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地震应急包应准备的物品是

老人 0 60

家庭地震应急包应准备的物品是,第1张

家庭地震应急包应准备的物品是
导读:家庭地震应急包应准备的物品是应急逃生绳、简易防护用具、锤子、哨子、收音机、手电筒、电池、瓶装矿泉水、压缩饼干及巧克力等。一旦发生地震,在平房或底楼里的人员,可迅速跑到室外避震。要注意躲避房屋外面可能掉下来的砖块、瓦片、水泥构件等物件,不要在

家庭地震应急包应准备的物品是应急逃生绳、简易防护用具、锤子、哨子、收音机、手电筒、电池、瓶装矿泉水、压缩饼干及巧克力等。

一旦发生地震,在平房或底楼里的人员,可迅速跑到室外避震。要注意躲避房屋外面可能掉下来的砖块、瓦片、水泥构件等物件,不要在房屋旁边停留,以防被砸伤。已经疏散到室外的人员,不要再返回室内去取自己的钱物。

在楼上遇到地震时,一般应当采取“先躲后跑”的办法,在厕所等小开间房间里暂时躲避,也可以躲在承重墙的墙角墙边、钢筋水泥框架下面以及坚固的家具下面或旁边,等到地震过去之后,再从容撤离。切勿跳楼,跳楼摔伤的危险大,还容易被掉落的杂物砸伤。

发生地震时的注意事项

1、保持镇定: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尽量找到安全的位置。

2、寻找避难所:尽量远离建筑物、玻璃、电线杆等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寻找坚固的桌子、床下或者墙角等避难点。

3、远离高危区域:如海滩、河岸、山坡等地,避免受到涌浪、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威胁。

4、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如果您在高楼、桥梁等易倒塌的建筑物附近,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5、防止受伤:保护好头部,尽量躲避物体的掉落,避免在地震过程中受伤。

1;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这些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

去世前,她给孩子留下短信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4个小时,他用双手刨出同学

2;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面对巨大的灾难,埋在废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

山上山下,他们相互牵挂

3;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博。

今年11岁的王博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班里担任班长。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正在教学楼二楼的教室里上课,突然整个教室开始剧烈晃动起来,同学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意识到是地震以后,老师立即大喊一声:“地震了!快跑!”大家便向教室门口涌去。

当时坐在第一排的王博冲出教室后,并没有下楼,而是迅速跑到教室后门,将后门打开,然后大声喊着“后面的同学从后门往外跑”。

同学们纷纷冲出教室后,楼梯晃动更加厉害。一名同学摔倒在台阶上,本来已跑到下面的王博又跑了回来,护送同学撤离到操场上。

这时,教学楼学前班的教室里又传来一阵哭喊声。原来学前班的孩子还没有撤离出来,这些孩子年龄大多只有六七岁,有的吓得大哭起来,有的在慌乱中不小心跌倒了,老师们只能把他们一个个往外抱。王博看见以后赶忙冲了过去,跟随老师一起转移学前班的小孩子。这时,教学楼还在摇晃,但他不顾危险,抱起一个小孩就往操场跑,放下后又马上返回去抱第二个,抱不动他就拉着跑,直到救出最后一个孩子。

被救的学前班学生赵婷说:“当时教学楼摇得很厉害,我们跑了几步,跑不下去了,是王博哥哥把我们拉下去了。”

事后,王博勇救学前班小同学的事迹不仅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而且也在村里传开了。对此,王博只是腼腆地说:“当时,我只想救出学前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并没有想太多。”

王博的班主任老师张亚宁说:“王博平时在班里表现就很好,作为班长,他的组织能力很强,而且乐于助人。”

地震发生后,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停课了一段时间。王博主动组织附近的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同时将在课外学到的防震自救知识告诉小伙伴,鼓励大家不要恐慌,勇敢面对灾难。

他还把自己的零花钱,以及部分衣物、学习用品捐给了灾区。 “和灾区的小朋友相比,我们幸运多了,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王博说。

核心提示:因为随部队入川参加抗震救灾,无法如期赶回安徽家中与新娘举行婚礼,战士通过电脑与新娘举行了一场9分钟的婚礼。

4; 战士救灾无法回家 网上举行视频婚礼

“看见啦!hello,媳妇儿!”昨日16:18,都江堰学府路一处板房搭建地的绿色帐篷内,27岁的新郎倌终于看见了电脑屏幕上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整个婚礼仅仅持续了9分钟,这是一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却跨越了千里!新郎倌因为随部队入川参加抗震救灾,无法如期赶回安徽家中与新娘举行婚礼,便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对新娘的承诺。

