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老爱亲方面的诗词美文

老人 0 64

关于孝老爱亲方面的诗词美文,第1张

关于孝老爱亲方面的诗词美文
导读:孝老爱亲,为人之本 百善孝为先,这是人间真情的永恒旋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孟郊更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名句。孝老不仅要孝父母、孝公婆,也包括关爱那些相识和不相识的年老之人,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

孝老爱亲,为人之本

百善孝为先,这是人间真情的永恒旋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孟郊更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名句。孝老不仅要孝父母、孝公婆,也包括关爱那些相识和不相识的年老之人,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孝敬老人,关爱家人乃是为人之本。

一、对父母,竭尽所能尽孝心

父母同岁,均已近八十,为我们兄妹五人操劳一辈子,辛苦一生,为儿女操碎了心,现在他们年事已高,身体都不好,作为儿女为父母尽孝心理所应该。我们兄妹五人中,只有我有固定工作,因此给父母看病、拿药就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哥嫂、妹妹都很有孝心,可我总觉得自己的收入比他们高些,为父母多付出一些是应该的,对此,丈夫也很理解和支持,令我很感动。

父亲从年轻时就患支气管炎,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比以前也重多了,特别是到了冬天咳嗽得就更加厉害,听着他一声声的咳嗽,我听在耳中,疼在心里。平时总爱搜集一些治咳嗽的信息,食补的,药补的,针灸、贴帖,只要对治疗气管炎有效的,随时记在我的专用小本上,咨询医生以后给父亲试用,同事们都笑称我是半个专家。每年冬天未至,我就从专卖店买一大桶优质蜂蜜,每天给父亲熬冰糖梨水,以缓解咳嗽;夏天带父亲贴三伏贴。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咳嗽的症状近两年不仅没有加重,还有所减轻。 母亲的身体本来一直挺好,平时连感冒都很少得,可是三年前患上脑白质脱髓鞘的毛病,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四肢无力,连吃饭都很困难,不能拿筷子,端不动碗。渐渐的不能行走活动,站也站不起来了,虽然多方诊治,却不见什么成效,医生说这是老年病,没有什么好办法,现在母亲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饮食起居,日常生活全要靠人照顾。母亲辛劳一辈子,从来不愿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儿 女。可世事总是那么难料,原以为身体一直比较好的母亲最终要照顾父亲,谁曾想一病就这么严重,好强的母亲再也离不开儿女的照顾了。母亲也更加依恋我们,总想让在她身边多待会儿,有时父亲就会说他们都有各自的事,还能一天到晚的陪着你,这时母亲就会像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默不出声,每当这时我心里就会酸酸的。母亲每天与病床为伴,她太寂寞了。身体的不便也造成了母亲心里的变化。她变得特别脆弱,特别爱流泪。每当看到她这样,我心里就特别难过,有泪只能暗暗流,不敢让她看到,表面上却还要强颜欢笑,安慰她没事,只要按时吃药,积极治疗就会好的。并重的母亲不仅需要照顾,还需要陪伴。自从母亲得病后,每天中午和晚上,我至少回家两次,风雨无阻。照顾她吃药、喝水、大小便,给她捶背、按摩。由于要赶去母亲那里,每天中午我都如同打仗一般,下班后匆匆赶回家做饭,然后再匆匆赶往母亲那儿,没有了休闲,没有了娱乐,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午睡。只要母亲能够多一些开心,少一点痛苦,自己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比起母亲为儿女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人不论长到多大,只要有双亲还能孝敬,就觉得是幸福的。

二、视公婆,真心实意如父母

公公婆婆虽然没有生我养我,但他们是丈夫的生身父母,你如果爱自己的丈夫,就应该爱她的父母,爱他的家人,正所谓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因此,自从嫁给丈夫的那一天,我就把公婆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可我与公婆生活了十几年,不论是女儿小时在一起吃住,还是后来出来单住,跟公婆我们从未红过脸,更未拌过嘴,总是以孝敬父母之心孝敬公婆。婆婆和我有说不完的话,邻居们都说我们比亲母女还亲。我觉得作为儿媳,对公婆要做到体贴、尊重、善待。

