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雪佛兰要崩盘!开拓者10月份卖410辆,大降价都扶不起来2、10款雪佛兰景程1.8油耗3、为什么很少人开雪佛兰?4、10万出头想买辆合资七座车,这辆雪佛兰沃兰多很适合你5、雪佛兰的车怎么样?6、一座两次死去活来的汽车厂(三)7、雪佛兰
- 1、雪佛兰要崩盘!开拓者10月份卖410辆,大降价都扶不起来
- 2、10款雪佛兰景程1.8油耗
- 3、为什么很少人开雪佛兰?
- 4、10万出头想买辆合资七座车,这辆雪佛兰沃兰多很适合你
- 5、雪佛兰的车怎么样?
- 6、一座两次死去活来的汽车厂(三)
- 7、雪佛兰探界者2.0T四驱拓界版非常火,这车值得入手吗?
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上,每一年都会出现多款叫好不叫座的车型,这种车型往往是具备很不错的性价比,但是从销量来看就是比较低迷,而且对于这类车型消费者也认可其“诚意”,但是当自己真正去买车的时候,又不会去选择这些车型,因为很多消费者就是看销量买车的,你销量这么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有被发现?
在今年的汽车市场上,开拓者这款车,绝对是叫好不叫座的一款车型,这款车在今年换代后,门槛比上代车型低了6万多,一款中大型SUV的指导价格1949-2669万,而且现在新车又拿出了5000左右降幅,这个价格诚意在对比近30万的汉兰达、途昂的时候,不是更具性价比吗?
为何开拓者大幅度降低起步价格,还是没有人买单?
从10月份汽车销量排行榜来看,开拓者仅仅卖出410辆的成绩单,几乎注定这款车又是失败的局面,看来雪佛兰在中高端SUV市场的真的要“崩盘”了,毕竟这款车已经是越级的表现了,可是新车的销量丝毫没有起色。
开拓者的设计还是挺有视觉冲击力的,它的前脸格栅内部进行重新设计,整车的立体感非常的强,同时新车分体式设计的前大灯组也更加狭长锐利,灯腔内部进行细节优化,点亮后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而且从车身侧面设计来看,新车的腰线也是富有不错的肌肉气息,配合上大尺寸轮毂后,彰显出很好的通过性能。
至于空间方面,新车拥有的长宽高分别为5011x1953x1717mm,车身轴距则达到了2863mm,大七座的布局确实比较宽裕,而后备厢容积均为222-1970L。
从新车的中控布局来看,新车确实也没有比较浓厚的科技感,整车采用的是对称式中控台,双炮型的空调出风口,依旧采用美系车豪放粗犷的风格,中控屏升级为10英寸,内置车载智能系统小雪OS,自带4G网络、高德导航与CarPlay/CarLife,实用性还是比较不错的。
最后是动力组合,开拓者所搭载的是20T可变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9AT的动力组合,最大输出功率为174kW,峰值扭矩达到了350N·m,另外新车也采用48V轻混系统,整车的油耗还是有所控制,WLTC综合油耗达到747L/100km,这个表现对于一款中大型SUV来说,也算是不错的成绩。
如今市场上,韩系车和美系车都面临销量“崩盘”的局面,从销量排行榜上也可以看出来,除了几款非常亲民的美系和韩系车还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在中高端车型领域,主流车型几乎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当然如果买车还是比较看重性价比,这款车我认为还是值得考虑的,毕竟它的价格和实力是足以匹配的。对于这款开拓者,你是如何看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工作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这辆车100公里的油耗是101升。雪佛兰景成是一款中型汽车,共有两台发动机,一台是18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另一台是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雪佛兰景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820mm、1807mm、1450mm和2700mm。
雪佛兰景程18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扭矩为143马力和177牛米。该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为每分钟6200转,最大扭矩转速为每分钟3800转。这台发动机配备了dvvt铝合金缸盖和铸铁缸体采用多点电喷技术。
5速手动变速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或6at变速箱。
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具有129马力和185牛米的最大扭矩。该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最大扭矩转速为每分钟4000转。该发动机采用多点电喷技术,采用铝合金缸盖缸体。
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4at变速箱。
麦弗逊独立悬架用于雪佛兰景程的前悬架,多连杆独立悬架用于后悬架。
多连杆独立悬架可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多连杆悬架的成本相对较高。
这种悬架是基于双叉臂悬架。
汽车之家报价
在欧美市场上,雪佛兰作为一款老牌汽车品牌,在过去曾一度大放异彩。然而如今,雪佛兰总体销量下滑,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少人选择购买,这其中存在哪些原因呢?