接到援川通知 决定电话拜堂

27岁的小伙子韦争锋英俊帅气,是武警安徽省总队六安市支队政治处的干事。今年初,他和相恋了1年多的女友在双方家长的安排下,将婚期定在了6月15日这个双休日。双方家长忙活了半年,许多亲戚朋友也都得到了消息。

四川发生大地震后,6月初韦争锋接到了去四川的通知。6月8日,出发前一天,韦争锋愧疚地对新娘子孙婕说:“媳妇,我这一去,肯定不能如期回来结婚了……”孙婕没有任何抱怨,而是让韦争锋安心去支援灾区,婚礼推迟就是了。“推迟到何时啊?不如我们的婚礼照常办吧,我可以通过电话跟你拜堂啊!家里准备好的酒席,你们照样办。”韦争锋的这个建议,立马得到了孙婕的认可。

帐篷贴“喜喜”字 变成婚礼礼堂

从6月9日入川,韦争锋和他的战友们就一直在都江堰学府路的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板房新建地,忙着为外国语实验学校和都江堰教办幼儿园修建板房校舍。韦争锋本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婚礼当日中午他只需要与新娘子通电话,悄悄对着电话那头鞠躬就算完成仪式。可他要结婚的消息还是被支队突击队队长谢正义透露了出去,于是大伙儿非要挤出点时间热闹一下不可。没场地?板房空地中央不是有一顶绿色帐篷么?平时用来开会,现在就是结婚礼堂啦!

昨日中午,吃完饭的战士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将“喜喜”字贴在帐篷的窗户上,在帐篷上空拉上彩带,虽然是简单的布置,但喜庆的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

校长帮忙 千里姻缘“一线”牵

在布置婚礼现场时,谢正义想到了比电话婚礼更好的办法:进行网络视频连线,让韦争锋两口子彼此都能看得见对方,那多好!正好他带来了手提电脑,有无线网卡,赶紧连上试试。可遗憾的是,无线网卡的速度太慢,视频画面非常不流畅。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时,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副校长罗位全带着满箱的饼干、水、喜糖等前来贺喜,罗校长立马从已搭建好的校舍板房内,拉出一根200多米长的电话线,将电脑通过电话上网,这下网速快了,试了试,视频效果还真不错。但由于没有音响,只能保证视频;要听到声音,还得通过电话对接。这根电话线在泥泞的板房搭建地弯弯曲曲地拉出来,一些战士乐呵呵地说:“还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呀。”

9分钟婚礼 新人对着电脑对拜

昨日16:16,韦争锋开始通过QQ与在安徽的新娘子连线。此时,就连旁边搭建板房的工人们都暂停下来,给这个幸福的小伙子一点安静的空间。帐篷内坐满了战士、安徽援建四川安置房指挥部的领导、安徽省六安市的市长。

两分钟后,夫妻俩终于成功对接。当电脑屏幕上出现一个穿着婚纱的新娘子时,兴奋的韦争锋忙不迭地对着电话吼:“看到啦,hello!”手下也飞速打出一行字给新娘子:“今天你很漂亮呀!”

“媳妇儿,我们的婚礼马上举行,听我口令!”16:20,韦争锋将手机开到免提状态后置于电脑旁,随后端正地站在电脑边。谢正义担当起了司仪。首先是诸位领导讲话,之前一直对记者“抱怨”连个四件套(指结婚贺礼)都没有买到的安徽省援建四川安置房指挥部领导刘家祥,此时却魔术般地搬出一套空调被送上,让韦争锋激动不已。

16:26,婚礼高潮到来,谢正义大喊:“一拜天地,二拜战友,夫妻对拜”,当韦争锋对着视频上的妻子鞠躬时,战士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屏幕上的孙婕一手拿着电话紧贴在耳边,一手抹起了激动的泪水。

“今天真的对不起,不能赶回来和你结婚,没有给你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婚礼一定会让我们刻骨铭心。”韦争锋在电话里对新娘子动情地说完这番话,时间指向16:29,仪式刚刚进行到第9分钟,队长谢正义就“残忍”地上前打断说:“今天的婚礼就到这里吧,我们马上有任务!”

