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湛江特产湛江菜的原料新鲜,多以粗料烹制,讲求原汁原味,做法和味道与传统粤菜以及潮州菜、客家菜等广东菜系相比,可谓自成体系,独具浓郁的地方风味。湛江菜代表菜式:湛江鸡(湛江白切鸡)、湛江炭烧生蚝、白切鸭、白灼海虾、清蒸花蟹、硇洲鲍鱼龙虾、蒜蓉
湛江特产
湛江菜的原料新鲜,多以粗料烹制,讲求原汁原味,做法和味道与传统粤菜以及潮州菜、客家菜等广东菜系相比,可谓自成体系,独具浓郁的地方风味。
湛江菜代表菜式:湛江鸡(湛江白切鸡)、湛江炭烧生蚝、白切鸭、白灼海虾、清蒸花蟹、硇洲鲍鱼龙虾、蒜蓉蒸沙虫等。
小吃
湛江炭烧生蚝,对虾、炒粉、鱼头汤、白切鸡、清煮花蟹、沙虫汤、沙螺汤、油炸虾饼。
特产
广东“湛江八大名果”依次排列为:红橙、菠萝、菠萝蜜、芒果、荔枝、香蕉、火龙果和青枣。
湛江物产丰富,是广东省主要的海产基地。盛产珍珠、虾、蟹、鲍鱼、鲳鱼、石斑、江瑶柱、带子螺等名贵海产品。其中海水养殖珍珠的产量占全国海水珍珠的三分之二,是我国“南珠”的主要产地。又盛产蔗糖、花生、芝麻、菠萝、西瓜、芒果、柑橙、荔枝等农副产品。 湛江海产品闻名遐迩,新鲜、质优、价廉,各农贸市场均有大量供应,在宾馆、酒店以至街边小食店均有大量海鲜菜式,是人们品尝海鲜、购买海产品的理想之地,有“要吃海鲜到湛江”之说。 对虾: 湛江是广东省有名的对虾产区,以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最多,以廉江、雷州、坡头、麻章为主要产区,品尝对虾以天然海产者为佳,其肉嫩特别味美、营养丰富,白灼海虾、椒盐虾为本地名菜。 龙虾: 主产于硇洲岛东南海域,该岛谭井村家家捕捉龙虾,有“龙虾之乡”之称,在硇洲岛及市内高级酒店可吃到鲜龙虾,硇洲岛制作的龙虾标本亦是很有特色的工艺品。 蟹: 全市沿海各地均有出产,主要有青蟹、膏蟹、花蟹,优质青蟹称膏蟹,其中东海民安和吴川芷寮所产膏蟹以其膏黄、肥嫩、味美而闻名,酒家、市内各大市场均有出售,花蟹则物美价廉。 海蜇: 吴川黄坡一带及坡头区乾塘海域为主要产地,品种有红蜇、梅花蜇等,尤以红蜇质优,味美色佳,脆口,别有风味,常吃不厌,海蜇凉拌是本地名菜。 鳓鱼: 本市著名高级海鱼,肉丰味美,清蒸活鳓鱼是高档名菜。 黄花鱼: 本市渔区特产,硇洲岛、徐闻县东部沿海,雷州沿海为主要产区,属于酒席上的珍品。 花鳝: 沿海均有出产,近年亦有人工养殖。各市场及酒店均有出售,价廉物美,清蒸活花鳝和烧烤花鳝串为本地名菜。 海参: 本市很有名气的水产品,蛋白质含量甚高,质优价廉,炒海参是本市名菜。 东风螺: 为贝类海产品,形似田螺,其吃法亦似广州人吃田螺,爆炒东风螺是本地名菜。 江瑶柱: 盛产于遂溪及郊区等地,到高级宾馆可品尝新鲜的江瑶柱。 珍珠: 雷州半岛沿海历史上以产“南珠”久负盛名,尤以明代采珠最盛,现遂溪仍有乐民珠城的遗址,近年来各县发展人工养殖,产量约占全国的2/3,尤以雷州最多,流沙港成为“珍珠之乡”。
湛江特产。
甘蔗 盛产于本市各地,种植历史较长。1991年总面积达235万亩,总产951万吨,以遂溪、雷州最多,总产分别为300万吨和299万吨,居全国各县之第一、第二。徐闻、廉江及市郊也大面积种植。为本市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
番薯 番薯盛产于各县,为本市历史上著名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总产量20多万公斤。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多,番薯面积大减,另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才平提高,而对番薯的需求量增加,因而番薯身价日高。著名民间传统优质品种有:标心红、金瓜黄、细女笑、四季红、不论春、黎佬薯等。
花生 本市传统经济作物,各县均较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约55万亩,总产65万吨。花生仁主要用于榨油,本市所产在生油素负盛名,尤以土榨花生油为上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红橙 1972年开始种植,原由廉江市内的红江农场培育成功,于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特点是果大、皮薄、肉色橙红、鲜艳、内质柔嫩、化渣多汁、酸甜适度。现全市普遍种植,到1991年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量达78吨,产品销往海内及香港、东南亚等地,在国内外颇负盛名,被列为国宴佳果,有“果王”之称。
菠萝 主要种植于徐闻县和雷州市。徐闻县初种植于20年代,现为为县内主要经济作物。基地连片,人称“菠萝的海”。该县愚公楼菠萝,久负盛名。
西瓜 主产地雷州和郊区东海岛,尤以雷州龙门所产西瓜最负盛名,且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近年来大力发展,产品主要北运。
香蕉 历史上本市各县均有种植,但面积不大。近年来大力发展北运水果,徐闻及吴川、廉江、坡头区等地大量种植。成为北运水果的大头。