体贴老人,就要尊重他们,不和他们争论。他们走过了几十年人生道路, 已经形成了对世间各种事物的看法,我们不必试图改变他们,在这里,顺从就是 体贴。公公已于三年前去世,走的时候八十六岁高龄。老人退休前是建筑工人,一辈子吃苦受累,非常节俭,看不得任何浪费现象。一些没用的瓶瓶罐罐即使被扔到了垃圾桶里,他也要捡回来,并且会对扔的人大加训斥,吃剩的饭菜更不允许倒掉,他总是说留着下顿他吃,若发现被倒掉就会非常生气。当时家里还没有冰箱,夏天的剩饭剩菜根本留不住,倒掉会热老人生气,留着老人吃了又伤身体,为这事老公兄妹几人没少给公公吵架。后来我发现,老人虽然硬拦着不让倒剩菜,但却记不准剩的什么,于是,我就当着他的面把剩的菜收起来,然后偷偷倒掉,下次做饭时将一种菜专门少炒一点,摆到他面前,他一边吃一边说这菜哪有一点坏,还挺香的哪,我们就在一边偷偷乐。体贴老人,就要不惹他们生气,就要想法让他们高兴,这并不难,只要我们多花一点心思就能做到。这也是尊重老人的一种表现,尊重老人,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在几十年的生活历程中,习惯成自然,硬性改变习惯,反而会发生意外,所以尊重比改变好。

八十老人如顽童,对老人有时就要像哄孩子一样多一些耐心,逗他们开心。 婆婆是老寒腿,天一凉或逢阴天下雨疼得尤其厉害,她总是用蒜锤砸腿,有时把腿都砸青,看了好多家医院也不见好,后来打听到一个老中医治这病效果不错,就陪婆婆去看,他一下给开了四十多服中药,我看婆婆因腿疼夜里睡不好觉,于是我每天早起给婆婆煎好药后再去上班,婆婆总是心疼地说等她起来后再煎也不迟,我总是笑笑说:“没事,我年轻,少睡点觉没关系。”婆婆逢人就夸我懂事孝顺,引得她那些老姐妹都挺羡慕她。 孝敬老人也是社会公德,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就是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三、睦兄妹,相扶相携骨肉亲

有人说兄妹多乱子窝,特别是婆家兄妹一多,更有扯不清的麻烦,我却不这样看。古语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血浓于水,骨肉至亲是无可替代的, 只要我们付出自己的真心,就能得到同样的馈赠。因此,在对待双方兄弟姐妹的关系上,我一直坚持两个原则:以诚相待,能帮必帮;婆家娘家一视同仁。如果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愿帮扶,更难于别人友好相处。多年来,不论是娘家的哥哥,还是婆家的弟弟谁家有什么事情,我总是竭尽所能予以帮助。孩子的叔叔厂子倒闭,工作没有着落,弟媳也没有稳定的工作,两人也常因经济状况闹矛盾。我们妯娌两人一院住了五六年,这期间,水费、电费我从没让他们交过,总是独自承担。平时,我买菜总是给他们一同买来,买一个西瓜也要一家一半。给孩子买衣服总是一买两份,给我孩子买什么就会给小侄女买什么。孝敬公婆方面,我更是不比不靠。平时给老人买东西,给他们生活费用,我从不当着弟媳两人的面,免得他们感到难堪。有时公公婆婆觉得一样的儿子媳妇,吃的用的都靠我们一家,感到过意不去,就对我说不要他们的生活费,你们也别给了,有你公公的退休金我们也用不清。我总是说你们辛苦一辈子,不能再委屈了自己,养儿防老,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对老人各人尽自己的心,各人孝敬个人的。孝心不能等,孝心也不能靠,让父母安度晚年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和应尽的义务。

四、教孩子,敬老爱老成习惯

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应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然而,在日常交往中,常常发现不少孩子对待老人不够尊敬。如顶撞老人,不服从管教;用生硬的态度命令老人为他做这做那。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就知道敬老爱老。 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楷模。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因此,我在与老人(不论是自家老人还是其他老人)相处中,总是努力做到态度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我还注意利 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教育孩子敬老爱老。比如利用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节(××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长此以往,敬老爱老的种子就会在孩子心中萌发。 孝老爱亲,为人之本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不分时间和地点,更和条件无关。爱,就得从眼前做起,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爱,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爱,就得说出来;爱,无须等待!

