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秦王赢政让蒙毅带着自己的儿子扶苏去送吕不韦,难道就只是单纯地为了让吕不韦见见扶苏?想必这是有深意的吧!与此同时,他还特意吩咐赵高把鸟形玉佩转交给吕不韦。那么赢政为何让赵高给吕不韦扶苏的玉佩?我知道玉佩在古代是十分珍贵的,它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
秦王赢政让蒙毅带着自己的儿子扶苏去送吕不韦,难道就只是单纯地为了让吕不韦见见扶苏?想必这是有深意的吧!与此同时,他还特意吩咐赵高把鸟形玉佩转交给吕不韦。
那么赢政为何让赵高给吕不韦扶苏的玉佩?我知道玉佩在古代是十分珍贵的,它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一般时候是绝不会送人的,就如孔子所说: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在古人的眼里,玉具有着义、礼、乐、忠、信、天、地、道、德等君子的品节,因此通常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由此可见赢政是非常认可吕不韦对待自己和秦国的忠心,也非常认可他为秦国以及自己所做的贡献,比如镇压华阳政,扶植自己当秦王,著书《吕氏春秋》等等。
这就是在表面上向吕不韦说明:我是相信老相邦你是忠诚的,没有害我之心!
这种相信又是来源于哪里呢?又或者说这也许是一种变相的"警告"呢?
相必是来源于这块玉佩本身的故事,也许别人不知道,但是吕不韦是很清楚的,因为这块玉佩他亲自送出去的,这块玉是在小扶苏出生时,赵姬送给他的,那也就是说吕不韦首先把这块玉送给了当时还在做舞姬的赵姬。
这也是吕不韦与赵姬之间的定情之物,自从平定嫪毐叛乱之后,赵太后赵姬就与赢政道出了她与吕不韦之间的真正关系以及她们之前的定情和约定。
原来赵姬听从了吕不韦之意跟了赢异人以后,她还是很爱吕不韦的,但她又恨吕不韦对自己的利用抛弃,而与嫪毐在一起并发展到叛乱,一方面是那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在报复吕不韦的抛弃。
因此,这显然是吕不韦与赢政母后的定情之物,所以当吕不韦看到这块玉佩,心中就已经明白了这一切,他明白赢政己经知悉了他俩的真正关系了。
但是秦王赢政送这块玉佩给他的意思就是说,我虽然知道了我俩的关系,但我现在还不能摆明认你,我只能是秦国的王,送玉佩给了,就是要断绝这种暗中的"父子"关系,希望你能理解。
赢政另一层深意也体现了出来
希望吕不韦回到封地能洁身自好,千万别做像送嫪毐给太后这种危害到我大秦江山的事了,一定要做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境界,小扶苏是你亲孙子,他送你也就代表我送你!希望你好自为之。
同时秦王送这个玉佩给吕不韦就相当于告诉吕不韦见玉佩就如同见他一样,见玉佩如同见自己孙子扶苏一样,让吕不韦明白这冮山也如同他的江山一样!千万别再做有乱秦王江山的事了!
这也是以后吕不韦以后面临各国聘请的压力自杀的最终原因之一
《大秦赋》中对吕不韦与赵姬之间的关系展现得太委婉,没有明确指出两人的真实关系,而吕不韦与秦王真正关系也就成了一个谜了。
再说现在的我们对他俩的关系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父子关系,一种是君臣关系,那我想问的是为何吕不韦一直未曾有夺位的想法呢?
说实话,凭吕不韦当年的权力,他想要夺秦王的位置应该不难!而且百家讲坛中的老师们也是一致认为赢政是吕不韦的儿子。
当然啦,秦始皇究竟是谁儿子现在也暂时无从考证,但我认为吕不韦是有野心的,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那也就是说他不夺王位也是有他目的的,他以后自杀也是有目的的!