雪佛兰曾经以“美国轿车”广告口号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流行,但这个标签在今天已经不太适用。与一些同类别的品牌相比,雪佛兰的定位显得更加模糊。虽然雪佛兰的一些车型定位中高端市场,但其核心竞争力还是不够强大。如今,市场上同样价格的车辆品牌众多,没有清晰的品牌诉求也就导致了消费者真正想要买一辆雪佛兰的理由不足。
对于许多人来说,购车首要考虑的是品质和服务问题。然而在过去若干年内,雪佛兰曾多次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面临阵痛,例如惠州雪佛兰退火闯关事件。针对服务问题,雪佛兰也没有给与消费者足够的关注和回馈,如车主维权、召回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这也难免让一些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
今天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智能化、电气化、共享化的时代,而在这方面,雪佛兰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一些品牌不同,雪佛兰在开发创新技术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小,造成了品牌在很多新技术领域的相对落后,例如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等。当消费者出现换车转型呼声的时候,这样的品牌自然无法达到所需。
如果一个品牌的销售策略比较困扰,那么品牌就不太可能发展壮大。在中国市场上,许多人深受顾客评价和口碑的影响,而雪佛兰在销售策略上很少做出具有迎合性的调整,如赠送点心、小礼品等,或者推行促销和联合营销等方式,相比竞争对手并不够积极主动。
以上是为什么很少人开雪佛兰的主要原因,品牌定位模糊、品质、服务问题、缺少创新技术、销售策略问题几个方面。这些东西绝不足以让一家汽车公司崛起,实际上,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崛起,雪佛兰的未来依然会遭遇不少的发展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并没有完全丧失潜力的品牌,雪佛兰应该尽快审视自身问题,并通过更好的销售策略和更先进的技术,来重新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七座车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代表着商务和沉闷,如果再加上合资七座车身份的话,那就还多了一个“贵”的印象。
但是今天要说的雪佛兰沃兰多就不一样了,它年轻、帅气,能靠颜值出道;它是合资身份,也是一台七座车,但是1149-1549万元的指导价绝对说不上贵;它是满大街在打在骂的13T三缸发动机,但表现决不羸弱。
上汽通用 雪佛兰 沃兰多 2019款
指导价:1149-1549万元
车型定位:紧凑型七座车
发动机:13T L3
变速箱:6MT/6AT
最大马力:163匹
峰值扭矩:230牛·米
排放标准:国六
车型亮点:帅气、跨界、性价比高
实拍车型:2019款 Redline 530T 自动耀享版(5+2款)(指导价:1549万元)
它真的是一台MPV吗?
雪佛兰沃兰多是一台七座车无疑,但它真的是一辆MPV吗?至少在外观上你完全看不出它有MPV的沉闷、商务又或者温馨感,找几个词来形容沃兰多的外观设计,全都是:战斗、炸裂、激进、帅气,任凭哪一个词都跟MPV挂不上钩。而雪佛兰也一直在把沃兰多跟MPV分开,官方就从来不说沃兰多是MPV,给它的定位是:全能新家轿。
也正是因为它的外形实在难以跟MPV靠上边,所以这才正中年轻奶爸们的下怀,像沃兰多这种外观帅气得炸裂的七座车,实在是太适合他们了。
大嘴黑亮格栅、黑化车标、红色元素点缀、充满立体感的前脸、狭窄的悬浮式车顶,每一项单拎出来都能让年轻人沉迷,包括内饰也是,原本我还觉得雪佛兰这家族式内饰谈不上多运动多惊艳,但对于一辆七座车来说,已经完全够了。
当然,方向盘黑化了的雪佛兰黑领结,是全车内饰最带感的一点。
那么,奶爸们还很看重的空间表现怎样?
家庭用的七座车,外观再帅气,也只能作为一个加分题,硬指标还是要看空间。对5+2的座椅布局放进车长4684mm的沃兰多来说,空间不算优秀,但是也够用。
不考虑第三排座椅,当成五座来使用的情况下,把第二排座椅移至最后,180cm的我能够收获两拳的腿部空间,再加上靠背能够调节的幅度也不小,所以五座使用时大家都能有一个舒服的坐姿。
第三排空间,在大家互相迁就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勉强一拳的腿部空间,表现其实还可以,但问题出自于坐垫高度太矮了,对腿部的承托比较欠缺,所以依然是只适合坐些小孩,或者成年人的短途应急。
跟那些正正经经、尺寸又大的MPV相比,沃兰多的空间其实不算出色,第三排依旧是“应急使用”,但灵活的第二排保证了车内空间的利用率,能够平衡三排乘客的乘坐感受,这个空间其实对得起这台车的价位和定位了。多出的两个座椅保证了功能性,虽然不怎么舒服,但有好过没有。
配置表现够用,那三缸发动机究竟如何?