1 昨晚家中正吃饭

有位歌师来叫伴

放下筷子丢下碗

脱下草鞋换布鞋

爹娘骂我不成才

管我成才不成才

赶完歌场就回来

一不摇色子二不玩纸牌

三不贪钱宝四不玩骨牌

人死还要人来埋

那家门上挂无牌

2 人在世上什么好

不如路边一棵草

十冬腊月霜打了

草死落叶跟还在

那有人死得转来

人死如灯灭好似滚水来泼血

人死魂还转海底捞明月

哪怕银钱雇骡车

千金难买阎王爷

3 来到桑前抬头看

孝家白得纸和鞍

赛过当年金銮殿

烛台好比摇钱树

香炉好比聚宝盆

要钱用上树摇

想金银盆里捞

孝子得这两样宝

荣华富贵想到老

4 一进门来把头抬

孝家这幅好棺材

千两黄金买回来

金邦银底玉石盖

滚龙杠子两边排

金山抬到银上埋

不出文官出秀才

5 来到孝家朝里走

油漆桌子摆两溜

孝家摆的接风酒

金杯银壶五木筷

五混四素献上来

孝子提壶把酒筛

亡人不把口来开

6 来到孝家把头低

孝家住的好屋基

山阳日照兴隆地

贪心忧愁实么夸

哪有贫穷实人家

叫声孝子听根呀

五福临门喜庆家

7 高山流水来路远

手扶烟袋门前转

心想唱歌又不敢

一怕朝代表不清

二怕字音咬不真

三怕唱歌不好听

四怕得罪歌先生

人字头上加一横

大家玩耍到天明

8 一进门来把头抬

香插炉中蜡插台

花插瓶中自然开

金灯银灯檐高挂

金台银台一对腊

三更报晓炉中插

银台苞起炉中花

9 今古一曲朝里走

人又生来面又丑

人生面丑难开口

未曾开口脸先红

单怕得罪众亲朋

高高山上挂灯笼

大家唱个满堂红

《劝孝歌》的原文: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

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

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

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1、简介:

《劝孝歌》是清末徐熙创作的一篇有关孝文化的诗歌。

徐熙,(清)字翰卿,号斗庐,长洲人,(清)徐康子。

2、译文:

自古圣贤把道传 孝道成为百行源 奉劝世人多行孝 先将亲恩表一番

十月怀胎娘遭难 坐不稳来睡不安 儿在娘腹未分娩 肚内疼痛实可怜

一时临盆将儿产 娘命如到鬼门关 儿落地时娘落胆 好似钢刀刺心肝

赤身无有一条线 问爹问娘要吃穿 娘坐一月罪受满 如同罪人坐牢监

把屎把尿勤洗换 脚不停来手不闲 白昼为儿受苦难 夜晚怕儿受风寒

枕头就是娘手腕 抱儿难以把身翻 半夜睡醒儿哭唤 打火点灯娘耐烦

或屎或尿把身染 屎污被褥尿湿毯 每夜五更难合眼 娘睡湿处儿睡干

倘若疾病请医看 情愿替儿把病担 对天祷告先许愿 烧香抽签求仙丹

煎汤调理时挂念 受尽苦愁对谁言 每日娘要做茶饭 儿啼哭来娘心酸

饭熟娘吃儿又喊 丢碗把儿抱胸前 待儿吃饱娘端碗 娘吃冷饭心也安

倘若无乳儿啼唤 寻觅乳母不惜钱 或喂米羹或嚼饭 或求邻舍讨乳餐

白昼儿睡把事办 或织布来或缝衫 儿醒连忙丢针线 解衣喂乳哄儿眠

晚间儿睡把灯点 或做鞋袜或纺棉 出入常把娘来唤 呼爹叫娘亲喜欢

学走恐怕跌岩坎 常防水边与火边 时时刻刻心操烂 行走步步用手牵

会说会走三岁满 学人说话父母欢 三岁乳哺苦受满 又愁疾病痘麻关

或稀或稠一大难 儿出痘花胆更寒 一见痘花有凶险 请医求神把心担

幸蒙神圣开恩点 过了此关先谢天 八岁九岁送学馆 教儿发愤读圣贤

学课书籍钱不算 纸笔墨砚又要钱 放学归家要吃饭 缝衣做饭娘耐烦

衣袜鞋帽父母办 冬穿棉衣夏穿单 倘若逃学不发奋 先生打儿娘心酸

十七八岁订亲眷 四处挑选结姻缘 央媒定亲要物件 件件礼物要周全

备办迎亲设酒筵 夫妻团圆望生男 花钱多少难算尽 还要与儿置妆田

养儿养女一样看 女儿出嫁要庄奁 为儿为女把帐欠 力出尽来汗流干

倘若出门娘挂念 梦魂都在儿身边 常思常念常许愿 望儿在外多平安

倘若音信全不见 烧香问神求灵签 捎书带信把卦算 盼望我儿早回还

千辛万苦都受遍 你看养儿难不难 父母恩情有千万 万分难报一二三

青发难数恩难算 杀身割肉报不完 倘若生儿娘不管 饿死焉能有今天

为子先将孝道看 人老靠儿养百年 小靠父母老靠子 老而无子命难全

父母吃穿靠子办 切记莫惜银和钱 父母在世休游远 游必有方对亲言

出必告来返必面 爹娘见子心放宽 出门年久速回转 免得爹娘夜不眠

在世孝敬胜祭奠 二老能活几多年 孝顺父母天看见 兄弟妻子要团圆

莫听妻言家分散 兄要忍来弟要宽 娶妻丑陋夫莫怨 五行八字命由天

为妻莫嫌夫贫贱 百世修来共枕眠 三从四德守闺范 学个温良女中贤

夫若与子争长短 莫在后面添孬言 夫若做恶不向善 劝夫行善孝椿萱

一家大小能向善 能体亲心是圣贤 子孝媳贤同奉养 夫妻同孝赵居先

公婆面前莫变面晨昏二时常问安 居家过日要勤俭 尽心竭力孝堂前

董永尽孝将身典 仙女成婚中状元 黄香孝父温凉席京师民间广流传

曹庄杀狗把妻劝 孟宗哭竹身受寒 莫说后娘心不善 且看古贤闵子骞

陆绩怀橘遗亲啖亲涤溺器黄庭坚 杨辅访道老僧点 披衣倒屣活神仙

杨辅回家见母面 竭力尽孝脱了凡 孝顺父母看上面 祖父祖母在堂前

爷爷婆婆要知感 恩养亦是一层天 你孝父母看下面 姑娘姨娘心勿偏

父母有过务苦谏 好言相劝心喜欢 打你骂你莫强辩子孝自然父心宽

倘若父母有病患 请医调治把药煎 倘若一时钱不便 或借或当莫怨言

父母百年闭了眼 衣衾棺廓要周全 守丧行孝连葬掩 常言亡人入土安

有钱无钱量力办 富贵贫贱不一般 儿有果供灵前献 清明佳节烧纸钱

坟茔修好时常看 莫教风水有伤残 假若坟墓有缺陷 破甲伤丁不产男

丁兰刻木真有显 王衰行孝跪坟前 人有诚心天有感 善事父母能格天

羊羔跪乳将恩感 禽兽还知孝为先 子尽孝道头一件 为媳尽孝贤名传

贤孝二字说不尽 再劝不孝忤逆男 世上有等忤逆汉 忘了根本欺了天

养育之恩不思念 吃烟赌博懒耕田 不孝父母有偏见 重爱妻子伦长短

对待父母如奴汉 交朋接友如祖先 父母吃穿不备办 照看儿女心太偏

父母有病不挂念 反说老病难保全 父母故后不伤惨 还说年老理当然

妻子有病请医看 抓药调治不惜钱 妻子儿女有命险 拍手跺脚咒皇天

逆子逆妇狼心胆 天地不容人憎嫌 法律定得甚明显 若犯王法不容宽

骂母拟绞殴者斩 杀者凌耻九族怜 王法逃脱天地显 雷击煎熬下刀山

割心抽肠剜双眼 罪满转生六畜变 不信专把天雷看 单击奸妇忤逆男

孝顺不难有两件 我劝男女记心间 一要为亲行孝念 每日早晚问安然

二要奉亲恳喜欢 或农或商或贵贱 莫嫖莫赌莫吃烟 如戒艳妆勤织纺

