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殡应注意什么?

老人 0 48

送殡应注意什么?,第1张

送殡应注意什么?
导读:  出殡的注意事项  一、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  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  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

  出殡的注意事项

  一、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

  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

  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

  2、棺木忌讳用柳木

  棺木忌讳用柳木,相传是因为柳树不结籽,担心会绝后。

  二、葬礼的日期忌讳选在重丧日

  重丧(音CHONG SANG)重,重复,双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丧事,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

  习俗讲究,举行葬礼的日子一定要避开重丧日,以免家中再发生亲人去世的情形。

  三、热孝期间忌讳走亲访友,尤其是参加喜事

  直系亲属去世一百天内,最好在家守孝,除非必须,不要外出旅游、探亲访友等,以免将自身的悲伤气息带给他人。

  尤其是婚礼、开业、庆贺小宝宝出生等喜事,最好不要参加。

  四、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带绿

  守孝期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

  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还是不可穿红带绿。

  五、守孝期间,子女忌参加娱乐活动

  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

  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如果官员不回乡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弹劾,受到处分,严重者甚至会永不录用。

  如果官员在丁忧期间,有嫁娶、生子、分家、作乐等行为,都被视为不孝,也是会受到弹劾的。

  现代社会,很多人们将守孝时间缩短,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讳子女寻欢作乐。

  六、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忌贴红对联

  过年贴红对联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习俗。

  但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是忌讳贴红对联的。

  出殡守灵守孝时期的注意事项

  (一):守灵时,素颜端庄,不可佩戴首饰,男子不可穿办裤,女子不可穿裙子,不可披头散发,不可浓妆艳裹,尤其是不可穿拖鞋,露出脚趾,就是夏天守灵也要坚持忍耐。

  (二):守灵时,不可闲言碎语,尤其是后人不可为了先人葬礼之事在灵棚内争吵。后人纵是有天大的委屈也应让先人体面的走好人生最后一站,再行解决也不迟。

  (三):守灵时,不可在灵棚内男女暧昧,不可在灵棚、灵堂、孝房内发生任何*乱行为,不然轻者霉运不断,重者精尽人亡,血光横死。

  (四):守灵时,孕妇、产妇及流产人均不可进入灵堂,即便是先人的直系血亲也同样需要回避。如果实在避讳不开,不得不去,孕妇、产妇及流产人务必身着五种颜色以上的衣物方可带孝守灵祭拜。

  (五):守灵时,若后人直系血亲中有新婚未出百天人,新婚人务必带好红白孝布,以免喜煞冲白煞。从而不光导致先人不得顺利西去,后人也更受呼气影响不断。

  (六):守灵时,先人尸身若散发出异味,均应马上处理,禁忌不可说出嫌弃之语。不然无论如何处理,异味不光不会减少,反而重重增强。

  (七):守灵时,若有胆小害怕白事葬礼之人,还是别去为佳,这是最好的回避方法。守灵时若受到惊吓,是最不好收魂的,也是最难复原的。

  (八):守孝百天内,其后人男女皆可婚配;超出百天之后,三周年祭日以里则不可婚配。守孝百天内,家中如有新生儿出生,则需祭祖禀明,以免孝气压新人。

  (九):守孝期内,先人各个祭日均应妥善祭拜,万不可遗忘。如有遗忘,均应联系信得过的堂口师傅帮忙化解为佳。尤其是七个“七日祭”及“百日祭”不可忘记。

  (十):守孝期内,先人若报梦给后人交代一些事宜,均应按照先人遗愿打点明白为佳。万不可糊弄死人,以免孝气不散,霉运缠身。

      出殡回来后的禁忌

      参加葬礼最忌讳迟到和不关闭手机 不管关系亲疏,既然答应参加葬礼,就一定按要求准时到场去丧家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让对方知道自己到场了无声无息的来或不打招呼的离去,是最大的不讲究 如果迟到了,说任何理由都会招人厌烦;庄严肃穆的葬礼进行期间,最忌刺耳的手机铃声,不单会招来众怒、主要对丧家和逝者大不敬 参加葬礼归来忌讳直接回家可在下房或车库稍事停留,就不会把不干净的东西直接带回家了忌讳不脱下参加葬礼的服装就直接抱孩子,应该先换下服装在做家里的事情

