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公司员工结婚,以公司名义支出的礼金应如何做会计分录呢 借:应付福利费贷:现金与该员工当月工资薪金并计,金额超2000的话,还应扣缴个人所得税###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现金如果福利是预先提出来的,就是借:福利基金贷:现金###员
1 公司员工结婚,以公司名义支出的礼金应如何做会计分录呢
借:应付福利费贷:现金与该员工当月工资薪金并计,金额超2000的话,还应扣缴个人所得税###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现金如果福利是预先提出来的,就是借:福利基金贷:现金###员工福利!###僭: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贷:现金###直接计入应付福利费###从内部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入管理费--职工福利费、或冲减06年度“应付福利费”科目结余均可,(注意新税法要求07年度计提的福利费年末应冲回,而07年新的会计通则暂要求上市、股份制公司执行,其他的暂延用原会计制度也可以。
)但从税收(涉及所得税)的角度出发就不那么简单了,不管入哪个科目都是要凭正式发票入帐的,(难道你说多少就多少,就不想想税务会认可你吗?)其实问题很易处理,员工婚礼应该需要采购很多东西,到超市(或其他地方)开一张内容为“系列办公用品”的发票,(家具、办公耗材等等,切记发票名称写本公司)金额相当,入管理费用--办公费即可,若礼金上万,就分月份多开几张。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贷:现金。
属于小额零星业务,可以做账。
该办法第九条规定:“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从事应税项目经营业务的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的起征点。”
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如果交易对方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又是“小额零星经营业务”,则不需要发票即可做账。
逢年过节,企业一般会外购礼品,用于职工福利。给员工发放礼品时,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银行存款科目核算,相应会计分录是什么?
给员工发放礼品会计分录是什么?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职工福利费是指用于增进职工物质利益,帮助职工及其家属解决某些特殊困难和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所支付的费用。包括拨交的工会经费,按标准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公费医疗经费,未参加公费医疗单位的职工医疗费,因工负伤等住院治疗,住院疗养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等等福利支出。
给客户赠送礼品的会计分录
企业购买送客户的礼品可以根据具体的部门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或者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科目,如果是带有广告性质的赠送,还可以计入到广告费等科目。其具体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
管理费用是什么?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等。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实际账务处理过程中,不便过于直接列支“礼品费”项目,因为这个礼品费,在某种情况下被理解为“商业贿赂”,比较忌讳的,再者还可能涉及代扣个人所得税等问题;
而实际经济活动中,又存在这样的业务,一般是要求业务人员在发生此类业务时,取得合规票据报销入账,一是发票要真实,二是发票入账又不会造成税收检查风险,三是入账时根据发票内容判别列支对应的明细科目。
财税[2011]50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
2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 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
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该项所得的个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赠送礼品的企业代扣代缴:
1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