觉得愧对新娘子 大小伙哭了

一边为战士们散着喜糖,韦争锋一边接受记者的简短采访,可说着说着,这个大男孩竟满眼通红,止不住流下泪来:“我觉得对我媳妇儿太愧疚了,我只想对她说一句话:对不起。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将板房建设好,让孩子们能在安全的房间里读书学习,我回去也好对她交差。”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身在安徽的孙婕,她是当地一家保险公司的员工。“亲戚朋友都来了,家里很热闹。他们都不知道新郎竟然不在婚礼现场,很意外,但也觉得这样的婚礼很特别。”孙婕说,虽然是一场没有新郎在身边的婚礼,但她非常理解,“现在是非常时候,小家肯定要顾大家。”

5;地震那天瓦砾飞落 孩子们都吓呆了

宁强县与四川省青川县接壤,是陕西省受灾最重的县之一。王敏所在的黄坝乡中心学校距离县城17公里,共有427名学生和38名教师。记者5月底在宁强县人民医院帐篷病房中见到王敏时,多次被这位“80后”年轻教师坚毅的目光所触动。

王敏说:“那天地震时,我们学校的课间操刚刚结束,有的学生在操场,有的已回到教室。当时我刚好在宿办楼二楼房间,忽然就感到一阵剧烈晃动,房子开始左右摇晃。我下意识拼命往楼下跑。等跑到了一楼时,猛然发现对面的旧教学楼上,有两个小学生困在楼梯上,吓得脸色苍白,根本就迈不开步。”

这个教学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楼梯在过道两侧,是开放式的楼梯。

王敏接着说:“当时楼顶的瓦片像飞一样往下砸。来不及想,也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大劲,我跳到了楼梯上。正当我护着两个孩子往下跑时,突然头顶一晕,等再醒过来时,已经在医院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两个孩子一个叫王小小,一个叫解怡欣,俩人都没事,没有受伤。”

“不管是不是我班上的同学,都是我的学生”

回想当时的情景,校长沈文斌心酸地说:“我和其他老师迅速过来抢救王敏老师,只看到她的头上、脸上血流不止,鲜血和泛起的石灰和尘土混在一起,就连她爱人都认不出她来。”王敏随后被紧急送到乡计生站,头部缝了9针,后转送县人民医院。

王敏1982年出生于宁强县,2001年从汉中师范学校毕业后,到黄坝驿乡九年制学校任教。在学校一直担任初中数学老师,除教学外,她还身兼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组织少先队员开展课余活动。去年宁强县北关小学一名学生患白血病后,王敏带领全校学生积极捐款。黄坝驿乡九年制学校副校长段凤民说,王敏在灾难面前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学生,是因为她对孩子们的感情很深。

王敏对记者说:“当少先队辅导员,与小学生们接触很多。因为我喜欢孩子。现在回想当时的场景,还真有点后怕。我的爱人也在这个学校当老师。当他第二天带着我们的孩子来看我时,孩子看到我头上的伤口,吓得直哭,我也跟着哭。不过,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大家都没事。”

“有人问我当时怕不怕,我只能说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来不及害怕,必须保证孩子们安全,这是老师的责任。他们都是我的学生。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当老师这多年,这次特殊的经历,也让我受到感动。住院后,不仅本校的学生牵挂我,还有以前毕业的很多学生,也给我发来短信,安慰我。2003年毕业的苏云华给我发的短信中说,‘您太勇敢了,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您永远是我们的好老师!祝福您能早日康复,永远年轻美丽!’就连平时一些叫不出名字,或并不熟悉的学生,也发来短信安慰我。”

虽然美丽的脸上增加了几块疤痕,但坚强的王敏以灿烂的笑容回应这份生死考验的印记。她对记者说:“我期望等7月份开学时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回到他们中间。”

6;无字白纸上的划痕原是遗书

在宁波打工的姜勇夫妇,为了筹集儿子上大学的钱,4年没回老家了。没想到,一场天灾会让他们彻底失去儿子。

“我们找了一天才挖到他,在废墟下面。”姜勇地震后就一直失眠,“他在角落里蜷成一团,被防盗门压住了。”

“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这张纸。”这位坚强的汉子,被这张白纸弄哭了。

纸上看不到一个字迹,但仔细摸,就会感觉出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划痕。

把白纸在眼前平放,透过光线的折射,我们可以看到一行用细木棍或指甲划出来的“字”: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一定走好!