      参加葬礼时,男女无论大小均应穿黑、蓝等深色服装,不能着红色服装,包括衬衣不要嚎啕大哭,会场上保持肃穆,不能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酒席上不能猜拳行令,说说笑笑不能放炮竹

      不要直接回家,具体如下;在去送死人出殡后不要直接回家,到死人这家,喝一口水,或者吃点东西以免沾到邪气开车去送殡的,要在坟地用柴火燎一燎车之后在开回家以免沾到邪气

从墓地回来回家禁忌

      一、进家门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除阴气,并可防止把阴气带回家吗二、如果有条件,扫幕后可到闹市走走,也可避免将阴气带回家三、入屋跨火盘后,用抽子叶水洗手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扫墓的时候要带单,不能拿双

      洗澡 不能回头 吐几口唾沫 不能伤害、毁坏、侮辱别人坟头 烧纸记得往外烧点 给过路小鬼

      一、投诉(报丧):家里亡故了老人,主事人请事户族长辈协同料理几日发殡夏秋 隔一段时间面向帮忙者跪下谢恩九、入土后,不能哭(入土为安),要围绕墓地转

送殡回家注意事项

      1、忌直接回家 大家参加完葬礼后,第一时间不要回家,可以先去寺庙这类地方去去身上的晦气,然后再回家也不迟,不喜欢去寺庙的,也可以去大街上面逛一逛,或者购

      一、投诉(报丧):家里亡故了老人,主事人请事户族长辈协同料理几日发殡夏秋一至三日,冬春三至七日都可如有子女在远方需候,在夏天也不能超过五天孝子出

      不要直接回家,具体如下;在去送死人出殡后不要直接回家,到死人这家,喝一口水,或者吃点东西以免沾到邪气开车去送殡的,要在坟地用柴火燎一燎车之后在开回家以免沾到邪气

家里有丧事的禁忌

      一、投诉(报丧):家里亡故了老人,主事人请事户族长辈协同料理几日发殡夏秋一至三日,冬春三至七日都可如有子女在远方需候,在夏天也不能超过五天孝子出

      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男女均应穿黑、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 葬礼禁忌:忌参加丧礼的人,与亡者生辰八字相克:因「子午相冲,金木相克」的道

      如果家中有亲人过世,那麽她的家会有“孝”,在中国传统上有孝的人是有“秽”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节制,亦因家有白事,所以任何形式的红白二事都不可以去,

出殡禁忌七不出八不埋

      这就是风水学的问题了初七、初八、十七、十八都不宜出殡、埋葬,这是民俗,根深蒂固,楼主就不必追问了

      我只听说过“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去惹是非”,说的是出门的日子东北离我这太遥远了不过就我个人对民俗学的一些了解,很多地方死人出殡都会避开双数,所以逢八不出很正常而七是长生之数,用来出殡应该也不大合适吧

      这是一个谜信说法,指人去世后,逢七,不论是初七,十七,二十七,均不能出殡,八也是一样,不能下葬,遇上这种日子,只好多在家放一下,躲过七与八之后在进行七,八指的是农历, 古汉语中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这个日子不易做不吉之事,八者最旱是分字,甲古文中是一外园的中间有道缝,意一个物从中间断开,是分意,后来被大写数字借有用成数字的八,在这个字的下面加个刀字成今天的分字,后来墨笔写的八字像两把刀,认为八有兵刀之像,所以汉人忌讳八,认为这是大的不吉之数

自古以来,给老人守丧,大致相同。但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像我们湖南常德这地方,给老人守丧时,亲人围在老人遗体周围,有一些至亲会哭上一会,隔一会烧一点冥币,点几只香。在晚餐后摆上碗筷,装满饭菜、白酒,意思让老人吃饱喝足上路。晚上8点开始,会有大鼓师傅说唱、祭拜。凌晨,鼓匠师傅会“劝亡人”,用悲戚的唱腔诉说老人的一生,守丧的亲人们这时候悲从中来,大多痛苦。“劝亡”完毕,经验稍差的鼓匠继续说书,亲人们便清理一些老人贴身衣物的后面部分垫在老人遗体的下面,表示“有后”。所有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清理孝堂,直至火化老人,等着天亮安置骨灰。

守丧,又称守孝,也就是中国人的五服观念。在古代,国人必须给逝者戴孝,穿孝服。而守孝对不同的亲属又有不同的讲究!譬如以下分类:

