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爷爷

老人 0 29

我的宝藏爷爷,第1张

我的宝藏爷爷
导读:我的爷爷,七十多岁了,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民。 拥有种植特技的爷爷。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哪怕至今有条件退休了,仍然瞒着他的儿女们,偷偷务农。不给种田,他就种花生,种芋头,种红薯,种一排排的菜,反正不能停下来。 而让我最感动的就是,爷

我的爷爷,七十多岁了,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民。

拥有种植特技的爷爷。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哪怕至今有条件退休了,仍然瞒着他的儿女们,偷偷务农。不给种田,他就种花生,种芋头,种红薯,种一排排的菜,反正不能停下来。

而让我最感动的就是,爷爷种那么多东西其实吃不完,也不会拿去卖,都是为了给他的孩子回家看他的时候带走,总要把大家的车尾箱塞得满满当当才罢休。冬季本不是种玉米的最佳时节,但是爷爷为了让我们春节回家的时候,能吃上刚刚成熟的糯玉米,他算好时间播种,天气干燥,就拿水泵抽水孕育玉米苗。小玉米长出来的时候,还用心把每一个玉米都用袋子套着,以防小鸟来吃。所以我们每年春节回家,烧烤的时候会有烤不完的玉米,还能拿来煲汤,做早餐,煮玉米糖水,甜到心里,香到记忆中。

还有那一个个饱满壮硕的红薯,爷爷说在网上视频看到一个保存红薯的办法,试了非常有用。拿一个纸箱周围戳很多洞,放一层红薯就铺一层报纸,一直铺满,放在干燥的地方。这样放的红薯不会潮湿腐烂,也不会生根发芽,红薯保存得非常完整,过年回家一样能吃上新鲜的红薯。无论是烤起来,还是蒸,还是煮糖水,都十分香甜。这些都是爷爷的劳动结晶,看着我们吃得开心,他也喜笑眉开的。

如果说食物是能够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我们的大家庭也因为爷爷准备的美食变得和和睦睦。爷爷拿手的是种各种庄稼,奶奶拿手的便是养家禽。一只只很小的鸡经过奶奶的精心饲养,几个月后会变成毛发顺滑,健壮精神的大鸡。身在一线城市,过年过节还能吃到叔叔们在家里带来的土鸡,无比幸福。有时候还有红薯、西红柿,都是爷爷种的绿色食品,这可比什么有机蔬菜好吃太多了。

活到老学到老的爷爷。

姑姑给爷爷换上了智能手机,爷爷自从有了只能手机后,他的乐趣更多了。学会了与大家视频,刷朋友圈。但因为他很忙,回复消息不及时。有时候我周末包了饺子发朋友圈,他周二才发消息问我周末包的是什么馅的饺子,是不是自己擀的皮,十分有趣。还有一次他生日,给他发了一个红包,叮嘱他记得领,不然会被退回来了。他说不着急,24小时后不领才会被退回。这些规则,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会的。问他平时用手机干什么,他说就看看新闻,看看街上的群里大家在讨论什么,有时候跟我们视频。生活过得充实又有趣。

每年爷爷的生日,他的几个孩子都会从不同的城市赶回去,有一年正好是周末,我也和叔叔们一起回。姑姑定了一个网红蛋糕,里面放钱可以抽出来那种,看着这些新鲜玩意,爷爷很开心。但是让他最开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大家吃完蛋糕在聊天,他把他的姐姐也邀请过来住几天,两姐弟研究“马报”,十分着迷,眼睛看不清楚就用放大镜,或者拿手机拍照,然后放大来看,两个手指扩大动作十分经典,搞的我们笑到肚子疼。

爷爷还会趁我们回去,抓住机会请教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我问他微信的钱怎么取出来的,他说不敢直接微信付款,怕在街上被骗,他都是转给街上开店的表姑,表姑给他现金。不得不说,爷爷精得很呀。

爷爷和大多数老人家一样,喜欢住村里面,城市住不惯,最多也只能住个把月,多住一天都不行,心里想着他种的庄稼。以前他来深圳住的时候,还骑山地车出去锻炼,周末去爬山的时候也是第一个爬到山顶。看得出来,其实爷爷也是住得惯城市的,也是喜欢游山玩水的,只是他住老家可能更舒适自在罢了。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爷爷真的是我们的宝藏爷爷,希望爷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来自戏剧“七品芝麻官”,但红薯是从明朝才进入中国的,当时应该是个很贵重的东西,这个故事是在民间流传的,应该是在清朝以后,具体的作者也不知。但这话是从豫剧中来的,流传也就是近现代。

“七品芝麻官”的剧情是:明朝嘉靖年间,奸相严嵩之妹、一品诰命夫人严氏在保定苑县仗势横行。定国公副将杜士卿奉命暗访保定,查问严氏罪行。杜士卿行至保定城郊,碰到严氏之子程西牛强抢民女林秀英,拔刀相助。混乱中,程西牛被管家程虎误杀。杜士卿得知秀英之兄已被程西牛勒死,当即为林氏父女写下保帖,嘱他们去县衙告状,自己赶回京城禀告徐千岁。严氏得知儿子被杀,亲手执木槌打死了秀英之父。秀英悲愤至极,在为人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的新任县令唐成下乡察访时大声喊冤,唐成让她到按院告状,自己也匆匆赶至。按院五台大人不敢断案,将案子推给了唐成。唐成决定为秀英做主,审问严氏。他假意与严氏周旋,拿到了人证和物证,抓起了程虎,镇住了骄横的严氏。此时,杜士卿奉旨传来大理寺公文,命令将严氏捉拿归案。清晨,唐成押着严氏进京复命。

例文

冬季节正是红薯上市的季节,在我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有一些小摊小贩在卖烤红薯。小摊上传出来的阵阵诱人的香味伴随着叫卖声传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烤红薯。

红薯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了,因为邵阳有很多山适宜红薯的生长所以红薯种植广,产量多。

秋天红薯都收获了,一根红薯藤下面几个红薯依偎在一起,埋藏在地下,就像一群贪睡的小娃娃熟睡在妈妈的怀抱中。当我们把它们挖出来时,我摸了摸红

薯,红薯沉甸甸的,上面有很多泥土。把他们洗干净之后就个个像一个胖娃娃,其中体型硕大或者修长表皮光滑,肉质疏松的可以用来做烤红薯。

烤红薯需要特制的火炉,还要先把红薯洗净,然后按大小排列在陶瓷上,再盖上盖子。过几分钟还要翻一下,几次之后就烤熟了。

烤熟后原本**的衣服改成了紫色。原来硬梆梆的生红薯变成了软绵绵,像一个熟透的柿子。里面还有很多汁。诱人的香味随风飘入我的鼻子里让我陶醉。剥开它紫色的外衣,露出了金黄的肉,我轻轻的吃一口说:“真是软绵可口,甜而不腻”。

红薯不仅色香味美,而且营养丰富,里面有淀粉、糖类、维生素和高蛋白。对人体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