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特斯拉承诺已久的 Cybertruck 皮卡车已经向生产又迈进了一步,因为该公司一直在其年度股东大会上展示该车的一个版本。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此前曾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在 2023 年年中开始生产,此次活动中展示的卡车
特斯拉承诺已久的 Cybertruck 皮卡车已经向生产又迈进了一步,因为该公司一直在其年度股东大会上展示该车的一个版本。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此前曾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在 2023 年年中开始生产,此次活动中展示的卡车看起来比其他示例更精致,可能更接近成品那已经过去了。
自从 2019 年大流行前首次亮相以来,这款全电动、世界末日风格的平板车声称续航里程超过 500 英里,价格接近难以置信,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马斯克在 2023 年度股东大会上向与会者介绍了最新情况,他说:“Cybertruck 是一辆很难制造的卡车。您不能只使用传统的制造方法。我们必须发明一套全新的制造技术来制造外骨骼汽车而不是内骨骼汽车,所以这显然不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然而,他重新承诺了 2023 年发射的计划,并说:“很抱歉延迟。我们最终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交付卡车的生产示例,并且该产品(如果有的话)好于预期。Cybertruck 是我日常驾驶的汽车。
不过,该公司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接受美国以外的卡车订单了。这可能是因为为了控制订单,正如马斯克在 2022 年早些时候所说,该公司“第一批 Cybertrucks 的订单数量超过了我们在开始生产后三年内可能完成的数量。”
但是,其他几种车型目前也没有右驾车型,例如 Model S 和 Model X。
Cybertruck 于 2019 年 11 月首次亮相,届时您可以支付 100 英镑的可全额退还押金。您可以执行此操作的页面在英国已无法访问,但美国客户仍然可以存款。
这辆卡车已经被推迟了好几次,目标是 2021 年和 2022 年的生产日期都被推迟了。我们现在应该相信 2023 年的发射计划吗?马斯克在今年将最终推出这款未来卡车,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那么实体卡车的最新消息是什么?
Cybertruck 的确切规格仍然是一场可移动的盛宴,但马斯克此前曾表示,该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空气悬架,这种悬架将有更长的越野行程。正如马斯克所说,新的悬架应该会让 Cybertruck “在巴哈踢屁股”。
Baja 是指著名的 Baja 500 和 1000 沙漠比赛,被认为是地球上最艰难的越野比赛之一。
更重要的是,马斯克透露 Cybertruck 也缩小了约 3%,因为它的设计针对生产进行了调整。较低的窗台高度和较低的中心线意味着后窗将更大——相信锐利、棱角分明的设计不符合行人碰撞法规的怀疑论者可能仍会看到 Cybertruck 的造型有所缓和。
运气好的话,特斯拉将很快为那些已经预订了有争议的电动汽车的人提供重新设计的皮卡渲染图。
特斯拉 Cybertruck:你需要知道的
新款 Tesla Cybertruck 是我们见过的最紧凑的皮卡车,就像是从Blade Runner的道具部门突围出来的。而且它不是概念车;据报道,美国的起价将低于 40,000 美元。这相当于 33,000 英镑,但请不要屏住呼吸——当 2023 年年中开始生产时,英国价格可能会比美元价格更高。对那个日期持保留态度;特斯拉最近证实即将推出的 Roadster 也已被大幅推迟。
风格激进的 Cybertruck 采用了特斯拉对电动汽车的所有了解,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蓬勃发展的皮卡领域。因此,您将获得令人惊叹的加速度,在最快的三电机版本中,0-60 英里/小时承诺“不到 29 秒” 。这大概是空载,因为 1588 公斤的有效载荷肯定会降低性能(和范围)。
说到续航里程,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声称最大的电池续航里程超过 500 英里。一旦我们知道特斯拉 Cybertruck 的电池容量和更多细节,我们将更新这篇文章。
什么是特斯拉 Cybertruck?
