酸多依,味酸有少许的清香味,本地人用来蘸辣椒盐吃,味道独特,从中医上来说,有舒筋活血,舒肝止痛,清暑消毒,降血糖及血脂的功效,在应季时山里的农户常常会背来卖,我也会不时买来吃,不过因味酸,我每次只能吃一两个。

您好!我是山里唐唐,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非常高兴能够为您解答问题。

农村有什么好吃的野果?现在还有吗?

农村好吃的野果有哪些:野柿子、山葡萄、刺泡、野草莓、野枇杷、野杨梅、牛甘果、野山竹、桑果、地念、桃金娘、八月瓜、黄泡、野石榴、万寿果、火炭母、蛇倒退、金樱子、茶包、姑娘果、龙葵、五色梅、枸杞子、牛奶果、黄茅草根、山梨、栗子、三叶草根、酸刺果、山楂、猕猴桃、山桃

等好吃的野果。

其实还有非常多的,因为有些野果都叫不出名字来的,希望广大的朋友们能够广集思意,看看还有哪些好吃的野果。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我总觉得湘西的大山就是被玉皇大帝遗忘了的果园,这座果园里面结满了各种奇珍异果。

而我就是在这座被玉皇大帝遗忘的果园里面长大的。

在我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摘玉皇大帝果园里面的果子。

春风把湘西大山的两扇大门推开,春风吹过茶树林的时候可能累了,于是她坐在茶树上看着那些扫墓的人,这天晚上下了一场小雨,第二天山里的孩子惊奇地发现茶树上挂着一个个圆溜溜的球,那些球全部脱了皮,“摘茶泡吃去。”一瞬间茶树上就爬满了一树的小猴子,这些小孩像猴子一样手脚敏捷在茶树枝上上蹿下跳摘茶泡吃。

那些竹林里比较矮小的茶树长不出茶泡,于是就长出了婴儿肥一样的可爱,矮小的茶树长出的茶耳像婴儿一样肉嘟嘟、白嫩嫩的煞是可爱。

春风继续吹,继续在乡下追赶蝴蝶,蝴蝶把春风引进了金黄的油菜花田里,于是春风一下子就成为了大富翁,春风轻轻吹,于是无数的油菜花花瓣像黄金一样被春风带走了,春风带走油菜花的黄金后油菜就身怀六甲了,无数绿油油的油菜荚里面孕育着像小胖子一样圆圆的油菜籽。

春风的脚步来到三月,三月里来了无数的小孩,其中有一种叫覆盆子的野果开的花是白色的,春风于是在所有覆盆子白色的花朵上吻了一下,于是覆盆子白色的花结出了红色的三月泡、空心泡、躺地泡……

这些红色的覆盆子像春风吻的颜色,可能是覆盆子白色的花被春风吻过的原因。

覆盆子味道酸酸甜甜的好吃极了。

小孩子高高兴兴地把覆盆子采摘回家。

接着夏天来了,这时候湘西大山里无数藤本植物正准备化妆挂在高处诱惑小孩的馋劲。

血藤子把自己身上涂上了红色后就高高地挂在杉树上等待小孩费一番功夫去采摘。

野葡萄把自己涂上了紫色的色彩也高高地挂在枝头。

野栗子青涩的果子也应该在夏日的酷暑中把自己变甜了。

野山楂也应该在夏末秋初的日子里登上舞台欢迎人们去采摘。

稻谷收割后就应该去收割另一种甜甜的味道了,这种甜甜的味道就是野生猕猴桃,野生猕猴桃从藤上采摘下来就放进坛罐里面酝酿,等软了剥掉皮就可以吃猕猴桃的甜了。

接着是野生八月瓜,野生八月瓜自己裂开口里面的肉是最好吃的,味道甜甜的、软绵绵的,十分可口。

八月瓜过后迎来的是大收获,湘西大山这座被玉皇大帝遗忘的果园这时候迎来了野果井喷。

野生板栗、野生尖栗、高粑子、拦刺子、锥栗、火炭泡、箩泡、鸡炸子等等野果要赶在冬天以前把自己的价值奉献给山里的妇女和小孩。

到了冬天,湘西大山里的拐枣将在寒冬的白霜中越冻越甜。

一场白雪把湘西大山这座被玉皇大帝遗忘的果园的两扇大门仅仅关闭。

冬天到了,野果拐枣送客,嘴里说着:“欢迎明年。”

在重庆农村长大的我,对各种野果非常熟悉,那是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美味,至今想到仍然口水直流。如今的农村也有,但我却很少能回去了。不知多少人与我有相同的经历?