论起配置,雪佛兰沃兰多标配4个安全气囊、胎压显示、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发动机启停、上坡辅助、多功能方向盘、主驾驶座椅6向调节、全LED光源、日间行车灯、全车一键升降、自动空调、PM25过滤,这样的配置表现,在合资品牌里来说,算是不错的类型。
不足之处也有,例如中低配车型的倒车影像需要选装,想要个原厂的倒车影像得去到1449万元的自动纵享版才有,还没有全景天窗这个配置下放得宽泛。由此你也能看出一点门道,沃兰多把配置成本都尽量集中到年轻人喜欢的那些配置上去。
最饱受争议的还是三缸发动机,别管它省不省油、别管它动力好不好,见面先喷三缸是基本礼仪。
真的该喷吗?至少我不这样认为。沃兰多这台车我也试驾过,动力完全不是你该担心的问题,至少在市区里,它的动力我还想说“挺充沛”,163匹的马力比起绝大部分的15T发动机都要高。
至于抖动的话,只有在怠速情况下会感受到明显抖动,只要开动起来,你就感受不到。
是年轻奶爸就选沃兰多!
这个价位的七座奶爸车,我心中只有两台认为是合适的,一个是雪佛兰沃兰多,还有一个是吉利嘉际。
论起颜值,沃兰多胜;
论起做工精致,吉利嘉际胜;
论起驾驶乐趣,沃兰多胜;
论起行驶舒适性,吉利嘉际胜。
以上四个概括了两台车比较明显的差异化,剩下的就看你自己想要一台什么样的七座车了,也不用担心三缸发动机的问题,因为两台车都是三缸的(吉利嘉际虽然有18T L4,但并不是主销款)。
当然,这个价位的七座MPV你还是不少选择,广汽传祺GM6、别克GL6等等,但是论起年轻气息的话,它们就都配不上年轻奶爸了。
主观评分:85分(满分10分)
对沃兰多有所质疑的,全部都集中在三缸发动机,但是我已经说了,动力真的不用你担心,抖动也只有怠速下才能感受得到,如果你就是吹毛瑕疵不肯接受,那你再看看下面这张图,告诉我它难道还不香吗?
来源:汽车之家网友提供的实际购车价格
没错,这又是沃兰多一个很香的地方,也是所有雪佛兰车型都爱在用的法子:高超的实际优惠价。这个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雪佛兰的历史其实就像科迈罗的历史,一开始爆发,中间一段时间沉寂,后来迎回复兴。如今雪佛兰在国内的合资车企为上汽,主要车型有探界者、科鲁兹、迈悦宝、科帕奇等车型。
科沃兹,定位紧凑型轿车,有10T和15L两种排量选择,匹配5挡手动、6挡手自一体或者6挡双离合变速箱,售价799万-1149万。2017年全年销量171833辆。
2017年雪佛兰SUV销量并不是很好,其中跟产品线有一定关系,雪佛兰缺乏全面的SUV产品线。在2017年中,雪佛兰销量前六中只有探界者上榜,有15T和20T两种排量,匹配6挡手自一体或者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售价1749万-2509万。
买车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确认购买能力:
确定购买能力,买车后不影响家庭整体的生活质量,一般根据的家庭的近三年的平均的收入情况,一般情况拿出三年家庭的20%,但是不超过家庭固定资产值的10%。
2、关注点:
对于家庭用车最重要的是安全,其次是经济适用,因为汽车的安全承载着一家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重中之重。
3、现场确认:
根据以上两步基本确定要买的几款车型,亲自去4s店现场确认,包括试驾、询价、贷款情况、维修保养等相关情况。
六
1980年通用汽车公司出现了60年以来的首次财务年度亏损,亏损了763亿美元,引起美国业内外的震惊。
通用汽车亏损的主要原因:
1、通货膨胀。1965 年美国直接参加越南战争,约翰逊政府开始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赤字扩大,带来了通货膨胀。同时,约翰逊取消了肯尼迪时代的工资和价格管制,汽车原材料和工人工资飞涨,而汽车价格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增长幅度远低于成本,于是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由于通胀的关系,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价格低廉使用成本偏低的紧凑型轿车越来越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
从1970年到1980年,美国的CPI增长1123%,PPI增长1334%,汽车零部件的PPI增长了1118%,通用汽车员工工资增加了1652%,造成通用汽车每销售一辆汽车的成本增加了1497%。而与此同时,美国汽车的价格指数只增加了628%,这是由于政府在汽车价格上的管制以及美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