儿子:全身孝,三年。

孙子:全身孝,一年。

曾孙:半身孝,一百天,

玄孙:半身孝,一个月。

玄孙以后的孙辈,只是头戴孝,出殡后去掉。

现在按照国家法律出了五服,同姓同宗的都可以通婚了。不过在很多地区,家族比较大的,还是有很多人守礼制,不当“日本人”。至于老人过世后守孝,也不可能做到古代那种礼节,差不多就行。只要老人在世时自己好好孝顺,就比什么都强。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时间越长越表明守丧当事人对已故人的崇敬,和不忍对方离去的心情。

守丧:守服丧事

守服丧事。[1]《后汉书·李固传》:“ 固 弟子 汝南 郭亮 ……诣阙上书,乞收 固 尸,不许,因往临哭,陈辞於前,遂守丧不去。”

为何孔子认定“不守丧三年,心就不安”呢 孔子谈到理由:“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这十二个字正是我们了解儒家人性论的出发点。人心对父母的深情,原来是由具体的成长经验所孕生的。小孩子生下来到了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孔子的观察居然如此平实。可见伟大的哲学必由平实的经验开始。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洞识能够针对人心之安与不安。

守丧期间要注意以下规矩

带孝以往生者为主, 男左、女右, 服丧期间应以素色服装为宜, 孝子孙于服丧期间不得修剪面容与头发, 丧家家中的春联应立即拆下, 带孝勿进入庙寺与他人之家, 外出时,可先将孝取下放置灵位旁或衣服里, 家中安灵时,拜饭时间为晨昏(上午七点及傍晚时间),一天两餐,可比照往生者生前用餐时间,晚饭最好于傍晚,太阳下山前供奉, 家中安灵应以红布遮蔽神明,灵前香火需延续勿终断, 入木时辰看好便可报丧,父丧要报伯叔、姑母等;母丧则要通知外家,俗称「报白」, 母舅以外的亲戚,可央求人代为报丧。

有客上香时,应由丧家点香再递给客人,祭拜时丧家应在一旁告知往者、祭拜者姓名及吉利话、后再答谢接香, 长辈到时应以跪礼迎接。

丧眷禁忌

(1)、 丧期内禁忌生产活动。一是视其丧事、丧眷皆为凶兆, 若从事生产活动,会危害庄稼,使其歉收甚至绝收。 二是对亡灵的敬畏, 为祭典亡灵,要停止生产。

(2)、 一般丧眷在守孝期间禁止参加一切 娱乐 活动。 不能到人家家串门子,唯恐为别人带来晦气。旧时,丧眷还有不入公门的禁忌, 在官的要去官,守制三年,以尽孝道。

服饰禁忌

忌穿著红色、彩服,以白色为孝服色。

中国孝服自重而轻依序为:斩縗、齐縗、大功、小功、缌麻。 越是血缘亲近的丧服越重,其服质料越粗、制作越简陋,这说明了丧服是孝眷的一种「自惩」形式,以自我惩处的形式来表达孝心,或说是对死者生前未能尽到孝心而自责的表现。

旧时,服丧期间忌过问官场之事,即便过了三年,仍旧忌男穿官服带官帽,女子则忌穿豔服红衣。

服丧期间孝眷禁忌理发、梳头、剃须、刮脸,据说,是为报老人对小孩擦屎刮尿的养育之恩。

礼记大传云:「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这是儒家制定丧服制度的六大原则。

一亲亲: 即以血缘关系之亲疏远近作为制定。丧服亲重的一个原则,以己为中心,依照亲疏关系制定,和自己越亲的服越重。

二尊尊: 儒家除了亲亲外,最重视尊尊。固丧服四制首为恩(亲亲),次为理(尊尊),如臣为君服斩衰三年。即是而为外祖父母,本只应服缌麻但丧服篇却规定服小功丧服传,就说是以尊加也。