你佩戴过的玉器,沾了你身上的灵气,有你的气息,保佑着你,就像你的守护天使一样。你把你的玉佩送人,另一层意思,就是说你想让你的守护天使去守护你重要的人。所以,你配带过得要送给你的亲人。如果想送给熟人(但不是亲人),要买新的。
中国的玉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几千年的红山文化时期。那时候玉器还不是装饰品而是作为一种通灵的器具。上古时期人们认为玉是有灵性的,所以巫师喜欢把玉石拿来做占卜预测之用。后来人们发现把精美的玉器佩戴在身上特别好看,因此才流行成为了人们爱美的装饰品。
近代中国的考古学家发掘了许多古墓并出土了不少的玉石制品的文物,这些玉石文物造型各异,有的精巧绝伦有的稀奇古怪。这些都是属于我们国家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在博物馆都可以看到。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玉石文化在中国的地位是如此之高。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故事就与收藏玉石有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往下看。
有位小伙拿一块玉佩来鉴宝,称这是爷爷出生入死的战友临终前送的,这枚玉佩包含了他爷爷和战友之间浓厚的感情。据小伙表示他爷爷是一名老红军,参加过不少的战斗,爷爷的这位战友晚年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这块玉佩是他留在世间唯一的一件东西了,意义重大。如今爷爷也不在了,玉佩则传到了自己手上,拿来鉴宝的目的就是想知道这块玉佩是什么年代的?小伙表示不管它值多少钱自己都不愿把它卖掉,而是继续传承下去。
专家接过小伙手中的玉佩,用强光手电筒照了照,仔细研究了许久,然后对他说:”你爷爷这都敢拿?这是一件很贵重的宝贝,经过鉴定它是一块绶带鸟的双面玉佩!这玉佩无论从雕刻技艺、图案特点、玉面成色上看都比较符合宋代玉器制作的特点,因此判定这是一块典型的宋代绶带鸟的双面玉佩。绶带鸟作为玉佩雕刻的吉祥物,“绶”意为“寿”具有吉祥之意,以此图案雕刻的玉佩多为贴身之物。
从玉佩的成色和包浆上看,玉佩呈乳白色并有明显的汗沁色,在玉佩表面已经形成包浆,这说明原主人对这块玉佩是非常重视的,肯定是经过贴身收藏才会有这样的包浆。这块玉佩是老一辈战士所留下的,它见证了战争岁月的血雨腥风,它的价值早已远远超出了玉器本身的价值,其背后蕴含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
随后专家表示,这块玉佩虽然具有很珍贵的收藏意义,但是它也是有它的市场价格存在的,我们对它的估价在13万左右。小伙听到专家的鉴定结果后特别感慨,他说:“玉佩有价,感情无价,我一定要把精神给继续传承下去”。最后小伙欣然离开了。
各位看官对于这件事你们有怎么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女子带家传宝物来鉴宝,专家看得心惊肉跳的,专家接着问,你祖上是什么来历?女子到底带来什么宝物,为何让专家如此激动?
女子来到鉴宝节目来鉴宝,主持人表示欢迎,请她自我介绍一下自己。女子自我介绍说自己叫萱萱,今天带来了自己的家传宝物。
主持人随即帮她打开盒子将宝物拿了出来,只见这是一款方形镂空雕龙玉佩,通体微黄,雕工精美,现场的嘉宾也来了兴趣,毕竟雕刻精美的古玉佩也是十分少见的。
不过这么精美的玉佩是什么来历呢?
女子直言,这件玉佩是家传下来的。
主持人问,既然是家传宝物,为什么还要拿来鉴定呢?
女子说,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爷爷打算把这块玉佩送给她当做嫁妆。不过爷爷对这块玉佩的价值也不是很了解,便让自己带着玉佩找专家鉴定,也想了解一下这件玉佩的年代,顺便了解一下它的价值。
主持人点点头,表示理解,毕竟谁有一件宝物,都想了解它的价值。
女子小心地把玉佩放在专家面前,只见专家仔细端详玉佩,还用手电打灯照着,随着专家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众人见状纷纷猜测,难道这祖 传的东西有问题吗?
