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第1名:端砚 其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市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第2名:歙砚 其料取
第1名:端砚
其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市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第2名:歙砚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第3名:澄泥砚
山西澄泥砚为陶砚,唐宋时已是贡品。其精于雕琢,泽若美玉,储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
第4名:洮砚
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北方最为贵重。
第5名:红丝石砚
山东红丝石砚为鲁砚代表,历史上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第6名:苴却砚
四川苴却砚,石质温润如玉名:嫩而不滑。叩之有铮铮金石声,抚之如婴孩肌肤般细腻温润者为上品石,颜色以紫黑澄凝为最佳。
第7名:贺兰砚
宁夏贺兰砚采用贺兰石,它天然形成深紫名: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雕刻艺人因石制宜,精心用料,雕出千姿百态的贺兰砚。
第8名:思州石砚
贵州思州石砚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第9名:松花御砚
长期以来,吉林省松花御砚一直为宫廷专用,随着清朝覆灭,这一名贵砚石失传。直到1979年生产才得以恢复。
第10名:易水古砚
易水古砚石质细腻,易于发墨,雕刻古朴,为各代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现在易水古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收藏热潮。
过年送砚台给领导可以从看、摸、敲、洗、掂、刻,这6方面挑选。砚台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伴随着笔、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早期研墨、盛墨和掭笔的实用性,到后来集功用、雕刻、书画等于一身,刻砚、赏砚、藏砚,成为一种不断线的社会文化风尚,延绵至今。
1、看。
选砚台主要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观察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差别。
2、摸。
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其石质较差。
3、敲。
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或用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而歙石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
4、洗。
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5、掂。
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重则胶结紧,颗粒细;轻则说明胶结松。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选择歙砚。
6、刻。
评价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通过在砚上轻轻地刻几道,可以判断出砚石的优劣。
砚台的禁忌:
1、忌高温。
很多新砚台,表面用石蜡或者油保养,第一次使用时注意除蜡或者除油,很简答,用温水放入少量洗洁精清洗即可。切勿高温暴晒,更不能用开水浇烫、清洗。
2、忌墨垢。
除非是有意制作隔夜宿墨,否则当日使用当日洗净,而且是必须将残墨垢涤去,切勿使之凝于砚膛。否则既妨碍下次研磨,又会伤害笔毫、砚面。
3、忌长期干燥。
如果是名贵的砚台,不宜缺水,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以前的人叫做“养研”,至少不宜长时间干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