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年终奖考核方案该如何制定,怎样进行年终奖金分配

员工 0 55

员工年终奖考核方案该如何制定,怎样进行年终奖金分配,第1张

员工年终奖考核方案该如何制定,怎样进行年终奖金分配
导读:年终公司给员工发放年终奖金,怎么做帐,分录如何做? 发放一次性奖金,应按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先将职工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得数确定适用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分录:借: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年终公司给员工发放年终奖金,怎么做帐,分录如何做?

发放一次性奖金,应按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先将职工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得数确定适用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分录:借: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税费-代扣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发年终奖金要考虑合理避税的问题哟。

1、提取奖金时

借:管理费用--奖金 (表示管理部门)

借:营业费用--奖金 (表示销售部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奖金)2、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年终奖也是工资,而且还要交个税,所以做分录和发工资是一样的只是不用多交五费。

公司拒绝发放年终奖金

唉,忍了吧。有时间和精力跟公司搞,还是做好目前的工作。

除非你有好律师肯帮你,是真的帮,不是看着钱的面子。

年末给员工发放年终奖金应该怎么操作?

奖金本来就是交税,你要帮他们逃税吗

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拿费用发票来报销

或者是当补偿金一起发了,然后不要来上班了。

年终奖如何做分录?

借:管理费用--奖金 (表示管理部门)

借:营业费用--奖金 (表示销售部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奖金)2、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年终奖也是工资,而且还要交个税,所以做分录和发工资是一样的只是不用多交五费。

年终奖金发放

奖金的发放制度没有国家硬性规定,每个公司都是按照自行的档案规定执行,有的公司对于年终奖发放甚至每年标准都不一样。而年终奖的发放对于全年员工的表现都有规定,有的公司要求出勤率达到99%,有的公司对于迟到员工有警告等处分而年终奖发放时又规定有处分的员工不享受等等。所以谈不上合理不合理。

如何巧妙给员工发放年终奖?

分析:案例中老张发放年终奖的初衷是好的,大家都辛苦一年了,作为老板

年终奖发放要保密。水至清则无鱼,距离产生美,也产生相应的吸引力。作为经销商企业,要想保持员工对企业的好奇心与向心力,促使员工始终追随,那么,经销商就要注意:

一,薪资制度要相对保密,在工资标准相对公开的基础上,也要注意一定的保密性,比如,规定不得随意探听别人薪酬状况,不问与自己无关的薪酬标准等等。因为经销商老板会根据个人能力的大小,在总体薪资标准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员工工资,因此,保持薪资制度的隐秘性,对于经销商留人、用人将有较大好处。

二,奖金发放也要保密。在这里,主要是指奖金的数量,这个需要严格保密的,大家可以都明白,年终奖是大家都有的,但具体多少,不得随意探问。外资企业发放奖金为何很少有问题出现,就因为外资企业明文规定,不得随意打探别人的薪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人不患寡,就患不均。年终奖发放遵循保密的原则,会让企业少去很多麻烦。并且,引导大家,各自做好各自的工作,有贡献,一定会有好收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销商在发放奖金时,也可以把奖金拆开来发,不但给员工,还给其家人,借此,不但可以模糊发放的额度,而且,还借此可以攻心,攻谁的心?员工爱人、孩子、父母等等,这样,经销商就可以花钱不多,但效果却很明显,因此,把握发放奖金的范围也很重要,通过扩大发放范围,其实就是扩大了经销商的统一同盟战线,也让员工的家属也站在了企业一边,并且,还能够起到扩大口碑的效应,进一步凝聚员工的信心和忠诚度。

年终奖要结合员工工龄。一些老员工为何在发放完奖金后,选择离开,有时候并不是这些员工不近人情,而是经销商并没有关注一些细节,比如,同样都是经销商企业的员工,有的工作了三年、五年,有的才是刚加入的,如果年终奖都一样,那么,就很难让老员工口服心服,因此,

设计年终奖时,一定要把工龄部分的奖金,单拉出来,并在发放时,明确告诉老员工,这是老员工才享有的奖励,增强老员工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自尊心,并吸引他们继续努力工作,以回报企业对其的厚爱和照顾,让其明白知遇之恩。