就在大家疑惑之际,专家开口说:看得我心惊肉跳。接着问,你祖上是什么人?
女子说,这块玉是爷爷的太爷爷流传下来的。一天早晨,太爷爷出去散步,遇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这乞丐虽然衣服破旧,但很有大家气质。太爷爷可怜他,就给他一些钱让他去买饭。
第 二天一早,又遇见这个乞丐,于是就把乞丐带回家,给他吃饭,还找了一身衣服让他换洗,这样,这个乞丐就在家里住了一 夜。
待到天亮,正当太爷爷叫他吃饭时,谁知,推开门一看,竟然没人了,衣服也摆在那里没有动,桌子上还摆着一枚玉佩,太爷爷一看,就觉得这块玉价值不菲。
这样,这枚玉佩就在家里流传下来,至于乞丐到底什么来历,家里人也不得而知。
女子的故事很好听,但是宝物鉴定仅有好听的故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是宝物本身。
只见专家细细打量这块玉佩,这是由一块和田白玉雕刻而成,玉质细腻,温润如脂,关键的是玉的表面还有沁色,正是这点点沁色,不仅是时间的证明,更提升了这块玉的价值。
再看这块玉雕的龙,气势非凡,云纹环绕,这样的雕工和气势是现在仿造不来的。
而在古代,雕龙的玉佩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的,结合细腻的雕工,应该是皇 族用品。
所以专家郑重地宣布,这块玉佩是真品。
专家的话语一落,年轻的女士特别激动,现场观众也感叹当初太爷爷的好人好报。
那这块玉佩价值几何呢?这是女子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专家也结合现在的市场行情和玉佩的品质,给出了价值。
大家屏住呼吸,只听专家激动得说:这块玉佩现在应该价值至少500万。话音一落,现场一阵惊叹。
想当年的那个乞丐也一定不是平凡之人。
@飞天儿读书
当初的太爷爷也许不会想到,他一次好心的施舍,福萌后人。
当初的那次相遇,他们都是彼此的贵人,一个乐善好施,一个知恩图报,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无价珍宝,更是一种无价的精神。
各位友友,你怎么看?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你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关注我@飞天儿读书 讲述光阴下的故事给你听。
#头条创作挑战赛##打开眼界#
现在很流行互相赠送饰品,像玉佩这种有着特别含义的更是很多人送礼的首选,那么,玉佩吊坠送人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玉佩送人的讲究吧!
玉佩可以送人吗
玉佩可以送人。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所谓礼尚往来,这可是重要的社交手段。玉器承载着中华美德,送玉可是非常高大上的选择,不过送出的时候需要注意,玉器不同造型和题材,往往有着不同的寓意。所以送礼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关系,不同的人群,搞清楚该送什么不该送什么,别关系没搞好,还弄巧成拙!