新运动服再没机会穿了

“地震后我好不容易联系上老家,听到的却是北川中学倒塌的消息!我儿子在那里读高一啊。”5月14日夜里,姜勇夫妇赶到老家,和其他人一样,在废墟里苦苦搜寻孩子。

“人找到了,却再也不会叫我爸爸了。”姜勇夫妇4年前到宁波打工,目前在鄞州区姜山镇上一家工厂上班。

“我们还欠着亲戚的钱。栋怀还有个弟弟。”为供两个孩子念书,也想给双亲盖间房子,两夫妇过得很艰苦,在宁波租了一间10平方米大小的房子,4年没回过老家。

“他是个懂事听话、又有理想的孩子,几乎没对我们提过什么要求,哪怕是大过年的。”姜勇沉浸在对儿子的回忆里,“唯一一次,学校组织篮球赛,要买套运动服,我给了他130元钱。”

“比赛要6月份才开始,他一直不舍得穿,现在再没机会穿了……”

“虽然孩子从来不说,可我知道他想我们。”5月10日,栋怀发了条短信祝妈妈节日快乐,让夫妇俩既幸福又内疚,“我们给他的爱太少了。”

一家人坚强面对生活

姜栋怀的梦想是考上复旦大学。“他去年还专门去了趟复旦,回来后兴奋得不得了,跟我说‘爸爸,那就是我的理想’。”

“他绝对不是随口说说的,一直很用功,成绩在班里总是前3名,年级也能排到十几名。从来不用我们问,他会主动告诉我学习情况。”……

1、孩子们在废墟下大声歌唱: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地震发生时,16岁的李安宁正在北川一中高一年级上地理课。教室突然就摇晃起来。李安宁回忆说,当时她在四楼,很快楼就塌了,三、四、五三层楼砸在了一起。

在黑暗中呆了很长时间后,一些苏醒过来的、活着的同学就一起喊话。有人大声喊:“高一七班的,我们要出去,要挺住。”还有的人喊:“我们出去了一定要好好学习。”

“不知是谁起的头吧,我们活着的人都开始唱歌,唱了好多,一齐唱,唱流行歌曲。”李安宁说,她现在记得最清楚的,唱的一首歌是光良的童话,里面有一句“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2、男孩浑身淌血却说:叔叔先救他们吧

“叔叔,我在。”昨天下午2点,北川县曲山小学的废墟前,一个微弱的童声传进了救援人员朱云能的耳朵。“快,这边有小孩的声音。” 朱云能马上找到了救援队员。撬棍、铁锹悉数派上用场,但由于垮塌的楼层堆积太厚,十多名队员的搜救工作无济于事。

随后,救援队员只得动用液压组合破拆器,严密的乱阵中逐渐被撑开一条缝隙,缝隙越来越宽,队员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是血,躺在几名孩子的尸体上。就在大家将救援的手伸向他时,孩子却坚决拒绝:“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这孩子太懂事了。”孩子的一句话,当即让救援队员热泪盈眶。随后,队员们果然在旁边的隔层中发现了十多个被困的孩子。几个小时后,直到其余孩子全被救出,男孩才最后一个钻出废墟。

3、3岁郎真:获救后向解放军行队礼

一位满脸是血的男孩,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终于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救出。男孩的左手似乎骨折了,一位战士用木板小心地夹住他的手臂,细心地缠上了绷带,然后,又慢慢地为男孩喂了一些矿泉水。把男孩放在一块蓝色的木板上,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然而,就在这时,一幕让世界动容的场景出现了:年幼的男孩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孩子叫郎真,今年只有3岁。孩子敬礼的照片已经让不少人泪流满面,每个人都在谈论,在振奋,“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这是我看过的最感人的照片,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就已经学会了感恩。尽管一只胳膊骨折,脸上沾满血污,但他纯净清澈的眼神却令人如此难忘。他只是千万个受难的四川孩子的缩影,面对大灾大难,他们坚强得令人吃惊,令人心痛,更令人佩服。”网友“木格措”在网上这样留言,他说,每看这张照片一次,他就会大哭一场。“这个孩子令人心痛又自豪,他是四川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网友“听说爱情回来过”说自己一面流着眼泪,一面在键盘上敲下了这些字。