劝孝歌 朱柏庐 系列:关于赞美母亲的古诗词 劝孝歌 第一段 自古圣贤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奉劝世人多行孝先将亲恩表一番 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 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刀刺心肝 赤身无有一条线问爹问娘要吃穿娘坐一月罪受满如同罪人坐牢监 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白昼为儿受苦难夜晚怕儿受风寒 枕头就是娘手腕抱儿难以把身翻半夜睡醒儿哭唤打火点灯娘耐烦 或屎或尿把身染屎污被褥尿湿毯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 倘若疾病请医看情愿替儿把病担对天祷告先许愿烧香抽签求仙丹 煎汤调理时挂念受尽苦愁对谁言每日娘要做茶饭儿啼哭来娘心酸 饭熟娘吃儿又喊丢碗把儿抱胸前待儿吃饱娘端碗娘吃冷饭心也安 倘若无乳儿啼唤寻觅乳母不惜钱或喂米羹或嚼饭或求邻舍讨乳餐 第二段 白昼儿睡把事办或织布来或缝衫儿醒连忙丢针线解衣喂乳哄儿眠 晚间儿睡把灯点或做鞋袜或纺棉出入常把娘来唤呼爹叫娘亲喜欢 学走恐怕跌巖坎常防水边与火边时时刻刻心 行走步步用手牵 会说会走三岁满学人说话父母欢三岁乳哺苦受满又愁疾病痘麻关 或稀或稠一大难儿出痘花胆更寒一见痘花有凶险请医求神把心担 幸蒙神圣开恩点过了此关先谢天八岁九岁送学馆教儿发愤读圣贤 学课书籍钱不算纸笔墨砚又要钱放学归家要吃饭缝衣做饭娘耐烦 衣袜鞋帽父母办冬穿棉衣夏穿单倘若逃学不发奋先生打儿娘心酸 十七八岁订亲眷四处挑选结姻缘央媒定亲要物件件件礼物要周全 备办迎亲设酒筵夫妻团圆望生男花钱多少难算尽还要与儿置妆田 养儿养女一样看女儿出嫁要庄奁为儿为女把帐欠力出尽来汗流干 第三段 倘若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儿身边常思常念常许愿望儿在外多平安 倘若音信全不见烧香问神求灵签捎书带信把卦算盼望我儿早回还 千辛万苦都受遍你看养儿难不难父母恩情有千万万分难报一二三 青发难数恩难算杀身割肉报不完倘若生儿娘不管饿死焉能有今天 为子先将孝道看人老靠儿养百年小靠父母老靠子老而无子命难全 父母吃穿靠子办切记莫惜银和钱父母在世休游远游必有方对亲言 出必告来返必面爹娘见子心放宽出门年久速回转免得爹娘夜不眠 在世孝敬胜祭奠二老能活几多年孝顺父母天看见兄弟妻子要团圆 莫听妻言家分散兄要忍来弟要宽娶妻丑陋夫莫怨五行八字命由天 为妻莫嫌夫贫贱百世修来共枕眠三从四德守闺范学个温良女中贤 夫若与子争长短莫在后面添孬言夫若做恶不向善劝夫行善孝椿萱 第四段 一家大小能向善能体亲心是圣贤子孝媳贤同奉养夫妻同孝赵居先 公婆面前莫变面晨昏二时常问安居家过日要勤俭尽心竭力孝堂前 董永尽孝将身典仙女成婚中状元郭巨埋儿妻情愿天赐黄金孝感夫 曹庄杀狗把妻劝孟宗哭竹身受寒莫说后娘心不善且看古贤闵子骞 王祥卧冰鱼出现寿昌寻母去了官杨辅访道老僧点披衣倒屣活神仙 杨辅回家见母面竭力尽孝脱了凡孝顺父母看上面祖父祖母在堂前 爷爷婆婆要知感恩养亦是一层天你孝父母看下面姑娘姨娘心勿偏 父母有过务苦谏好言相劝心喜欢打你骂你莫强辩子孝自然父心宽 倘若父母有病患请医调治把药煎倘若一时钱不便或借或当莫怨言 父母百年闭了眼衣衾棺廓要周全守丧行孝连葬掩常言亡人入土安 有钱无钱量力办富贵贫贱不一般儿有果供灵前献清明佳节烧纸钱 第五段 坟茔修好时常看莫教风水有伤残假若坟墓有缺陷破甲伤丁不产男 丁兰刻木真有显王衰行孝跪坟前人有诚心天有感善事父母能格天 羊羔跪乳将恩感禽兽还知孝为先子尽孝道头一件为媳尽孝贤名传 贤孝二字说不尽再劝不孝忤逆男世上有等忤逆汉忘了根本欺了天 养育之恩不思念吃烟赌博懒耕田不孝父母有偏见重爱妻子伦长短 对待父母如奴汉交朋接友如祖先父母吃穿不备办照看儿女心太偏 父母有病不挂念反说老病难保全父母故后不伤惨还说年老理当然 妻子有病请医看抓药调治不惜钱妻子儿女有命险拍手跺脚咒皇天 逆子逆妇狼心胆天地不容人憎嫌法律定得甚明显若犯王法不容宽 骂母拟绞殴者斩杀者凌耻九族怜王法逃脱天地显雷击煎熬下刀山 割心抽肠剜双眼罪满转生六畜变不信专把天雷看单击奸妇忤逆男 孝顺不难有两件我劝男女记心间一要为亲行孝念每日早晚问安然 二要奉亲恳喜欢或农或商或贵贱莫嫖莫赌莫吃烟如戒艳妆勤织纺