玉佩送人的讲究
1送长辈:给家里的长辈送玉器,是最为常见的,该物件也通常带着对老人美好的祝愿,这时候你送个鹏程万里或是小观音小佛的,明显不合适,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老寿星、松鹤延年、金猴寿桃、长命百岁、观音、佛、鹤鹿同春等等。
2夫妻情侣互送:夫妻情侣间互送玉饰的话,通常除了祝福,也为了互表爱意,所以像龙凤对佩、龙凤呈样、和和美美、双喜、连心锁、鸳鸯佩、如意等等都很合适;
如果是单方面送,比如男士送女士,除了以上那些,还有平平安安、事事如意、佛、生肖、葫芦等等;反之,如果是女士送男士,则可以送一些对事业上有好寓意的题材,比如一帆风顺、节节高升、马上发财、龙牌、马上封侯、生肖、观音、万事如意、鹏程万里等等。
3送朋友:送朋友的玉饰,一般取开运助财、事业亨通之意,代表着事业顺利、飞黄腾达。常见造型有:鲤鱼、竹节、核桃、桂圆等。
4送晚辈:送晚辈的话,如果对方是学生,则可以送文殊菩萨、独占鳌头、鲤鱼跳龙门、节节高升、望子成龙、连中三元等等题材的挂件或吊坠。
玉佩送人代表什么
美玉在中国古代是珍品的象征,有珍重、珍藏的意思。 送给异性,则表示爱慕对方,古代有金玉良缘的说法,如果是送给即将分别的异性,则表示一个承诺,承诺自己永远爱对方,会一直守候对方的归来,比如守身如玉。另外古人用美玉形容女子冰清玉洁,送女友美玉,也代表自己怜香惜玉,是个对自己言行对女友的终身负责任的男子汉。
玉佩怎么挑选
1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2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3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西游记第54回主要内容概括: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此回讲的内容是,师徒四人来到西梁女国的驿站休息,等候拜见国王之后倒换通关文牒顺利前往下一站。西梁女国就是传说中的女儿国,这个里面没有男人,都是女人,并且这里的家禽牛羊鸡鸭狗什么的也都是母的。国王听说大唐御弟来到这里,为了传宗接代,让自己的后代能继续做国王。国王马上命人前去跟唐僧提亲,并且在家等候,等唐僧同意马上启程。唐僧为了能顺利通关,听从了悟空的意见假装成亲,随后送悟空三人西行取经,到时候悟空施法把大家都定住,他们借此好继续取决。当唐僧答应对方的要求后,国王非常高兴,并且答应了对方的全部要求。按照计划,唐僧在借机送悟空等人西行时,八戒吓唬对方,对方只好放走唐僧。没想到国王身边的一个人,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唐僧卷走。
原著剧情
话说三藏师徒别了村舍人家,依路西进,不上三四十里,早到西梁国界。唐僧在马上指道:“悟空,前面城池相近,市井上人语喧哗,想是西梁女国。汝等须要仔细,谨慎规矩,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三人闻言,谨遵严命。言未尽,却至东关厢街口。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
遂此众皆恐惧,不敢上前,一个个都捻手矬腰,摇头咬指,战战兢兢,排塞街旁路下,都看唐僧。孙大圣却也弄出丑相开路。沙僧也装掞虎维持。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一行前进,又见那市井上房屋齐整,铺面轩昂,一般有卖盐卖米,酒肆茶房,鼓角楼台通货殖,旗亭候馆挂帘栊。师徒们转湾抹角,忽见有一女官侍立街下,高声叫道:“远来的使客,不可擅入城门。请投馆驿注名上簿,待下官执名奏驾,验引放行。”三藏闻言下马,观看那衙门上有一匾,上书“迎阳驿”三字。长老道:“悟空,那村舍人家传言是实,果有迎阳之驿。”沙僧笑道:“二哥,你却去照胎泉边照照,看可有双影。”八戒道:“莫弄我!我自吃了那盏儿落胎泉水,已此打下胎来了,还照他怎的?”三藏回头吩咐道:“悟能,谨言,谨言!”遂上前与那女官作礼。女官引路,请他们都进驿内,正厅坐下,即唤看茶。又见那手下人尽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之类,你看他拿茶的也笑。
少顷茶罢,女官欠身问曰:“使客何来?”行者道:“我等乃东土大唐王驾下钦差上西天拜佛求经者。我师父便是唐王御弟,号曰唐三藏,我乃他大徒弟孙悟空,这两个是我师弟猪悟能、 沙悟净,一行连马五口。随身有通关文牒, 乞为照验放行。”那女官执笔写罢,下来叩头道:“老爷恕罪,下官乃迎阳驿驿丞,实不知上邦老爷,知当远接。”拜毕起身,即令管事的安排饮馔,道:“爷爷们宽坐一时,待下官进城启奏我王,倒换关文,打发领给,送老爷们西进。”三藏欣然而坐不题。