4、思雨:“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大震后将近两天,十四日下午一点多救援队在北川县一处幼儿园的废墟中,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脚被卡住,下半身沾满鲜血,从咬紧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剧痛折磨。废墟可能随时再坍塌,孩子生命危在旦夕。就在此时,救难队突然听到小女孩的声音,“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小女孩反倒安慰起救难队员。救援队因工具简陋,救援速度很慢,就在大家着急时,却听到孩子唱起歌来。获救后,小女孩说:“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这个四川小女孩名叫思雨,她在瓦砾中哼唱的根据法国著名童谣《雅克兄弟》改编的《两只老虎》。

这,就是在北川瓦砾中等待救援的小思雨唱给自己,也唱给救援队员们听的歌。当瓦砾下传来这首全球儿童都熟悉的旋律,小思雨她感动的是整个世界。

5、初三男孩向孝廉:手刨4小时救出女生

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我就醒了。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我哭着告诉他,马健,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

后来向孝廉又慢慢昏过去,马健就在外面喊:“坚持!坚持!”向孝廉再次醒来,发现脚和手都被压得严严实实,就对马健说:“你使劲拖,别怕把我的手和脚拖断,只要头不断就行。”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他抱着我,我们痛哭起来。紧接着他就背着我向学校大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先前我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我还会连累马健,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

讲到这里,她突然说道:“记者叔叔,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医生说,向孝廉的右手臂和左脚都可能被截肢。下午6点,她被送进了手术室,离开病床时,她向记者招呼说:“叔叔,祝我幸运吧。我叫向孝廉,我爸爸名叫向忠诚。忠诚孝廉,我们的名字取得好吧?我家在农村,非常贫穷,哥哥是个残废。记者叔叔,你帮我告诉医生,千万不要给我截肢。我最崇拜丁磊,我想以后像他那样挣很多钱。截肢了,我怎么去养活父母呢?”

6、12岁陈浩:“不救人,我会感到很惭愧”

12岁的陈浩是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的学生,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正在上课,突然感到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大家都赶紧往楼下跑,很快他们就到了安全地带。站定后小陈浩回头一看,发现还有一个女同学在升旗台后面的高墙底下,他没来得及多想就向女孩奔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就在这时,三四米的砖墙轰然倒塌,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中,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救援队员把他救出来的时候,他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和肺出血,医生给陈浩的伤下了定语——“严重”。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由于伤员太多,陈浩没能用上麻药,可坚强的他愣是没有哭出一声。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在昏睡中,妈妈抓住他突然扬起的双手,只听他呢喃:“妈妈,我抓住她了…… ”

“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这样做。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陈浩语气平静。在家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跑货物运输,他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虽然年少,却显得异常懂事。

坚强的他并不知道,那堵砖墙还是夺去了他3个最要好的同学的生命。

通,我想,就是死了我也要爬上去看看,父母到底怎么样了。他们就是死了,我也要看他们最后一眼。”

地震之后,绵阳安县茶坪乡在进山的公路被巨大的石块阻隔,近8000村民无法出山。地震发生时,从村子里出来的沈远富远在江苏打工,在得知家乡发生地震后,他连夜往家里赶,爬了整整7个小时山,找到父母;又爬了7个小时山,将父母带到了安全地带。

目前,陈浩的伤势还相当严重。

7、坚强女孩:“请你把我拍得美丽一些”

在地震灾区,这是难以忘却的一幕:一位女孩被非常沉重的水泥板压住了下半身,只有上半身才能动弹,在等待救援的时候,女孩发现照相机镜头对准了她。她忽然慢慢地说:“大哥,请你把我拍得美丽一些。”

8、11岁张吉万:背着妹妹逃生 步行12小时

在北川县城核心现场,记者发现一股从背后深山逃出的人流。他们的眼神充满对亲人的依恋,生怕再次分开。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早上5点出发,已经走了12个小时了。小吉万说,他很爱妹妹。

9、邓清清:在废墟里读书用阅读战胜黑暗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经过一番挖掘,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10、13岁何翠青:叫醒18个同学,被埋50小时获救

5月12日14时28分,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二层宿舍。

每天的12时30分到14时40分,是学生们的午睡时间。这天,何翠青躺在下铺。

房屋摇晃。小翠青起床大喊:地震了。孩子们睡得沉,没有人反应。小翠青起身一个一个地拽衣服,房间一共住着19个孩子,很多孩子惊慌中跑出宿舍,而翠青继续喊人。在她唤醒最后一个孩子准备往外跑时,宿舍楼塌了。