2、石油危机冲击。二战之后的25年,正是美国汽车工业的黄金年代,原油价格低至3美元/桶,汽车制造商根本不需要考虑燃油量的问题,消费者也不担心燃油费支出。六十年代在美国极其盛行并受到人们追捧的美国肌肉车型,美国人称其为“MuscleCar”。这种车的特点是“具有硬朗的线条、强大的动力、极高的油耗,普通的躯壳下却通常蕴藏着一台狂躁的大排量发动机”,V8是标志性配备。它们的代表是雪佛兰科迈罗(Camaro)、道奇挑战者(Dodge Challenger )以及福特野马(Mustang) 。整个60年代,美国的汽车尺寸依然在以疯狂的速度继续长大,1971年上市的雪佛兰impala车长达到5662mm,轴距3086mm,宽2019mm。这款车的市区油耗也达到了惊人的35L/100km,高速油耗也有18L/100km。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油输出国组织开启石油禁运之后,美国全年的汽车销量由之前的1475万辆暴跌至1154万辆。这场战争引起的石油危机持续了三年多,而美国车市却整整低迷了十年。从1970年到1980年,原油价格增长了19倍。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汽车的需求结构。人们的选择热点开始由大型车转向了节省燃油的小型车,而缺少小型车生产技术的美国汽车厂家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竞争优势。
3、进口汽车冲击。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低排量、低价位、省油、高性价比的日系车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1977年,日本汽车的出口量首次超过了本土市场销量。1980年日本出口美国汽车达到192万辆,占了美国进口汽车的八成,日本汽车占美国汽车市场的份额高达20%(1980年进口汽车占美国汽车市场的27%)。
美国国内要求限制日本汽车进口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日美双方达成协议:1981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数量为168万辆,1982年限制为193万辆。美国三大巨头至此才扭转了亏损的局面,获得喘息机会。以通用为例,1983年赢利37亿美元,1984年赢利47亿美元。
4、投资增加。为了实现产能向紧凑型和微型轿车的转变,1977-1980年,通用全球投资214亿美元用于工厂和设备的改造来满足小型车的生产以及燃油经济性的改变。光是1977年就花费36亿美元用于改造厂房和设备,1978年达到了46亿美元,1979年54亿美元,1980年则是78亿美元。车型的变化造成了存货的增加,同时大量的资本支出增加了折旧,公司的利润大幅萎缩。
5、通用汽车发展战略失误。
20年代,艾尔弗雷德·斯隆提出了“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散经营”的组织机构模式,后来被称为事业部制。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经理领导。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由各事业部负责。斯隆认为:这种管理体制贯彻了“政策决定与行政管理分开”这一基本原则,因而能使集权和分权得到较好的平衡。通用汽车公司经过斯隆的改革和整顿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
艾尔弗雷德·斯隆
斯隆认为,应该对通用汽车的各类车型及其价位进行分析,明确各类车的细分市场边界,避免内部竞争。公司应该在各个价格区间推出车型,构成产品线,最低价格可以低至市场最低价格,但是最高价格的车型必须要满足能够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公司不能以较小的产量进入高价位市场;其次,不同档次的产品之间应该保证足够大的价格差,从而使产品线中的车型能够保持较高的数量,维持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价格差又不应太大,否则会在产品线中留下价格空白,被竞争对手钻空子。生产这些不同牌号汽车的单位各自都有管理人员和生产线,各个单位的经理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这就是说别克和奥兹莫比尔共用一些部件,但同时在规格和价格上又有相似的产品。这样,一些购买别克车的顾客可能会对奥兹莫比尔产生兴趣,反之也一样。斯隆这样作的目的是既保留竞争的好处,又享用大规模的生产节约的成果。
