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葬礼记(下)

老人 0 93

农村葬礼记(下),第1张

农村葬礼记(下)
导读:      爷爷离世第一天。除了大姑、二姑,外地的三姑和小姑都在晚上赶了回来。这次爷爷的后事,是由一位过往从事过铁匠的爷爷主持的,据说这位爷爷在白事组织上面很有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都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下午的时候,拖拉机拖来了棺材,棺材

      爷爷离世第一天。除了大姑、二姑,外地的三姑和小姑都在晚上赶了回来。这次爷爷的后事,是由一位过往从事过铁匠的爷爷主持的,据说这位爷爷在白事组织上面很有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都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下午的时候,拖拉机拖来了棺材,棺材是原木色的。公公说村里的人都是先买的原色棺材,这样可以看到用料实不实在。买回来后,再请油漆工上黑色的油漆。棺材很重,大约8、9个大汉才把它挪进了一楼大厅。这时,赠送给亲友的礼品也到了,一些毛巾和礼品袋、几箱肥皂,还有一箱烟,每个礼品袋里需要放一条毛巾、一盒肥皂和一包烟。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和老公,还有表弟表妹们。公公说我们分装完这些礼品就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晚上的守夜由几个姑姑和姑父轮班值守。

      爷爷离世第二天。这天最重要的就是“封眼”仪式,也叫封棺。大约下午三点多,老公喊我下楼,小院子里站了许多人,姑姑姑父叔伯们在互相帮忙穿着白色的孝衣和孝帽。孝衣和孝帽都是从商店买来的成品。老公给了我一条绿色的小方毛巾,我正想这颜色咋这奇怪时,老公说这是这里的习俗,公公婆婆这辈人头上需戴白色的长长拖地的孝巾,我们这辈人是戴绿色的头巾,我们下一辈是戴红色的头巾。等我们都穿戴好,进到大厅,我发现爷爷的遗体不知何时已被抬进了棺材。小孩子们被关在了门外,厅里大人们挤着跪了两排,耳边开始传来姑姑们的哭声,还有念佛机的佛号声。我抬头望了望老公,他依旧默默的跪着。办事的人撒了一袋石灰粉,撒匀了后,几个叔叔们合力盖上了棺材,开始钉钉子——封棺。“咚咚咚”这钉子声似乎敲进了大家的心里,哭声也越来越大了。这天最重要的仪式随着最后一个钉子钉完也结束了。至此,爷爷的这一生已盖棺定论,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只有去记忆里搜寻他的身影了。

      灵堂就设在了一楼大厅。第三天天微亮,锣鼓烟花炮竹声就开始了,我惊奇的发现乐队除了演奏哀乐,还断断续续播了会大悲咒。我与老公先后洗漱好下楼,院里已站了一些亲友。院子的墙上挂满了大白纸,仔细一看,每张纸上写着亲友的名字和对应的礼金金额。大约早上九点左右,亲友们都到齐了,先开酒席。席间,孝子们为了答谢今天帮忙的抬棺乡亲,需行跪拜之礼。老公说我们辈分小,不用去跪。酒席结束后,准备出殡。出殡前还有个“跨棺”仪式,家里的男性晚辈需排队从棺材上面横跨过去,都跨完后,紧接着公公爬上了棺材盖上坐着就可以出殡了。这个仪式叫“坐棺”,代表着好运。据说时有家里儿子多的为了争抢坐棺而吵架。出殡的队伍很长,我和小妹执“引魂幡”(两根细长细长的柳枝贴上亡者的信息)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亲友举着各式花圈,再就是抬棺人抬棺跟着。一路每隔四五米就会有人提前放鞭炮和烟花。出门右转四五百米处,路边小路进去百米我们就到了提前挖好的墓坑,墓坑在奶奶的坟边上。一路也不知道后面的队伍是个什么场景,鞭炮声炸得我不自觉捂紧耳朵。这会到了墓穴处,回头才看到至少有十几人抬棺,到了墓穴处,大家非常有默契地慢慢地将棺材放进了墓穴。小妹告诉我,我们不能在那逗留,得转头各回各家,包括来参加葬礼的亲友都要离开。墓地只剩下公公和一些办事的长辈在填土。

上来先作揖,然后其两旁的陪灵人也还礼,接着你慢慢跪下磕两个头,然后再起身作揖,这时其陪灵人是跪在地上的,然后你要慢步走到祭位前再作一揖,接着慢慢单膝跪地,丧礼主持会递给你一空酒杯,你要佯装在地上浇洒一下,然后他再递给你一炷香,然后你在面前晃一圈,完后你再变成双膝跪地慢慢磕两个头,你磕头时陪灵人都跟你一起磕。然后再慢慢起身并转身往回走,同样要慢,走到原位后站定再作揖一次就可以了,陪灵人同样会还礼作揖。具体情况要看别人怎么做并记住,千万不要莽撞。我说的这个只是我们山东某一地区的丧礼,具体情况自己把握。