且说那驿丞整了衣冠,径入城中五凤楼前,对黄门官道:“我是迎阳馆驿丞,有事见驾。”黄门即时启奏,降旨传宣至殿,问曰:“驿丞有何事来奏?”驿丞道:“微臣在驿,接得东土大唐王御弟唐三藏,有三个徒弟,名唤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连马五口,欲上西天拜佛取经。特来启奏主公,可许他倒换关文放行?“女王闻奏满心欢喜,对众文武道:“寡人夜来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乃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拥拜丹墀道:“主公,怎见得是今日之喜兆?”女王道:“东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赐来的。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却不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拜舞称扬,无不欢悦。
驿丞又奏道:“主公之论,乃万代传家之好。但只是御弟三徒凶恶,不成相貌。”女王道:“卿见御弟怎生模样?他徒弟怎生凶丑?”驿丞道:“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上国之男儿,南赡之人物。那三徒却是形容狞恶,相貌如精。”女王道:“既如此,把他徒弟与他领给,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天,只留下御弟,有何不可?”众官拜奏道:“主公之言极当,臣等钦此钦遵。但只是匹配之事,无媒不可。自古道,姻缘配合凭红叶,月老夫妻系赤绳。”女王道:“依卿所奏,就着当驾太师作媒,迎阳驿丞主婚,先去驿中与御弟求亲。待他许可,寡人却摆驾出城迎接。”那太师驿丞领旨出朝。
却说三藏师徒们在驿厅上正享斋饭,只见外面人报:“当驾太师与我们本官老姆来了。”三藏道:“太师来却是何意?”八戒道:“怕是女王请我们也。”行者道:“不是相请,就是说亲。”三藏道:“悟空,假如不放,强逼成亲,却怎么是好?”行者道:“师父只管允他,老孙自有处治。”
说不了,二女官早至,对长老下拜。长老一一还礼道:“贫僧出家人,有何德能,敢劳大人下拜?”那太师见长老相貌轩昂,心中暗喜道:“我国中实有造化,这个男子,却也做得我王之夫。”二官拜毕起来,侍立左右道:“御弟爷爷,万千之喜了!”三藏道:“我出家人,喜从何来?”太师躬身道:“此处乃西梁女国,国中自来没个男子。今幸御弟爷爷降临,臣奉我王旨意,特来求亲。”三藏道:“善哉,善哉!我贫僧只身来到贵地,又无儿女相随,止有顽徒三个,不知大人求的是那个亲事?”驿丞道:“下官才进朝启奏,我王十分欢喜,道夜来得一吉梦,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知御弟乃上国男儿,我王愿以一国之富,招赘御弟爷爷为夫,坐南面称孤,我王愿为帝后。传旨着太师作媒,下官主婚,故此特来求这亲事也。”三藏闻言,低头不语。太师道:“大丈夫遇时不可错过,似此招赘之事,天下虽有;托国之富,世上实稀。请御弟速允,庶好回奏。”长老越加痴哑。
八戒在旁掬着碓挺嘴叫道:“太师,你去上复国王: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快些儿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赘,如何?”太师闻说,胆战心惊,不敢回话。驿丞道:“你虽是个男身,但只形容丑陋,不中我王之意。”八戒笑道:“你甚不通变,常言道,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行者道:“呆子,勿得胡谈,任师父尊意,可行则行,可止则止,莫要担阁了媒妁工夫。”三藏道:“悟空,凭你怎么说好!”行者道:“依老孙说,你在这里也好。自古道,千里姻缘似线牵哩,那里再有这般相应处?”三藏道:“徒弟,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却去西天取经?那不望坏了我大唐之帝主也?”太师道:“御弟在上,微臣不敢隐言。我王旨意,原只教求御弟为亲,教你三位徒弟赴了会亲筵宴,发付领给,倒换关文,往西天取经去哩。”行者道:“太师说得有理,我等不必作难,情愿留下师父,与你主为夫,快换关文,打发我们西去,待取经回来,好到此拜爷娘,讨盘缠,回大唐也。”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多谢老师玉成之恩!”八戒道:“太师,切莫要口里摆菜碟儿,既然我们许诺,且教你主先安排一席,与我们吃钟肯酒,如何?”太师道:“有,有,有,就教摆设筵宴来也。”那驿丞与太师欢天喜地回奏女主不题。
却说唐长老一把扯住行者,骂道:“你这猴头,弄杀我也!怎么说出这般话来,教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行者道:“师父放心,老孙岂不知你性情。但只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将计就计!”三藏道:“怎么叫做将计就计?”行者道:“你若使住法儿不允他,他便不肯倒换关文,不放我们走路。倘或意恶心毒,喝令多人割了你肉,做什么香袋啊,我等岂有善报?一定要使出降魔荡怪的神通。你知我们的手脚又重,器械又凶,但动动手儿,这一国的人尽打杀了。他虽然阻当我等,却不是怪物妖精,还是一国人身;你又平素是个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灵不损。若打杀无限的平人,你心何忍!诚为不善了也。”三藏听说,道:“悟空,此论最善。但恐女主招我进去,要行夫妇之礼,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坠落了本教人身?”