当时通用汽车设定六个价格区间,在每一个区间上都只生产一种车。这六个价格区间分别是:450-600美元、600-900美元、900-1200美元、1200-1700美元、1700-2500美元和2500-3500美元。这就意味着通用需要将原来的10个车型压缩成6个,并且各个产品线之间应当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系列从雪佛兰开始,随后是奥兹莫比、奥克兰、别克,最后是卡迪拉克(后来又有些调整;庞蒂亚克于1925年填补了雪佛兰和奥兹莫比之间的空档,奥克兰后来停产)。斯隆设想的情景是:一对刚刚步入生活的年轻夫妇,先买一辆雪佛兰,几年后折价卖旧换回一辆庞蒂亚克车,随着收入的增加,不断换成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更高档次的汽车。在这条道路的终点是气派非凡的凯迪拉克:它是胜利的象征,是成功的勋章,凯迪拉克也是人生的顶点,站在这个顶点上,会让所有人来瞻仰,来崇拜。
经济学家德鲁克说,斯隆本人几乎把大半的时间用于人事问题。在斯隆的记事本上,有某一年份143个人事决策的备忘录,没有其他任何事情在他的时间表里占到这么大的份量。斯隆虽然在高管会议上积极参与策略讨论,却总把主导权交给专家们,但是一谈到人事的问题,主导的一定是他本人。通用汽车的高管会议多半时间也是花在人事问题的讨论上,而不是公司政策的研究。
经济学家德鲁克
斯隆认为世上没有最好的用人裁判或伯乐,“世上只有能作好人事决策的人,和不能作好人事决策的人;前者是长时间换来的,后者则是事发后再来慢慢后悔。我们在这方面犯的错误确实较少,不是因为我们会判断人的好坏,而是因为我们慎重其事。”但是通用的最高领导似乎并不理想。
通用汽车在杜兰特时期盲目扩张,决策的随意性很大,公司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斯隆执政后完善了公司的财务控制体系,制定了严格的拨款程序以及谨慎的投资政策。此外,还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财务会计标准,用来评价各个分支的盈利率和运营状况,斯隆管理四法则第二条就是“搞好财务监督和经营自主直接得平衡”。
2009年,中国会计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通用汽车:“铁算盘”输给了市场》。文章说:在通用汽车的历史上,两位备受争议的CEO均出身会计,分别是第四任CEO弗雷德里克·唐纳和第八任CEO罗杰·史密斯。
唐纳从1958年开始担任CEO。唐纳的会计出身,在他担任CEO期间,财务人员掌管了通用的实权,财务控制成了核心话题,而产品本身和工程人员则处在从属的地位。唐纳信奉“造汽车很重要,但赚钱更重要”,以此发动了通用的管理大变革。“既然都是车,为什么不互相交换零件呢?”,这当然为通用省了一些钱,但却让通用不同级别的汽车慢慢失去了原有的独特性。各事业部经理开始追求短期利润,每一个部门都违反原来的产品政策。他们试图为所有顾客提供所有产品:中低档车雪佛兰和庞蒂亚克也推出高档车,高档车别克和凯迪拉克也生产中低档车。通用的车不仅外形相似,价格也差不多了。管理大师斯隆苦心打造的品牌方阵被完全颠覆,通用又回到了1921年之前那个“混乱产品线”时代,每个品牌的独特性和价位区分不再保持和强调,各品牌之间“兄弟相煎”的局面再度重现。
托马斯·墨菲在1974-1980年间担任董事长。墨菲在任期间,通用汽车1978年的全球轿车和卡车销量创下了955万辆的历史记录。墨菲的名言是:“通用汽车不是在经营制造汽车的业务,而是经营制造钱的业务。”
托马斯·墨菲(Thomas Murphy)
特劳特咨询公司总裁杰克·特劳特认为,“产品同一化”使通用汽车收获一些盈利,但却损害了艾尔弗雷德·斯隆费尽心思经营的品牌差异性。此后,通用汽车已从多品牌战略转向类似品牌战略。专注于数字和成本控制的财务人员逐渐掌控了公司的实权,经常与追求汽车性能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发生冲突,公司内部开始出现内耗,一些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恰巧这个时候,美国开始关注汽车的安全性,并组织“反对汽车工业缺乏车辆安全保障运动”,矛头指向通用汽车。因为实施单一财务控制导向,没有考虑学习与提升客户和流程等多方面。通用汽车公司管理模式慢性病症状开始浮出水面,比如汽车质量投诉、有毒工作环境、品牌识别混乱、笨重的动力总成、与零部件供应商的紧张关系及汽车价格等问题。
玛丽安凯勒的《如梦初醒:通用汽车的崛起、衰败和复兴奋斗史》引用了通用汽车一位退休经理人的话:”20世纪60年代之前,公司的运营更有条理,汽车分部的总经理都是全才型经理人,负责(但非全权负责)所售汽车的设计、造型、管理、制造和营销。”自1958年唐纳受命成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以来,“财务人”就开始侵占指挥线。从那时起,通用汽车的统治权日益落到统计取向的管理者手中。在公司高层,“财务人”与“汽车人”轮流坐主位。“财务人”是首批登上美国公司舞台的“专家”或“职业”管理者,“汽车人”是通用汽车的另外一类非通才型“职业”管理者。