马斯克表示,这款新特斯拉“旨在兼具卡车的实用性和跑车的性能”。因此,它可以拖曳重达 6 吨的船、马车或大篷车,并且比在英国销售的大多数休闲皮卡具有更大的负载能力。将近 16 吨的有效载荷适合 19 米的有盖装载床——陡峭倾斜的盖子意味着您的货物将不会被漫游的眼睛看到。特斯拉自然而然地展示了一款全电动品牌的 ATV 四轮摩托车,以适应后备箱。
这些第一批官方照片没有显示出它的庞大规模;它在加利福尼亚首次亮相时甚至让高个子成年人相形见绌,而且看起来比福特猛禽高得多。赛博卡车还布满了储物柜。特斯拉引用了 100 立方英尺的可上锁隔间,包括“保险库、后备箱和帆柱”。
甚至玻璃都被装甲以防止闯入(尽管它在全球首次亮相时被砸碎,令马斯克惊恐万分)。
它会越野——在这个崎岖不平的市场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空气悬架可以向上或向下调整 10 厘米,以获得额外的离地间隙或在满载时进行调整。
也许 Cybertruck 最令人吃惊的方面是它的楔形造型和折纸不锈钢结构:它更像是 1973 年左右的意大利造型公司,而不是 2019 年的加利福尼亚。正好表明马斯克对汽车行业惊喜和颠覆汽车行业惯例的无尽胃口
马斯克在一条推文中声称,这款皮卡的灵感来自詹姆斯·邦德系列**中的 Lotus Esprit(这不是他第一次引用 Giugiaro 设计的楔形部分)。“超硬 30X 冷轧不锈钢”车身设计坚固、易于制造,与 DeLorean 的闪亮酷炫相呼应;它还与马斯克的 SpaceX 团队合作开发,成为 2019 年人类已知的最耐用材料之一。
为什么要等那么久?我什么时候可以购买 Tesla 皮卡?
从 2019 年 11 月起收取的 100 英镑可全额退还押金旨在让您的名字出现在 Cybertruck 的等候名单上。特斯拉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 2021 年底生产的临近”,公司将开始接受订单和配置。它告诉我们,将近四年后,我们仍在等待车主的接送。
特斯拉右舵车的生产通常会有很长的延迟;CAR 杂志要求更新英国的时间安排。
Cybertruck 规格和细节:RWD 或 AWD
发布时,特斯拉皮卡将提供三种型号,值得注意的是,这款 range-topper 是特斯拉第一款配备三台电机的量产车型,前轮有一个电机,每个后轮各有一个电机,性能更加惊人:
单电机后轮驱动 250 英里范围,65 秒 0-60mph,110mph 最高速度,3400kg 牵引能力
双电机全轮驱动 300 英里范围,45 秒 0-60mph,120mph 最高速度,4535kg 牵引能力
三电机全轮驱动 500 英里范围,29 秒 0-60mph,130mph 最高速度,6350kg 牵引能力
特斯拉 Cybertruck 多少钱?