三名: 名就是名份。虽非血亲但有名份即须为知服丧,如姻亲关系或妯娌。

四出入: 是指女子或男子音出嫁或为人后,宗族归属不同,于是服丧轻重也有不同。

五长幼: 这是指死者死亡时之年龄长幼。若为长人则依照一般服等服丧,但未成年则依其死亡的年龄来做区分,要降等为他服丧,如为达最低标准年龄则无服。

六从服: 这是只因从某一种关系人之服而服的一个原则。

饮食禁忌

礼记:「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但此忌在民间早已败坏,是恶陋之丧俗。

服丧期间,过年时禁忌做甜年糕,只能做萝卜糕。也禁忌丧眷吃粽子和做红龟。

禁忌孝眷同前来吊唁的宾客一同上桌吃饭。

祭扫禁忌

妇女不能上坟祭扫,俗以为女人上坟,意味著家中无男子、无后代子孙。尤其孕妇是更不行的,唯恐亡灵扑著胎儿,使孕妇难产。

若是犯了罪被判刑而身体上留下残疾者,也禁止为父母祭扫,因「惭负先人」。再者,也恐亡灵见其子孙受刑,痛惜感伤。

修冢、祭扫,忌讳请他人代劳。

民间上坟祭扫、烧纸,多以七数为期,有求死者还阳之意,以七七为终。

以上所述,是民间传统守丧风俗中,主要的讲究,不过,在新 社会 ,虽着 社会 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守丧礼也有所减化。

一、忌讳去世时候身边无亲人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二、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讲究,在死者断气前就要穿好殓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而去。所以旧时,老人们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儿孙们往往就要在闰月年为其准备寿衣,让老人们看着放心。

寿衣的件数、质地是很有讲究的。件数要单数,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材质上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而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还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三、入殓时候的忌讳

1、入殓的时候忌讳泪洒尸身。在入殓的时候,亲人们要暂时忍住悲伤,控制住眼泪,以免泪洒尸身。

2、入殓前后忌讳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引起死者骤然挺立或成僵尸。

3、棺材忌讳用柳木。棺木以松柏材料为佳,禁用柳木。因为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恐会绝后。

四、报丧的禁忌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

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五、葬礼日期、墓地的选择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死亡会涉及很多事项,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俗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旧时,关于墓地的选择禁忌,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因此,要请专业人士选择葬礼的日期、好风水的墓地。

六、下葬后的禁忌

逝者下葬之后,送葬的人要绕墓三周,在回家途中则忌回头观看,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随活人回家。

七、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

八、守孝期间,子女忌穿色彩鲜艳衣服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孝,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现代时间缩短,但也不宜少于一年。守孝期间,子女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浓妆艳抹,饮酒作乐。

多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把诵经的功德回向给过世亲人和法界众生,多去庙里以过世亲人名义做功德,助印佛经,资助建寺庙,过世的亲人在那边会受益。南无地藏王菩萨!(争取49天内,去庙里为亲人做功德,最佳时间,救拔苦难!细研《地藏菩萨本愿经》)

中国很大,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丧偶之后,一般来说,在出殡的时候,配偶是不宜相送的。当然要送也是可以的。

因为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要是丧偶之后,想要再婚,再嫁,那么就不好相送了。

一般丧偶者家中的老人见到人还年轻,就不会想让活着的人去送死去的人,要是别人知道,也有些人不敢与之再婚。

所以有种说法,不想再婚的就会去送出殡。就算是最后改变要再婚了,最少也得七七四十九天后再婚,可是这么做的时间太短,感情太假。一般是一两年之后才好堵别人的嘴。

只是有一点,送出殡了,再婚得越快,就越会被人笑话得越厉害。

如重庆就是夫妻间不相送,不能看下葬,不能看火葬。

为什么会有夫妻不相送的习俗呢?按过去的说法是因为死者会眷恋生前的一切,灵魂就不会甘心地离去,所以一旦配偶相送,死者阴魂不散会缠着活着的人,甚至于把活着的人也带走,一起再续夫妻缘。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丧偶者确实与死去的配偶感情深厚,太伤心难过了,会出事,所以不让其相送,也是保护活着人。

正是有这几种说法,所以才会有夫妻间不相送的习俗。

而在我们广西南宁还有一种说法,要是出现这一种情况的话,那么不但不能送,还必须在出殡之前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前离开,到外面去,不许在家吃饭,在外面呆到出殡之后才能回来。

如13点出殡,那么丧偶者就得在配偶出殡一个时辰前,也就是11点钟前,他要离开丧礼现场到外面去回避。

要是农村的一般离家远一点,跑到村里的小卖部,或者是树下纳凉,绝对是不能返家的,更不能出现在出殡的路线上。

而城里的则是跑出去,有些人就是在看下象棋,或者是和人聊天。同样也是不允许在出殡的路线上。

很多老一辈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况,就会说,一定是夫妻俩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所以不能相送!送者有祸!