年终奖不但是奖金,还有物质和精神。很多经销商朋友,一谈到年终奖,马上就浮现出奖金的概念,其实,年终奖不仅包括奖金,还包括奖品、福利甚至荣誉证书等物质或者非物质层面。其实,三方面结合才最有效。奖金,是对其一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认可,是最大的主要激励,物品,比如福利品,面、油、鱼、水果、点心、小家电等等,这些都能够激发员工的荣誉感,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中国人最要紧的就是爱面子,爱攀比,这些物品,让他们有了攀比的前提,而荣誉证书、奖状、喜报,加上披红戴花,则满足了员工内在的精神层面的需要,激励他们更好地发扬创新的精神,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意发放的时间、地点。有些经销商老板在发放奖金时,不注意方式,比如,在众人面前,集体发红包,集中在发工资时发红包,其实,这都是不合适的。集中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发红包,有如下缺陷:让大家感觉,年终奖都有,好像是吃大锅饭,都有嘛,体现不出来独享的优越性,同时,也会让优秀而作出更大贡献的员工心生不服,贡献有大小,奖励幅度怎么能一样呢?

其次,集中发放,让大家一下子有了攀比或者议论的机会,容易引发一些负面的争论,甚至群体事件(比如,有的员工认为经销商老板发放奖金不公,从而串通集体辞职),而让经销商自己出力不讨好。因此,何时、何地发放年终奖,经销商老板当好好思量,最好是分开来发,甚至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这样,才能更具针对性,更具突出的效果。

发放年终奖分录怎么做

1、提取奖金时

借:管理费用--奖金 (表示管理部门)

营业费用--奖金 (表示销售部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奖金)

2、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国税发[2005]9号通知规定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和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向个人发放的年薪和绩效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征收方法如下:

  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薪,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以后,按照以下计算公式计算个人所得税: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一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例如:一个人某月取得奖金14400元,当月工资为1500元。费用扣除额1600元与工资的差额为100元(1600-1500),奖金减去这个差额后的余额为14300,14300除以12等于119167,对照税率表,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14400-(800-700)]×10%-25,应纳税额为1405元。

  如果该纳税人当月工资为1700元,就直接将一次性奖金额除以12,余额为1200,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14400×10%-25,全年奖金应纳税额为1415元;当月工资的应纳税额=(1700-1600)×5%-0=5元;最后,该纳税人合计应纳税额=1415+5=1420元。

  3、企业经营者每个月领取的基本收入3000元,年度结束后确定的效益收入为114000元,即企业经营者的年薪共150000元。

  按国税发[2005]9号文的规定,企业经营者取得年终兑现的114000元年薪,114000÷12=9500元,适用的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是375,应纳个人所得税=(9500×20%-375)×12=18300元。

  加上企业经营者按月领取的基本收入3000元,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2×{(3000-1600)×10%-25}=1380元。企业经营者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18300+1380=19680元。

  按国税发[1996]107号文的规定,企业经营者取得150000元年薪,(150000÷12-1600)=10900元,适用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是375,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00÷12-1600)×20%-375}×12=21660元。

  通过上面的对比计算,可以看出按照国税发[2005]9号文的计算方法得出的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个人所得税的税负降低了。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1、如果将奖金分出部分在每月作为月奖发放,降低年终奖的适用税率,同时保持月收入适用的最高税率保持不变,可以降低税负。

  2、通过合理分配,尽可能降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尤其是在求得的商数高出较低一档税率的临界值不多的时候,调减至该临界值,降低适用税率,节税效果极为明显。

  3、如果月收入的适用税率高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应将年终一次性奖金与12的商数应尽量接近该档税率的临界值,充分利用低税率。当商数与临界值相等时,税负最低。

  上面的分析都是假定工资不变,对奖金的发放时间、金额做合理分配,以求得税负最低,同样道理,也可以对于工资进行合理安排。

  如果工资金额高于某档税率的临界值不多时,可以分离出部分工资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降低月收入适用税率,例如月工资7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5800元,最高税率达到20%,税率为15%的临界值为5000元,在年终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低于20%的条件下,可以将每月应纳税收入高出15%这档税率的800元,从月工资中转出,作为年终奖金的组成部分。

  如果公司根据工作性质,对年终一次性奖金安排的数额较大,月工资收入适用税率低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参照结论三,可以适当增加月工资金额,使工资尽量接近其适用税率对应的临界值,以充分利用低税率。例如,月工资扣除费用后应纳税额为3600元,适用15%的税率,而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为20%,则可以增加月工资收入1400元,使月工资收入应纳税额达到临界点5000元,充分利用15%的低税率

关于年终奖的相关知识

 年终奖的普遍性极差究竟有多大?据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11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从全国不同层级员工的年终奖人均水平来看,中级管理层员工的年终奖人均水平是普通员工的377倍,而高管层的年终奖人均水平则是中管层的234倍。

年终奖的相关知识1

 单位迟发年终奖合法吗?

