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30亿造车梦,全凉了

员工 0 85

董明珠30亿造车梦,全凉了,第1张

董明珠30亿造车梦,全凉了
导读: 伯虎点睛: 雷军百亿造车“生生不息”,董明珠全押银隆“奄奄一息”。 上个月末,雷军在主题为“生生不息”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也要加入造车大军。紧接着滴滴、华为也各自宣布了自己的造车计划。

伯虎点睛: 雷军百亿造车“生生不息”,董明珠全押银隆“奄奄一息”。

上个月末,雷军在主题为“生生不息”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也要加入造车大军。紧接着滴滴、华为也各自宣布了自己的造车计划。

新能源造车就像是一个永远都不缺演员的大舞台。只有表演出色才能长久地赢得舞台的灯光和观众的掌声。在舞台的光亮之外,造车失利的企业只能待在阴影当中,甚至唏嘘离场。

董明珠,这个曾和雷军有着10亿赌约的“铁娘子”,也沦为了这偌大舞台的阴影当中苦苦挣扎的一份子。

她集资30亿元控股22388%的银隆,已经经历了9次股权拍卖。在拍卖网展出的上千万股中,最终也只能售出7万股,即使股权均价从最初32元每股跌到27元每股,打八折也没有人买。

押上董明珠一生资产的银隆新能源目前正处在无人接盘的尴尬境地。

01

弃帅保车

众所周知董明珠是一个“铁娘子”,一次催债她硬是一个人死守40多天,最后熬到欠账人破功,才让她把货拉了回去。

董明珠一战成名,从此在格力站稳了脚跟。并且凭借着这股钢铁一般的执着和狠劲,她一路开挂,创造了格力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

“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遇到困难时,最难 的那条路,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然而,董明珠这种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狠劲,也被不少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强势,甚至在重大决策上也得不到理解。

从上任到被免职,董明珠在格力集团董事长这个位置上仅仅坐了4年。

2016年的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提出了格力要收购珠海银隆进攻新能源 汽车 板块。但这项提案立即遭到了格力其他中小股东们的集体反对,即使董明珠在会上威胁5年不发分红,也依旧没有改变股东们的意愿。

虽然格力最终无缘银隆,但董明珠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个人出资10亿元all in银隆,并且还拉上王健林、刘强东,三人集资30亿人民币买下了银隆22388%的股份。

不过这个决定的代价,便是珠海国资委决定免去董明珠的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仅保留其作为格力电器公司的董事长。

在外人看来,董明珠这番操作无疑是在弃帅保车,一个相当于车企界18线小明星的银隆真的能担待得起这三位巨头跨界造车的厚望?

事实上,银隆的确没少让董明珠操心。

2017年末,银隆的高层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格力系人员逐步进入。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危机一直在滋生蔓延。2018 年初,银隆新能源被曝出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过10亿元;2018年5月,银隆新能源的上市辅导终止,同时其河北武安工厂大面积减产;6月初,银隆新能源宣布裁员44%,人数达8000人;7月,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与业主方发生纠纷,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

银隆在得到这笔巨额的投资后,非但没有山鸡变凤凰,反而陷入了大股东互相内斗的局面。

之后,市场甚至一度传出董明珠退股银隆的消息,但都一一遭到了银隆的否认。所幸,在2019年中旬,银隆新能源终于推出了一款叫做“银隆艾菲”的新能源MPV,暂时堵住了外界对董明珠造车决心的质疑。

可惜的是,这款新能源MPV的面世虽然证明了董明珠能造车,但却不能证明她会造车。

据银隆方面介绍,这辆“银隆艾菲”的纯电续航为450km,支持2小时快充,慢充需要8小时。乍一听,这车似乎性能还不错。但是只要稍作对比即可发现,“银隆艾菲”居然和十年前的丰田埃尔法有90%的相似度。这就意味着, 董明珠立下豪言壮志要造的车其实是一辆套壳车

不仅如此,该车除了梅花型车标雷人之外,在电池方面采用的是钛酸锂电池技术,虽然该技术具备充电快,寿命超长,安全性高的优点,但续航能力却比不过市场主流的磷酸锂电池。在相同重量的一块电池上,磷酸锂电池可以跑400公里,而银隆的钛酸锂电池可能不到200公里。因此银隆新能源其实更适合短途固定线路,而非乘用车市场。

然而董明珠直接将该车对标奥迪,打出了43万一辆的惊人价格。

2019年尚且还能卖出去2708辆,到了2020年,前八个月加起来的销量都不足600辆。

董明珠丢掉集团董事长的职位,狂砸30亿人民币造出的“银隆艾菲”,就这样成为了新能源 汽车 界的一个笑话。如今的银隆,也因为电池技术落后,订单骤减,面临工厂大面积停工的状态。