特斯拉现已确认美国定价:
单电机后轮驱动 39,900 美元
双电机全轮驱动 49,900 美元
三电机全轮驱动 69,900 美元
Cybertruck 的内部空间可容纳六名成人,两排均设有三人并排座位。这是典型的极简主义特斯拉车厢,在第一张车厢照片(下图)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开关设备。还要注意极具未来感的方向盘,它与街机游戏的共同点比 2022 规格的公路车更多。
触摸屏有 17 英寸的巨大尺寸,因为特斯拉增加了数字接触点并试图保持领先于福特等公司,福特现在在其 Mustang Mach-E 电动汽车上部署了令人怀疑的熟悉的 15 英寸屏幕。
这是海外媒体报道的关于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的相关报道。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Jack评车论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黑着黑着就红了的特斯拉,显然并不享受中国市场用吐槽为它换来的免费流量,而是反手组建公关团队,试图堵住那些说它坏话的嘴。
7月26日,特斯拉前员工向媒体爆料称, 特斯拉组建了专门团队负责在社交媒体和评论网站上监控和搜索关于公司和马斯克的有关投诉,并使用各种方式删除其中的投诉、吐槽等信息。
“掩耳盗铃”是中国的寓言故事,马斯克可能并不曾听闻。但古老的中国智慧放在今天的特斯拉身上一样适用:自燃、失控……所有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同时,马斯克不想听到任何来自市场的声音。
01
奇葩的公关
抖音上,“女友有多任性”的吐槽里,被赞最高的一条中,就有“遇事我不听我不听”这一条。马斯克一中年大汉,在面对用户对特斯拉的吐槽时,也有这般“娇羞”的气质。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在特斯拉前员工曝加班删除黑料丑闻之前,早在今年1月,特斯拉就曾官方发布了一条“客户支持专员”职位的招聘广告。彼时,坊间就有传言称,该职位的工作内容就是解决针对马斯克的社交媒体问题,这与此次特斯拉前员工的爆料剧情无缝衔接。
特斯拉的公关,在业内一直是很另类的存在。事实上,近段时间网络上关于特斯拉的吐槽无外乎产品质量,问题客观存在,只是马斯克“不听”。
产品质量方面,特斯拉最早的一起事故发生在2016年,那是一场车毁人亡的悲剧。但面对用户对特斯拉产品质量的质疑,马斯克的态度大都是特斯拉没有错,甚至把问题直接推到用户身上。
这种“受害者完美论”,特斯拉应用得如鱼得水。 2018年,美国一辆2014年产的特斯拉Model S撞上了混凝土墙并起火的事故,致使两名18岁高中生一死一伤,而特斯拉对此事的调查结论为“致命车祸与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无关”;无独有偶,2020年,北京一用户在驾驶特斯拉时车辆突然失控撞人,特斯拉同样以“未发现包括转向系统在内的任何系统故障”为由甩锅,直言用户操作不当……
除此之外,如果你在网上以“特斯拉”为关键词加上“失控”、“自燃”、“缺陷”甚至笼统的“质量问题”搜索相关资料,来自用户个人以及新闻报道的鲜活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温州特斯拉失控连撞14辆车,车主被撞成九级伤残;河南南阳一辆特斯拉在路口追尾前方正在等候红灯的车辆……
但如果你顺藤摸瓜去找事故原因,大多都是用户的问题、国家电网的问题、行人问题,大概率不会是特斯拉自己的问题。
02
嘴硬的马斯克
关于特斯拉“不行”,早在2018年已被前福特 汽车 工程师桑迪·芒罗以“反向工程”的形式证实。彼时,桑迪·芒罗对特斯拉Model 3进行质量评估时发现,诸如外部面板间隙不均、油漆作业粗糙等等,在特斯拉身上出现。桑迪·芒罗称, “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些 汽车 上才会看到的问题。”
面对桑迪·芒罗的质疑,马斯克在3年后回应了相关问题,宣称在爬坡量产阶段,特斯拉很难保证所有细节都不出问题。同时,他也自爆了“早期的Model S座椅,可能是我坐过的所有 汽车 中最差的。”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在美国市场,马斯克并不像中国消费者印象中的那般嘴硬。今年1月,158万辆Model S和Model X被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要求召回,原因是这两款车的触摸屏被认定存在缺陷,可导致 汽车 后视摄像头画面缺失、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丧失鸣响和提醒功能。特斯拉当即同意了该要求。
