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配股权给员工

员工 0 62

公司分配股权给员工,第1张

公司分配股权给员工
导读:法律主观:公司股权分配给员工的方式: 1、员工内部购买,即员工自己出资对公司股份进行购买,并依法记入公司的股权登记。 2、公司通过奖励方式让员工在不出资或少出资的情况下取得公司股份。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九条股东认足公

法律主观:

公司股权分配给员工的方式: 1、员工内部购买,即员工自己出资对公司股份进行购买,并依法记入公司的股权登记。 2、公司通过奖励方式让员工在不出资或少出资的情况下取得公司股份。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九条股东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公司有前途的就非常值。一般应该是股票期权,也就是有购买相应股票的权利。但是倒底是一万股还是一万元现金的购买权要看具体的协议。估计不太可能是一万股。

期权不是股票也不是现金,而是一个权力,到时你可以行使这项权力期权是一种权利,是公司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像你这种情况应该是认股期权。意思就是公司允许期权持有者在未来特定时间和特定价位买进公司股票。

一、上市之后1万期权是什么

为一万元现金。股票期权为应用最广泛的前瞻性的激励机制,只有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上升的时候,享有股票期权的人方能得益,股票期权使雇员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到股票的价值,从而与自己的利益直接挂钩。

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这种方式最具激励作用,因为公司上市的那一天就是员工得到报偿的时候。比如一家新公司创建的时候,某员工得到股票期权1000股,当时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如果公司搞得好,在一两年内成功上市,假定原始股每股10美元,那位员工就得到1万美元的报偿。

一、期权激励的相关要求规定

把减持的国有股变成经理的股份,同时辅之以员工持股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企业所有权结构的优化。

把国有股变成经理股票期权,使管理者、经营者真正与企业共荣辱、同兴亡,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基本分析法通过对决定股票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公司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和合理价值,与股票市场价进行比较,相应形成买卖的建议。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例2009年4月1日,甲公司向其1000名职工每名授予100股,当日股份公允价值为6元/股。股权授予日职工即可行权。

  借:管理费用等          6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000

  行权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000

   贷:股本             600000

  如果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只有在对方完成了某一特定期间的劳务以后才能行权,在等待期间内,企业应在对方提供劳务时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并相应增加权益。

  例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向其1000名办公室人员每人授予100股,当日股票价格6元/股。授予的条件是要求职工必须自授予日起在公司工作三年。

  (1)2009年1月1日:

  借:长期待摊费用        6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000

  (2)等待期内,甲公司在以后三个资产负债表日(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年末):

  借:管理费用            20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20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0

   贷:股本              200000

  (3)2012年1月1日,1000名员工均行使了权利,购买了股票,则甲公司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期权激励(Stock Option

Incentive)

期权激励是股权激励的一种典型模式,指针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报酬偏低、激励不足的现象,在公司中进行的有关股票期权计划的尝试,以期能够更好地激励经营者、降低代理成本、改善治理结构。

期权激励的授予对象主要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些员工在公司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日常决策和经营,因此是激励的重点;另外,技术骨干也是激励的主要对象。

比如,授予高管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高管可以在某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显然,当公司股票价格高于授予期权所指定的价格时,高管行使期权购买股票,可以通过在指定价格购买,市场价格卖出,从而获利。由此,高管都会有动力提高公司内在价值,从而提高公司股价,并可以从中获得收益

股票期权一般是指经理股票期权(Employee Stock Owner,ESO),即企业在与经理人签订合同时,授予经理人未来以签订合同时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经理人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期权不可转让,也不能得到股息。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的个人利益就同公司股价表现紧密地联系起来。股票期权制度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以股票期权方式来激励公司经理人员实现预定经营目标的一套制度。

所谓股票期权计划,就是公司给予其经营者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某个既定的价格购买一定公司股票的权利。公司给予其经营者的既不是现金报酬,也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一种权利,经营者可以以某种优惠条件购买公司股票。