行者道:“今日允了亲事,他一定以皇帝礼,摆驾出城接你。你更不要推辞,就坐他凤辇龙车,登宝殿,面南坐下,问女王取出御宝印信来,宣我们兄弟进朝,把通关文牒用了印,再请女王写个手字花押,佥押了交付与我们。一壁厢教摆筵宴,就当与女王会喜,就与我们送行。待筵宴已毕,再叫排驾,只说送我们三人出城,回来与女王配合。哄得他君臣欢悦,更无阻挡之心,亦不起毒恶之念。却待送出城外,你下了龙车凤辇,教沙僧伺候左右,伏侍你骑上白马,老孙却使个定身法儿,教他君臣人等皆不能动,我们顺大路只管西行。行得一昼夜,我却念个咒,解了术法,还教他君臣们苏醒回城。一则不伤了他的性命,二来不损了你的元神。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岂非一举两全之美也?”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道:“深感贤徒高见。”四众同心合意,正自商量不题。
却说那太师与驿丞不等宣诏,直入朝门白玉阶前奏道:“主公佳梦最准,鱼水之欢就矣。”女王闻奏,卷珠帘,下龙床,启樱唇,露银齿,笑吟吟娇声问曰:“贤卿见御弟,怎么说来?”太师道:“臣等到驿,拜见御弟毕,即备言求亲之事。御弟还有推托之辞,幸亏他大徒弟慨然见允,愿留他师父与我王为夫,面南称帝;只教先倒换关文,打发他三人西去;取得经回,好到此拜认爷娘,讨盘费回大唐也。”女王笑道:“御弟再有何说。”太师奏道:“御弟不言,愿配我主,只是他那二徒弟,先要吃席肯酒?”女王闻言,即传旨教光禄寺排宴,一壁厢排大驾,出城迎接夫君。众女官即钦遵王命,打扫宫殿,铺设庭台。一班儿摆宴的,火速安排;一班儿摆驾的,流星整备。你看那西梁国虽是妇女之邦,那銮舆不亚之盛,但见——
六龙喷彩,双凤生祥。六龙喷彩扶车出,双凤生祥驾辇来。馥异香蔼,氤氲瑞气开。金鱼玉佩多官拥,宝髻云鬟众女排。鸳鸯掌扇遮銮驾,翡翠珠帘影凤钗。笙歌音美,弦管声谐。一片欢情冲碧汉,无边喜气出灵台。三檐罗盖摇天宇,五色旌旗映御阶。此地自来无合卺,女王今日配男才。
不多时,大驾出城,早到迎阳馆驿。忽有人报三藏师徒道:“驾到了。”三藏闻言,即与三徒整衣出厅迎驾。女王卷帘下辇道:“那一位是唐朝御弟?”太师指道:“那驿门外香案前穿衣者便是。”女王闪凤目,簇蛾眉,仔细观看,果然一表非凡,你看他——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猪八戒在旁,掬着嘴,饧眼观看那女王,却也嬝娜,真个——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那呆子看到好处,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
只见那女王走近前来,一把扯住三藏,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这长老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行者在侧教道:“师父不必太谦,请共师娘上辇,快快倒换关文,等我们取经去罢。”长老不敢回言,把行者抹了两抹,止不住落下泪来,行者道:“师父切莫烦恼,这般富贵,不受用还待怎么哩?”三藏没及奈何,只得依从,揩了眼泪,强整欢容,移步近前,与女主——同携素手,共坐龙车。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圣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一个喜见男身,恨不得白昼 并头谐伉俪;一个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时脱网上雷音。二人和会同登辇,岂料唐僧各有心!