八月瓜,又名野香蕉。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诓娃娃。”故乡流传多年的童谣。在渝东南山区,只要你耐心去密林中寻找,总有八月瓜的。上学或者放牛路上,偶然间看到八月瓜,绝对是令人激动的事情。

但必须等到成熟才能采摘,因为早摘未熟不好吃,强扭的瓜不甜,晚摘又会让鸟雀和虫子吃掉了,刚好炸开那天摘下恰到好处。因此,需要耐心等待,倘若让别人捷足先登,会伤心好长一段时间。

八月瓜的瓜皮和瓜籽都是苦的,真正能吃的瓜瓤只有少许,圆润鲜嫩,香气四溢,清甜可口,余味悠长。八月瓜富含维生素C,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是新晋网红水果。

山莓,又名树莓,方言“泡儿”。

山莓的品种非常多,带刺儿,酸酸甜甜,蚂蚁和虫子的最爱。长长的枝条上挂着许多小果子,有红的,有青的,某些品种也有紫黑色的。除了生吃口感极佳外,山莓也可以用来制作果酱,国外甚至有酿酒的。山莓的根和茎都可以入药,有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另外,也要分清山莓和蛇莓。妈妈说蛇莓是不能吃的,因为蛇莓上经常有唾沫一样的东西,即“蛇口水”,但其实那是沫蝉留下的。

野地瓜,方言“地瓜泡儿”。

野地瓜通常长在地里或者阴暗处,因此很难找到。和红苕一样,野地瓜也是整株有浆汁,成熟前青绿色,成熟的果实是红色的,外形和石榴有点像,但比石榴小很多,吃着非常的甜。野地瓜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有促进消化的功效。

野板栗,也叫毛栗子。

野板栗不如市场上买的板栗个头大,因为我们买到的是嫁接选育的品种,山里土生土长的野板栗虽然小,但却更香更甜,特别是晒干了会很甜,回味无穷。幼年时都是在树下等炸开的板栗球或者板栗籽掉下来,逐渐长大后才学会了爬树打板栗。带刺的板栗球需要用鞋子磨了又磨,才能取出板栗。虽然有时板栗球的刺会刺伤手,但也乐此不疲。

缫丝花,方言又称“刺梨子”。

乡村的路边或者田边到处都生长着刺梨子树,果实是**的,表面很多小刺,挺扎手的。不同的刺梨子味道也各不相同,有的苦涩难当,有的甜美多汁。在老家水井上有一棵刺梨子树,味道非常不错,每年我都会去摘,后来不知道谁给砍了。

刺梨子含有十多种微量元素、20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号称“维C之王”,有消食健脾,收敛止泻等功效。除此之外,刺梨子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SOD是国际公认抗衰老、防癌的活性物质。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居家休闲的珍品。

佛灯果,又名佛思果,方言牛奶奶(一声)。

佛灯果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果实清甜可口,但也有部分品种非常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美洲南部的威斯莫洛尔部落,女性在60岁还能保持乳房的饱满、丰润、坚挺,相传她们常年食用佛灯果。

1951年,美国斯凯纳 健康 科学研究院专家深入威斯莫洛尔沿海湿地,成功从佛灯果中提取出了丰富的活性物质,能够激活体内蕴藏的潜在能量,此举让佛灯果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天然丰胸圣果。

茶泡、茶耳,油茶树果实的变异体。

茶泡果实挺大的,但里面是中空的,把瓤去掉直接可以吃,带甜味,又松又脆,带劲。茶耳有点像茶叶,晶莹剔透。放学路上经常邀约三五个同学,漫山遍野的钻林子打茶泡、找茶耳。茶泡、茶耳采摘早了也会是苦的,恰到好处才会有甜味,晚了则会寡淡无味甚至坏掉了。

刺薹,方言又称“芽芽泡”。

长在荒野中带刺的小灌木,每年新生的茎秆即刺薹。摘下青嫩可口的刺薹茎杆,剥去外皮直接食用,略带点甜味。刺薹摘取也要看时间的,倘若你吃到水分少、嚼不动、吞不下的,那肯定是已经过季的了。以前,父亲去放牛割草,总会在草里放着三五根带着露珠的刺薹,等父亲回家可以说是童年最期盼的事情之一了。