 依照《劳动法》等规定,年终奖虽在劳动报酬范围内,但不属于基本工资,对年终奖,企业拥有自主权,发放多少、什么时候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

 对于年终奖的发放时间问题,要区分情况对待。

 (一)如果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的工资、奖金的发放标准,用人单位是不能克扣或者拖延发放的,因为此时的年终奖属于工资的一部分。

 (二)如果“年终奖”是企业根据上一年度经济效益发给员工的额外奖励,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又没有明确约定年终奖的性质,那么用人单位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发放及发放时间和具体数额。

 只要年终奖不是工资收入的固定组成部分,劳动合同及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未予明确,单位何时发放年终奖,法律并不强制干预。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而且,这些重大事项决定还应当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年终奖发多少、何时发同样也属于这类事项,用人单位应当与工会协商,并告知员工,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工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年终奖的相关知识2

 岁末年初,除了跨年晚会,职场人的“强心剂”无疑就是年终奖了。拿“27薪”的让诸多拿“13薪”的员工心脏剧痛,拿最少为6位数年终奖的更是让年终奖为“Hard”模式的“白领”们眼红到几要泣血。年终奖的普遍性极差究竟有多大?据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11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从全国不同层级员工的年终奖人均水平来看,中级管理层员工的年终奖人均水平是普通员工的377倍,而高管层的年终奖人均水平则是中管层的234倍。

 企业能对年终奖的发放时间自作规定吗?年终奖是必须发给员工的吗?在发年终奖之前离职的员工,还能争取到年终奖吗?企业每月扣除工资的一部分,留到年底作为年终奖发放,这种做法合法吗?我请来了特约劳动法专家,为大家拨云见雾,解开年终奖的门道。

 Q1:企业能对发放年终奖的时间自作规定吗?

 年终奖是全年的一次性奖金,一般企业会在年底发放,因此大家都俗称它为年终奖。据2011年年底所做的“年终奖”调查结果显示,有66%的受访者表示会在1月份的春节前拿到年终奖,有1成受访者表示要在春节后才能拿到年终奖。也有些企业的年终奖不在年底发放,而在五六月份的企业财年结算时发放,但本质是一样的。

 年终奖有广义狭义之分。一些单位发年底双薪,称之为年终奖,一些单位除了发年底双薪之外,还额外再发放一笔年终奖,形式非常多样。所以,当你与朋友之间交流起年终奖来,含义和范围要明确清楚。

 Q2:年终奖是企业必须发给员工的吗?谁对年终奖有话语权?

 劳资双方对年终奖的确定大致有三类原则:一类是合同约定,一类是制度规定,还有一类是由老板拍脑袋决定的。以上这三种不同的原则,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力度依次递减。

 很多人想知道,企业发不发年终奖,发多少年终奖,这里面有没有员工的话语权?通常而言,如果有劳动合同的约定,员工在争取合法权益时,将会有证可循;但如果没有劳动合同约定的话,员工对此的话语权将非常之弱。即便是在企业在制度中对年终奖有所规定,也可以通过一些合法途径对制度作出修改。至于老板拍脑袋决定的年终奖,更是得看公司业绩和老板的心情了。一旦老板在春节前还没有声响,那你很可能就要不幸地和年终奖“bye-bye”了。

 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11年终奖调研报告》指出,超过七成的企业有年终奖和年终绩效考核,并且两者互相挂钩。从不同职能考评的侧重因素来看,企业较为侧重员工的业绩情况和工作能力,尤其是对销售业务类、研发类及生产类员工。

 Q3:企业每月扣除一部分工资,作为年终奖发放,这合法吗?

