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过世去送切,乾隆翻伞还是送花圈好

老人 0 79

外婆过世去送切,乾隆翻伞还是送花圈好,第1张

外婆过世去送切,乾隆翻伞还是送花圈好
导读:花圈。悼念外婆送花圈好,意思是为逝者送花。参加葬礼时除了可以送上花圈,也可以送上一束鲜花以表哀思,一般来说都是亲朋好友过世,不单单是送花圈还要给礼金所以送一个小的花圈代表心意就可以的。乾隆皇帝清朝时期经济的推动者,管理朝政,关心百姓疾苦,是

花圈。悼念外婆送花圈好,意思是为逝者送花。参加葬礼时除了可以送上花圈,也可以送上一束鲜花以表哀思,一般来说都是亲朋好友过世,不单单是送花圈还要给礼金所以送一个小的花圈代表心意就可以的。

乾隆皇帝清朝时期经济的推动者,管理朝政,关心百姓疾苦,是真正的明君,也是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然而乾隆过六十岁时刘墉竟然送给他一桶生姜,这是为何呢?要想知道这个,首先要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刘墉这个人,刘墉出身于文学世家,富裕家庭,从小深受父亲刘统勋的的熏陶,做官后一直时一位秉公执法,廉政职守的清官,一生两袖清风。

六十大寿对乾隆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他期待已久,大寿举办的奢华程度可想而知,场面十分宏伟,可以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然而对于大臣们来说,乾隆六十大事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好事的原因就是在这一天如果送的贺礼能够获得乾隆的欢心,那就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奖赏,甚至是官职的提升,坏事就是如果送的贺礼不如别的官员,乾隆要是也不喜欢的话那就代表官途也到了尽头。

刘墉因为这件事可是愁坏了,日思夜想不知道送什么好,毕竟他是一代清官,家徒四壁,根本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更没钱给他买礼物,在他闷闷不乐的时候,突然看到厨房里的一块生姜,顿时茅塞顿开,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立刻提起木桶去街上买了一桶满满的一桶姜。贺寿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众大臣们纷纷就坐,也都摩拳擦掌准备用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讨得乾隆皇帝的欢心。

只有刘墉一个人非常的淡定,在吃饱喝足之后,缓缓地掏出一桶生姜,众位大臣看到都很震惊,何况于乾隆看到心里虽然有些不愉快,但是表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这时刘墉说到:“皇上,要是生姜不够吃,我那边还有”,乾隆听后说:“这一桶姜像山一样,我什么时候能吃完?”刘墉听到十分高兴,皇上说的好啊,一统江山。原来刘墉是借一桶生姜来寓意乾隆一统江山,这样的用心让乾隆心花怒放,随即便奖赏了刘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就是大家俗称的乾隆皇帝,公元1735-1795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也是电视剧中经常热播的人物形象。那么为什么说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享福的皇帝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乾隆皇帝画像

1、乾隆皇帝即位时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康雍乾盛世”时期,经过康熙、雍正两代近100年的苦心经营,到乾隆时期清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可谓国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在乾隆时期,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社会动乱,可以说乾隆皇帝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享受着父亲和爷爷带给自己的“大家业”,不过这也为后来乾隆后期清朝的逐步衰落埋下了隐患。

康乾盛世

2、乾隆皇帝在晚年总结有“十全武功”,自称为“十全老人”,十全武功指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而自称为“十全老人”,意思是这一生干了这么多的大事,可谓是十全十美,功德圆满了,不可谓不享福呀。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一——平定准噶尔部

3、乾隆皇帝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康熙帝,1795年禅位以后又当了三年多的太上皇,依然牢牢掌握着国家大权,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总共活了89岁,在中国古代已经算是很长寿了。

4、乾隆皇帝在位时,六下江南,留下了无数的风流韵事和传说故事,且儿孙满堂,一生几乎没有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挫折,人生之路可谓十分的顺畅,另外拥有众多后宫佳丽嫔妃,和感情感情非常深厚,真应了那句常说的话叫”事业爱情双丰收”啊!

乾隆下江南

总的来说,乾隆帝真可谓是世界上运气最好、历史上最享福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弘历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看到乾隆皇帝这么嗨皮,怪不得历史上那么多人做梦都想成为皇帝呢!

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面留言和评论!

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过于大清的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又当了四年太上皇,64年间广收名画古帖、珍异古玩以及各种玉玺。死后这些奇珍异宝与之同埋于裕陵的地下宫殿中。然而,1928年7月2日,东陵大盗、军阀孙殿英以演习为名包围了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一夜之间连掘慈禧和乾隆两座陵墓并将其洗劫一空,包括这些奇珍异宝、金银珠宝在内的陪葬品装了满满二十大车返回驻地。最终这些奇珍异宝被盗出后,颠沛流离,流落世界各地。

一、玉玺“八针D钪宝”