凯勒举了一对例子:关于“品质指数”。这个指标是通用汽车1960年左右引进的,主要用来比较不同工厂的业绩。最初的计分系统很简单:100分指每100辆车中有0辆有缺陷,95分指每100辆车中有5辆有缺陷。依此类推:“合格线”设为60分。通用汽车很快发现,有些工厂很难达到60分。因此,1968年,通用汽车重新定义计分系统,把最高分(指零次品)设为“145”分,这样合格线就变成了“100”分。100分比60分好看,而且大部分工厂都能达到,这都是面子作祟。修订版的计分系统一直使用了20年,期间发生过多次调整,例如多少漆点和尘斑算作缺陷等。凯勒下结论说:“那些年,焦点从未改变。目标一直是改进分数,而不是改进汽车。只是为了数字好看而任意设置标准,这样的标准没有任何价值。”
曾经任通用汽车执行副总裁的约翰·德洛雷德在回忆录里面写道:1959年,雪佛兰推出科维尔,但是使用中暴露出稳定性差的问题。工程师提出改进方案,主要是加装稳定杆,改一辆车成本只有15美元。但是财务人员认为10万辆车就是150万美元,成本太高了,拒绝提供改造资金。邦奇·克努森当上雪佛兰部总经理,再次提出改进科维尔问题,财务部门还是不松口。邦奇不得不以辞职相威胁,财务部门才同意拨款。但是为时已晚,科维尔的安全问题受到维权律师拉尔夫的猛烈抨击,通用汽车派人盯梢拉尔夫,结果被拉尔夫揭发,闹成了大丑闻,连国会都开始调查,通用汽车董事长詹姆斯·洛奇不得不出面公开道歉。
德洛雷德说:要见通用公司老总并不容易,有的记者报道说:罗杰的身材瘦小,然而,他所拥有的权力却令人敬畏。罗杰的办公室在通用总部的第14层楼,公司最高领导层都在第14层。若要去见罗杰,你必须通过两道防弹玻璃门,第一道有武装警卫把守,第二道由一位名叫希尔达的可爱英国**保护着。假如有个陌生面孔试图通过她时,她就会变得像卫兵一样凶。
而财务部在13层,恰好在董事长办公室的下面。而财务部门有一条内部通道,可以直接通往董事长办公室。
德洛雷德说:财务部门的权力越来越大。70年代规定,公司高管的助理必须是财务人员,这些人对财务部门负责。原来高管助理的绰号是“扛矛枪”(中文译本原文如此,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概是保镖的意思吧);“勤务兵”,现在是“拎包的”(手里提着公文包)。
在官途上,高管助理潜力很大,比如两任通用汽车总裁墨菲、罗杰斯都曾经拎过包。
《财富》的一篇文章中说:“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是一群以政治家的面孔出现的首席执行官,他们的公共政策宣言比他们作为企业建设者的业绩更为显著。《时代》周刊说,通用电气的琼斯、杜邦的夏皮罗、大通银行的戴维洛克菲勒和通用汽车的墨菲,“在首都几乎变得像海军乐团一样出名”。他们在企业圆桌会议上游说政府官员,他们和各国首脑们一起用餐,他们为美国企业界摆出令人尊敬的高贵面孔,然后他们一起退休回家。
“1981 年初,这四个人几乎同时辞职,这标志着二战时期的首席执行官迅速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时代宣告结束,而他们所谙熟的世界——绅士资本主义的世界,也将土崩瓦解。”
6、政策危机。美国政府在1975年制定了燃油经济性法规,要求各家汽车制造商在规定年限内提高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并设立了标准。燃油经济性政策迫使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燃油经济性汽车的研发。通用汽车在1973年就开展大量的研发项目,研究燃油经济性,其中包括针对材料轻量化、空气动力学、减小机械阻力的研究。
1965年修订的《空气清洁法》首次加入《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案》,改修正案设定了第一个联邦车辆排放标准。即从1968年款车型开始,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以及曲轴箱碳氢化合物,相比1963年分别下降72%、56%和100%。来自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双重压力,造成美国汽车企业的新一轮的危机。
虽然通用汽车通过其不断的创新来应对排放标准的提升,但是大量研发经费的投入使得公司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萎缩。这些研发投入所创造的收益非常有限,但是达不到排放标准所面临的处罚又非常巨大。
七
1981年,罗杰·史密斯(Roger Smith)出任通用汽车的董事长兼CEO。面对70年代以来不断衰落的通用汽车,以及1980年出现的巨额亏损,史密斯决定对通用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贯穿了整个80年代,并一直持续到90年代史密斯离任以后。但是这些改革措施效果并不显著,通用也没有因此走出困境。