02

格力想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这不是董明珠第一次为了拓展格力业务闹了笑话。

早在2014年,董明珠就宣布要造手机。经过一年多的招兵买马,在次年3月,格力手机正式面世。然而“空调老手”格力却在手机市场上表现得像一个只是来凑热闹的门外汉。

初代格力手机的配置一般,搭载高通骁龙4核处理器,售价1599元,其开机画面居然是董明珠,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吐槽,销量也是直接遇冷。

就在手机业务沉寂了几年后,格力又在去年推出了大松5G手机,让不少人惊呼:原来董明珠还没有放弃做手机!董明珠则表示格力一直坚守自主创造、自主研发、自己设计,只是需要时间,所以她从来没认为格力手机是失败的。

有人认为,格力“铁娘子”如此这般不务正业,无非是她好胜,想赢下2013年与雷军的那场10亿赌约。 但是伯虎 财经 却认为,董明珠实际上是想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当中掌握主动权。

眼看雷军在多元化布局,除了跨界造手机和造车外,董明珠也在积极布局格力的小家电市场。造手机是因为手机跟消费者接触最频繁,便于携带,能联网操控其他家电产品。而在家电产品赛道上,格力领跑大家电,小家电却一直忽略。因此,要想做成一套完整的格力生态系统,就必须保证每一环的产品都由格力掌控。

董明珠明白,如果格力只做空调的话,在市场的地位就会慢慢被边缘化,被迫接受其他占有核心位置的厂商的“安排”。

特别是在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以格力为首的家电行业已经迎来了天花板。即使是双11购物节,空调的整体业绩下滑高达40%。面对以空调为主营业务的格力,董明珠不得不急。

虽然小米在赌约期内的业绩还是比格力少了232亿人民币,但是就在赌约结束后的一年时间内,小米就完成了反超,总营业额突破2000亿人民币。根据小米的增长趋势,格力只会被越拉越远。

董明珠早就意识到, 如果再不让格力业务有所突破,未来将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无疑,在梭哈珠海银隆这件事上,董明珠的本意也是如此。

她以为,只要能在新能源造车上掺上一脚,格力就能以此找到突破口。只可惜,董明珠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其实并没有她表现出来得这么高,每一次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什么火就做什么。早到跟着雷军做手机,晚到如今跟着华为造芯片。 总的来说,销售出身的董明珠,其实骨子里仍然是一个保守的传统制造业商人,甚至有人评价她是将才而非帅才。

03

造车不容易

从2015年开始,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就进入了爆发期,而进入2017年后简直就是“井喷式”的增长。当前中国 汽车 行业年销量已经突破2800万辆,并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中国已成为市场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国家。这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放在了新能源 汽车 上。

但是跨界造车谈何容易?第一个成为炮灰的贾跃亭还在“下周回国”的路途上, 蒙上双眼豪赌式狂奔正是这些企业在新能源 汽车 赛道上最真实的写照

曾几何时,董明珠也多次炮轰贾跃亭造车,“贾跃亭一开始是不是想骗钱我不知道,但是结果就是这样”、“我相信帮贾跃亭的人太多太多,结果让太多人失望”。但当董明珠自己造车后,她也走上了一条同贾跃亭相似的老路,激进扩张的同时多线作战不够专注,选择造车的方向没错,但是发力点却用错了。

其实在格力之前,亦有不少家电企业看中 汽车 行业的高利润,纷纷涉足但最终黯然退出。新能源 汽车 产业虽然是当红炸子鸡, 但目前产业链尚未完善,如果用全包全揽这样的传统制造业的方式造车,势必会超出企业自身的能力,从而拖累原有的产业

虽然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基本铺就了一张宏伟蓝图,但是其操作系统、芯片、电池寿命以及续航时间却还是横在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为何同样是宣布造车,雷军赢得的呼声却比董明珠要好呢? 实际上,雷军和董明珠当年对赌的并不是表面的10亿,而是互联网制造思维和传统制造业思维的对决。 而在这场对决当中,人们看到的更多是互联网制造思维的可能性。

小米的互联网模式,最重要的是轻资产,采用代工模式。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新能源 汽车 除了“车”本身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当成一个高 科技 电子产品。而要研发一套自主的智能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显然并非易事。

伯虎 财经 认为,相比于亲自上跑道,家电企业可以当参赛选手的后勤部队,放弃整车生产,与成熟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合作形成供应链的一环,如松下之于特斯拉。 董明珠可以集中精力让银隆研发生产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或许还能和雷军的小米 汽车 合作一把。

参考消息:

1 PCB资讯:董明珠做手机成功了吗?

2 雷 科技 :董明珠做手机真成了?格力手机 2 卖了几十万台,还将推骁龙 835 款

3 企业文化评论:格力业绩下滑,营收暴跌442亿,董**还能任性多久?