股票期权是应用最广泛的前瞻性的激励机制,只有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上升的时候,享有股票期权的人方能得益,股票期权使雇员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到股票的价值,从而与自己的利益直接挂钩。这也是一种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激励机制,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这种方式最具激励作用,因为公司上市的那一天就是员工得到报偿的时候。比如一家新公司创建的时候,某员工得到股票期权1000股,当时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如果公司搞得好,在一两年内成功上市,假定原始股每股10美元,那位员工就得到1万美元的报偿。

如果这1000股股票采用的是员工持股方式,记名的话,当员工持股之时小米公司会按照股票的市值以现金的方式兑现给辞职员工,这样的话就是等于辞职员工也是可以拿到这1000股小米的现金。

但假如这1000股是直接给员工名下账户持股的话,不管员工辞不辞职,只要等员工持股解禁之后,在二级市场卖出股票兑现即可。

一般采用企业增发股票的方式进行发放。

一般分为授权日、行权日、禁售期,禁售期后就可以卖股票。

业绩股票激励是股权激励的一种典型模式,指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预定的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

业绩股票的流通变现通常有时间和数量限制。激励对象在以后的若干年内经业绩考核通过后可以获准兑现规定比例的业绩股票,如果未能通过业绩考核或出现有损公司的行为、非正常离任等情况,则其未兑现部分的业绩股票将被取消。

公司给员工股权激励的方式有业绩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等。

业绩股票是指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预定的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业绩股票的流通变现,通常有时间和数量限制。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弃这种权利。股票期权的行权也有时间和数量限制,且需激励对象自行为行权支出现金。目前在我国有些上市公司中应用的虚拟股票期权是虚拟股票和股票期权的结合,即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是一种虚拟的股票认购权。

股权特征

股权是股东在初创公司中的投资份额,即股权比例,股权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也是股东分红比例的依据。股权即股东的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股权,泛指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

狭义的股权,则仅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综合来讲,股权就是指投资人由于向公民合伙和向企业法人投资而享有的权利。向合伙组织投资,股东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向法人投资,股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所以二者虽然都是股权,但两者之间仍有区别。

第一,所谓实股指的是正儿八经的公司股份,持有实股意味着掌控了公司的部分股权,是公司的主人之一。

比如,整个公司共计1000万股,张三拥有10万股实股,李四拥有100万股实股,那么公司净资产的总额的一百分之一属于张三、十分之一属于李四;公司开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时张三拥有1%的表决权、李四拥有10%的表决权;公司赚钱分红时张三能够分到当年全部分配红利的1%、李四分到10%。

民间说的干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分红权,比如,公司决定今年每一股分2元钱,持有1万股实股的股东能够拿到2万元、持有1万股干股的职工也能领取2万元。

从分红角度来说,实股和干股享受的权利几乎一模一样,但干股不被法律认可,故持有干股的员工不是公司的股东和主人,不拥有任何公司净资产、投票时也没有表决权。

因此,干股其实是公司内部用来记账的一种“临时”凭证,不被法律承认,出了公司后也没有人认可。

15%的干股只有分红权没有其它任何权利,同时也没有需要承担的义务。

换言之,哪怕未来公司欠下巨额债务、甚至破产倒闭也和持有干股的员工没有任何关系,债权人无法要求其归还任何一分钱。

作为持有15%干股的员工来说,唯一的不利之处是公司发生亏损后不会再分红,每年拿到的现金红利没有了。

10%的实股则有所不同,需要分成两种情形说。

(1)完成资本实缴后的实股赠送

如果题主拿到的10%实股是在公司已经完成了实缴资本后则问题不大。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和公司的债务是分开的,公司哪怕欠了再多的钱也与股东无关。公司破产后变卖公司财产偿还所欠债务,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没有关系。

这也是开公司的好处之一,能够隔离风险,只要股东不愿意就用不着拿自己的钱去堵公司的财务窟窿。

公司法并没有强制设立公司时必须实缴资金,大部分公司采用的均是认缴制度。

比如,A公司一共两个股东,注册资本共1000万元,采用认缴制,张三持有10%的股份。认缴制意味着A公司没有收到张三的投资款,那么在公司破产时张三对公司债务最多承担100万元的连带义务,谁让他注册公司时没有实资本呢。

因此,如果题主收到的10%实股对应的公司为认缴制的话就要当心了,未来公司破产后作为股东是有可能需要在一定金额内承担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