反观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就有11起特斯拉失控相关事故发生。甚至在2020年底,特斯拉召回了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电动 汽车 ,并称上述车型出现的“前悬架后连杆球头螺栓会产生初始裂纹”等问题是“中国驾驶员的操作问题”,称此次召回是“自愿召回,否则将背负沉重的行政负担”。
有人说特斯拉是嘴硬,但从它在中美市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可以看出, “嘴硬”其实可以用更贴切的词来代替——看人下菜碟。
03
小丑竟是特斯拉
马斯克称:“其他公司花钱做广告操纵舆论,特斯拉专注于产品。”事到如今,他食言了。
在特斯拉质量问题满天飞的时候,“专注于产品”本身就很可疑;而 “不操控舆论”在花钱删“黑帖”的丑闻背后,特斯拉或许也意识到了,马斯克食言同时也意味着“原来小丑竟是自己”。
“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在被问到如何评价特斯拉时说道,“在我眼里,特斯拉是一家价值为零的公司,迟早要完。它的culture(企业文化)很糟糕。”
马斯克并非特斯拉的创始人,但自从2004年入股特斯拉后,这家造车新势力就被深深地打上了“马斯克烙印”。
《正经社》梳理获悉,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曾对外吹嘘其Autopilot功能是“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社交平台上,马斯克本人也多次转发特斯拉用户仅靠系统去处理紧急情况的视频。其中一位特斯拉粉丝甚至在高速公路上放开双手,任由车辆自行躲避大卡车。不久后,这名粉丝因开着Autopilot功能撞上大卡车,车毁人亡。
细数近几年的特斯拉“翻车”事故,其中不少都是因系统故障引发、用户在谨慎操作的情况下发生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将自动驾驶更名为“自动辅助驾驶”之后,特斯拉对其曾经的误导式吹嘘并没有任何表示,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应——系统没问题,人为操作失误。
市场上,造车新势力的目标都是超越特斯拉,由此可见特斯拉的领导者地位。事实上,从 汽车 制造角度来说,无论是在供应链的把控上,抑或是在产品创新上,特斯拉一直走在行业发展的前端。
这一优势,让特斯拉在资本大讲堂上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毕竟,资本市场讲期望值,什么样的企业期望值最高?敢于创新的企业。
这种期待值推着特斯拉的股价也一路飙涨至今,甚至一路把马斯克送到了世界首富的位置上。2021年初,马斯克个人净资产升至1950亿美元,超越亚马逊CEO贝索斯成为世界首富,而这之中,约7成价值来自特斯拉股票。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4月17日,晚上22时,广州增城区一辆特斯拉,除了司机之外,还载着一名乘客,途经东江大道北的时候,径直撞上了道路右侧的水泥隔离墙,随后还与另一来辆电动者发生碰撞,结果很惨烈,特斯拉上的那名乘客当场遇难。
事故原因当然还在处于调查当中,但咱们来根据报道和现场的细节推测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
首先,它说的是男乘客,说明这辆特斯拉极有可能是一辆网约车,网约车司机经常开车,难免疲劳驾驶,这个时候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就难免会作为疲惫司机的不二之选,而从另一辆车的行车记录仪当中,我们也能发现,这辆特斯拉是径直撞上水泥隔离墙的,也就是说,要么是这个司机自己开车,他没有看到这块隔离墙,要么就是自动驾驶在开车,系统没有分辨出这是隔离墙,各位觉得哪一个可能性更大呢?
那特斯拉是怎么回应的呢?他们派出了工作人员,说会积极配合调查。
历史 总是惊人地相似,同样是4月17号,通往是晚上,美国德州,也有一辆特斯拉发生了事故,两人死亡,而且,这辆特斯拉已经确定是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为什么如此确定呢?