就算是丧偶者不想离开不想回避,可是也会被亲戚朋友个个都相劝,一定要离开丧礼现场避开出殡。

请来做法事的和尚或者道士也会劝丧偶者离开的,不管是为了逝者,还是为了活着的人,都要规避。

何为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八字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只要年月日时只要出现两个一样的,那就是要回避的。

比如说:丈夫是1970年1月1日0点生,而妻子是1970年1月22日12点生,那么就是年月相同,生辰八字有四个字相对应了。这一种是不能相送的,必须要回避。

生辰八字有四个以上对应就得回避,所以就会出现丧偶在出殡前离家很远,吃饭也得在外面,买来吃。游荡在出殡之后,才能返家。

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说过,他们村曾经有一个人不信邪,他与妻子的生辰八字有六个字以上是相同的。

他还是送了,并且送出殡的时候,也没有戴破斗笠,按习俗,男丧偶出殡相送的时候,是要戴上一顶破斗笠,然后由人携扶着相送。如果说是女丧偶,女方就得戴孝相送。

要戴的是破斗笠,而不是图中这么好的一顶斗笠

在丧事刚刚办完的次日,他的家人就发现他直挺挺地死在了床上,跟随着亡妻而去了。于是又办起了他的丧礼,然后夫妻合葬。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了。

      虽说人死如灯灭,但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人死后灵魂不散,因此在世的人要举办各种丧葬仪式来祭奠他们。老人去世后子孙有什么禁忌孝子为什么要坐在棺材上

      老人去世后的子孙禁忌大全

1)禁串门访亲走友

      我们把100天内叫做热孝期,在这个期间外面的红白事都是不能参加的。

2)入殓时的忌讳

      在入殓的时候亲人们一般都是要忍住悲伤的,因为流泪的话有可能会撒到尸身上,这一点特别地忌讳。

3)三年内"不沾红"

      这个指的是在对联上以及穿着上,都要做到"不沾红",春联的红和白事时冲突的,自然就会被禁止。

4)禁忌重丧日

      这个指的就是在直系亲属或者其它亲属之间要避开重复的日子,意思就是不同的年份中的下葬日期不能重叠。

5)守丧的时候不能理发

      在这个期间大家为了秉着尽孝的原则是三个月里都不能理发的。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孝道。

孝子为什么要坐棺材上

——孝子坐棺材上的意思就是压丧,预示的是子孙兴旺,后继有人。

      1)丧葬习俗是与很多的,不同的地方,还有着不同的习俗。旧时棺罩上面是会绣一些寓意祥瑞的图案,出殡的时候还会放一只公鸡在给棺罩上,这是可以找魂辟邪的。

      2)有些地方还会出现孝子坐棺材上,这叫做压丧,表示的是子孙兴旺后继有人。还有些地方是有孝子摔盆的说法,这个盆摔得越碎越好,还要一次性摔破,摔两次可不吉利。这就像是信号一样,预示的是出殡正式开始,这时候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哭声震天。

      虽说人死如灯灭,但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人死后灵魂不散,因此在世的人要举办各种丧葬仪式来祭奠他们。老人去世后子孙有什么禁忌孝子为什么要坐在棺材上

      老人去世后的子孙禁忌大全

1)禁串门访亲走友

      我们把100天内叫做热孝期,在这个期间外面的红白事都是不能参加的。

2)入殓时的忌讳

      在入殓的时候亲人们一般都是要忍住悲伤的,因为流泪的话有可能会撒到尸身上,这一点特别地忌讳。

3)三年内"不沾红"

      这个指的是在对联上以及穿着上,都要做到"不沾红",春联的红和白事时冲突的,自然就会被禁止。

4)禁忌重丧日

      这个指的就是在直系亲属或者其它亲属之间要避开重复的日子,意思就是不同的年份中的下葬日期不能重叠。

5)守丧的时候不能理发

      在这个期间大家为了秉着尽孝的原则是三个月里都不能理发的。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孝道。

孝子为什么要坐棺材上

——孝子坐棺材上的意思就是压丧,预示的是子孙兴旺,后继有人。

      1)丧葬习俗是与很多的,不同的地方,还有着不同的习俗。旧时棺罩上面是会绣一些寓意祥瑞的图案,出殡的时候还会放一只公鸡在给棺罩上,这是可以找魂辟邪的。

      2)有些地方还会出现孝子坐棺材上,这叫做压丧,表示的是子孙兴旺后继有人。还有些地方是有孝子摔盆的说法,这个盆摔得越碎越好,还要一次性摔破,摔两次可不吉利。这就像是信号一样,预示的是出殡正式开始,这时候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哭声震天。