 据的“年终奖”调查的结果显示,有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分次发放年终奖的。有些用人单位会把员工的一部分的月工资扣除,留到年底作为年终奖发放。这种做法是否规范,很难从法律上界定。因为企业和员工双方既然当初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此约定了薪资的发放方式,就是被允许的。不过,如果此员工中途离职,那老板扣下的钱可得“吐还”给员工,因为这笔钱可是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的,只不过当初约定留到年底发而已。

 Q4:员工在发年终奖前离职,还能拿到年终奖吗?

 这是个让很多员工都挂心的问题,也让很多员工摸不着头脑。特别有趣的是,报纸上刊登的与此相关的案例,其结果也各有不同。特约劳动法专家在此提醒,每个人所涉及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各自的劳动合同的签订内容不同,企业之前履行的惯例不同,这种种因素都会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通常来说,只有当劳动合同上明确约定将年终奖给予员工,员工才有可能在中途离职后还能拿到年终奖。

 Q5:年终奖是怎么扣税的?企业如发放iPad等作为年终奖,要缴类似“月饼税”的个人所得税吗?

 拿到年终奖的员工会发现年终奖是被“咬”掉一块的,因为年终奖也是需要缴税的。大多数用人单位发放的年终奖按照全年一次性收入的方式来缴税,即先将员工在年终奖发放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然后以其商数及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后,再乘以12个月,即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但要注意的是,按照这个方法计税,不能享受个税免征额。由于国家自2011年9月起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税级,原先个人月收入在6000元以内的就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现在月收入18000元以内的只要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国家为员工们省下了一笔银子,这真是件大好事。当然,那些拿27个月工资年终奖的大户,仍然会被征收高额的税赋,但这倒体现了“劫富济贫”的个税宗旨。但想必那些拿了奖金的人也同样缴税缴得很“开心”吧。

 如果企业不发钱,只发年货,那这些年货是不是要缴税呢?理论上来说,《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都对职工福利发放的纳税问题作了明确,类似于发放iPad等实物作为福利的,都应当扣缴个人所得税。实践操作中,企业可能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员工拿年货时拿得放心。

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板,再到年底的时候,把年终奖发给员工的时候,你应该这样说,辛苦了,在这一年当中,你为公司做了很多贡献,为了感谢,特此给你颁发年终奖。

领导管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队,没有主心骨不行。一个家庭搞得好不好,一个单位是热火朝天还是冷冷清清,一把手负主要责任。我们每个人,即便不会走上领导岗位,也都会从父母的孩子成长为孩子的父母,都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骨干。当你开始说了算的时候,应该如何主导团队的事情?如何处理团队的关系?一把手可以为所欲为吗?

第一,一把手应该对大事充满敬畏。具体来说,就是不轻易开口,一旦开口就一定要做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一把手应该有的态度,因为决策者的每一个决定,动用的是集体的资源,影响的是集体的利益,不可以不慎重。另一方面,决策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一把手的威信和决策的效果。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落实,法律就是纸上的文字,规矩就是断了电的高压线。前有孙武杀宠姬练兵,后有商鞅徙木立信,现有的“勿谓言之不预”,一把手言出必行,才有众人令行禁止。“信”是一个组织存在的基础,是秩序的基石。

第二,一把手应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节俭地使用力量。任何时候,任何组织,资源都是有限的,不能够无限制的予取予夺,特别是对于管事管钱的一把手来说。如果一个家庭,追求声色犬马、贪图享乐,那就离破败不远了;穷兵黩武、穷奢极欲,那也离灭亡不远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总是一遍一遍地重演。对于掌握资源使用的一把手来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资源要用在对一家人最重要的事情上。家人的健康、幸福远远重于个人的享乐、炫耀。

第三点,一把手做事情应该讲究时机,智慧地使用力量。什么是讲究时机呢?以前人们都是种田为生,到了时候就要播种,到了时候就要收割,这就是农时。错过了播种时间,再种下去种子就不能成活,这一年的地就荒废了;错过了收割的时间,谷子就烂在地里,人们就要挨饿。不管是征人修长城,还是修宫殿,修水利设施,都不能与农时相违背,因为这损害了人们的利益,让人饿肚子。时代变了,但是道理没有变。每个人都会有婚丧嫁娶,每个人都会有难处痛点,智慧的一把手懂得把握时机,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领域成为一把手。一把手可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