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给个人分红

员工 0 61

企业给个人分红,第1张

企业给个人分红
导读:企业给个人分红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

企业给个人分红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分红,亦称利润分享,即分配红利的简称。1899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分红会议”中指出:“分红是指企业单位提拔一定比例的盈利,分配给该企业单位一般被雇员工的报酬,此种报酬按自由协约的计划,事先订定提拔的比率;比例一经决定,即不得由雇主变更”。美国芝加哥大学罗勃·桑纳德教授对分红定义为:“所谓分红,简言之,是指受雇员工在其正常薪资之外,分配一部分雇主所得的利润而言”。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

分红权激励依据的是员工的人力资本贡献,这就需要核定人力资本贡献比例。首先,要明确企业的利润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创造的。

例如A公司2017年净利润1000万元,物质资本占40%为400万元;人力资本占60%为600万元。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贡献比要根据具体企业而设定。其次,在明确了人力资本的总贡献值后,需要进一步明确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占比。

这里需要指出,在衡量每一个员工的人力资本数额时,全职在企业任职的老板也要统计在内。实际上老板是人力资本最多的人,老板即是物质资本投入者,也是人力资本投入者。

老板之外的员工不是都有很多人力资本的,很多员工没有多少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多少不是主观臆测,而是靠业绩考核考量出来的。

只要把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做好了,就可以向每一个员工分配相应的红利。仍以上例说明,A公司2017年人力资本应分红600万元。

共有20名员工个人绩效考核总分超过80分,由该20名员工分享此600万红利。20名员工个人考核总分1200分,技术经理张刚个人考核分120分,张刚应分:120÷1200×600=60万元。

利用上述分配思路,无论企业有多少员工,也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员工,都可用,而且公平合理。这就是动态分红权激励制度。

扩展资料

退出机制

1、职务变动

以职务调整之日为原岗位在职分红股截至日停止计算原岗位分红,新任职岗位起始日确定股份数量开始计算分红。

2、辞退

取消在职分红激励资格,当年分红及未发放部分取消。

3、因公殉职

取消在职分红激励资格,以殉职时间为截止日计算并支付当年分红,一次性发放未发放分红给其指定继承人。

4、丧失行为能力

取消在职分红激励资格,取消当年分红,一次性发放未发放分红。

5、退休

取消在职分红激励资格,以退休日期为截止日计算并支付当年分红,一次性发放未发放分红。

6、死亡

取消在职分红激励资格,以死亡日期为截止日计算并支付当年分红,一次性发放未发放分红。

7、刑事处罚

取消在职分红激励资格,取消当年分红及未发放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