那是因为这两名乘客,一名坐在副驾驶,一名坐在后排。
那美国警察怎么做的呢?他们四天后就发布了对特斯拉公司的搜查令,下令彻查事故,获取这次车祸的数据,你看看,美国警方的办事效率是真高,特斯拉在美国也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那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在美国夹着尾巴,出了事故就老老实实的特斯拉,一到咱们中国,似乎就膨胀了,就爆发了,鼻子就朝着天上了,就不把顾客当回事了。
2020年1月,郑州的一名女士也是买了一辆特斯拉,才开了不到一个月,就遇到刹车失灵的情况,连撞两台车,最后也是撞上了路边的水泥防护栏才停下,好在先前的两台车消耗了大部分特斯拉的动能,等撞倒防护栏的时候车速已经慢下来,这位女士才捡回了一条命。
这位女士去找特斯拉理论。
三次调解,三次,不仅没谈出个所以然来,居然连最基本的行车记录都没有拿到,这要我说,你花钱买了特斯拉,居然连自己的车的行车数据都调不出来,而且还只有总公司能掉出来,这数据怎么这么金贵?难道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吗?这个我们在后面会仔细说道。
更可笑的是,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接受采访时,是这么说的,“近期我们所有的负面消息都是这位女车主贡献的。” 这意思就好像在嘲笑这位车主,嘲笑她是个跳梁小丑,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一丝丝的无奈和居高临下的高傲。
随后他的原话是“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就好像没把这次事故当回事,这意思好像就是说,首先,并不是我们的错,这是新产品开发所要经历的必然过程,你不能怪到我们头上,而且,我们的用户即使是被我们新开发的,不完善的产品坑了,他们其中也有90%以上的人会再次原谅我们。
在不忘“宠爱”粉丝的同时,这位副总裁还开始反咬那位女车主一口,说这位车主维权手法很专业,应该是背后有人。
这听起来就好像自己好挺委屈,是有人故意在针对特斯拉搞事儿一样。
当然,这番话自然也惹恼了绝大部分人,甚至是特斯拉自己的粉丝,甚至连咱们的央媒,这个最具权威性的新闻机构都点名批评特斯拉,它这才低下了它高贵的头颅。
但态度依然是那个上位者,“我们与往日一样认真聆听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声音”,字里行间除了“有恃无恐”外,我看不到一点真诚的道歉。
那我们不仅要问了,这个在美国像个乖宝宝一样的特斯拉,怎么到了中国,就高这么飞扬跋扈,不把用户放在眼里呢?
“白眼狼”,我觉得放在特斯拉身上真挺合适。
特斯拉是第一个在中国建设工厂的独资外资企业,但它虽然是外资,但却被当作“亲儿子”一样。
首先是特斯拉的那块地,973亿人民币,1297亩,然由于竞拍的时候,只有特斯拉一个,所以这块地的价格只是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随后19年,特斯拉从各大银行贷款100亿,利率是基准利率的90%,也就是每年3915%,这可是只有最优质的国企才能拿到的最低利率,所以,可以说,咱们自己是拿出了满满的诚意与特斯拉合作。
那特斯拉是怎么回应我们的诚意呢?
首先是国产的Model 3中搭载的芯片是旧型号,与原定申报的不相符,再者,原本承诺的“V3快充不会被周边 汽车 分享功率”这一条,特斯拉也没有遵守。而在美国是明确表明V3充电桩不会被分享。
实锤双标。
除此之外,在特斯拉自己统计的安全报告中,就显示,每行驶28亿公里就会发生一起特斯拉车辆燃烧事故。相比之下,国产新能源车则要安全得多,其发生一次燃烧事故的行驶里程高为447亿公里。
当然,你大可以说特斯拉这种又贵又危险的“高 科技 棺材”,我不买就是了,反正也没我什么事情。你要是这么想,你就错了。
别忘了,特斯拉是一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我们就拿Model3举例,它装备有8个高清摄像头,一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这其中,8个摄像头能提供360度全景视觉,探测半径达到了惊人的250米,不知道我说到这大家想到什么了,各位在用电子地图的时候不是也查看过想去的地方的全景图吗,那是不是周围的设施都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但这可不像是电子地图会把你的脸上打码,维护你的隐私权,特斯拉的摄像头可没有打码的功能,它可是会清清楚楚地识别出你到底是谁,所以别以为自己不是特斯拉的车主就能高枕无忧。