那些文武官,见主公与长老同登凤辇,并肩而坐,一个个眉花眼笑,拨转仪从,复入城中。孙大圣才教沙僧挑着行李,牵着白马,随大驾后边同行。猪八戒往前乱跑,先到五凤楼前,嚷道:“好自在!好现成呀!这个弄不成,这个弄不成!吃了喜酒进亲才是!”唬得些执仪从引导的女官,一个个回至驾边道:“主公,那一个长嘴大耳的,在五凤楼前嚷道要喜酒吃哩。”女主闻奏,与长老倚香肩,偎并桃腮,开檀口,俏声叫道:“御弟哥哥,长嘴大耳的是你那个高徒?”三藏道:“是我第二个徒弟,他生得食肠宽大,一生要图口肥。须是先安排些酒食与他吃了,方可行事。”女主急问:“光禄寺安排筵宴完否?”女官奏道:“已完,设了荤素两样,在东阁上哩。”女王又问:“怎么两样?”女官奏道:“臣恐唐朝御弟与高徒等平素吃斋,故有荤素两样。”女王却又笑吟吟,偎着长老的香腮道:“御弟哥哥,你吃荤吃素?”三藏道:“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须得几杯素酒,与我二徒弟吃些。”说未了,太师启奏:“请赴东阁会宴,今宵吉日良辰,就可与御弟爷爷成亲,明日天开黄道,请御弟爷爷登宝殿,面南改年号即位。”女王大喜,即与长老携手相搀,下了龙车,共入端门里,但见那——风飘仙乐下楼台,阊阖中间翠辇来。凤阙大开光蔼蔼,皇宫不闭锦排排。
麒麟殿内炉烟袅,孔雀屏边房影回。亭阁峥嵘如上国,玉堂金马更奇哉!既至东阁之下,又闻得一派笙歌声韵美,又见两行红粉貌娇娆。正中堂排设两般盛宴:左边上首是素筵,右边上首是荤筵,下两路尽是单席。那女王敛袍袖,十指尖尖,奉着玉杯,便来安席。行者近前道:“我师徒都是吃素。先请师父坐了左手素席,转下三席,分左右,我兄弟们好坐。”太师喜道:“正是,正是。师徒即父子也,不可并肩。”众女官连忙调了席面。女王一一传杯,安了他弟兄三位。行者又与唐僧丢个眼色,教师父回礼。三藏下来,却也擎玉杯,与女王安席。那些文武官,朝上拜谢了皇恩,各依品从,分坐两边,才住了音乐请酒。那八戒那管好歹,放开肚子,只情吃起。也不管什么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萝菔、山药、黄精,一骨辣 了个罄尽,喝了五七杯酒。口里嚷道:“看添换来!拿大觥来!再吃几觥,各人干事去。”沙僧问道:“好筵席不吃,还要干甚事?”呆子笑道:“古人云,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们如今招的招,嫁的嫁,取经的还去取经,走路的还去走路,莫只管贪杯误事,快早儿打发关文,正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女王闻说,即命取大杯来。近侍官连忙取几个鹦鹉杯、鸬鹚杓、金叵罗、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钟,满斟玉液,连注琼浆,果然都各饮一巡。
三藏欠身而起,对女王合掌道:“陛下,多蒙盛设,酒已彀了。请登宝殿,倒换关文,赶天早,送他三人出城罢。”女王依言,携着长老,散了筵宴,上金銮宝殿,即让长老即位。三藏道:“不可,不可!适太师言过,明日天开黄道,贫僧才敢即位称孤。今日即印关文,打发他去也。”女王依言,仍坐了龙床,即取金交椅一张,放在龙床左手,请唐僧坐了,叫徒弟们拿上通关文牒来。大圣便教沙僧解开包袱,取出关文。大圣将关文双手捧上。那女王细看一番,上有大唐皇帝宝印九颗,下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女王看罢,娇滴滴笑语道:“御弟哥哥又姓陈?”三藏道:“俗家姓陈,法名玄奘。因我唐王圣恩认为御弟,赐姓我为唐也。”女王道:“关文上如何没有高徒之名?”三藏道:“三个顽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为何肯随你来?”