白事随礼钱讲究:

一、给份子钱的时机:

通常情况下,葬礼的场面都比较隆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想第一时间找到账房(专门负责收份子钱的地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亲朋前来吊唁,多数由管事者进行安排。先是简单的寒暄,然后由管事者带领亲朋到账房随份子钱。也即亲朋到丧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份子钱随上,接着在管事者的安排下,向逝者行致哀礼。

二、份子钱金额为单:

和婚礼上的好事成双、双喜临门不同。葬礼份子钱的金额要为单,这要根据亲朋与逝者的关系或与逝者子女关系的远近而定。之所以葬礼上的份子钱要为单,是因为人死只有一次,所以葬礼上的份子钱多数为单。

三、份子钱不能代随:

葬礼上有句俗语叫“死者为大”,亲朋为死者随份子钱,表达的不仅是一种心意,更是对死者的一种缅怀。如果份子钱让别人代随,则说明这个人心意不到位,心意不诚,也即对死者的不敬。所以葬礼上的份子钱别人不能垫,最好不要让别人垫,这样对人对己都是比较好的。

四、份子钱过后不能补:

丧家办丧事的头天、第二天会设置账桌,请人帮忙记账,账簿多是白本黑字。丧事出份子不能落后,办丧事一般是三天,如果三天内因不知情,没有到场,这个份子就不要随了。

依照习俗,丧事份子钱是没有后补的。等别人办完丧事才去随份子钱,会让丧主觉得你是在诅咒他。

五、份子钱要随大溜:

无论你多么有钱,葬礼上随份子都不要太积极,更不能做愣头青。随份子前要和你的哥哥、姐姐、堂兄堂弟沟通好,大家随多少你也随多少,这样显得一团和气。这样不但不能说明你多么有钱,反而暴露了你是多么的虚伪和无知。当然葬礼上没有可比性的份子钱可以随性随,爱随多少随多少,只要你喜欢。

如果您的媳妇的爷爷去世了,您应该尊重您的媳妇和她的家人,并根据您所在的文化和家庭传统来决定是否需要前往奔丧。

在某些文化中,家人或亲友去世后,其他家庭成员和亲友会前往奔丧,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如果您和您的家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并且您认为这是一个适当的做法,那么您可以考虑前往奔丧。

但是,如果您感到不适或不愿意前往,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您的哀悼之情,例如:向您的媳妇或家人表示慰问或提供其他支持。

最好的做法是和您的媳妇和家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要,并尊重他们的决定。

甥女婿买包,也就是送30元一箱的牛奶。

送20元的烧纸。(现在不让烧纸了,给钱就行)

送100元的被单或传单(当挽幛)。

摆500元的表姊妹祭品(你家摆多少,到时候分多少)

随礼300元。

给个安慰钱500元。(这纯是礼尚往来的钱)一定要以你自己的名义去给你丈人舅的孩子。以后你家办葬礼,你丈人舅的孩子也得还给你。如果是你妻子的名义,那么这钱,就是有去无回了。

如果没钱怎么办?

可以不买包,买个被单就得了。也不要摆祭了。直接给丈人舅的儿子500元安慰钱。一定是表姐夫或表妹夫的名义去给。

过去,第一天,甥女婿需要买包(买包方便面)、买点烧纸(冥币),吊纸(需要嚎舅舅,就是用哭腔喊舅)。然后一定要有眼泪(都是假哭,没有感情,但是华夏乃是礼仪之邦,需要亲戚的眼泪)。

傍晚甥婿需要跟着烧哄哄。(古代沾一点亲戚都要哭着嚎)

晚上有夜席。甥婿要吃,守夜,不守灵。(条件好的就是一天4顿吃席,可是农村这个条件,白天全抢光了,所以晚上9点~12点吃夜席)

第二天,甥女婿把被单买来。找写字先生写。

上款:沉痛悼念尊舅岳父老大人万古流芳。

挽词:德高望重、永垂青史。

下款:愚甥婿某某某率男忝甥孙男某某某跪拜敬挽。

中午火化。甥女婿要跟着泪送。

傍晚甥婿需要跟着送路。

晚上把骨灰装好棺材,甥女婿要跪下大嚎,吃夜席。

第三天出殡。甥女婿摆祭,摆挽帐(就是买的被单)。

开灵:甥女婿拜棺材或拜铭旌。拜完哭腔嚎舅,进入灵棚棺材右边即可。

甥男拜完必须在棺材旁边哭几分钟。

出殡。甥女婿跟着走。

到了坟坑,甥女婿把自己不要的裤衩扔进去。然后拜炕(跪拜坟)

埋了之后,甥女婿就把孝摘了。

再来圆坟。

然后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