芒果 为本市近年来新发展的热带水果,遂溪、雷州及郊区等地较多,本市所产芒果果大,味道香甜, 产品大量外销。
木菠萝 又称菠萝蜜,为热带水果,结果于树干,果型甚大,风味独特,各县均有种植。虽种植面积不大,但是本市很有特色的水果。
龙眼 荔枝 廉江及吴川、坡头为主产区,本地龙眼 荔枝品种好,质量优,成熟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全市大力发展。
蒲草 古代已开始种植,解放前整个雷州半岛有10多万人靠种植蒲草及加工蒲草编织品为生,其产品是本市主要的传统出口产品。解放后以60至70年代种植较多,后由于流通渠道不畅而产量下降,近年来种蒲业重新兴起,遂溪、雷州及东海太平为主产区,各产区均出现不少蒲草种植、加工、运销专业户。
黑芝麻 种植历史悠久,以遂溪县种植面积最大,全县一年产量50万公斤,其中出口30~35万公斤,远销日本和欧洲等国,所以遂溪有“芝麻之乡”之称。著名的小磨芝麻油和芝麻糊均用此芝麻制造。
良姜 为徐闻之土产药材,明、清开始人工种植,当时曾为国家专营产品。解放后由国家统一收购出口,年产一般20万公斤左右,现种植面积1万多亩,是县内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蒜头 为廉江传统土特产之一。以廉江市属的吉水、石城和石岭等镇所产为多,质量以吉水的那楼寨、低山以及石岭的下高村一带的最优,具有个大、皮薄、光滑、蒜瓣均匀、辣味适度等特点,历史上曾腌制销往港、澳。现每年逢蒜头收获时节,信宜、江门、广州及本市各县的商客便到廉江订购,近几年来还被县、市外贸部门收购出口,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地。
红烟 主产于廉江长山、塘蓬、石颈、石岭、青平、雅塘、龙湾、和寨、吉水、河唇等地。产品具叶脊光滑柔润、叶炳细圆、叶脉幼细、味道芬芳香醇等特点,1961年获全国红烟、黄烟质量评比第二名,1986年中国科学院把廉江红烟定名为“竹叶型"红烟。种植面积约4万余亩,总产约4000多吨,产品畅销国内外。
茶叶 全市种植面积156万亩,总产1478吨。主产于粤西农垦农场,其中湖光农场生产的湖光绿茶,勇士农场生产的勇士绿茶,海鸥农场生产的绿茶和碎红茶为名优产品。
蔬菜 湛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各种蔬菜。近年来,专门运销北方的蔬菜生产迅速发展,主要品种是圆椒、青瓜、前瓜、青刀豆等。全市1991年种植蔬菜872万亩,其中北运蔬菜44万亩,北运总量达30万吨,有专营北运蔬菜的购销站1000多个,果菜北运铁路专线13条,制冰厂19间,远销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成为北国的“大菜篮子”。
剑麻 产于雷州、徐闻两县,种植总面积10万余亩,年产量近1万吨。由东方红农场引种、繁殖、推广成功,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剑麻快速繁殖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场主要品种是龙舌兰,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占全国龙舌兰纤维产量的四分之一。
橡胶 主要产于雷州、徐闻、廉江和郊区境内农场,以南华农场、湖光农场为多,为本市较大宗的热带作物。195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后经过调整,现存37万亩,年产干胶15万吨,居全省之首。
桉树 桉树是绿化雷州半岛的先锋树种,重建雷州生态系统的“骨骼”。现全市有桉林170万亩,为全国最大的桉树生产基地。主产于雷州林业局下属各林场。近年来已加工大批木片出口,现正筹建全国最大的木桨厂。桉油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雷州黄牛 饲养历史悠久,民国时期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供应香港市场,现为我国10大良种牛之一。主产于雷州、徐闻、遂溪3县;尤以雷州数量最多,居全省之首,在全国非牧区县也名列前茅。
徐闻山羊 清代已开始饲养,以肉肥味美闻名。为该地农村重要的副业收入之一。
瘦肉型猪 为本地猪的优良品种之一,饲养于廉江、遂溪、吴川等地,具有瘦肉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现建有年产28万头瘦肉型猪的生产基地。各县均有生产,以遂溪为多。廉江每年有上万头乳猪及万头肉猪销往香港。
三黄鸡 为湛江本地鸡的优良品种,产于本市各县区,以骨香肉滑、味道鲜美而驰名,为重要出口产品。现建有年产400万只的三黄鸡基地。吴川板桥镇和廉江市的三黄鸡在省内和港澳市场颇负盛名。
麻鸭 为吴川特产之一。主产于鉴江出海口两岸水质肥沃的黄坡、吴阳、中山等地,以型体丰满、骨软肉嫩、质优味美的特点而深受群众欢迎。





























 开箱简评.jpg)