“玺”这个字变得尊贵是在秦朝。秦以前,不管官印、私印,都可以用上这个大名。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叫“玺”,臣民的只能叫“印”。乾隆帝一生拥有玺印1800多方,独冠帝王之首,是他爷爷康熙的15倍,是他父亲雍正的11倍。乾隆的一方方玺印是他为自己漫长人生路上树立的里程碑,也是他心情的晴雨表。他打了胜仗要制玺纪念;抄录诗作要用玺点缀;70岁刻“古稀天子”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犹日孜孜”,80岁刻“八针D钪宝”及与之相配的“自强不息”,都体现出不服老的劲头;嘉庆二年(1797年),已经当了太上皇的乾隆,用的一方玺措辞极其直白,上面赫然写着“归政仍训政”,明摆着讲,虽然儿子当皇帝,但大事还得老子说了算。

乾隆在位时,刻的第一方皇帝玺印,内容就是“乾隆御览之宝”。乾隆元年(1736年)的正月初四,雍正皇帝已经去世4个多月,居丧的哀伤气氛被改年号的喜庆所取代。25岁的年轻皇帝让身边的太监拿着一方铜制的玺印材料去内务府传旨,命令在上面刻“乾隆御览之宝”6个字。负责此项工作的人战战兢兢接了旨,6天后,请太监将两份篆文草稿呈送乾隆,一份是阴文(字呈白色),一份是阳文(字呈红色)。皇帝仔细看过后给出回复:用阴文。

再过40天,精心制作的铜玺完工交差。作为富有四海的君王,乾隆一生拥有“乾隆御览之宝”共有8方,其玺印材料极为丰富,仅玉就有碧玉、白玉、青玉、墨玉等等。此外,田黄、玛瑙、水晶、象牙、蜜蜡和澄泥都可作为印材。不同印材制出的玺印,盖出来印痕深浅浓淡有所区别,值得细细玩赏。多年战乱中,乾隆玉玺有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下图是曾经在台北拍卖的一件“乾隆御览之宝”,它是台湾富豪蔡辰男1984年从纽约买回来的,当时出价33万美元。

当时,现存最有价值的还是上面提到的“八针D钪宝”(见下图)。它是乾隆在位55年,为庆祝其80寿辰制作的,在乾隆玉玺中算是比较大的一枚。印文在许多重要清朝宫廷藏品中,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秋山暮霭图卷》,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柳鸭芦雁图卷》上,都印有这枚“八针D钪宝”。该玉玺现在英国,因在伦敦富比拍卖行要拍卖,起拍价达到60万英镑,从而引发网友群起 。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对中国的再度挑战,有关方面应该出面来要回这些文物;甚至还有人呼吁,要按照对上次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铜像的行为。

二、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非汉家传统之剑,而是结合了蒙古式的弯剑,其剑身略弯,剑长共五尺,剑柄特长,上面刻了九条金龙。而这九条龙却又是根据汉家周易的“九九归一”的寓意而雕刻的。周易中的九九归一是轮回的意思。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堪称价值连城。乾隆熟读汉书,知道天道是一个轮回,人如此,朝代政权也如此,要想永远统治奴役汉族是不可能的事,乾隆带此剑陪葬是寓意为死而复生,通过轮回来永远奴役 。

宝剑铸成之后寒气渗人,似有 冤魂付于其上,宝剑周围会产生雾气,剑柄上的九龙在雾气中跃然若腾。九龙剑本是一把阴剑,在阳世使用此剑为不祥。

让九龙剑重回人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东陵大盗、土匪出身的军阀孙殿英。为躲避“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而遭致法办呼声,他把将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宝珠送给了宋美龄,把乾隆朝珠中最大的两颗送给戴笠,将“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准备将最珍贵的“九龙宝剑”孝敬给蒋介石。1939年孙殿英又将最珍贵的九龙剑交给戴笠,请他转送蒋介石。

当时正值抗战,戴笠命令军统特务马汉三设法将宝剑送往重庆,呈献给蒋介石。马汉三深知这把九龙宝剑价值连城,意欲拥为己有,不想1940年马汉三被日军逮捕并叛变,且献出了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日本人投降后,时刻关注宝剑下落的马汉三,得知宝剑此刻藏在大间谍川岛芳子在北平的家里以后,迅速逮捕了川岛芳子,并从她家中搜出了宝剑。

1946年3月,戴笠到北平第一监狱提审女川岛芳子,意外获知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被捕叛变和变相占有九龙宝剑之事。马汉三见事情败露,主动把宝剑交出并给戴笠送了好多金银财宝、古董、字画。3月17日,戴笠携九龙剑由青岛启程直飞南京面蒋,谁知天气恶劣而机毁人亡。当沈醉从江宁农民手中寻回九龙宝剑时,它的剑鞘和剑柄早已烧得一干二净。于是沈醉将它和戴笠的遗骸一起放入棺材中入土。

不过诡异的是,拿过九龙宝剑的四个人:孙殿英、马汉三、川岛芳子、戴笠,全都死于非命,乾隆宝剑诅咒的传说也因此传开来。世事沧桑,当九龙宝剑的谜底被揭开时,一切早已无迹可寻。也许对这件国宝来说,化作紫金山中的一g春泥也是不错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