如果你和我一样 一样在外面流浪

那我把这首歌 给天下父母敬上

我们要常给父母打电话 这样他们才不会心伤

我们要记得他们的生日 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忙

我们要能听妈妈的唠叨 因为那都是为我们好

我们要理解父亲的沉默 父爱不会比母亲的爱少

理解父母的节俭 常把礼物送到他们面前

学习和工作的事情 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我们要记得爸妈的年龄 要偶尔和父母一起旅行

有机会陪他们一起散步 还要经常赞美咱的父母

父母在 不远游 无奈何 泪难收

树欲静 风不止 子欲孝 亲不待

慈母线 游子衣 莫迟归 针密密

二十四孝 尽量做到

二十四孝 尽量做到 有生之年 一定珍惜

我们要为父母感到自豪 他们也会为我们而骄傲

我们也要在爸妈面前撒娇 无论我们已经有多老

我们要时常听他们讲故事 让家里每天是快乐日子

我们要常给父母送茶端饭 更要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尊重爸妈的生活情趣 不要对他们发脾气

有空就回到父母的身旁 要多关心他们的健康

不埋怨爸妈做的饭菜 尽力表达我们最深情的爱

出门在外最重要是报平安 如有能力 请尽早归来

父母在 不远游 无奈何 泪难收

树欲静 风不止 子欲孝 亲不待

慈母线 游子衣 莫迟归 针密密

二十四孝 尽量做到

二十四孝 尽量做到 有生之年 一定要珍惜

如果你问我 为什么只有二十三孝

最后一孝 请牢记以上二十三条 此为新二十四孝

老本孝歌开歌头歌词是:

点鼓郎来点鼓郎,好好点鼓我开场。

别的闲言我不唱,我唱孝子把名扬。

大舜耕田为皇帝,闵子卓衣顺后娘。

丁兰刻木为父母,扇枕温食是黄香。

七岁安安来送米,卧冰求鱼是王祥。

孟宗哭竹冬生笋,王衰闻雷泣墓旁。

戏彩娱亲在堂上 ,啮指痛心曾参郎。

江革背母遇贼党 ,弃官寻母朱寿昌。

子路负米把亲养 ,打虎救父是杨香。

尝粪忧心是黔娄 ,文帝为母把药尝。

涤亲溺器黄庭坚 ,陆绩怀秸奉亲娘。

为母埋儿是郭巨 ,周郯取乳上山岗。

姜诗三春两夫妇 ,涌泉跃鱼奉亲娘。

吴猛喂蚊在窗下 ,让父安寝睡在床。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转香期间要找会唱孝歌的人唱一通夜,内容不限,有为老人歌功颂德的内容,到了夜深时,唱歌的一对男女就故意唱打情骂俏的歌。

以吸引那些帮忙的和一些送礼的客人不睡觉,不至于冷场(农村习俗老人去世葬礼越热闹就越孝敬)有的为了更热闹更吸引人干脆就请两批唱孝歌的人,让其对骂谁骂赢了主人另行有赏。虽然谈不上不文明但也相当有趣。具体曲调为当地的山歌,主要在陕南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