那我们再联想到中国有几十万辆特斯拉,它们不仅在搜集它们周围建筑的信息,综合精切的坐标,街道景象数据、道路网数据、导航数据、环境影像等具有地图测绘属性的数据,把它们整合成一幅精细程度极高的地图之外,它还能识别每个周围的人的身份信息,从而不仅能模拟出这个城市的建筑地图,还有他们居民的生活轨迹。
而且由于是实地拍摄,其精准程度远远超过军事侦察监视,毕竟美国的U2,黑鸟侦察机那都是没办法飞到我国领空侦察的,而特斯拉就能大摇大摆地开到你家门口,实时监测路过它的所有行人,只要它还有电,它就不会停止。
那当这样一张精确到极致的地图绘制出来之后,它的价值当然不言而喻,尤其是绘制它的人姓“美”。
那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们不妨再进一步畅想,比如,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美国就已经收集到了各个主要城市的重点 科技 企业,金融企业,重要人士的家庭地址,各个主要的基础设施,从而为精确打击做好了准备。
当他们大举进攻的时候,他们也会知道那一栋房子最容易坚守,那一栋房子最坚固等等,而且,别忘了自动驾驶这个功能,比如,可以设定一个自毁程序,让几十辆车据撞击一条特定的运兵铁路,或者堵塞一条可以改造成飞机场的高速公路等等,而这一点点积累的劣势就有可能成为一场战争的胜负手,不是有个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
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
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
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
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所以,咱们国家,还有邻国俄罗斯,都有这么个规定,那就是不许让特斯拉这种具备摄像头的车辆进入一些敏感真实时军事的地段。
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特斯拉对于周围事物检测的能力,而对于那些能买得起特斯拉的精英们来说,特斯拉也没打算放过他们,国外一黑客大神,也就是那个封号为“绿神”的黑客,黑入了特斯拉车的车内摄像头,并顺利地提取出了白天和黑夜两段拍摄画面,画面清晰度,连马斯克自己都感叹:居然如此清晰。
那特斯拉是怎么回应的呢?
他们说,这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动驾驶车主,在测试过程中的行为和注意力保持情况。
并且强调,驾驶室的摄像头目前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即使在美国,车主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启使用,并且还说特斯拉配备了全球领先安全等级的网络安全体系以确保用户的隐私安全。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觉得它说得“滴水不漏”。
但我感觉也挺好笑,那些精英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反过来全都给了国外不说,还搭上了自己的隐私,甚至是背后可能泄漏的公司的战略机密和自己的银行卡,你说他们图什呢?
咱们有话说回来,特斯拉,这三个字一提出来,我们能联想到的,首先肯定有“自动驾驶”。
但这里有个问题,你看像顶级的 科技 巨头,谷歌,还有咱们的华为,百度,你说他们就没有开发自动驾驶吗?再想想,通用,奥迪,奔驰,宝马,哪一个不是几百年的老牌企业,这年销量都比特斯拉强,他们的 科技 也够发达,但我们怎么就没听说过这些车企推出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呢?