三藏道:“大的个徒弟,祖贯东胜神洲傲来国人氏,第二个乃西牛贺洲乌斯庄人氏,第三个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条,南海观世音菩萨解脱他苦,秉善皈依,将功折罪,情愿保护我上西天取经。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女王道:“我与你添注法名,好么?”三藏道:“但凭陛下尊意。”女王即令取笔砚来,浓磨香翰,饱润香毫,牒文之后,写上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名讳,却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画个手字花押,传将下去。孙大圣接了,教沙僧包裹停当。那女王又赐出碎金碎银一盘,下龙床递与行者道:“你三人将此权为路费,早上西天。待汝等取经回来,寡人还有重谢。”行者道:“我们出家人,不受金银,途中自有乞化之处。”女王见他不受,又取出绫锦十匹,对行者道:“汝等行色匆匆,裁制不及,将此路上做件衣服遮寒,”行者道:“出家人穿不得绫锦,自有护体布衣。”女王见他不受,教:“取御米三升,在路权为一饭。”八戒听说个饭字,便就接了,捎在包袱之间。行者道:“兄弟,行李见今沉重,且倒有气力挑米?”八戒笑道:“你那里知道,米好的是个日消货,只消一顿饭,就了帐也。”遂此合掌谢恩。
三藏道:“敢烦陛下相同贫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嘱付他们几句,教他好生西去,我却回来,与陛下永受荣华,无挂无牵,方可会鸾交凤友也。”女王不知是计,便传旨摆驾,与三藏并倚香肩,同登凤辇,出西城而去。满城中都盏添净水,炉降真香,一则看女王銮驾,二来看御弟男身。没老没小,尽是粉容娇面、绿鬓云鬟之辈。不多时,大驾出城,到西关之外。行者、八戒、沙僧、同心合意,结束整齐,径迎着銮舆,厉声高叫道:“那女王不必远送,我等就此拜别。”长老慢下龙车,对女王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女王闻言,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愿将一国之富,招你为夫,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我愿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八戒听说,发起个风来,把嘴乱扭,耳朵乱摇,闯至驾前,嚷道:“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放我师父走路!”那女王见他那等撒泼弄丑,唬得魂飞魄散,跌入辇驾之中。沙僧却把三藏抢出人丛,伏侍上马。只见那路旁闪出一个女子,喝道:“唐御弟,那里走!我和你耍风月儿去来!”沙僧骂道:“贼辈无知!”掣宝杖劈头就打。那女子弄阵旋风,呜的一声,把唐僧摄将去了,无影无踪,不知下落何处。咦!正是:脱得烟花网,又遇风月魔。毕竟不知那女子是人是怪,老师父的性命得死得生,且听下回分解。
作品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今见最早的《西游记》版本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未署作者姓名。鲁迅、董作宾等人根据《淮安府志》“吴承恩《西游记》”的记载予以最终论定“吴承恩原著”。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