炣燃 科技 6月15日讯(江丞华) 6月15日消息,据董明珠自媒体消息,董明珠答应送给员工的3000多套房即将交付使用,周边配套的商业区、幼儿园也在紧锣密鼓加快建设中。

此前,董明珠曾在木兰年会直播间透露,计划分给员工的房源共有3700套,房型为两房一厅。

关于分房顺序,董明珠则表示,首先会保证技术部门的80后、90后员工,并且保证所有技术人员每人都能分到一套房。

据公开报道,2018年5月15日,董明珠在公司晚会上正式宣布,要给格力人一人一套房;同年8月,格力电器投资20亿元建设的人才公寓举行了奠基仪式,该公寓被命名为“格力明珠广场”。

公开资料显示,格力明珠广场总占地面积约120亩(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784万平方米,共13栋建筑,其中11栋住宅楼、1栋配套商业(及邻里中心)、以及1栋幼儿园。

河南水灾的善后工作仍在持续当中,全国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捐款总额达到20亿元,其中有10家企业捐款超过1亿元。

我们知道,鸿星尔克因为捐5000万而感动了很多人,但与此同时,网友们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那就是为什么华为和格力集团没有多大动静呢?

实际上,华为这一次悄悄捐3000万,但是却没有对外宣传,因为他们做好事从来不留名,而且华为在河南水灾发生后,第一时间派员工到现场进行抢修设备和线路,保证灾区跟外界保持联络。

实际上,华为这次捐款和抢修的事情还是网友们替他们宣传的,可见华为有多么的低调。然而,向来被人们视为爱国企业的格力为什么这一次没有一点动静呢?而董明珠作为一名优秀的爱国企业家,这一次跟任正非一样都是选择默默奉献,并没有刻意对外宣传。

我们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董明珠十分低调,去年武汉疫情的时候,董明珠就默默捐出1个亿,但是很多人当时还不知道这件事,而这一次河南水灾,董明珠依旧没有刻意宣传,而是悄悄做出了一些贡献。

我们知道,董明珠其实只是个经理人,她也不是超级富豪,总资产也只有20亿,去年能够捐出1亿已经很好了,她捐出的1个亿和那些千亿富豪捐出的1个亿,可是不一样的。

董明珠宁可在发展企业上面高调一点,也不会在做慈善上高调。她不像有的企业家那样,捐款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自己和公司,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好事。

董明珠是一位格局很大的女老板,她曾经表示给公司每位员工送一套房子,当时不少人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但是董明珠早已经在逐渐落实这件事,员工一期住房已经竣工。最初,董明珠是想让员工们先住,等到退休后就可以拿到这套房,但是很多人都觉得很少有员工一直留在一家公司,因此董明珠决定让优秀工程师们先住。

董明珠工作高调,但是生活却十分低调,他的儿子也遗传了母亲的基因,在生活中也非常低调和节俭。她的儿子没有因为母亲是格力董事长而被安排到格力当高管,而是当了一名律师。

董明珠的儿子目前开的是一辆十几万的车,但是他的儿子却并不在乎自己开不开豪车,这也看得出董明珠在教育子女这一方面做得确实很到位。

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她做一名职业女性的励志故事,她的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格力董明珠,大家都会十分的羡慕她的身价,因为她的身价约有30亿,但是你可能知道这30亿的背后是她辛辛苦苦奋斗了29年才换来的,从荒芜里走出的盛世繁华。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奋斗故事十分的励志呢?36岁,36岁这个年龄大多数女性都是在家里带孩子了,或者是已经作为一名成功的女性了,但是36岁的她依然毅然决然地从基层业务员坐起。而使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从基层直接干到了格力集团的CEO。在做基层业务员的时候的优秀表现赢得了当时的总经理对她都刮目相看。可见她的潜力巨大!

董明珠30岁丧夫,36岁做一名基础的业务员,38岁,她又创下了一个奇迹,40岁被推选为公司经营部部长,49岁董明珠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51岁登上美国财富《全球50名最具有影响力的商业女强人榜》,53岁出任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58岁董明珠正式被任命为格力董事长。她的一生都在奋斗,都在为着格力而付出自己的青春,付出自己的努力,为什么董明珠能够成功呢?就因为,她的坚持,她的坚韧不拔,她有她自己的原则,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性格决定成败。还记得业内人士是这样评价这位“铁娘子”,“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可见她成功的背后是有多么艰辛!