翠青的身体被乱石和床板压住,而更致命的是,最上方还压着一根约8米长的钢筋水泥大梁。 很快,翠青发现,除了右臂,她寸步难移。而不远处,还有4个同学。呼喊,呻吟……几个小时后,2个孩子没了声音。 几个小时后,整个身体开始发麻,右手摸左臂和双腿,感觉冰冷;而摸摸另外那条腿,感觉温热。“另2个孩子还活着,我不知道是谁,但我想是孙小慧(音),她住我上铺。就算被压,也应该离我最近。”何翠青试着和另2个孩子说话。 “要沉着,要坚强。一定要活着。”翠青说,随后,她开始跟他们聊天。 后来终于等来了救援队伍。经过手术,翠青保住了生命,却失去了半条右腿。

11、两个女孩素不相识 生死对话战胜死神

“她还活着吗?她在哪,我想见她?”昨日凌晨6时许,当官兵们花费无数心血刨掉了压在她身上的一片片钢筋水泥残垣将她救出时,初二二班的女生蒋德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念念不忘初三一班的女生廖丽。

当医生给她输上药水后,她还在不停地问老师“廖丽呢”。她哽咽着说,事发时,她只听见一阵阵惊慌的尖叫声后就昏过去了。醒来时,白天已变成黑夜,浑身痛得要命,她想起身,但却被一块块破碎的水泥板压住,难以动弹。在饥寒交迫中,一身是伤的她好几次想入睡,但上方有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传了过来——“千万不要睡,你一睡万一醒不来怎么办?”

被碎石压在上面无法动弹的女孩告诉她,自己叫廖丽,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她和小蒋虽不相识,但听到她的呻吟声后,担心她在疲倦中不小心睡着了丢命,就鼓励她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赢得生机,原本不相识的她们俩在废墟里不停地相互鼓劲,最终为官兵叔叔赢得了时间。廖丽被救出后,接着她也被救了出来。她说,“我们经过了生死考验结下的情谊,将一生无法忘却。”

7
8
×
10
7
÷
1
80

=

7
8
×
10
7
×80

=100(箱)

答:捐赠的方便面一共要装入100箱.

小孩子的调皮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如果太过调皮真的会惹人烦的,但一般都不怪小孩,只怪父母没有教育好。在山西晋中的这家小朋友的父母教育方式是非常好的,也希望能有更多家长看到,就不会有那么多“紧张”的邻里关系了。

在山西晋中,胡女士带着四岁的儿子去楼下道歉,并送上自己准备的礼物。胡女士称,孩子平时比较淘气,走路脚步声也比较重,房子能隔音效果也不太好,疫情休息的时间较长,楼底邻居也从来没有找来过。所以就带着一些吃的送给他们,感谢一直以来的包容。

在这里要首先赞扬一下邻居一直没有找过,这也太能忍了吧!还是根本不对此放在心上,换做是其他人肯定是闹得鸡飞狗跳的了,能有这样的胸襟真的很佩服佩服啊!因为在我家楼上每当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听到小孩经常脚步声很重,我还曾一度怀疑是家长自己走路脚步重的,谁知道上去找了谈话之后才知道是小孩子的脚步声,天呐,不过那天去找,小孩子还在上学就没看到,跟家长反应了,也不知道家长有没有跟小孩子说,之后还是一样,害!现在我也懒得去找,只是跟自己说,明年尽快搬离这里。相比报道中的这位邻居,真的很难想象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胸襟

而且去道歉的小朋友是在家长的教育下能够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时候小孩子比较调皮,这是他们的天性,而他们在自己家里肯定是比较为所欲为的,比较是自己家,放得开,但是家长也能够换位思考换作自己是邻居,肯定是被吵得不行,所以告诉了孩子在自己家里这样做是会影响到别人的,孩子知错能改,祈求原谅,这点家长真的做得很好。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很好聊得来,互帮互助的好邻居,可是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很难去拥有这样的好邻居。像这位家长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我也想把这条视频给我的邻居看,我真不知道家长是怎么教孩子的,人家长自己都不做好一个榜样,怎么能够让孩子以后学好呢?像这位视频里的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以后调皮有度,非常聪明,未来也一定有所作为,能伸能屈是大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