  出殡那天吃饭千万不能杀生!一定要办素席!否则对你爷爷很不好的。另外建议你到寺庙为你爷爷立一个往生牌位。

  假如更能替这死了的人在七七四十九天内,广泛的做种种善事,诸如布施、修庙、塑佛、印经或读经等等,即能令此类造恶的众生,永远脱离地狱、饿鬼、畜生的恶道,得投生人道、上升天道去受极妙的安乐,而为他设福修德的在生眷属,也得无量的大利益。临命终时,特别要小心谨慎,切莫杀害生命,或者造种种诸恶来拜鬼祭神,或乞求山间的魑魅魍魉、山妖水怪。’为什么说不要杀生去谄媚鬼神呢?因为你杀害生命来拜祭鬼神,是没有一点力量能利益死亡的人,反而增长他们的罪业,更加重他们的负担。假使未来生或现在生,能得到佛菩萨来帮助他,本可生到人间或天上去享福,但为了临命终时,眷属替他造了杀害的恶因,连累他要和那些被杀害的冤魂来对面辩护,以致延迟往生善处,何况这临死的人,他在生时又没有种少许善根,就要根据他自己本身所造的业来受苦报,这些家属于心何忍,还要替他增加罪业呢?’譬如有人从遥远的地方来,已经三天没有粮食,所背负的东西,超过了百斤那么重,令他很吃力,忽然又遇到邻居,更要他多带一些东西,因为这个缘故,反而增加了他的困重。’所以凡是做父母亲或儿女者,遇著以上的情形,都要注意,尽量少杀生为要,不要为死亡的亲人加重负担。

  假使有男子女人,在生的时候,不做善事,多做恶事,死了之后,无论大小的眷属,替他修造大的功德或小的功德,在七分功德之中,死者只能得到一分,其他六分的功德,生存者自己得益,因为这个缘故,未来现在的善男女等,若能趁著自身健康的时候,赶快替自己修善植福,以后死了,则每一分利益都是自己得到的。无常’:无有常住性,是生灭不息的。在刹那之间,就有器世间的成、住、坏、空,有情世间身上的生、老、病、死,及心理上的生、住、异、灭的无常四相,念念迁流,刻刻生灭,无有止遏。‘诸司’:是赏善罚恶的判官。地藏菩萨又说:‘无常大鬼,不必你等他,他自然会来的,把你带走,令你在幽暗无光的阴间游行,自己不知是犯罪或是得福。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内,好像痴呆一样,也像聋子一样。或在许多判官之前,辩论他在生时所做的善恶业果,在其审定之后,才根据他的业报而受生。亡者在经审判之前,已经愁怀万种,何况堕落到各种恶道去受苦呢?更是苦不堪言了!’这死了的人,在他还未能投生的时候,在七七四十九天内,无时不在希望他的骨肉家眷,替他修福行善,而让他能仗这功德的力量,承佛救拔,往生善道去。假如过了这四十九日以后,便要随业去受果报。假使这犯重罪的人,一动恶刑,就要经过千百岁中,无有出期。若是犯了五无间的罪,应堕落在大地狱里,那就要经千劫万劫,永远受多种的苦毒。’(五无间罪:1、弑父。2、弑母。3、弑阿罗汉。4、破和合僧。5、出佛身血。)像这样造罪恶的众生,死了之后,他的眷属和亲骨肉,替他修福办理素斋供佛及僧,帮助亡者减轻罪业。假使斋食还没有吃完之时,或者正在预备斋菜的时候,这洗米的水以及菜叶,都不要糟蹋,不要随便抛弃在地上。甚至连种种的食品,若还没有供养佛、僧前,都不得先食。如果不依照以上所说的去做,自己先吃,以及不专精勤谨去修功德,则这位死者,一点都得不到利益。假如能精心勤作,保持洁净,虔诚供养佛僧,那么,死者在七分功德之中,才得到一分。为了这个缘故,长者!南阎浮提的众生,若能替他们的父母,或者眷属命终以后,办斋供养三宝,专心诚恳,像这样的人,生存和死者都能得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