除此之外,还有酸枣、拐枣、丝茅针等,曾有一次放学路上,我爬上五六米高的酸枣树,在上面把酸枣摇下来,让下面的同学们捡。结果等我从树上下来,他们也吃完了,当时伤心和失落了好久。老家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拐枣树,树龄少说也有几十年了。我爸说,他上学时就那么大了,老树养育了不知道多少来来去去嘴馋的小学生。

从到城区上中学至今十多年了,如今也留在了城里工作,回老家的时间少之又少。野果的滋味,故乡的愁绪,只能在记忆中去回味了,城里长大的街娃们是不会理解的。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田间地头漫山遍野的那些花花草草和野果应该都不陌生,哪些可以吃,哪些可入药,哪些又是有毒的,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可能是唯一免费的零嘴了,现在小伙伴们都也长大成人了,生活条件也好很多了,再也不用吃野果子来解馋了。

那些色彩鲜艳的野果带给我们甜的美好瞬间,已然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可是却再也回不去了。

一起来看一下下文中的这些野果,你都吃过几种呢?

1野地瓜

有一句农村谚语,“5月5地瓜生,6月6地瓜熟,7月半地瓜烂”,这里面说的地瓜指的是野地瓜,有的地方又叫地爪泡。

简短的几句话,就把地瓜可食用的日期交代得清清楚楚。

野地瓜是长在一种藤本植物的茎秆之上,这种藤本植物它是匍匐在地上生长的,所以这种果实经常是被半埋在土里的。

2灯笼果

“一根小树挂灯笼,灯笼里面结小瓜,小瓜里面包芝麻。

”说的就是灯笼果,有的地方又叫姑娘果,果肉清甜。

3地_

同野地瓜一样,地_这种植物,它也是匍匐在地上生长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

它是一种集药用、观赏、保健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

果实的成熟时期是每年的7月份到10月份成熟的,果实外皮是深紫色的。

地_果肉很甜,是很多小朋友小伙伴们儿时的零食,同时也是良好的天然红色素的原材料,所以记得小时候我们吃完地_,满嘴乌黑。

4沙棘

沙棘是属于胡颓子科的落叶小灌木,果实成熟的季节一般是在秋冬季节了,一般到那个时候叶子叶都落光了,所以常常呈现出来的景象就是一树一树的橙色的或者红色的小果实。

沙棘果树以前漫山遍野全都是,红的黄的橙的都有,酸酸甜甜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村民就开始突然砍了挖了出来卖。

果树的繁殖速度跟不上砍伐的速度,所以后面也就越来越少了。

5羊奶子

羊奶子,还有别的名称,叫酸咪咪或者胡颓子,它是属于胡颓子科的木本植物结的果实。

羊奶子这种植物它并不是当年开花,当年结果的,而是在前一年的秋天开花,到第二年的春夏之际,才会结果。

6树莓

树莓,它的中药材名字叫覆盆子,它的种类有很多,不同地区,长着不同品种的树莓,而且在每一个地区叫法也不一样。

有的地方叫乌抛子,有的地方就叫抛,还有的地方叫栽秧泡,3月泡,悬钩子等。

我们那里叫乌泡子,你们那呢?

7蛇莓

既然说到了树莓,那就必须要提一提蛇莓了,蛇莓这种果实长得和树莓很像的,只不过它的植株是匍匐在地上生长的。

有的地方的小伙伴们说这种蛇莓是可吃的,但是我们那基本上没有人吃,因为大人一直教育我们说有毒,不能吃,或说是被蛇吃过的,被蛇吐了口水的。

树莓和蛇莓成熟的季节几乎是同时,所儿时我们出去摘乌泡子吃,大人会一再地提醒我们,那个蛇梅不能吃。

8野生枸杞子

其实我们常吃的枸杞子是由野生的枸杞子驯化而来的,果实更大,味道更甜,而野生的枸杞子由于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果实一般都比较瘦小,不过味道却更为浓郁。