史密斯是通用历史上争议最大的CEO,《华尔街日报》称其为“80年代的管理庸才”。艾伯特·李在《叫我罗杰》里曾经这样批评史密斯:“罗杰忽视了美国人热爱汽车的心理,把汽车设计丢得一干二净,而这恰恰是通用的销售力所在。”
罗杰·史密斯(Roger Smith)
在商业报刊和工业观察家眼中,对罗杰这个人的看法很不一致。他曾被称为“幻想家”、“时代的革新家”,并被赞誉为热衷于为美国节省劳动力的人。有一家报纸第一年把罗杰列入美国最差10位管理人员,第二年又把他列入美国最佳10位管理人员,第三年又把他列入最差10位管理人员。记者们甚至称罗杰为:“犯大错误的人”和悲剧人物。
但也有人对罗杰的评价相当好。专栏女作家安·兰德斯说:“罗杰是个彬彬有礼、不摆架子、带点孩子气的人。他总是使人们无拘无束,从不倚势凌人。”她又说:“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罗杰不这样,他直率明朗。我想买一辆特殊型号、特殊颜色的凯迪拉克轿车,可跑遍了芝加哥也没买到。我请罗杰帮忙,他放下手里的工作,记下细节,给全国各地打电话,就在当天给我找到了我想买的车。”
另一位与罗杰有30多年交情的朋友说:“我从没听说过罗杰提高嗓门对任何人说过一句无情的话。”
罗杰的另一位朋友说:“他是我见过的最忠诚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你们应当看看他跟4个孩子是怎样和谐相处的。我知道这似乎平淡无奇,但我必须对你说,这真是令人感动的家庭情景。”
史密斯在任期间,关闭了一些工厂,也做了一些变革,比如“土星计划”,意图推出一款能与日本车竞争的“土星”汽车。但土星项目主要着眼于长远,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它未能解决通用汽车近期的经营困难,后来就不了了之。
通用汽车1968年将旗下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等5个汽车品牌的工厂,整合成一家独立运营机构GMAD(General Motors Assembly Division)。当时,直接向总裁汇报的GMAD成为矛盾之源。当一辆雪佛兰品牌的新车发生质量问题,雪佛兰分部指责GMAD生产质量太差,而GMAD则反过来指责平台设计部门的设计方案太不合理。
1984年,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建议,史密斯拆分了GMAD,将分散的各汽车业务部门重组为两大集团:雪佛兰、庞帝亚克和加拿大工厂组成小型车集团。而别克、奥兹莫比和凯迪拉克则整合在一起,二者分别拥有对产品质量、性能和盈利负责的独立权利。
史密斯所做的变革本预示着通用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精简机构。但改组引发了大规模混乱,由于数十年来的机构关系被打乱,20万名工人被重新分配了工作:人们不知道自己去哪儿,向谁汇报。除了暂时的混乱,更可怕的後果在于,史密斯将不同品牌整合为两大集团,生产制造却不能按照品牌清晰完整地划分开来。
罗杰还搞过自动化工厂。《财富》杂志1983年8月22日刊的文章报道了通用汽车一个新组装厂:“位于密歇根奥赖恩镇的新装配厂造价6亿美元,通用汽车组装公司在这里装配1984年款的C型前轮驱动大型轿车。在装配厂里,随处可见机械臂、计算机终端和自动焊接设备,还有两条价值150万美元的大型Pbogate系统,对组装的车体外壳进行排列和焊接。通过地下的电线操控的无人驾驶叉车,可直接从卸货口运送汽车部件。”
罗杰看不起日本汽车,他曾嘲笑说:“日本人在汽车方面发明了什么我能想起来的只是那个小小的盛硬币的小盒。”但是他不能不面对现实。
罗杰做过一个调查:通用汽车公司制造的S型汽车每辆成本为5731美元,而日本五十铃制造的同级别汽车成本只有2857美元。差距如此巨大,根本无法弥补。
罗杰毅然停止了S型项目。
为了解决眼下无米之炊的困难,罗杰采取“曲线救国”方式,决定每年向铃木公司购买8万辆超小型汽车,换牌以后通过雪佛兰渠道销售。为此,通用汽车收购了铃木5%的股份。1982年,通用汽车又购买五十铃34%的股份,五十铃每年向通用提供20万辆小型汽车。以后,通用又和大宇签订了类似的协议。
尽管有了这些合同和协议,仍然满足不了通用汽车销售的需要(罗杰认为每年至少需要100万辆小型和超小型汽车)。由于有日本对美出口汽车限额,通用汽车也难以从日本人手中购买更多的汽车。
罗杰想到和丰田联营的办法。
丰田章一郎对通用传来的信息迅速作出了反应,特别派遣他的弟弟、丰田销售部门负责人丰田达郎上门拜会,并邀请通用派考察团到丰田市参观访问。
罗杰让掌管国际业务的杰克·史密斯和比尔·莱森领队前往日本。杰克是彼士顿大学管理学硕士,毕业后就在通用效力(但他与罗杰不是“一家人”)。
名古屋人向来节俭惯了,招待客人的午餐只是一个便当。人高马大的美国佬饭量自然大大,一个便当哪里吃得饱?比尔认为受了怠慢,提了包就想回美国,杰克一把拉住了他。
杰克觉得应该先把话讲清楚,他打电话给中间人,叙述了通用考察团的遭遇。
消息立即反馈到丰田章一郎和丰田英二的办公室,他们大吃一惊,连声说:“这完全是误会!”