好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到这里吧,我相信大家的看法各有各的不同,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要和我们分享的,都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哦。

咱们赌一块吧?

赌一块钱有什么意思?要赌就赌10亿!

就是这样一段简单的对话,让董明珠的形象跃然纸上。

自从张磊带着高瓴入局,很多人更关心格力电器未来在股票市场上的发展。但,搞懂一家公司真的要从方方面面着手。今天,咱们就先从另几则故事聊聊董明珠。

1990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的一名业务员之后,董明珠伴随着格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小工厂发展成年营收过2000亿的巨无霸,堪称当今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但,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永远打胜仗,董明珠也不能。

董明珠有几过几次出名的滑铁卢。

2015年因为和雷军打赌在前,董明珠宣布格力要做手机,扬言分分钟灭掉小米。不久后第一代格力手机面世,董明珠坚持把个人照片设成了系统内置的开机动画。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开机画面放她的照片是为了表达对消费者的尊重。然而,现实狠狠教育了董**。除了针对内部员工的强制购买之外,市场销售成绩没有突破三位数。

无独有偶,大搞格力 汽车 ,让强硬的董明珠再次撞到了铁板。2016年8月18日,格力公布了130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及相关定向增发的方案,在媒体会上,董明珠公开宣称珠海银隆就是格力 汽车 。这一次,从来紧跟董明珠决策的股东们纷纷投了反对票,董明珠火了,她高声提醒投资者们:“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不久,格力电器发布终止收购公告。董明珠个人携大连万达集团等四方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份。其中,董明珠个人投资约10亿元。这一举措,不知是否多少有些斗气的意思。

强硬是董明珠的性格,也是她的人设。至少在公开场合,没见铁娘子软过。

面对格力电器的大老板,国资委,董明珠也直言不讳:格力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国资委,国资委不搭理,让我们自己解决。但是遇到利益问题的时候,珠海政府手就伸的很长,什么政府决定、国资委要求,可能就会出来这些。我随时准备跟他们斗,一定要坚持原则。否则我们这个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要被政府左右,可能我们早就被击垮了。

2019年1月16日,延迟了7个月的格力董事会换届迎来结果:65岁的董明珠再次当选董事长,将带领格力走进下一个三年。但对格力电器来说,董明珠给格力电器出了个大难题 — 企业被赋予了强烈个人色彩后,该如何平衡?就怕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2019年,一件可能影响董明珠事业生涯和格力未来的事情发生了。

2019年4月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总股本15%的股票。在本次转让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化,格力集团将只保留322%的股份。这意味着,给格力打了近40年工的董明珠可能迎来新的老板。

董明珠的强硬引起了大股东的不满?董明珠知情吗?

2020年5月的投资人见面会上,董明珠委婉表态:自己终究是要退休的。业主决定转让股权的真正考虑是什么,只能由业主来回答。

在格力宣布混改后的半年里,董明珠多数时候是沉默的。董明珠甘心于此吗?

2020年9月,董明珠携手一众格力管理层成立格臻投资,一时让人想入非非。是不是董明珠想自己吃下这15%的股权?真正的做格力的主人?至少,董明珠通过这个投资公司将格力的管理层与自己绑定在一起。

2020年8月12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表示,珠海国资委已原则同意本次格力电器国有股权转让项目公开征集受让方方案。方案提出,受让方应为单一主体或一致行动人,本次股份转让价格不应低于4417元/股,以此价格计算,总价将不低于39857亿元,且应当在9月2日前向格力集团缴纳63亿元保证金。近400亿的资金要求受让方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方案一出,董明珠及管理团队接手的几率大大下降。

2020年10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表示,格力集团函告公司,经评审委员会对参与公开征集的两家意向受让方进行综合评审,确定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最终受让方。

此前,高瓴资本已经持有格力电器072%的股份,是格力的第八大股东。

此后,格力电器的前三名股东分别是珠海明骏(张磊,持股1500%)、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格力经销商体系,持股891%)与格力集团(国资,持股322%)。

究竟是强强联手?还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至少,从愿景上面来看,董明珠和高瓴的目标是一致的 — 都是实打实地通过实业,来创造价值。

前两天看了格力德州站的直播,66岁的董明珠依旧亲自挂帅上阵,正如媒体对她的评价 —— 为格力铺上了自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