9南酸枣

看到这种果实就流口水的小伙伴,有没有?说实话,它的果肉并没有太甜太好吃,而是有一种在口里面炸开来的浓烈的酸。

不过那小的时候什么都没得吃,也能当一种解馋的小零食。

在湖南等地,农村里面一些勤快的主妇们,还经常拿它做一道美味的可以储存的零食,叫酸枣糕。

10黑老虎

黑老虎是大血藤这种植物结出的果实,果实又叫冷饭团。

黑老虎原本生长在大山深处,后被人们培育种植在了家旁边的山里,先前一段时间还掀起了一股种植黑老虎的热潮。

11八月炸

说起黑老虎,就不得不再提一下8月炸,这两种果实基本上是同时成熟的。

如果说黑老虎的种植只是掀起了一股热潮,那么8月炸的种植就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如今的水果市场上也能时常见到它的身影。

这主要是由于8月炸能食用的部分要大得多,而黑老虎能够食用的就那么一点点。

12野生猕猴桃

野生的猕猴桃常常要进山才找得到,个头要比水果市场上的小很多。

13嘉宝果

又叫树葡萄,像佛珠,一种长在树干上的果实。

果肉表面黑黝黝的,大小如同乒乓球,表皮很硬,酸,但是果肉很甜很好吃。

14菱角

菱角是一种浮游植物结的果实,主要是吃里面的果肉,外层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包裹着,要吃它还不太容易。

15橡果子

像果子是像树结出的种子,不过这种果子生的吃多了好像不太消化。

16桃金娘

别称山稔,结出来的果实为深紫色,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泡酒,具有补血、滋养和安胎的效果。

不过一般的人可不能随便去泡药酒哦。

17蛇不过

蛇不过的学名叫杠板归,是一种浑身长满刺的爬藤植物上面长出来的果实,果实的色彩特别好看,蓝的、紫的,像一串串的迷你小葡萄。

蛇不过的叶子也能吃,叫酸叶。

18金樱子

它是蔷薇科的一种藤本植物上面长出来的果实,浑身也带满刺,我们这里的土话叫“糖几芽”。

农村里面还时常用金樱子来泡酒,不过现在的还是不要胡乱地用这些药酒了。

19山茶花蜜

山茶花蜜就是指的山茶花开出的白色小花朵中间的那一点花蜜,时常会吸引很多蜜蜂前去采蜜,好甜啊,真的像蜂蜜一样甜。

20茅草根

茅草的根茎外形看上去跟鱼腥草的根部很像,但是两者完全不同。

茅草根甜甜的,而鱼腥草是一种浓烈的鱼腥味。

21芭蕉

芭蕉应该是一种香蕉树吧,只不过是没有生对地方,所以结出来的果实非常的小,长不成香蕉那么大。

22构树果

构树结出来的红彤彤的果实,不过有的地方是不吃的。

23刺杆

一种蔷薇科的植物早春的时候长出来的嫩芽,把皮剥了,嚼它的杆儿,很甜,有股清香味儿。

24桑葚

桑树接触的果实,小时候经常会去桑树上摘叶子来喂蚕宝宝,同时桑葚成熟了的时候也会去摘果实来吃,不过好像并不是所有的桑树都会结果。

25刺梨

刺梨虽然名字中有个离,但是他和离子没有一点关系。

它果实的颜色倒是梨**的,像梨子一样,表面布满尖刺。

将刺给擦掉,放到嘴里嚼,有一股甘甜味。

不过刺梨这种野果主要是晒干之后用来泡水和泡酒。

26拐枣

拐枣虽然外形长得很特别,形状弯弯曲曲的,像鸡爪子一样,感觉不像能吃的样子,但是确实是一种味道不错的果实呢。

27野蓝莓

这种野果主要分布在北方,大小兴安岭的山林里,是小灌木,长出来的果实是灰蓝色的,果肉细腻,营养丰富。

28茶饼

茶饼是茶树上长出来的一种变异的组织,它的叶片厚厚的,肉肉的,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

29茶泡

茶泡其实和茶饼是同样的一个东西,只不过它们的形状不一样,茶泡是一个包子型的。

30龙葵

龙葵在有的地方叫黑悠悠或者悠悠,有的地方叫狗奶子,还有的地方叫黑天天、黑葡萄、黑蛋蛋、黑茄子蛋等等,各种叫法,都不一样。

吃过这种果实的小伙伴们应该都能记得它的味道,甜甜的有一点点微酸,吃起来停不下来,能摘多少就吃多少,有时候拿着小碗去摘,能够摘回来一碗。

有的小伙伴们说小的时候温饱不济,所以只能经常吃些这样的东西,什么野果、野菜都吃,身体还特别棒,很少感冒。

不像现在,人吃得特别精细,毛病却多了。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