两人紧急商议后,决走由丰田英二发出正式请帖,在古堡大饭店宴请通用考察团全体人员。丰田英二为手下办事人员的怠慢道歉,宴会上宾主把酒言欢,一天的云彩都散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满意]
雪佛兰探险家的力量是相当美丽的。他们以前开的是15自吸车,现在开的是20t SUV。力量大不相同。之前超车油门基本踩到底,转速表干到四千多。速度到了120码后,也没多大提升。越往上越无聊。现在超车油门踩了一半,转速表基本在2500左右,速度轻松超过120码。除了动力,这款车的舒适性非常好。美国合资车普遍以空间大、动力强、舒适性好征服客户。我认为确实如此。前后排的座椅都是真皮的,坐起来特别舒服。此外,底盘坚固程度高,稳定性好,通过性好,无论路况如何,都能提供最舒适的乘坐体验。
[最不满意]
接车没多久,也没过半年。我对这辆车了解不够。除了每天正常上班,我还高速跑了两次。十一岁的时候,我和家人去海边玩了一圈。只有大约1000公里远。要说缺点或者不足应该是油耗性能,市区油耗挺高的,基本在9-10油之间,堵车的情况会超过10油。新车内部气味挺大的,刚开回来就发现了。每天早上我都会提前半小时下楼,开门闻闻,然后送老婆上班,送孩子上学。
[外观]
雪佛兰探险者的面值还可以,有几种颜色可供选择。个性化的进气格栅设计,以前的金色领结现在改成了黑色领结,更有绅士风度。不是西装暴民也是背杀,可以细细品味感受。
[舒适]
舒适性能是我最满意的。不仅仅是真皮座椅的特别舒适,还有空调和音响。前排和后排都有空调出风口,支持温度区域控制,从温度上来说最合适,从声学上来说最美观。虽然不是声学的品牌,但是就是听什么音乐的感觉。
[油耗]
油耗方面,都是20t排量。我不指望这车有多省油,只要油耗正常就行。单位每个月也有一些油卡补贴。一个月跑1800公里,平均每100公里油耗9油左右,基本是这样的。这辆车值得入手吗,雪佛兰探险家?它的优缺点是什么?店主说的是实话
[内部]
车内有很多异味的车,别说几十万二十万的车,就算是几十万的车都不存在,所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车内布局合理,没有多余的,规划得很好。
[操纵]
操控也很好,不仅技术配置强,操控感也很好。真皮多功能方向盘手感很好,控制方向准确,没有虚位,刹车油门都很准,停车时离前车距离刚刚好,加速时油门控制很细腻。还有各种电子稳定系统和安捷星的远程启动功能,控制起来非常方便。
[空间]
这辆车的空间特别大,前排和后排都有很多地方。十一出去玩是我们一家三口加上我爸我妈。一个五口之家坐在车里是相当宽松的。我和爸爸坐在前排,妈妈、媳妇和孩子坐在后排。这样的安排最合理,空间最充裕。我一路跑了1000多公里,在车上花了10多个小时。整体舒适度不错。
[动力]
这辆车的动力性能相当漂亮。我买车之前开了很多SUV。哈佛H6的大部分单位,15t涡轮增压发动机,7速双离合变速箱,我起步的时候真的是肉多,油门给了我一个大的。速度就是上不去,发动机还需要时间思考。我的探险家完全不同。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9at自动手动变速器有很大优势。变速箱合乎逻辑,发动机有足够的动力。
[性价比]
性价比非常满意。看看几个品牌的紧凑型、中型SUV,对比一下就明白了。
为什么选择这辆车
选择雪佛兰探险者的原因很简单:第一,雪佛兰4S店有新车更换补贴,更换挺合适的。另外新车优惠幅度大,双优惠攻势让我措手不及。如果拒绝,就很难找到。如此合适;其次,4s店员工的服务态度特别好。他们总共去过那里三次。每次都很热情,很认真的解释,也在讨价还价中做出最大的让步。价格说不上来,他们就给点以后能用的。是一个非常满意的购车流程;第三,上汽集团旗下的雪佛兰品牌在中国已有多年历史,从经典跑车大黄蜂科迈罗到现在的雪佛兰探险者,经历了多年,口碑一直很好,销量也不错。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