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那就是,这些大车企知道自动驾驶的难度和风险,他们不愿意过早地推出一个不成熟的系统驾驶技术,那是对自己用户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利益的巨大损失。
实际上这些 科技 巨头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甚至,他们用的设备还要比特斯拉本车上用的街景识别的设备还要先进且昂贵得多。
我们拿谷歌举例子。
就它车顶上的一个激光成像雷达,它就价值50万人民币,能够扫描360 全景,你看,就光光这一套设备,就比一整辆特斯拉要贵,这还不算完,自动驾驶车辆是依靠卫星进行定位的,而一旦遇到没有卫星信号的时候,自动驾驶也就废掉了,而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就不能依靠“卫星制导”而需要依靠“惯性制导”,这也是核动力潜艇在穿过北冰洋的时候所用到的技术。
这光光这一个设备,也需要50万人民币,它能做到什么程度呢?大概你能持续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行驶20分钟,这20分钟所积累的总误差不超过05米,这样的精确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但就算是这样,谷歌也没有推出自己的成熟的无人驾驶系统,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无事故里程没达标,也就是说,谷歌想要做的,是一种能让人上了车就能安心睡觉,一觉醒来就到家的这种程度的无人驾驶系统,而就算是谷歌这样的 科技 巨头,也没有推出自动驾驶系统,也就是说它们还没能把它完善,那就更别说特斯拉了,其实,我更愿意称特斯拉的为辅助驾驶而不是无人驾驶。
而这种程度的无人驾驶系统,是不适合开放给个人车主的。
那为什么特斯拉开放了自动驾驶?那就是因为,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海量的数据来完善,我们之前说的谷歌是怎么做的?他们是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开着他们的实验车在路上跑,收集数据。
这样做有好处,就是安全,但也有坏处,那就是整个技术成熟的时间会非常长。
而特斯拉作为一个“年轻人”,马斯克作为一个“ 科技 狂人”,它根本等不了那么久,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等个7-8年,等待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再推出,这不符合马斯克的战略。
所以,我估计特斯拉开放“辅助驾驶”这项功能给个人车主,也是想借机收集驾驶数据,尽快完善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但其中的风险需要所有特斯拉车主承担。
马斯克不是说2025年启动火星移民计划吗,我总有感觉,这次火星移民计划不只是计划会推迟,而且整个计划或许也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生出一个没有说出口的疑问,那就是, 既然特斯拉又是刹车有问题,又是自动驾驶技术不成熟,他们的高官对于消费者还是一脸的高傲,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会买特斯拉?
这就有点像十年前,苹果的IPHONE4s,当时很多年轻人,不也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就为了在发微博的时候,上面显示,来自IPHONE4S,不都为了这点小小的虚荣心?只是,iPhone不像三星那样会炸,但特斯拉是真的会“火”。
那为什么 历史 会惊人的相似呢?
我觉得一位哲学家对艺术的定义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艺术?
回答:它不仅是对美学的心理学,更是对地位的心理学。
那些买特斯拉的人,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特斯拉造型很科幻,而是,特斯拉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能象征着他们比那些收入比他们低,品味比他们低的人更有地位,而能体现自己比他们更好一等所带来的优越感,正是这些精英的“快感”。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特斯拉也算得上是有钱人的“极乐天堂”。
但我们还是要回到对我们广大老百姓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上——自动驾驶。
说句实话,自动驾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是国家战略,是 科技 巨头竞争下不可避免的产物,就像核电站,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第一次出现在咱们视野中一样,也是一个会引起无穷争议个质疑的技术。
我也清楚地明白,作为一个老司机,有很多很多的人是很难接受自动驾驶,甚至是更加未来的无人驾驶,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家不信任它,觉得它不安全。
但我也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你现在打开地图,搜索目的地就能看到自动驾驶的选项,未来的脚步真在一步一步像我们靠近。
无论我们接不接受它,它都在完善,都在变得更加可靠,所以,我好奇的是,如果有一天,如果无人驾驶真的已经成熟到我们上了车就能睡觉,已经很安全了,到那个时候,我们是依旧坚守自己的决定,不去碰无人驾驶,不去按下无人驾驶的按钮,还是相信科学,拥抱这新的技术,拥抱未来生活呢?
可以。根据查询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员工购车和客户同价,可以免费开通FSD功能,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发微博称员工购车和客户同价,可以免费开通FSD功能,所以特斯拉员工fsd可以帮人订车,但并不优惠。
特斯拉生产班长给的股票是是让员工在管理股权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其他汽车公司不同,特斯拉给每个员工选择以股权为基础的薪酬。特斯拉非常愿意为员工(包括生产线和销售线)奖励股票,入职1年就能拿到价值2万(约合14万元)到4万美元不等的股票奖励。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